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全区上下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锚定全面建设“六个江西”和“四地”目标,奋勇争先,比学赶超,全力以赴做好稳增长、防风险、保稳定、惠民生等各项工作。
一、综合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2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54.5亿元,同比增长4.5%,分别低于全省、全市0.2、0.3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完成37.01亿元,同比增长4.5%,第二产业完成337.56亿元,同比增长4.0%,第三产业完成379.93亿元,同比增长5.0%。三产结构从5.03:45.03
:49.94调整为4.90:44.74:50.36。非公有制经济逆势前行,完成增加值423.37亿元,比上年增长6%,占GDP的比重为56.1%。
2022年全区税收收入完成464082万元,占财政收入比重90.98%,同比下降1.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07443万元,同比下降8.2%。
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全年全区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上涨1.8%,涨幅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其中,服务价格上涨0.3%,消费品价格上涨2.7%,非食品价格上涨1.4%,扣除鲜菜鲜果价格上涨1.3%。构成CPI的八大类商品服务价格“七涨一降”。交通和通信上涨5.8%,食品烟酒上涨2.3%,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2.2%,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1.6%,居住上涨0.7%,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0.4%,医疗保健上涨0.2%,衣着下降0.5%。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上涨2.7%。
二、农业
全年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2.4745亿元,比上年增长5.58%。粮食种植面积52860公顷,比上年增加10公顷。其中,谷物种植面积48120公顷,下降3%;豆类种植面积2019公顷,增长39.7%;薯类种植面积2721公顷,增长52.4%。油料种植面积73362亩,下降3.6%。蔬菜种植面积71573亩,下降8.3%。棉花种植面积4392亩,增长9.2%。
全年全区粮食总产量285390吨,比上年下降1.3%。其中,早稻112586吨,增长1.9%;中稻及一季晚稻28594吨,下降50.4%;二季晚稻132633吨,增长14.5%。
全年全区油料产量10212吨,比上年下降5.4%。其中,花生6120吨,下降8.7%;油菜籽3753吨,下降1.3%。棉花产量492吨,增长4.5%。茶叶产量275吨,下降8.6%。水果产量66553吨,下降0.9%。其中,柑桔产量62387吨,下降1.0%。蔬菜产量88855吨,下降10.1%。
全年全区肉类总产量46119吨,比上年增长20%。其中,猪肉产量41376吨,增长20.8%;牛肉产量2817吨,增长10.8%;羊肉产量149.8吨,增长108.1%。禽蛋产量2776.6吨,增长154.7%。水产品产量23425吨,增长4.1%。
三、工业、建筑业和交通运输
全年全区全部工业增加值266.18亿元,比上年增长4.6%,占全区生产总值比重为35.28%。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6%。全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含新钢下放)实现营业收入952亿元,下降3.3%:实现利税28.9亿元,下降62.4%。区本级(不含新钢)实现营业收入372亿元,下降6.1%;实现利税13亿元,下降37%。
经济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1家,安置从业人数20456人。园区工业增加值增长8.8%;营业收入89.8亿元,增速0.7 %;实现利税2.7亿元,增速-44.%。
全年全区建筑业增加值72.72亿元,增长4.6%,占生产总值比重为10.37%。全区具有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实现总产值131.4亿元,增长27.0%。其中,建筑工程产值115.6亿元,增长26.8%,占建筑业总产值88.0%;安装工程产值5.97亿元,下降10.5%,占建筑业总产值的4.5%。
全年全区等级公路2417公里,旅客运输量948.3万人次。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8.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92.5%;第二产业投资下降10.8%;第三产业投资增长55.9%。分投资主体看,国有经济投资增长19.8%;非国有经济投资增长6.7%,其中民间投资增长4.1%。
全年全区房地产开发投资8.8 亿元,比上年增长45.2%。其中,住宅投资6.8亿元,增长51.5%;商业营业用房投资1.1亿元,增长59.6%。商品房竣工面积4.1万平方米,下降91.7%,;商品房销售面积46.9万平方米,增长32.1%;商品房销售额33.4亿元,增长27.5%。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全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1.84亿元,比上年增长5.7%。
全年全区外贸进出口总额84.76亿元(含新钢),比上年同比下降17.33 %。完成进口67.58亿元,同比下降18.48%。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1863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9.3%。实际利用省外2000万元以上项目资金226.44亿元,增长9.1%。
六、教育和文化、卫生和体育
渝水二中、珠珊中心学校顺利开学,新增学位6850个。新建渝水职业技术学校,在校学生达1326人。累计投入3亿元疫情防控经费,因时因势优化完善管理服务措施。坚持以快制快、以静追阳、快封快解,用最短时间打赢多轮疫情歼灭战。火速驰援全国多地核酸采样、流调溯源力量,用心用情承接5235名异地隔离人员代管任务。
全区中小学招收学生7039人,毕业学生8924人。在校学生36101人。现有中小学校专任教师2798人,其中研究生毕业20人,本科毕业1952人,专科毕业814人,高中学历12人。幼儿园160所,在园人数24894人,教职工人数2961人,专任教师1647人。
全区有区级文化馆、图书馆各一个,乡镇文化站17个,村民小组文化室183个。全区有线电视平均每周播出时间105小时。
年末全区拥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460个(含村卫生室)。其中,医院、卫生院1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 个,其他机构442个。卫生技术人员1709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398人,注册护士908人,医院和卫生院床位646张。
七、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区年末常住人口67.08万人,城镇化率为78.4%。全年出生人口3795人,出生率5.66‰;死亡人口4278人,死亡率6.38 ‰;自然增长人数-483人,自然增长率-0.72‰,自然增长率连续两年为负增长。
新增城镇就业6495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153人。落实保主体促就业10条措施,为798家企业发放稳岗返还补贴303.5万元,新增创业担保贷款2亿元、增长35.1%,扶持、带动创业就业4049人,开发公益性岗位978个。城乡居民医疗参保47.3万人、比例达95%,养老参保21.6万人、超额完成民生指标任务,社保电子“一卡通”申领率达74%。城乡低保补助标准提高7.8%和16.5%,特困补助标准提高8.5%和16.4%。27家民办养老机构规范管理,359个城乡颐养之家降本提质。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004元,增长4.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250元,增长5.7%。
八、环境、能源
全年全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50天,优良天数比例为95.9%;细颗粒物(PM2.5)浓度均值为29.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1%,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可吸入颗粒物PM10均值为52.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2.3%。
全年全区境内列入国家考核的4个断面地表水达到国家和省政府考核要求。
全年全社会能源消费比上年增长1.2%,万元GDP能耗下降3.2%。
注:2022年公报部分数据是以快报为准,如与2022年年鉴数据有冲突,请以年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