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平市2022国民经济和发展统计公报 2022

选择区域:>>

2022年,全市上下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认真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贯彻落实创新、协调 、绿色、开放 、共享新发展理念,科学制定保经济稳增长政策措施23条,坚定信心、攻坚克难 ,圆满完成了十九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

一 、综  合

经咸阳市评估认定,2022年生产总值GDP达到301.81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6.43亿元,增长4.5%,占生产总值比重12.1%;第二产业增加值146.17亿元,增长4.8%,占生产总值48.43%;第三产业增加值119.21亿元,增长3.6%,占生产总值39.5%。三次产业的结构为12.1:48.43:39.5。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是 12.96% 、53.05% 、33.99%。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GDP为61556元。

全年新增工商注册企业(公司) 854户,新增个体户2864户。全市非公经济增加值完成181.41亿元,占GDP比重为60.11%。

二 、农  业

全年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完成59.65亿元,同比增长2.8%。其中,农业产值39.82亿元,同比增长 2.0%;林业产值0.39亿元,同比增长1.2%;牧业产值14.53亿元,同比增长0.9%;渔业产值0.53亿元,同比增长14.1%;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4.37亿元,同比增长17.1%。

全年肉类总产量1.66万吨,同口径增长1.9%,其中,猪肉产量1.32万吨,同口径增长5.3%,占肉类总产量比重为79.5%;禽蛋产量1.44万吨,同口径增长0.6%。年末牛存栏0.67万头,同口径增长0.4%。牛出栏0.35万头,同口径增长0.1%;猪存栏15.04万头,同口径增长1.2%;羊存栏0.90万只,同口径下降5.9%;家禽存栏170.86万只,同口径下降0.1%;奶类产量2.0万吨,同口径下降0.7%。

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25328吨,同比下降2.1%;农药使用量162.85吨,与去年相比基本持平。年末实有耕地面积36.73万亩,比去年下降2.9%。

三 、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平稳增长,截至2022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在库153户 (不含军工),其中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6户。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578.00亿元(不含军工),同比增长7.7%;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5.4%,较上年同期下降9个百分点。

按支柱产业产值分布看:全年支柱产业产值548.16亿元,同比增长6.5%。其中能源化工工业产值108.91亿元,同比增长10.9%;食品工业产值198亿元,同比增长2.8%;纺织服装工业产值15.78亿元,同比下降8.2%;建材工业产值56.57亿元,同比增长14.0%;装备制造工业产值168.58亿元,同比增长7.5%。

按能源和非能源工业划分看:能源工业产值5.42亿元,同比增长23.3%;非能源工业产值572.58亿元,同比增长7.6%。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产值完成550.22亿元,同比增长3.4%,产销率达95.2%。从增加值行业划分看:全市工业增加值114.96亿元,(按不变价计算)

同比增长4.6%;其中采矿业增加值0.15亿元,同比增长4.0%;制造业增加值111.46亿元,同比增长4.2%;电力 、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及供应增加值3.35亿元,同比增长17.0%。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517.75亿元,比上年增长9.4%;利润总额22.34亿元,同比下降16.7%;税金总额 (不含所得税 ) 8.54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1.3%。

全年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实现总产值83.26亿 元,同比增长12.3%,增加值31.21亿元,增长5.4% (按不变价计算 ) ;房屋新开工面积1024445平方米,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309417平方米,同比下降22.5%。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402.3亿元,同比增长2.3%。民间投资完成218.7亿元,占总投资额的54.4%,同比下降11.7%。全年新增项目290个,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达141个,5000万元以下项目141个 ,房地产项目8个。

按产业划分(不含过境及农户),第一产业投资完成额12.4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3%;第二产业投资完成额135.5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1%;第三产业投资完成额254.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8%。

按投资类型划分,基础设施投资完成额100.7亿元,同比下降14.5%。其中电力 、热力 、燃气及水的使用投资完成6.6亿元,同比下降27.6%;交通运输投资完成额20.47亿元,同比增长20.4%;水利、环境、公共设施投资额完成73.64亿元,同比下降39.6%。文化产业投资完成额39.91亿元,同比增长103.4%。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完成额5.46亿元,同比下降23.4%,其中高新技术制造业投资完成额3.9亿元,同比下降332.6%。

