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平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1

选择区域:>>

2021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各项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县经济稳定向好,全年主要经济指标好于预期,经济质量稳步提升,实现了“十四五”发展的良好开局。

根据县级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1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279.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3%,两年平均增长6.6%。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19.1%,上半年增长14.2%,前三季度增长11.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9.26亿元,同比增长7.2%,两年平均增长5.3%;第二产业增加值93.81亿元,同比增长13.6%,两年平均增长10.4%;第三产业增加值136.13亿元,同比增长7.4%,两年平均增长4.9%。三次产业增加值占比为17.6:33.6:48.8。

一、农林牧渔业

全县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94.21亿元,同比增长8.5%,其中,农、林、牧、渔、农林牧渔服务业分别实现产值54.2亿元、0.86亿元、28.73亿元、3.84亿元和6.5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2.6%、26.1%、3.4%和7.4%。全年粮食播种面积70.2万亩,增长0.5%;粮食总产量29.71万吨,增长0.6%;亩产423.16公斤,增长0.1%。生猪存栏28.18万头,牛存栏1.72万头,羊存栏40.55万只,家禽存栏826.23万只。生猪出栏38.43万头,牛出栏2.58万头,羊出栏59.02万只,家禽出栏2370.07万只,禽蛋产量4.48万吨。水产品产量12528吨,增长2.9%,水产养殖面积2807公顷。全年新增造林面积406公顷,更新造林面积22公顷,新育苗560公顷,义务植树152万株,森林覆盖率28.04%,蓄积166.74万立方米,干果产量12万吨。

二、工业、建筑业

全县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84.19亿元,增长14.2%。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17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5%。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62.0亿元,同比增长43.5%。分产业看,采矿业产值下降9.2%,制造业产值增长45.6%,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产值增长34.8%。198家规上六大主导产业企业完成产值241.9亿元,增长45.5%。产值亿元以上企业达87家。规上工业实现营业收入215.7亿元,同比增长18.8%;实现利润总额2.2亿元,同比下降81.3%。全县累计实现工业用电量13.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

全县实现建筑业增加值9.73亿元,增长9.8%。全县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24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31.8亿元,增长9.6%。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29.19万平方米,竣工产值32.73亿元,竣工面积164.03万平方米。

  1. 服务业

全县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36.13亿元,同比增长7.4%,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0.3%。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30.33 亿元,比上年增长18.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5.62亿元,增长7.3%;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5.18亿元,增长19.8%;金融业增加值15.09亿元,增长6.3%;房地产业增加值16.74亿元,增长4.4%;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13.04亿元,增长4.8%;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47.00亿元,增长2.1%。

全年27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80亿元,同比增长4.2%。

全县共有客运企业3家,客运站场1家,客运车辆273辆,其中新能源车23辆;城市公交141辆,其中CNG车辆70辆,新能源纯电动车71辆;营运货运车辆5511辆。全县共有货运企业85家,其中危险货物运输企业1家。全县共有二类以上维修企业10家,三类维修企业29家。

全县共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8家,其中,5A级旅游景区1家,4A级旅游景区2家,3A级旅游景区1家,2A级旅游景区4家。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2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省级旅游强镇4个,省级旅游特色村14个,省级精品旅游特色村1个,省级景区化村庄6个。国家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2家、省级工农业示范点5家。旅行社2家,其中旅行社分社2家。星级旅游饭店2家,五星级旅游民宿1家。

四、国内市场、外经外贸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17.8亿元,同比增长16.5%。从四行业全口径看,批发业和零售业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33.8%和32.3%,住宿业和餐饮业营业额同比分别增长10.5%和36.5%。从商品看,基本生活类商品中,限额以上肉禽蛋类和干鲜果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29.7%和77.9%;消费升级类商品中,化妆品类、金银珠宝类、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21.7%、21.3%和5.1%。

全县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64.17亿元,同比增长86.8%,其中,出口额63.89亿元,同比增长92.3%,进口额0.28亿元,同比下降75.4%。实际使用外资6121万美元,同比增长74.9%。

五、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

全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1.7%,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7.4%,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9.2%,三次产业投资结构为2.2:56:41.8。分领域看,工业投资增长19.6%,工业技改投资增长33.9%,“四新”投资增长3.5%、占全部投资的31.4%,民间投资增长15.8%、占全部投资的69%。全县在建投资项目135个,新开工项目104个(不含房地产);5000万元以上在建项目85个,新开工项目57个。

