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淞区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2

选择区域:>>

2022年,全区上下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有力应对多重挑战,有效实现多重目标,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66.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同比增长0.3%。其中:第一产业增长3.5%;第二产业下降3.1%;第三产业增长3.3%。全区人均GDP达15万元。全区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8:45.6:52.6。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比上年分别提升0.2和0.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占比较上年同期下降1.1个百分点。
二、农业、农村
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9586万元,增长3.4%;增加值87180万元,增长3.5%;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1118万元,增长6.6%。全区粮食种植面积4.87万亩,蔬菜种植面积4.89万亩,粮食产量2.11万吨,猪、牛、羊肉总产量0.27万吨。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24家,其中省级农业龙头企业6家;培育省五星级农庄3家,国家五星级农庄2家;累计发展家庭农场75家、农民合作社175家。白关丝瓜节入选全国100个丰收节庆特色活动,白关丝瓜种子搭乘神舟十五号“飞天”。集体经济“薄弱村”实现清零。新改建农村户厕1830户,建成幸福屋场4个,白关镇获评省乡村振兴示范镇。全面推行“田长制”,恢复耕地838亩。疏通大京灌区主渠45公里,修建抗旱水井70口,实现大旱之年无大灾。
三、工业、建筑业
全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5.1%。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行业看,航空产业(不含军工)产值增长7.1%,服饰产业产值下降27.9%,通用设备制造业(以机械制造为主)产值增长25.9%,有色金属冶炼及金属制品业(以硬质合金为主)产值增长3.6%,非金属矿物业(以混凝土为主)产值下降36.6%,农副食品加工业产值下降0.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下降3.0%,营业成本下降3.8%。
全区建筑业总产值502.6亿元,增长10.7%,建筑业增加值92.5亿元,同比下降13.1%。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业企业房屋施工面积2695.7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425.7万平方米;签订合同额1010.4亿元,其中本年新签合同额550.2亿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城市建设
全区固定资产投资下降43.4%,其中50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下降46.6%,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7.6%。商品房销售面积17.6万平方米,下降27.5%;商品房销售额12.3亿元,下降20.9%;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17.3万平方米,增长27.7%。
新开工项目34个、竣工28个,高精传动扩能一期等7个征拆项目实现清零扫尾,608所科研仿真中心、意法时尚中心、欧睿服饰产业园等一批产业项目建成投用。高质量完成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新增城镇开发边界17平方公里。提质改造资源产业路9.8公里,枫溪大道下穿改造工程、新华桥、火车站改扩建、铁东路南段竣工通车。改造老旧小区3002户,加装既有住宅电梯37台,无物业小区业主自治全覆盖。重点区域经营性自建房管控率、鉴定率100%,拆除违法建筑11.3万平米。建设南路创成城市管理精细化示范街,新增垃圾分类示范片5个。完成全国文明城市复评迎检。
五、商贸、招商引资
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7.7亿元,同比增长2.0%。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3亿元,增长1.6%。其中:限上批发业增长9.4%、限上零售业增长1.1%、限上住宿业增长37.5%、限上餐饮业下降15.1%。限额以上商品销售中,粮油食品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家具类、汽车类等零售额增长较快,分别增长9.8%、15.8%、19.5%和12.5%。
全区共完成招商项目开发25个;签约引进亿元以上项目30个(其中专精特新项目1个,三类500强项目3个,外向型项目1个);完成利用内资149.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0%;完成外贸进出口7.5亿元人民币;新备案破零企业3家。全市首单“市场采购”贸易订单,货物出口至迪拜。
六、财政
全区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107112万元,同比增长14.5%;完成地方收入44862万元,同比增长22.6%,其中完成地方税收收入35909万元,同比增长22.6%,地方税收占比达到80.0%。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5.85亿元,其中用于民生支出11.25亿元,支出占比保持在70%以上。
七、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卫生
持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全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完成188.2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40.3%。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家。创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1个、省首批“揭榜挂帅”重大项目1个、省十大技术攻关项目2个、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企业技术中心4个,省众创空间1个、省“四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布局项目1个、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4个。株洲中小航空发动机获评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被国家工信部纳入世界级集群重点培育对象。华锐精密进入2022年湖南省上市公司经营效益榜单前五和省制造业质量标杆名单,唐人神肉制品公司入选湖南省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
