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区积极有效应对疫情防控,科学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经济稳定恢复、持续向好,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
一、综合
经济总量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04亿元,比上年增长4.1%。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7.6亿元,比上年增长4.9%;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5.6亿元,比上年下降0.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0.8亿元,比上年增长4.9%。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36.8:14.7:48.5调整为36.2:15:48.8。
人口
年末户籍总人口516607人。其中,城镇人口201596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39%。在全区人口中,60岁以上老年人口126546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24.5%。全区出生人口1474人,出生率2.9‰,死亡人口2533人,死亡率4.9‰。全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
2021年年末全区户籍人口及其构成
指标 | 年末数(万人) | 比重(%) |
全区户籍总人口 | 51.7 | |
按所在地分 | ||
城镇 | 20.2 | 39 |
乡村 | 31.5 | 61 |
按性别分 | ||
男性 | 26.2 | 50.6 |
女性 | 25.5 | 49.4 |
按年龄分 | ||
0-17岁(含不满18周岁) | 6.1 | 11.8 |
18-34岁(含不满35周岁) | 9.4 | 18.2 |
35-59岁(含不满60周岁) | 23.5 | 45.5 |
60周岁及以上 | 12.7 | 24.5 |
劳动就业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777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388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6%,低于控制目标0.7个百分点。
财政收支
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4亿元,比上年增长8.7%,其中税收收入1.1亿元,比上年下降5.7%。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0.7亿元,比上年下降11.9%。
二、农业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9.6亿元,比上年增长5.9%。其中农业产值46.5亿元,比上年增长5.5%;林业产值1.7亿元,比上年增长15.4%;牧业产值17.8亿元,比上年增长11.3%;渔业产值1.2亿元,比上年增长34.6%;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4亿元,比上年增长20.3%。
全区蔬菜产量63789吨;水产品产量3700吨,其中养殖水产品产量3500吨,捕捞水产品产量200吨;瓜果类种植面积109公顷,产量2082吨;设施蔬菜种植面积421公顷,产量13638吨。化肥投入折纯57091万吨。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
全年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14.9亿元,比上年下降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3亿元,比上年下降4.1%。规模以上工业中,电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8.3亿元,比上年下降6.4%;制造业增加值2.9亿元,比上年增长2.7%。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4.6亿元,比上年下降2.1%。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44.2亿元,产品销售率99%,回落1个百分点。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利税总额-5.9亿元,同期为3375亿元,其中利润总额-6.9亿元,同期为-0.8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亏损企业5户,亏损面为20.8%,亏损企业亏损额8亿元,比上年增长614.2%。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83.9%,比上年增加3.1个百分点。
建筑业
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0.7亿元,比上年增长9.9%。资质以上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25户。其中一级资质及以上建筑企业1户,占比4%;一级以下建筑企业24户,占比96%。
四、服务业
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8.9亿元,比上年下降1.2%;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2亿元,比上年增长10.5%;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0.9亿元,比上年下降0.9%;金融业增加值6.9亿元,比上年增长4.1%;房地产业增加值11.9亿元,比上年增长7.7%;其他服务业增加值19.1亿元,比上年增长6.1%。
交通运输
全年完成旅客运输总量14万人次,全年完成货物运输总量115万吨。
邮电通信[2]
邮电业务总量5.1亿元。其中邮政业务总量0.6亿元;电信业务总量4.5亿元。移动电话用户70万户,固定电话用户1.1万户,固定互联网用户15.3万户,其中宽带接入户15万户。
旅游业
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73万人次,全年实现旅游业务总收入556万元,全区拥有A级旅游景区2家,旅行社4家。
五、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6.7亿元,比上年增长11.5%,其中:建设项目投资5.8亿元,比上年增长1.8;房地产投资0.8亿元,比上年增长225.3%。按产业投资分:一产投资完成0.6亿元,比上年下降2.7%;二产投资完成1.8亿元,比上年增长2.8%;三产投资完成4.2亿元,比上年增长18.5%。
房地产开发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0.8亿元,比上年增长225.3%。其中住宅投资0.8亿元,比上年增长225.3%;商品房销售面积2.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05.6%。
六、国内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6亿元,比上年增长6%。其中:限额以上法人单位零售额1.7亿元,比上年增长8.4%;限额以上非法人单位零售额0.1亿元,比上年下降63.9%。
七、外经外贸
进出口
全年实现进出口总值2189万元(海关口径),比上年增长26.8%。其中,出口2160万元,比上年增长27.4%;进口29万元,比上年下降7.4%。
使用外资
全年直接利用外资436.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63.8%。
使用内资
全年实际利用省外资金17633万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267.8%。
八、金融[3]
年末全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378.8亿元,比上年增长11.6%;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74.6亿元,比上年增长12.7%。
