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开州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1

选择区域:>>

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全区疫情防控成果持续巩固,经济发展保持良好态势,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600.27亿元,比上年增长10.2%,两年平均增长6.4%。按产业分,第一产业增加值88亿元,增长7.4%;第二产业增加值232.4亿元,增长9.2%;第三产业增加值279.87亿元,增长12.1%。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4.7:38.7:46.6。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9830元,比上年增长10%。民营经济增加值456.4亿元,增长11.9%,占全区经济总量的76%。

图1 2017年-2021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

图2 2017年-2021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全区年末户籍总人口166.9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64.05万人,乡村人口102.87万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38.37%,较上年提高0.27个百分点。60周岁以上29.32万人,占总人口的17.57%。全年出生登记人口8485人,出生率5.07‰,人口自然增长率-0.49‰。

全区年末常住人口120.4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62.17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1.61%,比上年提高1.04个百分点。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9570人,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57亿元,帮助6995名城镇登记失业人员、4717名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再就业。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0.4%,其中食品烟酒价格下降3.4%,衣着上涨1.7%。

表1 2021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截至2021年末,全区共有各类市场主体9.4万户,比上年增长9.3%。其中:内资企业2.1万户,增长10.6%;私营企业2.05万户,增长10.6%;外资企业37户,增长8.8%;个体工商户7.17万户,增长9.1%;农民专业合作社1670户,下降0.4%。

二、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7.55亿元,比上年增长4.5%(现价)。农林牧渔业增加值89.95亿元,比上年增长7.5%。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71.08万亩,粮食总产量58.23万吨,比上年增长1.8%。蔬菜总产量61.75万吨,增长6.4%。全年猪肉产量8.34万吨,增长23.5%。生猪出栏106.28万头,增长19.4%。年末生猪存栏74.41万头,增长9.8%。羊出栏56.11万只,增长3.4%。牛出栏1.65万头,增长9%。家禽出栏703.06万只,增长6.5%。水产品产量3.22万吨,增长4.5%。

表2 2021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增长速度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工业增加值127.34亿元,比上年增长11.6%,占全区生产总值的21.2%。分经济类型看,国有经济增加值增长0.1%,民营经济增长11.7%,外商港澳台经济增长16.9%。分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下降5.2%,制造业增长12.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5.9%。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339.28亿元,比上年增长24.9%。分行业看,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产值比上年增长44.5%,汽车制造业增长30.2%,医药制造业增长66%,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增长35.2%,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增长23.3%,纺织服装、服饰制造业增长21.8%,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20.5%,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16.7%。分企业类型看,高技术产业产值比上年增长40.3%,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40.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4.1%。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税金总额7.25亿元,比上年增长27.7%;实现利润总额14.02亿元,增长38%。

表3 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及增长速度

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05.06亿元,比上年增长6.3%。全区注册地建筑业总产值增长21.3%,房屋建筑施工面积下降0.4%。

四、服务业

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51.42亿元,比上年增长21.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4.4亿元,增长9.6%;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2.66亿元,增长19%;金融业增加值29.43亿元,增长1.2%;房地产业增加值50.8亿元,增长17.2%;其他服务业增加值119.22亿元,增长8.9%。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30.38亿元,比上年增长26.3%。

图3 2017年-2021年服务业增加值及增长速度

全区公路通车里程826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10公里,一级公路7公里,二级公路302公里,三级公路101公里,四级公路4931公里,等外路2811公里。全年改建公路355公里。行政村通畅率、行政村客运班车通达率均达到100%。

全年公路客运量627.4万人次,公路旅客周转量3.99亿人公里,比上年下降17.6%;公路货运量2917.5万吨,公路货物周转量29.92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6.6%;水路货运量111.9万吨,水路货物周转量17.86亿吨公里,下降4.2%;全年水陆运输总周转量48.18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7.6%。

年末机动车保有量34.22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2.6%,其中载客汽车14.23万辆,载货汽车1.88万辆,摩托车18.05万辆,其他机动车191辆。年末营运车辆3561辆,非营运个人小型汽车拥有量12.45万辆,增长13.8%。

表4 2021年水陆客货运输周转量及增长速度

全年完成电信业务总量7.16亿元。接入网光缆线路长度3.99万公里。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7.23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21.05万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37.56万户,移动互联网用户104.15万户。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0.32亿元,比上年增长30.2%。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增长30.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30%。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增长29.2%,餐饮收入增长36.9%。

在限额以上单位中,粮油、食品类比上年增长26%,饮料类和烟酒类增长4.9%,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31.6%,化妆品类增长2.6%,金银珠宝类增长0.9%,日用品类增长19.2%,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42.4%,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36.2%,中西药品类增长4.4%,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52.2%,家具类增长48.2%,通讯器材类增长36.8%,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8.8%,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27%,汽车类增长27.7%。

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3.62亿元,比上年增长16.4%。其中,出口2.69亿元,增长53.2%;进口0.93亿元,下降31.4%。

六、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上年增长14%。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5.6%,工业投资增长35.1%,民间投资增长17.1%。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49.04亿元,比上年增长4.8%。商品房施工面积230.5万平方米,下降11.4%;商品房销售面积117.1万平方米,增长48.1%。

表5 2021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

七、财政金融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0亿元,比上年增长18.7%。其中税收收入15.54亿元,增长5.7%。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8.95亿元,比上年下降8.5%。

年末全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809.03亿元,比上年增长6.7%;各项贷款余额442.45亿元,增长6.9%。

