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江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2

选择区域:>>

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冷水江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应对超预期因素冲击,经济保持增长,发展质量稳步提升,创新驱动深入推进,改革开放蹄疾步稳,就业物价总体平稳,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和人民生活得到有效保障,经济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一、综 合
初步核算,2022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264.8亿元,同比增长4.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1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114.2亿元,增长2.9%;第三产业增加值137.5亿元,增长5.1%。三次产业结构比为4.9:43.1:51.9。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6.3%;三次产业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分别为5.3%、30.6%、64.1%,分别拉动全市GDP增长0.2个、1.3个、2.6个百分点。
2022年末户籍人口35.38万人,常住人口32.71万人,城镇常住人口24.69万人,农村常住人口8.02万人,城镇化率75.48%。
二、农 业
2022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3.1亿元,增长4.3%,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3.6亿元,增长 4.2%。
2022年,全市粮食生产总播种面积10.5万亩,粮食总产量4.2万吨,其中稻谷播种面积7.3万亩,产量3.3万吨;玉米种植面积1.6万亩,产量0.7万吨;薯类种植面积0.5万亩,产量0.1万吨,蔬菜及食用菌种植面积3.8万亩,产量8.7万吨;瓜果类种植面积0.7万亩,产量1.5万吨。
2022年,全市牲猪出栏34.1万头,存栏21.5万头;牛出栏1.5万头,存栏2.8万头;羊出栏8.7万头,存栏7.4万头;家禽出笼287.5万羽,存笼143.6万羽。
2022年,全市共有农产品加工企业359家,省级龙头企业9家,省星级休闲农庄11家,其中五星级农庄5家,四星级农庄4家,三星级农庄2家;省市级、县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4、12个。
三、工业与建筑业
2022年,全市工业增加值完成96.0亿元,同比增长3.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9.33%。全年新增入规工业企业4家。
2022年,全市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3%,集体企业增加值下降18.9%,股份制企业增加值增长3.4%。
2022年,全市电力、耐火材料、紧固件、生铁、钢材、水泥、锑品等工业产品产量同比分别下降24.3%、8.5%、2.2%,22.2%、22.6%、7.4%;原煤、锑品产量增长4.4%、3.4%。
2022年,全市完成建筑业增加值18.2亿元,同比增长1.5%。全市资质以上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20家。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32.9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4.4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22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5.6%。其中,产业投资下降7.4%,工业投资增长12.7%,工业技改投资下降12.5%,制造业投资下降0.5%,高新技术产业投资下降8.9%。全年施工项目284个,其中本年新开工项目188个,投产项目183个。
2022年,全市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76.6%,比上年同期提高7.4个百分点;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74.3%,比上年同期提高8.9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33.7%,比上年同期提高1.7个百分点。
2022年,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17.0亿元,其中住宅投资15.0亿元,商业营业用房投资0.7亿元。商品房销售面积 35.1万平方米,销售额12.2亿元,房地产待售面积0.4万平方米。
五、内外贸易
2022年,全市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5.24亿元,同比增长2.7%。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7.39亿元,增长14.6%,其中粮油、食品类2.51亿元,增长21.2%;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0.14亿元,下降30.5%;日用品类0.29亿元,增长17.5%;五金、电料类0.22亿元,增长8.2%;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0.20亿元,增长17.3%;石油及制品类0.19亿元,增长14.7%;机电产品及设备类0.93亿元,增长181.3%;汽车类1.05亿元,下降21.1%。
2022年,全市实现外贸进出口额26.99亿元。新注册外资企业3家,新引进“三类500强”项目2个,新引进电商企业11家,新注册湘商回归企业6家。
六、交通、邮电、旅游
2022年,农村公路提质改造75.72公里,旅游资源产业公路建设52.5公里,农村公路安保工程78.7公里,完成危桥改造8座,消除金竹山太坪1296公里处铁路堡坎隐患。完成32条客运路线勘验里程核定,7个乡镇运输服务站、16个城乡客运首末站选址确定,完成110台农村客运班线车辆收购,全市城乡客运一体化全面推进。
2022年,全市完成电信业务总量2.58亿元;邮政业务总量0.47亿元。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73万户,增长3.3%;年末移动电话用户39.12万户,增长5.0%;互联网用户11.36万户,增长5.5%。
2022年,全市旅游总收入25.89亿元,接待旅游人次255.14万人次。共有3A级景区3家。
七、财政、金融与保险
2022年,全市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20亿元,同比增长1.1%,其中税收占比达77.2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1.95亿元,增长6.5%。
