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城关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1

选择区域:>>

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也是城关区迈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起步之年。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按照省、市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经济实力稳步提高,民生福祉持续增进,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2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56.58亿元,同比增长6.2%,两年平均增长4.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0.63亿元,同比下降3.5%;第二产业增加值187.58亿元,同比增长9.3%;第三产业增加值968.37亿元,同比增长5.7%。分季度看,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1.9%;二季度同比增长9.2%;三季度同比增长4.2%;四季度同比增长0.3%。三次产业结构为0.05:16.22:83.73。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7690元,同比增长5.3%。

 

图1  2017-2021年城关区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速

 

 

图2  2017-2021年城关区三次产业增加值

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表1   2021年城关区三次产业结构

总 量 增 速 GDP

比重

占三产增加值比重
地区生产总值 1156.58 6.2 100
第一产业 0.63 -3.5 0.05
第二产业 187.58 9.3 16.22
工业 114.0 23.6 9.86
建筑业 74.11 -6.7 6.41
第三产业 968.37 5.7 83.73 100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71.68 10.4 6.2 7.4
批发零售业 141.53 5.5 12.24 14.62
住宿和餐饮业 23.09 10.9 2.0 2.38
金融保险业 198.7 1.9 17.18 20.52
房地产业 123.66 5.2 10.69 12.77
营利性服务业 213.73 6.2 18.48 22.07
非营利性服务业 195.4 7.3 16.89 20.18

年末全区常住人口14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2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47.17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98.77%。全区户籍人口98.3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9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97.45万人,乡村人口0.86万人。全年出生人口0.8万人,出生率为5.37‰;死亡人口0.53万人,死亡率为3.5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81‰。

表2  2021年末城关区常住人口数及构成

   年末数(万人) 比重(%)
常住人口 149
  其中:城镇 147.17 98.77
        农村 1.83 1.23
  其中:男性 75.65 50.77
        女性 73.35 49.23
其中:0-14岁 20.1 13.49
     15-59岁 104.75 70.3
     60岁及以上 24.15 16.21
       其中:65周岁及以上 16.82 11.29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40309人,比上年减少442人,其中失业人员再就业8109人,困难人员实现就业3418人。全年新登记各类失业人员21142人,比上年减少2591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2%。

图3  2017-2021年城关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全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3%。其中,食品烟酒价格上涨0.9%;衣着价格上涨1.4%;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0.5%;居住价格上涨1.4%;交通通信价格上涨3.6%;教育文化娱乐价格上涨0.3%;医疗保健价格上涨0.2%;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1.3%。

表3  2021年兰州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变动情况

类  别 累计指数(%)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101.3
1、食品烟酒 100.9
2、衣着 101.4
3、生活用品及服务 100.5
4、居住 101.4
5、交通和通信 103.6
6、教育文化娱乐 100.3
7、医疗保健 100.2
8、其他用品及服务 101.3

二、农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6717万元,同比下降3.3%。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333.7亩,产量299.85吨,比上年减少28.45吨,减产8.7%。油料播种面积804亩,产量99.08吨,比上年减少354.42吨,减产78.15%;蔬菜播种面积4180亩,产量7347.6吨,比上年减少34.2吨,减产0.46%;瓜类播种面积50.2亩,产量56.2吨,比上年减少23.8吨,减产29.75%。

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74.49吨,同比下降8.82%。牛奶产量505.05吨,同比下降26.16%。年末肉猪出栏561头,同比下降9.52%;牛出栏62头,同比增长29.17%;羊出栏1141只,同比增长33.92%;家禽出栏0.56万只,同比下降52.14%。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14亿元,同比增长23.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9.5%。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股份制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2%;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9%。分轻重工业看,重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轻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3.2%。分门类看,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6.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

表4  2021城关区规模以上工业分行业增加值增速

   增速(%)
农副食品加工业 73
食品制造业 1.9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16.6
纺织业 -5.5
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 11.9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17.4
医药制造业 55.7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5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3.7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16.3
通用设备制造业 18
专用设备制造业 12.6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31.3
仪器仪表制造业 24.8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2.4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15.5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2.6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55.3亿元,同比增长48%;营业成本84.4亿元,同比增长35.7%;利润总额58.9亿元,同比增长102.4%;营业收入利润率达37.93%,较上年提升13.13个百分点。

全年建筑业实现产值435.52亿元,同比增长5.48%。实现增加值74.11亿元,同比下降6.7%。年末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243个,比上年末减少30个。全年签订合同总额818.86亿元,同比下降14.63%,其中,本年新签订合同额345.14亿元,同比下降31%,较上年回落13.38个百分点。

四、第三产业

全年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968.37亿元,同比增长5.7%。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71.68亿元,同比增长10.4%;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41.53亿元,同比增长5.5%;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23.09亿元,同比增长10.9%;金融保险业增加值198.7亿元,同比增长1.9%;房地产业增加值123.66亿元,同比增长5.2%;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213.73亿元,同比增长6.2%;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195.4亿元,同比增长7.3%。