五 、交通运输业

全年全市交通运输业增加值完成11.87亿元,比去年同期同口径增加1.024亿元,增长 (按不变价计算 )1 .5%。全年公路客运量272.4万人次,公路货运量1448万吨,市辖区年末实有公共汽车营运车辆81辆;公共汽车客运总量208万人次 。市辖区实有出租汽车250辆,境内公路里程1053.72公里。

六、国内商业

2022年限额以上商贸在库企业139户,其中,新增限额以上商贸企业15户。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8.81亿元,同比增长18.3%。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12.22亿元,同比增长29.9%,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70.7% 。从行业划分来看,全社会批发贸易零售总额为15.48亿元,同比增长4.5%;零售贸易完成111.6亿元,同比增长20.8%;住宿业完成2.58亿元,同比增长5.4%;餐饮业完成29.15亿元,同比增长18.6%。

2022年全市累计接待游客314.86万人次,同比下降46.3%。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15亿元,旅游收入下降87.0%,其中门票收入155.08万元。

七 、财政和金融保险

全年实现一般地方公共预算财政收入52639万元,同口径比去年同期下降19.4%。其中,税收收入完成38987万元 ,占收入的80.1%,同比下降39.6%。全年财政总支出完成380000万元,同比增长19.5%。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1499万元,同比增长14.2%;公共安全支出13934万元,同比增长18.5%;节能保护支出14408万元,同比下降2.9%;教育支出61252万元,增长9.5%;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6496万元,增长7.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8229万元,下降16.8%;卫生健康支出32870万元,同比增长12.4%;城乡社区事务支出39042万元,同比增长215.7%。从支出结构看,用于教育 、文化 、社会保障和就业 、医疗卫生 、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事务等民生支出资金达311352万元,占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81.9%。

截至2022底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67.99亿元,较年初增加38.54亿元,同比增长11.5%。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06.38亿元 ,较年初增加41.1亿元,同比增长15.5%。各项贷款余额123.87亿元,较年初增加28.43亿元,同比增长29.8%。其中长期贷款64.87亿元,较年初增加13.78亿元,同比增长26.9%。

2022年全市保险业保费收入43939.97万元,累计支付各类赔款12369.32万元。其中人身险累计收入30507.11万元 ,赔付支出4952.29万元,财险累计收入13432.86万元 ,累计赔付支出7417.03万元。

八、教育 、文化 、卫生和体育

截至2022年末,全市普通中学数27所,在校学生数22003人,较上年同期增加27人;小学校数66所, 在校学生数33764人,较上年同期减少923人 。各级学校专职任课教师5378人,较上年同期减少137人 。全市规范化幼儿园94个,普惠性幼儿园85所,普惠性幼儿园占比达90.4%。在园幼儿数16354人 (全口径公、民办合计) ,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

文化事业全面发展 。全市202个村 (社区) 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完成,文 、图两馆总分馆制完成13个分馆 、95个服务点,全市市镇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文化馆 、图书馆线上线下共接待群众 和读者18.2万人次,文献流通约3万册次,新增办证读者3000人次;体育场接待群众60余万人次,演艺公司演出74场次,影剧院接待各种会议和群众演出40场次;完成影剧院升级改造和文化馆展览馆数字建设项目。

卫生事业有序开展 。全市共有床位950张,医生350名,护士702名 。2022年度内出生3095人,死亡3118人,人口出生率为5.75‰,自增率为-0.04‰,性别比109,出生统计准确率达到98‰以上,全年人口质量指标在预测范围以内。

体育事业健康发展 。举办全民健身日文体展演 、群众足球乙级联赛 、乒乓球赛等体育赛事;承办陕西省体育健康行“五进”活动走进兴平;加快推进城市运动公园项目建设;新增各类体育协会2个;选派23人分别参加中 、省 、咸社体指导员培训 ,举办兴平市社体指导员培训班1期;征集全民健身短视频120个;超额完成体育彩票宣传销售工作。

九 、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根据兴平市公安局2022年人口统计年报,年末全市总户数165001户;总户籍人口597048人 。根据上级 统计部门反馈结果:全市常住人口48.91万人,城镇人口30.99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比重为63.4%。

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206元,同比增长5.4% 。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776元,增长 3.7%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589元,增长6.8% 。全市城镇新增就业7312人。

城乡居民参加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310093人;机关事业单位在职职工养老保险人数12533人;企业在职职工养老保险人数51190人。全市已参加基本医疗保险495779人,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72344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参保人数423435人 。全市已参加失业保险人数64800人 。已参加工伤保险人数702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