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文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2

选择区域:>>

2022 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目标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区经济承压前行,总体呈现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一、综 合

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初步核算,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509.0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65.67亿元,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191.24亿元,下降0.2%;第三产业增加值252.12亿元,增长2.0%;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2.9:37.6:49.5。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全区城镇新增就业6160人,其中失业人员再就业2692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491人。

消费价格温和上涨。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1%。在消费八大项中,食品烟酒类价格上涨6.8%,衣着类价格下降2.2%,居住类价格上涨1.4%,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价格持平,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上涨4.5%,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价格上涨2.5%,医疗保健类价格持平,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价格上涨2.0%。

新旧动能转换成果显著。全年新获评省级企业创新平台2家、市级2家。30个市级新旧动能转换重点项目年内累计完成投资54.77亿元,完成年度计划118.2%。全区97家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企业实现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56.98%,比上年提高0.97个百分点;组织开展“智改数转”专项行动,聚焦文登区内四大优势产业,分批次分行业从设备自动化、物联信息化、工序智能化、运维智慧化四个维度开展个性化诊断服务,解决企业转型难点、堵点问题。2022年度共获评2家省级数字化车间、5家市级数字化车间。

营商服务快捷高效。实施“项目管家”服务,区级1276项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上网运行,即办件事项比重达到83.62%,可网办率达到100%,可全程网办率达到99.68%,一次办好率达到100%,进厅率达到100%,平均承诺时限0.627天。市场活力稳步加强,2022年末实有各类市场主体68957户,增长3.07%;其中,个体工商户51586户,增长2.64%;私营企业14751户,增长5.76%。

二、农业

农业生产平稳发展。2022年,全区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130.07亿元,增长5.5%。其中,农业实现产值30.66亿元,增长4.1%;林业实现产值0.14亿元,同比增长6.5%;畜牧业实现产值27.87亿元,下降1.2%;渔业实现产值59.91亿元,增长9.1%;农林牧渔服务业实现产值11.5亿元,增长8.7%。

粮食播种面积59.43万亩 ,增长2.34%;粮食总产量23.40万吨,增长0.53%。小麦播种面积25.07万亩,增长4.79%;玉米播种面积30.42万亩,增长0.22%;大豆播种面积1.97万亩,增长5.56%;油料播种面积21.89万亩,同比增长0.7%;油料总产量5.9万吨,同比增长2.6%。

全区水果种植面积13.1万亩,下降0.18%。其中苹果种植面积10.11万亩,同比下降1.15%;梨种植面积0.53万亩,同比增长8.65%;葡萄种植面积0.45万亩,同比增长5.8%;桃种植面积0.86万亩,下降0.25%;猕猴桃种植面积0.27万亩,增长14.47%;樱桃种植面积0.7万亩,增长0.55%。

肉类总产量7.45万吨。其中,猪肉产量4.15万吨,增长2.98%;禽肉产量3.23万吨。生猪出栏量52.78万头,增长28.13%,存栏25.67万头,下降19.8%。禽蛋产量4.61万吨。

全年水产品总产量29.24万吨,同比增长8.13%。其中海水产品28.2362万吨,同比增长8.42%;淡水产品1.0052万吨,同比增长0.57%。在海水产品中,海洋捕捞7.26万吨,同比增长1.93%;海水养殖20.98万吨,同比增长10.86%。

三、工业、建筑业

工业生产承压运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15.4%,比上年同期下降23个百分点;实现工业总产值下降13.46%,其中轻工业产值下降4.0%,重工业产值下降19.4%。按经济类型分:国有企业产值同比下降5.4%,股份制企业产值下降16%,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产值下降1.9%,其他经济类型企业产值同比下降4.6%。出口交货值增长8.56%。

建筑业实力增强。年末全区共有资质内建筑业企业89家,比上年增加15家;建筑业总产值36.4亿元,增长10.8%。2022年文登建筑企业共签订工程合同额53.46亿元,增长2.89%;其中,本年新签合同额31.57亿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下降。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3.7%,比上年下降26.39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46.57%,占总投资的比重4.78%;第二产业投资增长5.82%,占总投资的比重50.33%;第三产业投资下降24.35%,占总投资的比重44.89%。

