2022年呼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2

选择区域:>>

2022年,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全区经济实现稳定增长,发展质量效益同步提升,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

一、综合

经济总量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11.7亿元,比上年增长2.7%。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0.8亿元,比上年增长3.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7.3亿元,比上年增长1.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3.5亿元,比上年增长2.5%。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36.2:15:48.8调整为36.6:15.5:47.9。

人口

年末户籍总人口512507人。其中,城镇人口199486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38.9%。在全区人口中,60岁以上老年人口133822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26.1%。全区出生人口1406人,出生率2.7‰,死亡人口2372人,死亡率4.6‰。全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9‰。

2022年年末全区户籍人口及其构成

指标 年末数(万人) 比重(%)
全区户籍总人口 51.2
按所在地分
城镇 19.9 38.9
乡村 31.3 61.1
按性别分
男性 25.9 50.6
女性 25.3 49.4
按年龄分
0-17岁(含不满18周岁) 5.6 10.9
18-34岁(含不满35周岁) 8.8 17.2
35-59岁(含不满60周岁) 23.4 45.7
60周岁及以上 13.3 26.1

 

劳动就业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945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583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低于控制目标0.5个百分点。

财政收支

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6亿元,比上年增长14.2%,其中税收收入1亿元,比上年下降7.8%。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5亿元,比上年下降14.1%。

二、农业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4.3亿元,比上年增长3.8%。其中农业产值50.5亿元,比上年增长3%;林业产值1.6亿元,比上年增长3.4%;牧业产值17.8亿元,比上年增长5.5%;渔业产值1.5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3亿元,比上年增长4.6%。

全区蔬菜产量65598吨;水产品产量3700吨,其中养殖水产品产量3500吨,捕捞水产品产量200吨;瓜果类种植面积93.4公顷,产量3970吨;设施蔬菜种植面积439公顷,产量13395吨。化肥投入折纯56985吨。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

全年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16.6亿元,比上年增长1.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7亿元,比上年增长3.5%。规模以上工业中,电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9.5亿元,比上年增长10.6%;制造业增加值3.2亿元,比上年下降3.4%。

建筑业

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0.8亿元,比上年增长3.7%。

四、服务业

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9.4亿元,比上年下降0.9%;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2亿元,比上年增长2.7%;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0.8亿元,比上年下降10.7%;金融业增加值7.2亿元,比上年增长5.6%;房地产业增加值11.6亿元,比上年增长2.6%;其他服务业增加值21.1亿元,比上年增长3.3%。

交通运输

全年完成旅客运输总量16万人次,全年完成货物运输总量33.9万吨。

邮电通信[2]

邮电业务总量5.8亿元。其中邮政业务总量0.6亿元;电信业务总量5.2亿元。移动电话用户72.1万户,固定电话用户1.1万户,固定互联网用户19.6万户,其中宽带接入户19.2万户。

旅游业

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6万人次,全年实现旅游业务总收入1252万元,全区拥有A级旅游景区2家,旅行社5家。

五、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10.2亿元,比上年增长53.6%,其中:建设项目投资9.1亿元,比上年增长57.6;房地产投资1.1亿元,比上年增长26.2%。按产业投资分:一产投资完成0.2亿元,比上年下降65.2%;二产投资完成2.8亿元,比上年增长54.1%;三产投资完成7.2亿元,比上年增长71.5%。

房地产开发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1亿元,比上年增长26.2%。其中住宅投资1亿元,比上年增长19.7%;商品房销售面积2.2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4%。

六、国内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7亿元,比上年下降4%。其中: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2亿元,比上年下降4.5%。

七、外经外贸

进出口

全年实现进出口总值4612万元(海关口径),比上年增长110.7%。其中,出口3817万元,比上年增长76.7%;进口795万元,比上年增长2641.4%。

使用内资

全年实际利用省外资金4亿元,比上年增长125.8%。

八、金融[3]

年末全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411.8亿元,比上年增长8.7%;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203.4亿元,比上年增长16.5%。

九、城市建设与公用事业

路网建设

境内国道(2)条:临江-嘉荫公路(编号G222)里程52公里,北京-抚远公路(编号G102)里程50公里。规划农村公路487条,1217.3公里,其中县级公路5条,164公里;乡级公路49条,320.9公里;村级公路163条,531.4公里;专用公路270条,200.9公里。完成农村公路硬化总里程811.6公里,其中通屯路及村内道路200.9公里,路网内公路811.2公里。县级公路硬化里程161.9公里,占县级公路路网内里程的98.7%;乡级公路硬化里程252.9公里,占乡级公路路网内里程的78.8%;村级公路硬化396.4公里,占村级公路路网内里程的74.6%;专用级公路硬化200.9公里,占专用公路路网内里程的100%。

