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海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2

选择区域:>>

2022年海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

海宁市统计局

2023年3月29日

202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我市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住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年经济运行态势持续改善,发展质量稳步提升,现代化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一、综合

初步测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247.0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0.7%。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1.41亿元,增长2.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724.71亿元,增长0.1%,其中工业实现增加值647.20亿元,下降0.3%,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00.87亿元,增长1.3%。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7∶58.1∶40.2。按常住人口计算的全市人均生产总值为113312元,下降0.4%,按平均汇率计算为16847美元。

图1 2017-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

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161.66亿元,比上年下降14.0%,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5.08亿元,下降16.9%,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下降4.7%。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22.30亿元,增长9.8%,其中用于教育、科技、文化、社会保障、卫生健康、节能环保、农林水等的民生支出96.16亿元,增长13.2%,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78.6%,比上年同期提升2.3个百分点。

年末户籍总人口718981人,按性别分为男性347998人,女性370983人,人口性别比为93.80(以女性为100)。全市全年出生人口3564人,出生率为4.97‰;死亡人口5052人,死亡率为7.05‰;自然增长率为-2.08‰。据2022年5‰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推算,年末常住人口110.1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22万人。城镇化率为70.5%。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累计上涨2.2%。从分类情况看,所调查的八大类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呈“七涨一跌”的格局,其中:交通通信价格上涨5.5%,衣着价格上涨3.8%,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2.6%,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上涨2.4%,食品烟酒价格上涨2.3%,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上涨0.8%,居住价格上涨0.4%;医疗保健价格下降0.7%。

表1 2022年居民消费价格分类指数

分 类 物价指数
一、食品烟酒 102.3
二、衣着 103.8
三、居住 100.4
四、生活用品及服务 102.6
五、交通通信 105.5
六、教育文化和娱乐 102.4
七、医疗保健 99.3
八、其他用品及服务 100.8

图2 2022年居民消费价格月度涨跌幅度

二、农业和农村

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7.54亿元,比上年增长2.3%;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3.16亿元,比上年增长2.2%。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50.84万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30.92万亩,经济作物种植面积19.91万亩,粮经种植比为60.8∶39.2。经济作物中,蔬菜播种面积16.26万亩,下降0.3%,油菜籽播种面积1.81万亩,下降24.5%。全年粮食总产量12.57万吨,增长3.0%;蔬菜总产量28.59万吨,增长0.8%;油菜籽总产量0.31万吨,下降24.4%。

全年生猪饲养量5.31万头,比上年下降6.2%,家禽饲养量1209.61万只,增长2.0%。水产品总产量2.37万吨,增长9.9%。

表2 2022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指 标 产量(万吨) 比上年增长(%)
粮 食 12.57 3.0
蔬 菜 28.59 0.8
油菜籽 0.31 -24.4
水 果 7.32 -10.8
蚕 茧 0.11 -45.7
水产品 2.37 9.9

年末全市有农业龙头企业32家,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含联合社)161家,家庭农场712家。全市有无公害农产品74个,绿色食品27个,有机食品24个,农产品地理标志1个。全市共有浙江省名牌农产品4个,知名农业企业1个,嘉兴市名牌农产品3个。

水利工程建设进一步加强,全年完成水利建设总投入13.52亿元,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7.46千公顷,整治及疏浚河道109.60千米。

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5.80万千瓦,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为92.1%,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92.7%。入选第二批省级特色产业农业“机器换人”高质量发展先行县,创建全程机械化农机服务中心2个,重点环节农机服务中心1个,全程机械化应用基地3个,农机创新试验基地1个。

全市共有绿色秀美村137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镇8个,省级特色精品村24个。2022年,全市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11.29亿元,19个村(社区)村级经济收入超千万元。56个股份经济合作社实现“股份分红+积分奖励”,分红金额达3065万元。做好低收入农户帮扶增收工作,全市低收入农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5353元,比上年增长10.9%,高出农村居民收入增速5.7个百分点。

三、工业、建筑业和服务业

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554.82亿元,比上年增长2.4%;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472.79亿元,同比持平,其中轻工业增加值247.86亿元,下降12.3%,重工业增加值224.93亿元,增长18.2%。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1269.04亿元,增长12.3%;出口交货值561.85亿元,增长10.0%,出口交货值占销售产值的比重为22.2%。

