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海州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2

选择区域:>>

202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环境和多重超预期困难挑战,全省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大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下半年以来回升动能逐步增强,运行态势总体回稳向上。

一、综合

经济总量持续扩大。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40.2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增长0.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4.2亿元,增长1.8%;第二产业增加值172.31亿元,增长2.9%;第三产业增加值543.73亿元,下降0.7%。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为3.3:23.3:73.4。

二、农业

农业生产总体平稳。全区实现农林牧渔增加值26.7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2.5%。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2.09亿元,现价计算同比增长2.4%。其中,农业产值27.74亿元,增长3.7%;林业产值0.86亿元,增长5.1%;牧业产值4.34亿元,下降6.9%;渔业产值4.91亿元,增长0.2%;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4.22亿元,增长6.9%。全区小麦种植面积30.3万亩,总产12.13万吨;水稻种植面积27.83万亩,总产17.07万吨;蔬菜播种面积7.67万亩,产量30.58万吨。年末生猪存栏量8.97万头,全年出栏量16.14万头;家禽存栏79.9万只,出栏285.24万只。

扩大培育农业经营主体。全区50亩以上粮食经营主体322户,面积10万余亩。全区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22家,其中省级以上3家,市级19家;都市农旅观光、休闲体验、科技示范等新业态发展到95家。全年指导15个潜在合作社和41个潜在家庭农场开展示范创建,累计创建各级示范家庭农场167家,家庭农场示范率达31%;家庭农场名录系统录入543家,录入率达125%;注销“空壳社”42家,新增2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区级以上示范社71家。持续连云港云雾茶、草舍西红柿、宁海豆丹等特色品牌打造,培育浦南龙浦淡水渔、新坝小荡果蔬等13个市级以上“一村一品”特色村。

绿色生态发展提增农业质效。深入污染面源治理,以“一控两减三利用”为准则,农药、化肥使用量分别同期下降3.58、0.67个百分点;棚膜回收率99%,地膜回收率77.93%,农膜综合回收率94.18%;规模场资源化利用率达98%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治理率100%。全年新建1200亩水稻高产创建示范片,800亩茶叶绿色防控示范区,100亩白菜绿色防控示范区,120亩葡萄绿色防控示范区,10个3901亩小麦果蔬“化肥减量”示范区;全区“连天下”品牌农产品达12个,绿色食品认证54个;绿色优质农产品面积25.9万亩,绿色优质农产品占比64%。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承压向稳。2022年,全区规上工业企业136家实现产值437.22亿元,增长1.4%;实现营业收入418.90亿元,同比下降1.9%;实现利润总额49.17亿元,同比增长17.9%。累计实现增加值增长1.3%。分行业来看,医药制造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及通用设备制造业产值占比较大,是拉动全区工业产值增长的主要动力。医药制造业企业6家,实现产值167.24亿元,增长1.6%,占全区产值的38.3%;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企业5家,实现产值56.62亿元,增长11.5%,占全区产值的13.0%;专业设备制造业企业17家,实现产值36.83亿元,增长30.4%,占全区产值的8.4%;通用设备制造业企业14家,实现产值34.89亿元,增长5.8%,占全区产值的8.0%;农副食品加工业企业5家,实现产值26.30亿元,增长8.9%,占全区产值的6.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企业21家,实现产值21.70亿元,下降11.8%,占全区产值的5.0%。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企业13家,实现产值30.24亿元,下降0.7%,占全区产值的6.9%。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企业7家,实现产值20.79亿元,下降34.5%,占全区产值的4.8%。

建筑业稳步发展。全年签订合同额127.13亿元,增长72.04%;全年实现总产值73.6亿元,与2021年持平,其中:民营企业109家,占比89.34%,完成产值50.56亿,占总产值的68.72%;国有企业9家,占比7.38%;完成产值9.75亿,占总产值的13.25%;集体企业4家,占比3.28%,完成产值13.26亿,占总产值的18.03%。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

固定资产投资运行存在差异。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13.15亿元,与去年持平。其中:房地产投资完成102.06亿元,同比下降21.4%;工业投资完成104.43亿元,同比增长18.4%;工业技改投资完成52.66亿元,同比增长23.2%;制造业投资完成90.66亿元,同比增长19.3%;高技术投资完成62.59亿元,同比增长52.2%;基础设施投资完成42.78亿元,同比增长30%;民间投资计完成223.95亿元,同比下降4.1%。

房地产市场低迷延续筑底运行态势。全年实现商品房销售面积104.3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9.9%。商品房销售额117.64亿元,同比下降36.8%。房屋施工面积627.11万平方米,下降15.6%,其中新开工101.34万平方米,下降42.1%,竣工面积万64.53平方米,下降51.4%;年末待售面积32.25万平方米,增长19.0%。