修复城区破损道路,维修车行道12万平方米,维修人行道2万平方米。

城市交通

截至2022年末编码城镇公交线路11条,公交运营线路总长度达到115公里,公交运营车辆109辆。

保障性安居工程

解决历史遗留1037套不动产权证办理问题。全年共发放廉租补贴1487户,金额634.2万元。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全区新增物业管理面积8.8万平方米。创建市级以上物业管理示范项目3个。

供热、供气

全区集中供热面积达710万平方米,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90%;全区供气管道总长度195公里,天然气用户5.3万户。

十、社会事业

科技事业

全区专利授权150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7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量136件,外观设计专利授权量7件。

教育事业

全区现有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所,普通高中3所,普通初中18所,普通小学(含农村小学网点)16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幼儿园58所。

2022年全区教育机构学生、教师情况

学校类型 在校生(人) 专任教师(人)
中等职业教育学校 249 65
普通高中 3476 334
普通初中 10520 1059
普通小学 12684 1076
幼儿园 5377 352
特殊教育学校 137 24

 

文化事业

全区共有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

卫生事业

全区各类卫生机构234个(含农村卫生室),其中医院9个、卫生院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8个。卫生机构床位数3657张。卫生技术人员3445人,其中执业医师1427人,注册护士1428人。

体育事业

全年参加国内黑龙江省第14届运动会,比赛获得奖牌20枚,其中金牌15枚、银牌4枚、铜牌1枚。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民生活

据抽样调查测算,城镇居民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7751元,比上年增长2.5%;农村居民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4179元,比上年增长3%。

社会保障事业

年末全区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1874人,比上年增长6.8%。享受养老保险离退休人员30543人,比上年增长2.9%。

社会福利与救助事业

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对象5192人,比上年下降9.8%;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13691人,比上年下降6.1%。特困1231人,比上年下降2%。全区现有养老机构12家,床位1217张,救助孤困儿童95人。城镇低保标准835元/月;农村低保标准7500元/年。

十二、能源、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能源

全年全社会用电量119434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3.4%。其中全行业用电量82724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5%(工业用电量增长41580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0.6%),居民生活用电量36711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7.7%。

全年规模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2%。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02.8万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6%,重点耗能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01万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6.3%。

资源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4233亩,其中人工造林300亩,乡村绿化2368亩,更新造林1865亩。省级自然保护区1处,面积15688公顷。活立木积量182万立方米。

安全生产

全年共发生工贸安全生产事故2起,死亡3人,直接经济损失514万元;发生生产经营性道路交通事故47起,死亡14人,直接经济损失29万元。

 

 

注释:

[1]地区生产总值自2018年托管后不包含原利民开发区。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对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等相关指标的历史数据进行了修订。

[2]邮电通信,包含原利民开发区无法分劈。

[3]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包含原利民开发区无法分劈。

[4]用电量,包含原利民开发区无法分劈。

本公报均为初步统计数据,部分数据因4舍5入原因,总计与分项合计可能存在0.1-0.2的误差。正式数据以本年度出版的《呼兰统计年鉴》为准。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企业。

固定资产投资范围为500万元及以上项目。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人口数据来自辖区公安局;劳动就业数据来自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收支数据来自财政局;交通运输数据来自交通运输局;邮电通信数据来自邮政局及联通公司、移动公司、电信公司三大运营商;旅游业数据来自文体局;外经外贸进出口数据来自商务局;使用外资数据来自企业投资服务局;金融数据来自人民银行;路网建设数据来自交通运输局、住建局、城管局;城市交通数据来自交通运输局;保障性安居工程数据来自住建局;城市环境综合治理数据来自住建局、生态环境局、城管局;供热、供气数据来自住建局;科技事业数据来自工科局;教育事业数据来自教育局;文化事业数据来自文体局、电视台;卫生事业数据来自卫生健康局;体育事业数据来自文体局;人民生活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呼兰调查队;社会保障事业数据来自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呼兰分局;社会福利和救助事业数据来自民政局;用电量数据来自电业局、供电局;资源环境数据来自林草局;安全生产数据来自应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