主要行业中,规模以上电气机械制造业和化工医药业实现较快发展,增加值达到92.92亿元和23.70亿元,分别增长38.1%和30.9%。重点产业中,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分别达192.50亿元、113.91亿元、204.18亿元和315.34亿元,增长21.7%、13.5%、11.6%和4.3%。

表3 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行业增加值

指 标 增加值(亿元) 比上年增长(%)
全市合计 472.79 0.0
分行业:皮革 7.78 -34.2
纺织 134.49 -9.9
机械 46.19 1.9
食品 11.27 2.8
建材 8.69 -4.7
家具制造 9.43 -33.7
化工医药 23.70 30.9
橡塑制品 30.15 -8.4
金属制品 29.92 -10.7
电气机械制造 92.92 38.1
电子 33.81 2.5
印刷 7.31 -4.4
合计中:经编 46.31 -13.8
家纺 36.16 -15.5
光伏 72.14 66.9
厨电 14.11 -3.8

表4 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重点产业增加值

指 标 增加值(亿元) 比上年增长(%)
战略性新兴产业 192.50 21.7
高新技术产业 315.34 4.3
装备制造业 204.18 11.6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 113.91 13.5
高端装备制造业 115.32 12.5
节能环保产业 97.70 9.4
新材料产业 67.33 5.2
健康产品制造业 6.59 11.3
高技术产业 50.86 5.8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722.09亿元,比上年增长2.1%;实现利税总额172.01亿元,下降9.8%,其中利润总额112.34亿元,下降13.5%。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利润总额2.13亿元,下降1.5%;股份制企业18.95亿元,下降14.2%;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15.20亿元,下降41.9%;私营企业72.65亿元,下降2.1%。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77.62亿元,占GDP的比重为6.2%。

全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500.87亿元,比上年增长1.3%。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136.26亿元,增长17.9%,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84.9%、34.8%和29.7%。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68.62亿元,比上年增长7.8%。非国有投资增长0.7%,占69.1%;工业投资增长22.1%,服务业投资增长0.4%。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61.4%,社会事业投资增长52.9%,制造业投资增长22.2%,民间投资增长0.7%。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下降6.7%,其中住宅投资下降14.0%。新开工施工面积198.85万平方米,下降7.7%。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92.65万平方米,下降38.8%,商品房销售额170.30亿元,下降37.2%。

五、国内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1.03亿元,比上年增长2.4%。按经营地统计,城乡消费品零售额分别为471.53亿元和49.50亿元。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458.45亿元,增长1.8%,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44.79亿元,增长6.1%。

全年限上企业(单位)商品零售中,通讯器材类同比增长167.8%,其中智能手机增长181.5%;烟酒类增长14.7%;化妆品类增长13.9%;汽车类增长10.1%,其中新能源汽车增长260.7%;金银珠宝类增长8.9%。

年末全市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41个,其中成交额超亿元的市场11个。全年市场交易成交额296.89亿元。

六、对外经济

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740.69亿元,比上年增长13.4%,其中,出口总额683.63亿元,增长14.7%,进口总额57.07亿元,下降0.1%。全年完成一般贸易出口628.25亿元,增长14.2%;完成加工贸易出口55.29亿元,增长20.0%。

在出口总额中,外资企业出口127.64亿元,同比增长0.7%;内资企业出口555.99亿元,增长18.5%。在出口产品中,机电高新产品出口236.95亿元,增长50.5%。从出口市场情况看,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计出口273.71亿元,增长16.6%。

表5 2022年对主要市场出口情况

国家或地区 出口额(亿元) 比上年增长(%)
美国 97.15 -16.6
德国 40.03 86.5
印度 34.14 32.2
澳大利亚 30.32 66.7
日本 30.25 25.8
越南 29.45 -14.7
荷兰 26.42 9.8

全年新设外商投资企业55家,全年合同利用外资6.85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4.6%,实际利用外资4.40亿美元,增长67.9%。

七、交通运输、邮电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24.69亿元,比上年下降5.9%。

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954公里(乡道以上)。全年完成货物运输量2405万吨,下降9.5%,其中,铁路4.78万吨,增长384.0%,公路1539万吨,下降14.9%,水运861万吨,增长1.7%;完成货物周转量24.24亿吨公里,下降9.8%,其中,公路13.95亿吨公里,下降11.5%,水运10.30亿吨公里,下降7.2%。全年客运量141万人,其中,铁路85万人,公路56万人;客运周转量8256万人公里。