五、国内贸易、对外经济

疫情对消费市场影响明显。从全社会数据看,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2.55亿元,增长0.5%。实现批发业销售额393.13亿元,同比增长1.1%;零售业销售额460.80亿元,同比增长0.3%;住宿业营业额4.41亿元,同比下降1.7%;餐饮业营业额31.76亿元,同比下降13.3%。从限上数据看,全区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38.81亿元,同比下降0.9%。批发业销售额324.49亿元,同比下降1.1%;零售业销售额218.40亿元,与上年持平;住宿业营业额1.66亿元,同比下降4.5%;餐饮业营业额5.75亿元,同比下降47.8%。

对外经贸平稳运行。全年外贸进出口完成12.83亿美元,其中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完成6749.5万美元。新增备案外贸企业72家,3家跨境电子商务企业获批“市跨境电商示范企业”称号,跨境电商9710交易额完成2.26亿元,同比增长95%,创历史新高,占全市一半以上,组织企业“走出去”,鼓励以独资、合作、并购等方式赴境外投资,对外直接投资额完成2269.52万美元。

新业态特色经济壮大。今年以来新增入驻楼宇企业400余家,现有楼宇全口径税收达40亿元;启动4个便民圈试点工作,打造一刻钟便民商圈;开展各类首店招引,全年完成各类首店招引55家;引育MCN机构29家,网红品牌300余个,直播间300余间、直播达人1000余人,建成新浦工业园电商直播基地、多米孵化空间等9个直播孵化基地,全区网络销售额310亿元。

六、城市建设

城乡建设发展良好面貌。加强市政设施巡查养护,修复城市路面3万平方米,道路窨井3.6万座,疏通排水管道25.6千米,更换路牙石1250米、止车柱884根、井盖614套,有效维护城市干道良好面貌。高标准推进玉带河生态廊道建设,实施玉带河、大浦河景观提升工程,打造30处花园式街巷,建成20个口袋公园,升级10条道路绿化,为市民创造优美环境。全年新启动征收项目8个,涉及居民3125户、非住宅约410户,征收房屋面积约60万平方米;新开工棚户区改造1700套、基本建成1700套,有序激发城市活力。推进116个老旧小区改造,涉及楼栋612栋、户数18528户、建筑面积187.7万平方米,老旧小区居民生活环境得到进一步提升。清检修复雨污管网240公里,同步修复管网缺陷258处。完成玉带河新海桥等7个排口截流整治及节制闸安装,全区排水体系更加完善。

七、文化、体育和旅游

公共服务能力全面提升。2022年,全区打造第七次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示范文化站6家、示范性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5个,建成社区图书馆分馆21家,提档升级街头巷尾公益性小剧场14个,打造2家省级“最美公共文化空间”。打造玉带河体育公园、东盐河体育公园,建成30处全民健身设施。举办海州区第五届孔子文化旅游节、“月圆中秋 海州如画”2022海州区中秋文艺晚会、“激情海州 快乐骑行”山地自行车赛等大型文旅活动50余场,开展玉带河休闲嘉年华、“春暖古城 福满海州”春节民俗踩街等公益文化体育活动300余场次,惠及市民4万余人。

文化遗产魅力重现。实施考古调查勘探项目15项,调查勘探面积150万平方米并通过省级验收,实施区域评估项目2项,面积2306万平方米。打造海州孔巷中医药康养文化街区,民主路老街荣获江苏省首批无限定空间非遗进景区示范项目。

八、财政和金融

2022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5亿元,同比增长9.3%。争取上级各类财政补助32亿元,同比增长7%,其中,争取政府债券3.86亿元。

保障改善民生交出新答卷。2022年全区民生支出40.94亿元,同比增长5.1%。疫情防控相关支出超10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8%。足额保障教育经费,加大基层卫生健康帮扶力度,稳步落实各项社会保障和就业政策,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我区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金融指标稳步增长。全区21家银行贷款余额1790亿元,较年初增长270亿元,增幅为17.7%;存款余额2360亿元,较年初增长396亿元,增幅为20%。全区已入库上市后备企业20家,新三板后备企业9家。推动天明集团、衡所华威和如年实业3家企业上市步伐稳步向前,其中2家企业完成上市方案并签订中介机构,1家企业已拟定中介机构。全区普惠型金融重点领域贷款余额达249亿元,较年初增加69亿元,增长39%。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创新主体培育取得新成效。实施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强化协同服务与精准辅导,扩充“好苗子”企业储备,打造“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领军企业”创新梯队,全年培育申报高企138家,获批90家,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543家,均居全市第一;培育新一轮省创新型领军企业6家,占全市一半、居苏北前列。全区规上工业企业中“两高企业”占比达55.14%,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72%;申报省科学技术奖5项、市科技创新奖26项;新建获批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9家、同比上年增加24家,创历年新高,日出东方、正大天晴等4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绩效评估优秀,优秀率达66.7%。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2022年全区有普通高中3所,中等专业学校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3所,初中10所;小学27所(含宋跳小学,中心校以上、不含九年一贯制),完小15所,教学点5个;特殊教育学校2所,幼儿园幼儿园111所(其中公办园57所,民办园54所),少年宫1所。“营转非”之后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5所。全区普通高中在校生6131人(高三2049人),专任教师491人;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1647人,专任教师 89人;中学在校生15754人(含培智学校学生,其中初三学生 4686人),小学在校生(含培智学校学生)53516人,义务教育阶段教师3846人,少年宫在职教师22人;在园幼儿29294人,幼儿园教职工3909人(在编在职教师165人)。