全年27个房地产开发项目完成投资18.7亿元,同比增长4.5%。全年全县实现商品房销售面积6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4%;商品房销售额49.6亿元,同比增长11.6%。

全年共引建招商项目116个,实际到位市外资金88.96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的104.7%。县区主要负责人到长三角地区“走出去”4次,签约项目8个,到位资金25.04亿元,完成率125.2%。全年招引过10亿元项目2个,分别为托福泰康城项目、山东认养一头牛牧场项目;500强项目3个,分别为山东上药中药饮片项目、雷沃重工自动化能力升级项目、九洲天润道地中药饮片项目。

  1. 财政金融

全县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09亿元,同比增长17.3%。其中,税收收入12.72亿元,同比增长7.3%,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达到84.3%。全县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1.94亿元,同比增长5.9%,其中,民生支出43.5亿元,同比增长7.3%, 占支出合计的83.7%,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分别增长10.1%、12.1%。

全年税务部门累计实现国内税收收入(不扣减留抵退税)23亿元,同比增长8.7%。

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443.28亿元,比年初增加52.29亿元,同比增长13.4%。其中,住户存款356.26亿元,比年初增加43.93亿元。金融机构贷款余额304.28亿元,比年初增加48.44亿元,同比增长18.9%。其中,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113.77亿元,比年初增加16.52亿元。金融机构存贷比为68.6%,新增存贷比为92.6%。

全年保费收入13亿元,下降0.97%。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4.24亿元,下降4.13%;人身险保费收入8.77亿元,增长0.63%。支付各项赔付和给付4.52亿元,增长15.95%。其中,财产险赔付2.84亿元,增长15.36%;人身险赔款给付1.68亿元,增长16.96%。

七、民生保障

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456元、增长9.2%;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962元、增长8.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566元、增长11.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为2.39,比上年缩小0.08。全县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5737元、增长9.9%;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823元、增长7.9%,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1159元、增长13.9%。

全县城镇新增就业再就业8703人,其中失业人员再就业2283人,困难群体再就业72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0%。全年共组织职业技能培训11634人。

全县新建城市道路2.9公里,道路建成总长度261.88公里,完成建设路路面修复698米,完成滨河西路桥、板桥、建设桥3座桥梁,完成文化路与银花路等7处路口提升改造;城区供水综合生产能力达到6万立方米/日,2021年完成供水总量938万吨;2021年新建污水管网长度2.9公里,污水管网总长度176公里;2021年新安装淮河路、保定路、泰山路北段等道路路灯474盏,管理维护城区内路灯共计15742盏;东城新热源建设完成,拥有2台130吨锅炉、2台260吨锅炉,供热保障能力达到1000万平方米以上,供热收费面积达到585万平方米;全县天然气居民用户78531户,工业用户97家,公服用户153家,全年供气量达到5474万立方米。

年末全县城镇职工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13.82万人、6.6万人和11.7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51.53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97.79万人,其中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达8.51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达89.28万人。全县2.28万名企业离退休人员领取基本养老金月人均2292元,0.85万名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领取基本养老金月人均5499元,全县19.95万名城乡居民领取居民基本养老金最低标准每人每月150元。失业保险金发放标准为每人每月1530元。

年末全县养老机构28家,养老床位4920张,年末供养3601人,其中集中供养379人、分散供养3222人。城镇最低生活保障人数384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6458人。年末残疾人生活补贴、残疾人护理补贴、经济困难老年人补贴享受人数分别为12195人、16423人和16020人。

八、社会事业

全县共有幼儿园336所,在园幼儿数4.69万人;小学144所,在校学生8.30万人;初中26所(初级中学20所,九年一贯制6所),高中4所(完全中学2所,高级中学1所,十二年一贯制1所),在校学生分别为3.13万人和1.57万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208人;中等职业学校2所,在校学生0.79万人。全县学龄儿童入园率91%,小学和初中巩固率分别是100%、99.61%。