表6 2021年年末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及增长速度

全年全区保费总收入21.19亿元,比上年增长2.7%。其中,财产保险收入4.3亿元,下降4.5%,人身保险收入16.89亿元,增长4.9%。全年赔付各类保险金6.29亿元,比上年增长10%。其中,财产保险赔付3.06亿元,增长21.4%,人身保险赔付3.23亿元,增长1.1%。

全年全区证券交易额283.99亿元,比上年下降11.3%。

八、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522元,比上年增长10%。按常住地分,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151元,增长9.4%;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069元,增长11.4%。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17,较上年下降0.04。

全区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0983元,比上年增长11.9%。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7289元,增长12.8%;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781元,增长10.2%。全区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8.6%,比上年下降0.7个百分点。其中城镇为38.4%,农村为38.9%。

表7 2021年居民人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增长速度

图4 2021年全区居民消费支出及结构

全区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3.26万人,比上年增长2.7%;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65.95万人,下降1.4%;领取城镇养老保险金人数8.91万人,增长5.4%,发放城镇基本养老保险金金额19.94亿元,增长4.8%。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0.38万人,增长5%;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35.79万人,下降1.5%;参加工伤保险人数9.18万人,增长9.4%。

全年全区共有22.69万人次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50.86万人次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发放低保金3.12亿元。年末特困人员1.16万人,全年特困人员救助14.12万人次,发放特困人员救助资金1.27亿元。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636元/月,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515元/月,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为827元/月,集中供养孤儿补助标准1477元/月,社会散居孤儿补助标准1277元/月,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补助标准1225元/月。

年末全区优抚对象8672人;全年结婚登记8026对,离婚登记1761对,补发登记4814对;全年火化遗体936具,火化区火化率50%。全区拥有社区服务站112个,救助管理站1个,儿童福利院1个。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区共有学校407所,其中职业中学3所、完全高中9所、初中58所、小学141所、幼儿园195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233479人,其中职业中学9426人、高中30920人、初中53495人、小学98341人、幼儿园41062人、特殊教育学校235人。教职工16277人,其中职业中学531人、高中1981人、初中4186人、小学5848人、幼儿园3683人、特殊教育学校48人。全区初中阶段入学率100%,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

表8 2021年全区教育主要指标

全年专利授权2061件,比上年增长62.5%。其中发明专利授权56件,增长60%。有效发明专利185件,增长36%。专利密度1.54件/万人。

全区共有注册商标13512件,比上年增长18%。共有地理标志7件。

十、文化旅游、卫生健康和体育

全区共有博物馆1个,规划展览馆1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公共图书馆(含40个乡镇街道图书馆分馆)藏书84.25万册。年末有线电视在册用户25.1万户,有线广播电视入户率46.73%。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9.6%。

全区旅游及相关产业实现增加值27.55亿元,比上年增长18.8%(现价),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4.6%。年末全区拥有国家A级景区10个,其中4A级景区4个,3A级景区4个,2A级景区2个。年末有旅行社4个,旅行社门市部15个;星级宾馆6家;全区旅游接待床位数2.21万个。全年累计接待游客124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5%;旅游综合收入77.69亿元,增长19.5%。

年末全区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870个。其中,公立医疗卫生机构523个(区级5个、乡镇卫生院32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个、村卫生室43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38个);社会办医医疗机构共计348个(民营医院14个、门诊部67个、医务室13个、个体诊所253个、血浆站1个)。有注册执业(助理)医师3398人,每千人拥有2.82人;有全科医生529人,每万名居民4.39人;有注册执业护士5614人,每千人拥有4.66人;有编制床位6630张,每千人拥有5.52张。

2021年度全区体育获重庆市级及以上奖牌或比赛项目342个。全区有体育场206个、体育馆6个、游泳池(馆)17个。

十一、资源、环境和应急管理

全区幅员面积3963.52平方公里。煤矿资源储量2亿吨,探明储量0.87亿吨。全年水资源总量48.09亿立方米。全年总用水量2.27亿立方米,比上年下降23.3%。各类蓄水设施2.05万座,蓄水工程总库容3.13亿立方米。全年发电量23.27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6.8%,用电量18.53亿千瓦时,增长6.9%。全区森林覆盖率为55.9%。

全年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6.7%,城区环境噪音平均值52.2分贝,城区大气细颗粒物年日均值26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硫年日均值12微克/立方米,氮氧化物年日均值23微克/立方米。年降水量1728.1毫米,年平均气温17.6摄氏度。

全年发生安全事故11起,事故起数比上年下降50%,死亡13人,下降48%。其中交通事故死亡11人。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022人。

注:

1. 本公报中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为初步核定数,历史数据为最终核定数;社会事业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据;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 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各行业产值增长速度按现价增速计算。

3.常住人口是指在本乡镇(街道)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或虽居住不满半年,但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人口以及户口待定人口。外出区外人口是指户口所在地为开州区,现居住在开州区外,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区外外来人口是指户口所在地为开州区外, 现居住在开州区内,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

4.行业统计标准:

规模以上工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单位。

有资质的建筑业:有总承包和专业承包资质的建筑业法人单位。

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单位)。

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单位)。

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全部房地产开发经营业法人单位。

规模以上服务业:年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三个门类和卫生行业大类。

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包括: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三个门类,以及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服务、房地产租赁经营和其他房地产业四个行业大类。

年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包括: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两个门类,以及社会工作行业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