年末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32.27万辆,比上年增长6.5%,其中个人汽车28.66万辆,增长6.9%。

全年邮电业务收入13.03亿元,比上年增长7.4%,其中,邮政业务收入1.59亿元,增长18.6%,电信业务收入11.44亿元,增长6.0%。全年快递业务量2.27亿件,比上年增长18.9%,快递业务收入20.64亿元,增长6.0%。年末固定电话用户9.95万户,下降15.2%;移动电话用户127.45万户,增长10.9%;互联网用户达到47.06万户,增长9.3%。

全年共接待国内游客566.96万人次,比上年下降1.3%,接待海外游客0.2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82.15亿元,下降4.8%。

八、金融、证券和保险

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539.46亿元,比上年增长11.1%,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283.01亿元,增长19.5%,非金融企业存款820.08亿元,增长11.2%。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525.34亿元,增长14.0%,其中住户贷款余额878.60亿元,增长5.0%,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余额1646.62亿元,增长19.4%。

表6 2022年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情况

指 标 年末数(亿元) 比上年增长(%)
各项存款余额 2539.46 11.1
其中:住户存款 1283.01 19.5
非金融企业存款 820.08 11.2
各项贷款余额 2525.34 14.0
其中:住户贷款 878.60 5.0
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 1646.62 19.4

2022年,海宁市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3家;年末全市境内外上市公司21家。新三板挂牌公司20家。

全年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30.66亿元,比上年增长6.2%。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1.38亿元,增长12.9%,人寿险保费收入19.28亿元,增长2.6%。保险机构保险赔款支出7.21亿元,下降9.8%。其中,财产险赔款支出6.32亿元,下降3.5%,人寿险赔款支出0.89亿元,下降38.7%。

九、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根据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全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4764元,比上年增长2.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0.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777元,增长5.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9%。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43110元,比上年增长3.6%,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0622元,增长5.8%。年末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48.10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62.20平方米。

年末每百户居民家庭拥有家用汽车84辆,计算机109台,移动电话327部,彩色电视机245台、电冰箱(柜)101台、洗衣机103台、空调286台、热水器144台。

全年共举办各类现场招聘会68期,提供就业岗位9.33万个。全年创业培训1506人,高技能人才培训1.12万人。着力解决失业人员再就业,年内帮助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7560人。全年登记失业人数8275人。

年末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64.71万人,其中企业参保人数50.13万人。实际收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42.48亿元,收缴失业基金1.57亿元,劳动保障部门为5.91万人次发放了失业保险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78.07万人,其中,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8.16万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9.91万人,户籍人员参保率达99.86%。住院、门诊医疗救助8.11万人次,金额1085万元。

年末全市有社会福利事业单位17个,提供夜间照料床位3135张,年末在院人数1550人。除医疗救助外的社会救济总人数(包括低保人数)达4450人,年末全市共有最低生活保障对象3170人,其中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分别为521人和2649人,全年共发放低保金额2632万元。

年末拥有镇(街道)社区服务中心(一站式服务大厅)236个,开展公益创投项目295个,共提供服务活动14.75万人次。农村社会保障网络覆盖12个镇(街道)。

十、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全市拥有小学31所,普通中学25所,中职类学校4所,幼儿园89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高中段教育稳步发展,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段比例达到99.92%。全市普通中学在校学生30865人,其中普通高中在校学生10271人,初中在校学生20594人,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达100%;小学在校学生55500人,小学学龄人口入学率达100%;职业高中在校学生4679人,技工学校在校学生4116人,普通中专在校学生2201人;特殊教育学校在校学生140人。学龄前儿童在园幼儿数27833人,学龄前幼儿三年净入园率为99.99%。

全年参加普通高校升学考试报名3381人,上线3326人,上线率为98.25%,录取3269人,报考录取率96.83%;参加高职单考单招报名1545人,录取1353人,录取率87.57%。成人教育蓬勃发展,年末电大在校学生6041人,全年高等学历教育自学考试报考1037人次,实考合格率达52.22%。全年农村共有18.06万人次接受了各类文化技术培训。