全县建成镇街文化分馆14处、镇级历史文化展室14处、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555处(行政村全覆盖)、村情民俗展室76处。全县有公共图书馆总馆1个、镇街图书馆分馆14个、城市书房5个、图书驿站10个、乡村书房2个、农家书屋647个(行政村全覆盖),总藏书量40万册、借阅图书23.5万册。天宇自然博物馆被评为国家二级博物馆。县博物馆被评为国家三级博物馆,藏品54479件。全县文艺表演团体为群众演出2092场次,观众人数40余万人次。公益电影放映5973场,观众人数89.6万人次。

年末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701处。其中,三级医院2处,疾控预防控制中心1处,卫生健康监督机构1处,专科医疗机构4处(包括站、所),其中平邑县妇幼保健院为二级甲等妇幼保健机构,卫生学校1处,乡镇卫生院16处(白彦镇卫生院、铜石镇卫生院为二级综合医院;中心卫生院5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处(挂靠平邑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6处,村级卫生室530处,民营医院3处,血液透析中心1处,体检中心1处,疗养院2处,门诊部、厂矿企事业医务室、个体诊所132处。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拥有床位4736张,在岗人员5305人,其中县级医疗机构3575人;乡镇卫生院1730人。在岗乡医1125人。诊疗人次555.8万人次,收治住院病人18.5万人次。

承办省级体育比赛2次,市级比赛3次。举办县级比赛76项次,直接参与人员2万余人次,影响带动30万人参与到全民健身活动中。新建社会足球场1块,总数达到13块;完成95个村、500余件健身器材的新建和41个行政村的到期器材更新工作;对城区11处健身广场和17个老旧小区进行了器材更新、新建;城区15分钟健身圈进一步得到优化,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3.3平方米。新增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5人,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20人,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200人。向省专业队输送1名运动员,向市体校输送20名运动员,新增二级以上等级运动员8人。在第十四届全运会上,我县输送运动员芮玢琪获得霹雳舞项目银牌、郭朴获得第六名、曾庆存获得男子20公里竞走团体银牌,参加省锦标赛、冠军赛获得金牌7枚、银牌3枚、铜牌5枚。体育彩票销售1.05亿元。

九、科学技术、技术监督、安全生产

全年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8家,其中新增21家,复审7家,总量达到50家;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58家;获批市级重点实验室3家、市级技术创新中心1家;引进外国高端人才4人,推荐项目获得市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第一名;申报市级以上科技项目9项,申请拨付各类扶持资金900万元;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8亿元,技术合同交易额达到2921.8万元。

全县共获授权专利617件,同比增长84.18%。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35件,同比增长20.69%;实用新型专利授权量529件,同比增长89.61%。截止2021年底,全县共有有效发明专利438件,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为4.92件。全县共培育发展高价值发明专利35件,同比增长92.1%,全县高价值发明专利总量达到73件。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为0.82件,增量为0.393件。13家企业55件专利实现质押融资,质押融资额达1.28亿元。新增注册商标1947件,共有注册商标10763件。

全年抽检食品5458批次、农药兽药残留的食品检验量2979批次,食品评价性监测合格率达98.5%,食品监督抽检问题处置率达100%。全年抽检药品70批次,药品监督抽检合格率达100%。全年工业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达97.51%。全县共有强制性产品认证生产企业6家、管理体系认证证书171件、检验检测机构15家。全县共有法定计量技术机构1个,全年强制检定计量器具5678台(件)。7个标准项目申报并成功获批为“2021年度临沂市标准化创新激励项目”。

全县新设立市场主体共14086户,同比下降4.96%。其中,企业5383户、个体工商户8684户、农民专业合作社19户,同比分别增长9.57%和下降11.29%、84.03%。

全县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9起,死亡6人,受伤4人,经济损失19.5万元。全年未发生影响社会稳定的生产安全事件,全县安全生产形势保持了持续稳定的局面。

十、气象、生态环境

全县共有国家级自动气象站1处,区域自动气象站19处,2021年全年平均气温14.7摄氏度,较常年高0.8摄氏度;日照2099.9小时,较常年偏少171.1小时;全年降雨量960.0毫米,较常年平均偏多221.1毫米。

全县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80,较上年改善6.4%。PM2.5、PM10分别改善10.4%、9.0%。优良天数246天,优良率达67.4%、同比提高4.56个百分点。全县河流出境断面水质达标率为100%。

注:[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

[2]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原因,存在总项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3]公报所列生产总值、增加值指标均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2022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