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885.96亿元,同比增长12.44%。其中,营利性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235.01亿元,同比增长5.1%。从十大行业看,呈“五高五低”,“五高”:水利环境公共设施管理业、卫生社会工作、教育、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和租赁商务服务业增速分别高于规上服务业增速33.13、17.7、16.83、4.38和1.06个百分点;“五低”:居民服务修理其他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房地产业、信息传输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和文化体育娱乐业增速分别低于规上服务业增速26.13、18.09、6.55、2.89和2.5个百分点。

图4  2017-2021年城关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及增速

图5  2021年城关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分行业构成图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41.15亿元,同比增长6.5%。分规模看,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317.11亿元,同比增长2.6%;限额以下消费品零售额624.04亿元,同比增长8.5%。分消费形态看,商品零售850.39亿元,同比增长6.4%;餐饮收入90.76亿元,同比增长6.5%。

6  2017-2021年城关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

 

 

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基本生活消费增势较好,饮料、烟酒和粮油食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30%、22.6%、和3.2%;升级类消费需求持续释放,体育娱乐用品、书报杂志和金银珠宝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57.9%、55.5%和13.2%。

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零售额4.88亿元,同比增长32.7%,占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的1.54%,较上年提升0.35个百分点。

六、固定资产投资

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7%,其中,项目投资同比增长5.76%;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2.55%。从产业投资看,第一产业无投资;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43.51%,其中工业投资同比增长44.55%;第三产业投资同比下降1.58%。从投资构成看,设备购置投资同比增长24.16%;建安投资同比增长6.9%;其他费用投资同比下降16.84%。

7  2017-2021年城关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商品房销售面积210.9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52%,其中住宅销售面积200.5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部分楼盘的房价出现松动,小幅降价销售,商品房销售额192.84亿元,同比下降4.12%,其中住宅销售额182.77亿元,同比下降2.32%。

建立“六全”工作机制,组建项目服务团队98个,集中力量开展“百日攻坚”等系列行动,鸿嘉广场等101个续建项目加快建设,兰大二院3号医疗综合楼等147个新建项目开工142个,开工率和前期手续办结率均达到96%,兰大一院门诊综合楼等15个项目竣工投用,完成投资212亿元。

七、财政和金融

全年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0.95亿元,同比增长9.69%。其中,税收收入35.24亿元,同比增长9.58%;非税收入5.71亿元,同比增长10.42%。从主体税种看,增值税14.39亿元,同比增长22.49%;企业所得税4.36亿元,同比增长3.35%;个人所得税1.82亿元,同比增长11.29%。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7.54亿元,同比增长4.19%。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达59.02%。

 

 

 

 

图8  2017-2021年城关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及增速

年末全区本外币存贷款余额13090.04亿元,同比增长8.8%,其中,本外币存款余额5905.52亿元,同比增长7.3%;本外币贷款余额7181.52亿元,同比增长10.17%。人民币存贷款余额13042.07亿元,同比增长8.86%,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5876.29亿元,同比增长7.19%;人民币贷款余额7165.78亿元,同比增长10.23%。

表5  2021年末城关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

指   标 2021年末
总量亿元 增速%
本外币存贷款余额 13090.04 8.88
金融机构存款余额 5905.52 7.3
金融机构贷款余额 7184.52 10.17
人民币存贷款余额 13042.07 8.86
金融机构存款余额 5876.29 7.19
金融机构贷款余额 7165.78 10.23

 

八、居民收入消费和社会保障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716元,同比增长7.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930元,同比增长10.3%。城乡居民收入比值为1.53,较上年缩小0.03。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0550元,同比增长8.9%,恩格尔系数为31.57%;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4558元,同比增长8.9%,恩格尔系数为25.76%。

图9  2017-2021年城关区城镇及农村居民

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

 

表6  2021年城关区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支情况

指 标      
绝对数

(元)

同比增长(%) 绝对数

(元)

同比增长(%)
人均可支配收入 48716 7.7 31930 10.3
   工资性收入 24724 5.9 16152 9.6
   经营净收入 586 4.5 488 9.1
   财产净收入 8418 8.5 9054 13.2
   转移净收入 14988 10.4 6236 8.3
人均消费支出 30550 8.9 24558 8.9
   食品烟酒 9645 16.1 6325 10.5
   衣着 1932 4.2 1199 7.9
   居住 9186 0.2 9003 1.2
   生活用品及服务 1828 14.6 679 26.3
   交通通信 2329 15.3 2289 16.4
   教育文化娱乐 2937 17.1 2399 18.6
   医疗保健 1932 4.0 2365 16.6
   其他用品和服务 760 1.3 299 14.5