房地产市场低位运行。全年实现房地产开发投资27.44亿元,下降30.3%;商品房施工面积370.18万平方米,下降31.1%;其中,住宅施工面积294.76万平方米,下降30.38 %。

五、国内外贸易

对外贸易平稳运行。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151.77亿元,增长3.71%。其中,出口118.63亿元,同比下降0.54%;进口33.16亿元,同比增长22.42%。全年新批准外资项目27个,合同外资2.949亿美元;实际到账外资9038万美元,增长-21.6%。

消费品市场发展放缓。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6.9%。其中,限额以上贸易企业实现零售额同比下降3.7%。按消费类型统计,批发零售业实现商品零售额同比下降7.6%,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7.0%;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同比下降1.3%,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3.0%。

六、交通运输、邮电、旅游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投资0.24亿元实施了四好农村路改造提升工程,累计完成提升改造118.05公里,危桥改造18座,重要村道安保工程40公里。优化调整1条公交线路,新增站点6个,建成区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100%。

邮电业务持续向好。完成邮政业务总量1.55亿元,增长5.0%。

旅游业发展压力加大。全区拥有国家4A级景区2处、3A级景区5处、2A级景区1处,四星级酒店1家、三星级酒店2家,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2个、省级景区化村庄18个。2022年纳入统计的景区共4家(汤泊温泉、天沐温泉、山泰生态园、栗景新天地),共接待游客33.2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972.67万元,同比分别下降49.02%和29.1%。

七、财政、金融

财政运行保障稳固。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40.34 亿元,其中税收收入 25.29 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达 62.7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74.5亿元,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 3.4 亿元、教育支出 18.39亿元、科学技术支出 1.07 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13.89亿元、卫生健康支出 7.84 亿元、节能环保支出 1.82 亿元、城乡社区支出 8.24 亿元、农林水支出 8.12 亿元、住房保障支出 4.19 亿元。

金融市场稳健运行。2022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871.43亿元,比年初增加111.59亿元,增长14.69%。其中,住户存款余额668.72亿元,比年初增加88.44亿元,增长15.24%。2022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674.52亿元,比年初增加109.22亿元,增长19.32%。

全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发展到21家,证券营业机构1家,小额贷款公司1家,民间融资机构1家,典当行2家,融资性担保公司2家。保险分支机构增至34家,全年保费收入16.63亿元,增长1.09%。小额贷款公司年内涉“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3171万元。融资性担保公司在保责任余额77150万元,民间融资机构为“三农”和小微企业投资余额5856万元。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学技术强力突破。截止2022年底,全区共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9家,威海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5家(其中2022年新建5家,申请撤销1家);院士工作站3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5家,其中,省级3家,市级2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3家,市级重点实验室9家(其中2022年新建3家),获批山东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项目4项(其中2022年新获批3项)。共实施14项市级重点科技创新项目,当年完成投资3.02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7.7%。全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136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56家。全年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奖——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1项。2022年专利授权量1468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108件,占总授权量的7%。奥文机电等4家企业获批“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天润工业、迈世腾科技的发明专利分别获评“中国专利奖优秀奖”和“山东省专利奖三等奖”,实现文登专利奖项零突破,成功获评国家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县。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2022年,全区共有普通中等专业学校3所,在校学生2602人,教职工485人;普通高中4所,在校学生7159人,教职工975人(公办769人,民办206人);初中17所,在校学生14543人,教职工1735人(其中体校1所,在校生159人,教职工72人);小学23所,在校学生19048人。教职工1426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101人,教职工43人;幼儿园50所,在园幼儿10563人,教职工1320人(公办园693人,民办园627人)。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产业繁荣兴盛。2022年末全区拥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全年演出150场,观众人数达3万人;拥有博物馆3个,文化馆、公共图书馆、文物管理机构、艺术表演场馆各1个,各类电影放映单位4个,其中电影院3座;艺术表演场馆1个,音乐厅剧场院线文化惠民演出8场,观众人数达3000人;组织举办“百姓放歌·唱响文登”群众文艺汇演活动30场次,演出者共计3000余人次,参与群众5万余人次;组织公益培训、讲座、展览等公益性文化活动180余次,参加人数4200余人;全年农村放映公益电影7536场,有线数字电视用户8.5万户。