九、城市建设与公用事业
路网建设
境内国道2条:临江-嘉荫公路(编号G222)里程52公里,北京-抚远公路(编号G102)里程50公里。规划农村公路217条,1016.3公里,其中县级公路5条,164公里;乡级公路49条,320.9公里;村级公路163条,531.4公里。完成农村公路硬化总里程826公里,其中通屯路及村内道路826公里,路网内公路826公里。县级公路硬化里程164公里,占县级公路路网内里程的100%;乡级公路硬化里程252.9公里,占乡级公路路网内里程的78.8%;村级公路硬化396.4公里,占村级公路路网内里程的74.6%。
哈尔滨市呼兰区经济开发区园区新建6条路,5.8公里,呼兰老城区北二道街扩建道路工程0.4公里,新建通河路(西段)道路工程0.3公里。
修复城区破损道路,维修车行道20000平方米,维修人行道15000平方米。
城市交通
截至2021年末编码城镇公交线路11条,调整和延伸公交线路1条。公交运营线路总长度达到105.8公里,其中新增运营里程1公里。公交运营车辆104辆。出租汽车184辆,其中更新双燃料出租车183辆。农村公交营运线路40条,车辆130辆,线路长度1188公里。
保障性安居工程
解决历史遗留征收项目3个,涉及居民555户,征收房屋面积6.9万平方米。全年共发放廉租补贴1603户,金额66.8万元。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全区新增物业管理面积8.8万平方米。持续优化城市环境,补植行道树222株。
供热、供气
全区集中供热面积达759万平方米,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90%;全区供气管道总长度160公里,天然气用户5.7万户。
十、社会事业
科技事业
全区专利授权146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2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量116件,外观设计专利授权量28件。
教育事业
全区现有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所,普通高中3所,普通初中18所,普通小学(含农村小学网点)16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幼儿园68所。
2021年全区教育机构学生、教师情况
学校类型 | 在校生(人) | 专任教师(人) |
中等职业教育学校 | 204 | 65 |
普通高中 | 3465 | 345 |
普通初中 | 10796 | 1139 |
普通小学 | 14691 | 1150 |
幼儿园 | 6637 | 420 |
特殊教育学校 | 149 | 23 |
文化事业
全区共有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呼兰电视台全年公共电视节目播出时间8700小时;电视综合覆盖率92.2%。
卫生事业
全区各类卫生机构240个(含农村卫生室),其中医院9个、卫生院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8个。卫生机构床位数4167张。卫生技术人员3513人,其中执业医师1121人,注册护士1325人。
体育事业
全年参加国内比赛获得奖牌22枚,其中金牌9枚、银牌8枚、铜牌5枚。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民生活
据抽样调查测算,城镇居民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7078元,比上年增长6.8%;农村居民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3471元,比上年增长9.5%。
社会保障事业
年末全区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11121人,比上年增长14%。享受养老保险离退休人员29691人,比上年增长2%。
社会福利与救助事业
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对象5759人,比上年减少4%;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14587人,比上年减少4.4%。特困1259人,比上年减少3%。全区现有养老机构57家,床位2147张,救助孤困儿童30人。城镇低保标准783元/月;农村低保标准4812元/年。
十二、能源、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能源
全年全社会用电量[4]115560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9.5%。其中全行业用电量81468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0.9%(工业用电量增长41348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3.4%),居民生活用电量34092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6.2%。
全年规模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比上年减少2.0%。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02.78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减少6.0%,重点耗能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01.04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减少6.3%。
资源
全年完成造林8500亩。省级自然保护区1处,面积15688公顷。活立木积量174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5.1%。
安全生产
全年共发生工贸安全生产事故2起,死亡2人,直接经济损失300万元;发生生产经营性道路交通事故18起,死亡18人,直接经济损失10.4万元。
注释:
[1]地区生产总值自2018年托管后不包含原利民开发区。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对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等相关指标的历史数据进行了修订。
[2]邮电通信,包含原利民开发区无法分劈。
[3]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包含原利民开发区无法分劈。
[4]用电量,包含原利民开发区无法分劈。
本公报均为初步统计数据,部分数据因4舍5入原因,总计与分项合计可能存在0.1-0.2的误差。正式数据以本年度出版的《呼兰统计年鉴》为准。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企业。
固定资产投资范围为500万元及以上项目。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人口数据来自辖区公安局;劳动就业数据来自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收支数据来自财政局;交通运输数据来自交通运输局;邮电通信数据来自邮政局及联通公司、移动公司、电信公司三大运营商;旅游业数据来自文体局;外经外贸进出口数据来自商务局;使用外资数据来自企业投资服务局;金融数据来自人民银行;路网建设数据来自交通运输局、住建局、城管局;城市交通数据来自交通运输局;保障性安居工程数据来自住建局;城市环境综合治理数据来自住建局、生态环境局、城管局;供热、供气数据来自住建局;科技事业数据来自工科局;教育事业数据来自教育局;文化事业数据来自文体局、电视台;卫生事业数据来自卫生健康局;体育事业数据来自文体局;人民生活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呼兰调查队;社会保障事业数据来自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呼兰分局;社会福利和救助事业数据来自民政局;用电量数据来自电业局、供电局;资源环境数据来自林草局;安全生产数据来自应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