年末全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65.05万人,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45.94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19.11万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27.09万人,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18.37万人。失业保险参保10.24万人,工伤保险参保10.07万人。省外养老保险转移接续实现线上办理。城乡低保标准同比提高8%。发放救助金6156万元、公租房补贴3277万元,惠及群众3万余人。开工建设区综合福利院,建成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13家、日间照料中心4家,新增养老床位380张。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成运营兰州科技创新园,吸引网易、中软国际等60家科技企业入驻园区,科技创新聚集发展效应日益凸显。扎实推进国家级区域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实施“双创”项目67个,培育众创空间10家,打造科技成果转化基地3家,扶持科技计划项目54个。全年科学技术支出6118万元,占财政支出的1.06%,较上年提升0.08个百分点。专利授权量4741件,同比增长13.18%。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27.79件。签订技术合同1845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59.74亿元。

稳步推进教育资源扩容增量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建设知行中学等8所学校,建成桃树坪小学等9所学校,开办方家湾小学等4所学校和幼儿园,组建静宁路等6个集团化办学体,引进教师404名,新增学位6390个,“大班额”全面消除。全面落实“双减”政策,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实现全覆盖,参与学生、教师占比分别达93.3%和100%。年末拥有普通中学50所,招生17324人,在校生52663人,毕业生16253人;普通小学72所,招生14539人,在校生83433人,毕业生11861人;职业中学13所,招生6241人,在校生14150人,毕业生5031人;特教学校2所,招生24人,在校生288人,毕业生60人;幼儿园248所,招生10614人,在园幼儿42870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97.5%,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10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9.67%。

十、文体、旅游和卫生健康

着力推动文体事业蓬勃发展,开工建设碧桂园文化体育中心等项目,全市首家超高层观光项目“金城云端”正式运营,建成黄河风情线首个智慧书房,新建全民健身路径40条。全区共有国有艺术表演团体10个,艺术表演场馆3个,图书馆3所,博物馆2所,文化馆3所,文化站25个。年末广播节目和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均为100%。举办庆祝建党100周年等群众性活动600余场次,兰州市第九届运动会上斩获金牌272枚,金牌数、奖牌数实现“双第一”。

加快构建全域旅游示范区,通过抖音等新媒体对特色农家乐进行专题宣传,成功打造了兰山幸滙、雲上、漫山等一批乡村旅游网红打卡地,开发红色旅游精品线路4条,成功创建二营村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全年累计接待游客3276.12万人次,同比增长33.73%;实现旅游收入317.83亿元,同比增长28.74%。

健全联防联控指挥体系,面对新冠疫情再次突袭,主动扛起全市“战疫”主战场责任,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充实“一办十一组”工作专班力量,实行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分级分类防控,设置1426个卡口点,组织大规模核酸检测973万人次,仅用14天实现社会面无新增阳性病例。常住人口新冠疫苗全程接种率达82%。在全省率先开展中医药进社区惠民生工程,打造标准化基层中医药服务机构7家。年末全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893家,其中医院50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843家。卫生技术人员21546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医务人员1807人。医疗卫生机构总床位14479张,其中三甲医院床位数10856张,每千人拥有床位数9.6张。全年总诊疗人次1094.03万人次,出院人数42.67万人。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3.09‰,婴儿死亡率2.27‰。

十一、环境和应急管理

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为契机,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大力推行林长制,实施徐家山等森林植被恢复项目,新建改建小游园7个,栽植苗木87万余株。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深入开展“清四乱”专项行动,巡查河洪道50多公里,发现并解决问题36个。清淤疏浚小砂沟、烂泥沟等9条洪道,清理长度3200米、淤泥6000方。完成486个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及溯源监测。全力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低氮改造燃气锅炉30台,不断巩固“兰州蓝”成果。全年空气质量达标天数283天,达标率77.5%;PM10日均浓度74μg/m3,同比下降2.6%;PM2.5日均浓度30μg/m3,同比下降3.2%。

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妥善处置各类突发应急事件134起,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全年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14起,同比下降12.5%;死亡16人,同比增长6.67%;致伤3人,同比下降25%;经济损失430.2万元,同比下降22.14%。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006人/亿元,同比下降57.14%;十二类营运车辆道路交通事故万车死亡人数0.47人/万辆,同比下降31.88%。

 

注:

1.本公报各项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城关统计年鉴-2022》为准。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3.两年平均增速是指以2019年同期数为基数,采用几何平均的方法计算的增速。

4.农业生产数据增长速度根据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修订后的2017年数据为基数计算。

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速及变化按可比口径计算。

6.本公报中城镇登记失业率、城镇新增就业人员数据来自城关区就业服务中心;财政数据来自城关区财政局;金融数据来自城关区金融办;文化、体育、旅游数据来自城关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社会保障数据来自城关区社会保险事业服务中心和城关区医疗保障局;城乡低保、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社会服务数据来自城关区民政局;教育数据来自城关区教育局;科技数据来自城关区发展和改革局、城关区科学技术局和城关区市场监管局;社会服务数据、卫生数据来自城关区卫生健康局;资源、环境数据来自兰州市生态环境局城关分局和城关区住建局;安全生产数据来自城关区应急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