医疗卫生水平不断提升。年末全区拥有威海市直属卫生机构1处(威海市中心医院),公立医疗卫生单位34处,拥有诊所、门诊部、医务室等民营医疗机构164所,村卫生室222所。全区各类卫生机构拥有开放床位4296张;卫生事业机构总人数6397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5408人,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2201人,注册护士2490人,乡村医生303人。

体育事业扎实推进。2022年参加的全国比赛中1人获得冠军,1人获得第5名;在第25届省运会中87名文登籍运动员获前8名,共夺得金牌4.5枚,其中男子手球乙组获得第四名,为威海代表团夺取2枚金牌,创威海市该项目近几届省运会最好成绩。4人4项次获得国家一级运动员资格,9人10项次获得国家二级运动员资格。

十、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总量略有下降。年末全区户籍总人口515827人,其中城镇人口256939人,乡村人口258888人,分别占总人口的49.8%、50.2%;全年人口出生率3.59‰,死亡率10.65‰,人口自然增长率-7.06‰。

居民生活质量稳步提升。2022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108元,增长4.4%;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2847元,增长3.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793元,增长5%。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3831元,增长-1.2%。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0804元,增长-3.1%;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6516元,增长2%。

社会保障扎实稳固。2022年底,全区有50.38万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其中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6.54万人,职工养老保险13.01万人,企事业养老保险离退休人员10.83万人。年末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5.98万人,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居民人数34.80万人

2022年末全区各类养老机构及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51家,其中,农村特困养老机构12所,拥有床位2838张,收养人员1538人;养老公寓等各类养老机构39个,床位数8668张,收养人员4455人。全年保障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581人,467户;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4379人,3455户。保障农村特困对象2772人,其中集中供养1084人,分散供养1688人。

乡村振兴有序推进。全年投资5135万元发展产业项目3个,享受“雨露计划”中高等职业教育脱贫家庭学生50名;改造脱贫户危房16户。目前全区脱贫享受政策户3638户,5726人,监测帮扶对象42户75人。

十一、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安全生产

城市建设步伐稳键。2022年改造老旧小区12个,天然气供气量4020万立方米,燃气普及率100%;城区集中供热主管网面积1466万平方米,新增供热管网13公里,供热普及率98%。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6.89%,建成区绿地率43.7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8.29平方米,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

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全年空气质量优良以上的天数达到344天,优良率达到94.2%,PM2.5浓度为20ug/m3,同比改善4.8%,PM10同比改善9.5%,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全年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3起,死亡4人,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比去年下降67%、33%。

十二、社会信用

社会信用建设扎实推进。2022年,文登区社会信用管理平台数据库共归集信用信息数据1235077条,其中基础信息92473条,涵盖自然人、社会法人和重点人群等基本信息;守信良好信息1140315条,包括志愿信息708928条(占比62.2%)、捐款信息25851条(占比2.2%)、荣誉信息6384条(占比0.6%)、无偿献血信息6269条(占比0.5%)、红名单信息1418条(占比0.1%)及其他守信信息350930条(占比30.8%), 行政许可信息40535条(占比3.6%);失信不良信息2289条,包括行政处罚信息1250条(占比55%)、黑名单信息340条(占比15%)及其他失信信息699条(占比30%)。

 

注:

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最终数据以《文登统计年鉴》为准;其中养老、医保参保人数、财政收支、金融机构本外币、保费收入等数据含南海新区,其余数据为文登区小口径数据 。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有关行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未经特殊说明,本文“增长”“下降”均为同比口径。

4、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新动能情况来自区发改局、工信局;水产品数据来自区海洋发展局;营商环境情况来自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就业形势、养老保险等数据来自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医疗保险数据来自区医疗保障局;对外贸易数据来自区商务局;交通基础设施数据来自区交通运输局;邮政数据来自区邮政公司;户籍人口数据来自区公安分局;文化、旅游等数据来自区文化和旅游局;财政数据来自区财政局;金融数据来自区人民银行、地方金融服务中心;科技数据来自区科技局、市场监管局;教育、体育数据来自区教体局;卫生、人口出生率、死亡率等数据来自区卫健局;城市建设数据来自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环保数据来自区生态环境分局;安全生产数据来自区应急管理局;社会福利数据来自区民政局;价格指数、粮食、畜牧总产量、城乡收支等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文登调查队;脱贫数据来自区乡村振兴局;社会信用数据来自区社会信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