稳步推进教育发展事业。全区现有义务教育学校37所,其中初中10所(城区初中7所,农村初中3所),小学27所(城区小学16所,乡村和涉农学校11所)。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34064人(小学24924人,初中9140人),其中在校流动人口子女20706人。幼儿园79所(公办幼儿园31所),在园人数13721人。芦淞区获评全省幼小科学衔接优秀实验区;何家坳枫溪学校小青竹中队获评全国优秀少先队集体;《构建“三级联动”的督学体系打通教育督导“最后一公里”》案例入选《教育督导蓝皮书:中国教育督导报告(2022)》;探索构建“1+5+N”三级督学网络体系,典型经验在全国推介;服务军工人才子女入学做法获得中央领导批示肯定;枫溪学校建成开学并纳入市二中教育集团,远恒佳景炎高中落户331片区,新增义务教育学位4000余个;4所小区配套公办园竣工,芦淞区十大民生实事之一的“六一幼儿园”顺利开园。
不断扩大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区文化馆全年接待来馆群众1.7万余人次,开展了舞蹈、乒乓球、声乐、插花、烹饪、朗诵、形体等各类培训等课程58次,接受辅导培训群众2000余人。乡镇街道文化站全年共举办活动60余场。全市首家幸福邻里学院文体学院“乡邻文化驿站”落户我区白关镇白关社区。白关镇宋家湾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获评2022年村(社区)级“最美潇湘文化阵地”。芦淞航空小镇成功入选省级工业旅游示范点;钟鼓岭步行街成功创建省级旅游休闲街区;百园嘴成功获评省级四星乡村旅游区点。举办芦淞区“抗疫,我们在一起”文艺作品创作大赛,部分参赛作品在“芦淞发布”公众号和“掌上芦淞”APP进行展播,并向省、市级媒体、平台推送,其中山河科技的阿若拉飞机模型获得株洲市首届文创商品大赛二等奖。芦淞区金轮侨心学校列入为株洲市传统剪纸传承基地;芦淞区湘江小学列入为株洲市传统舞龙传承基地;华亿庄园列入为综合类非遗传承基地和综合类非遗展示展销基地;芦淞区嘉年华艺术团被评为株洲市文艺轻骑兵先进团队。
广泛开展体育活动和赛事。组织开展了湖南省第二届“全民运动会”芦淞区海选工作的前期筹备,选送芦淞区广播体操、太极拳、太极剑、篮球、航海航空模型代表队参加株洲市2022年“全民健身日”主题活动暨第二届“健康湖南”全民运动会选拔赛并斩获多项奖项;成功举办了芦淞区第二届“健康湖南”全民运动会广场舞海选暨第十三届健身广场舞大赛、“献礼二十大·一起向未来”——2022年“全民健身日”广场舞公益培训暨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公益培训等活动。
切实加强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全区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33个,其中一级及以上医疗机构16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2个。卫生技术人员5054人。创建无烟机关、无烟医疗机构,无烟学校176家;管理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孕产妇、老年人、0-6岁儿童等重点人群70215人,开展随访161085人次,健康体检29912人;全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94.4%;完成适龄妇女“两癌”免费检查3949人,孕产妇免费产前筛查2100人,分别是任务数的113.5%和100%。姚家坝卫生院顺利通过二级中医骨伤专科医院评审验收;“北张正骨术”成功纳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贺家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功创建省级医养结合示范机构;枫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精神卫生科成为全市紧密型医联体典型案例。
八、生态环境保护
芦淞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88天,优良率为78.9%;主要污染物PM2.5、PM10平均浓度分别为37和51微克/立方米,较上一年同期分别下降9.8%和15.0%;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3.85,较上一年同期下降6.1%。湘江芦淞段继续保持Ⅱ类水质,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全区无重金属污染地块,辖区污水处理厂产生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到100%,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
九、人口、人民生活及其他
2022年末全区总人口30.28万人,城镇化率达92.44%。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989元,同比增长4.6%。其中,工资性收入33139.4元,转移净收入11052.9元,经营净收入11980.1元,财产净收入4816.6元。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38516元,其中文教娱乐消费支出6249.8元,占总支出的比重达16.2%。社会保障不断夯实。民生实事票决制项目全部完成。打造“轻淞就业”品牌,新增城镇就业1.2万人,“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清零。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实现“七连增”,低保实现“九连提”,407种带量采购药品平均降价70%。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扎实推进社会治理风险防控“N合一”机制,成功化解信访积案23件,连续16年保持全省平安县市区称号。争取保交楼专项资金1.08亿元,为1101户业主解决办证难题。在全市率先启动退役军人建档立卡工作,优待证发放率全市第一。区人武部获评全省军事训练先进单位。全区非煤矿山、烟花爆竹、危险化学品、工贸、建筑施工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事故“零发生”,自然灾害“零伤亡”。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获评全省先进。
资料来源:本公报中城镇新增就业、登记失业率、社会保障等数据来自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财政数据来自财政部门;科教文卫数据来自科教文卫部门;其他部门数据来自相关部门;其余数据均来自区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