十、卫生

压紧压实“医疗救治”阶段疫情防控工作。进一步完善指挥和平急转换机制,健全“三公协同”机制,配齐三级流调队伍214人,建设运行82个核酸便民采样站,重点人群平均检测率达95%以上,累计接种新冠疫苗212.07万剂次,全人群全程接种率达98.14%,新建日检测能力5万管核酸检测基地,储备集中隔离点89个、房间11070间并完善梯次启用机制,建成200张床位的方舱医院,疫情处置能力有效提升。区内8家二级医院、15家公办基层医疗机构、9家民营医疗机构的发热门诊(诊室)均已完成建设并投用,87家村卫生室、64家门诊部、15家社区卫生服务站、298家诊所发热诊点开放率达100%。

持续强化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完成洪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迁建加固工程、新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固改造工程,海州人民医院康复病区投入使用,实现浦西、新海、路南、洪门(新)、郁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规划布点工作,群众就医可及性进一步提升。建成基层名医工作室32个,专科孵化中心1个,创成“优质服务基层行”省级推荐单位2家,省级农村区域医疗中心1家,省级示范村卫生室15家,市级特色科室5个。打造五级和四级中医馆各2个,提档建设二级中医阁19个。实施智慧医疗,公立医疗机构自助挂号机覆盖率、扫码支付率、线上医生工作站建设率均达100%,远程医疗信息平台建设率达100%。

十一、生态环境

污染防治成效明显。2022年,全区PM2.5浓度32微克/立方米,创下有监测记录以来的最优值。15个国省考断面有13个达Ⅲ类,优Ⅲ比例86.7%,同比上升6.7个百分点,烧香河桥成功升Ⅲ,海州境内及出境处的13个断面历史性全部达到Ⅲ类。完成大气治理工程项目628个。深持续压降新海电厂、杰能新能源等排污大户污染物排放浓度,新海电厂完成1台机组全过程脱硝改造;建筑工地扬尘精细化管控建成27个塔吊喷淋设备;85家餐饮单位安装油烟自动在线监测,占全市的84%,建成香溢广苑、大庆西路等4个餐饮油烟“绿岛”项目;辖区内15家指标性加油站安装三次油气回收在线监测装置。实施278个治水工程项目,完成70个自然村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区自然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达73%;新建主次干道管网20公里,实施116个老旧小区雨污分流改造;布设24台(套)日处理能力共20900吨的分布式污水处理设施;建成省级垃圾分类达标小区45个,购置安装垃圾分类房113个;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十二、人口、居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总量保持稳定。2022年末,全区户籍户数26.21万户(不包含景区),户籍人口79.13万人。其中,男性人口39.46万人,女性人口39.67万人,分别占总人口的49.87%和50.13 %。全年户数出生5699人,人口出生率为7.23 ‰;死亡4064人,人口死亡率为5.1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07‰;0-17岁17.78万人、18-34岁15.90万人、35-59岁30.04万人、60岁及以上15.41万人。

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677元,增长3.3%。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413元,增长3.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234元,增长5.7%。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8789元,增长2.4%。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0620元,增长2.1%,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6446元,增长5.1%。

扎实做好就业促进工作。2022年,全区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6653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0814人,城乡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再就业2402人,分别完成目标的104.08%、124.29%和133.44%。实现城乡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2388人,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171人,职业技能鉴定取证625人,分别完成目标的113.71%、171%和125%。支持成功自主创业1889人,支持农民创业592人,引领大学生创业307人,创业培训54人,分别完成目标的115.18%、137.67%、118%和108%。

社会保障稳步提高。2022年,全区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由每人每月193元提升至212元,并在已提标基础之上,进一步增发部分基础养老金,同时对个人缴费档次标准进行了相应的提高,人均保障水平为270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52%。新增被征地农民5个批次,涉及被征地农民社保安置人员262人,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2484.32万元。现有低保、重残等贫困户6981人全部纳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系统,其中享受待遇2457人,为其发放养老金617.69万元。

注:1.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值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2.公报中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正式统计数据以《海州统计年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