2022年,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03.67亿元,同比增长20.1%。城乡居民住户存款余额达239.07亿元,增长14.3%。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32.18亿元,增长26.9%。其中住户贷款72.55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159.63亿元。贷存比为76.5%。
2022年,全市保费收入5.06亿元,同比增长2.6%;证券交易额359.41亿元,下降16.4%。
八、科技和教育
2022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282.8亿元,增长15.3%;高新技术增加值43.3亿元,下降1.02%。高新技术企业31家。
2022年,全市共有基础教育学校(含幼儿园)157所,其中:幼儿园65所,小学58所,中学25所,普通高中3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共有职业教育中学5所。全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2190人,在校生7168人,毕业生2728人;普通高中招生2983人,在校生8649人,毕业生2718人;初中学校招生数5990人,在校生16642人,毕业生5388人;普通小学招生4626人,在校生33814人,毕业生5789人;39所民办学校在校生6113人。幼儿园在园幼儿人数9619人。各类民办学校数34所,在校生5652人。全年落实义务教育保障资金4079.29万元。
九、文化、体育和卫生
2022年,全市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1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个;小型(纪念)展览馆2个,文化馆1家,公共图书馆1家(藏书20.8万册);全市档案馆一家,开放各类档案1.38万卷。
2022年,放映农村公益电影1092场。全市广播电台1座,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1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9.8%。全市电视台1家,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9.8%。
2022年,全市体育场地1288个,运动场949个,游泳池8个。全市开展全民健身项目19次,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23.8万人。新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行政村92个。
2022年,全市有卫生机构317个,其中医院、卫生院30所,妇幼保健院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161个,村卫生室123个。卫生技术人员2789人,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236人,注册护士1195人。全市疫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防疫站卫生技术人员26人。卫生监督所1家,卫生监督所(中心)卫生技术人员6人。医院床位数2862张。乡镇卫生院6个,床位数140张,卫生技术人员297人。
十、资源、环境和应急管理
2022年,全市森林覆盖率51.9%,活立木71.9万立方米。全市完成营造林0.091万公顷,年末林地面积2.37万公顷。完成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和修复专项人工造林7200亩、生态廊道建设3000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1300亩、封山育林30000亩。全市湿地面积912.07公顷,湿地保护小区面积773.07公顷,保护率为84.7%,稳定率100%。全市耕地面积6.25千公顷,基本农田面积5.013千公顷,补充耕地0.083千公顷。全市已发现的矿种达30种,探明资源储量的矿种13种,其中能源矿产1种,金属矿产5种,非金属矿产6种,水气矿产1种。
2022年,全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1.0%,同比提升4.7个百分点;综合指数3.83,下降6.6%。PM2.5平均浓度40微克每立方米,下降11.1%;PM10平均浓度57微克每立方米,下降12.3%;氮氧化物平均浓度17微克每立方米,下降10.5%;CO平均浓度1.4毫克每立方米,下降12.5%。城市污水处理率达97.5%以上,省控跨境断面晓云渡口断面水质保持Ⅱ类水质标准,球溪、周头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水质稳定达标;青丰河万民桥断面、涟溪河民主桥断面年均锑浓度分别为0.175mg/L、0.103mg/L,分别下降62.0%、70.5 %。
2022年,全市发生生产安全事故10起、死亡10人,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双下降”,工矿商贸从业人员十万人事故死亡人数0.12;煤矿百万吨死亡人数1.11。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22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925元,增长6%。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910元,增长5.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477元,增长7.0%。
2022年,完成新增城镇就业人员0.61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0.27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登记参保人数9.41万人。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职工人数11.64万人,其中职工6.67万人,离退休人员4.97万人。
2022年,全市城乡居民普通门诊统筹办理84606人次,总费用833万元,医保报销516万元。居民“两病”门诊办理10321人次,总费用135万元,医保报销84万元;为困难群众支付基本医疗保险基金2948万元,支付大病补偿290万元,县域内脱贫人口及监测对象参保率、大病保险和医疗求助覆盖率均达100%。资助参保14697人,资助金额401.2万元;住院、门诊医疗救助共计4409人次,救助金额423.7万元。
2022年,全市在册城乡低保对象9369人,特困供养对象652人,残疾两补享受对象6625人,其中重度残疾对象3952人,困难残疾对象2673人。累计发放城乡低保金3713万元,特困供养金536万元,残疾人两项补贴545.01万元。临时救助生活困难人员4168人次,391万元;救助流浪乞讨人员776人次,122万元。发放孤儿生活费38.23万元、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补贴110万元。累计为77名残疾儿童进行了孤独症、肢体、智力康复训练5.3万课时。
2022年,开展各类敬老院关爱服务活动91场,服务1950人次;组织村级儿童之家开展活动63次,服务1326人次;开展最低生活保障、青少年关系协调、临终关怀、家庭增能等个案服务10个。民政服务对象入户调查5856户,电话访问或探访特困供养对象6084次。

附注:
1.本公报中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生产总值(GDP)、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