全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46.98亿元,占GDP的比重为3.77%。

年末全市共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90家,新增省科技型中小企业250家。全年财政科技投入6.82亿元,比上年增长18.9%。科技成果不断涌现,经各级批准鉴定科技成果125项,其中获省级以上科学技术奖励4项,1个项目获得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支持,省“尖兵”“领雁”研发攻关计划项目立项6项,省级新产品试制计划首批列入1088项,协同创新项目立项26项。全年专利授权6386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619项。

十一、卫生和文化体育

全市共有医院、卫生院29个,卫生技术人员8654人,比上年增长12.2%,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3525人,增长14.0%,注册护士3887人,增长14.6%;医疗床位数4912张,增长2.8%。全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100%,卫生厕所普及率达10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1.86‰,比上年下降1.57个千分点,户籍人口孕产妇死亡率0。“五苗”接种率95%。全面完成49家社区卫生服务站改造提升,全市136家服务站实现三星级及以上智慧化站全覆盖。全市无偿献血16529人次,采血总量633万毫升,无偿献血占临床用血比例达100%。

全市共有文化馆总分馆13个,博物馆1个,图书馆总分馆20个、静安智慧书房21个、礼堂书屋63个、“健心客厅”13个,乡村文化名师工作室14个。市公共图书馆总藏量242.17万册、件,比上年增长5.0%。全年组织各类文艺演出场次3447场;全市“美丽大舞台”演出场次65场;文化走亲活动438场;文化下乡1102场。举办各类培训班6317场次,培训人员18.21万人次;举办各类文化展览活动854次、讲座2236次。全市档案馆馆藏档案案卷数136.96万卷(件),比上年增长13.6%。有电影放映单位24个,全年电影观众83.22万人次。农村公益电影放映2239场,观众12.48万人次。全年出版《海宁日报》308期,共出版1093万份。

全年新增专项体育场地24片,健身器材800余件,“运动家”智慧体育社区13个;全市3000余个全民健身点向市民免费开放。全年在省内外重大体育比赛中,获得世界级金牌3枚、国家级金牌1枚、省级金牌58枚、嘉兴市级金牌230枚。全民健身广泛开展,全年共组织全市性体育活动108项,参加比赛运动员2.5万人次。大力支持举办体育赛事,全年共举办省级以上赛事20项。全年共销售体育彩票2.99亿元,比上年增长9.5%。

十二、资源、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和社会安全

初步测算,全年全市总用水量3.04亿立方米,其中,农田灌溉用水量1.20亿立方米,林牧渔畜用水量0.19亿立方米,居民生活用水量0.50亿立方米,工业用水量0.85亿立方米,城镇公共用水量0.24亿立方米,生态环境用水量0.06亿立方米;全市人均用水量283立方米。全年全市降水量为1058毫米。

2022年全市建设用地供应总量695公顷,比上年下降1.0%。其中,工矿仓储用地238公顷,增长25.9%。

建成区面积为57.50平方公里,市区绿化覆盖率达43.02%,绿地率达39.0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5.79平方米。城市排水管网建设进一步完善,实施工程24.37公里。供水网络不断扩展,供水管总长达1294.93公里。天然气利用工程完成管网敷设15.56公里,总长度达494.22公里。

年末有极轨卫星接收站1个,区域自动气象观测站33个。全年空气质量指数(AQI)优良率85.8%,PM2.5年平均浓度28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3.4%。

省跨行政区域交接断面水质考核为“优秀”,14个地表水嘉兴市控以上断面中Ⅲ类水体比例100%,比上年提高14.3%。全市2个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到Ⅲ类标准,水质达标率100%。

全年共审批(备案)新、改、扩建工业性建设项目170个,计划环保投资6.68亿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执行率达100%。生态环境质量公众满意度得分实现“十连升”。至年末,已创建嘉兴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街道)5个;浙江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3个;绿色学校86所,其中国家级1所,省级23所;金叶级绿色旅游饭店1家,银叶级绿色旅游饭店8家。

2022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能耗总量(等价值,下同)326.47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2.0%,单位增加值能耗增长2.0%。其中,八大高耗能行业能耗总量209.80万吨标准煤,增长0.6%,单位增加值能耗上升7.1%。

全年全市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包括工贸企业、道路运输、水上交通等)12起、死亡11人,比上年分别下降33.3%和21.4%,其中,生产经营类道路交通事故7起、死亡7人。

注释:

[1]本公报所列各项数据为年度初步统计数据。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原因,存在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人均生产总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