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阳信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0

选择区域:>>

阳信县统计局

(2021年3月26日)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经济运行好于预期,人民福祉水平持续提升,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十三五”实现圆满收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进展和历史性成就。

一、综  合

经济运行好于预期。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23.3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2.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1.12亿元,增长2.7%;第二产业增加值84.07亿元,增长1.9%;第三产业增加值108.21亿元,增长3.8%。三次产业结构为13.9:37.6:48.5。

市场主体活力增强。2020年末实有各类市场主体3.51万户,注册资本666.01亿元,分别增长16.2%和18.4%。其中,内资企业265户,注册资本38.09亿元,分别增长10.9%和25.5%;私营企业10159户,注册资金553.34亿元,分别增长27.0%和18.1%;个体工商户2.34万户,资金数额34.41亿元,分别增长13.0%和43.4%;农民专业合作社1318户,出资总额40.16亿元,分别增长1.2%和1.7%。

电力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2020年共完成售电量8.7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3%。电网建设扎实推进,110千伏唐家站、35千伏勃李站投产送电;35千伏窑李线Ⅰ、Ⅱ线、星湖35千伏配出等5个新建工程投产送电。完成110千伏博达站改造、35千伏水落坡站改造、35千伏温洋线“三跨”改造等34项技改大修项目,新建改造10千伏线路130.67千米,新增改造配变97台,户均容量提升至2.5千伏安。强化29条输电线路、24条过境代维线路、88条配电线路运维,开展带电作业755次,供电可靠率完成99.9863%,用户平均停电时间为1.21小时。服务举措更加务实,“入户入心”走访17.5万户,排除服务隐患10个,走访大客户28户,顺利完成2020年有序用电错避峰任务。光伏扶贫项目累计并网495户,并网容量达到5909.74千瓦时。

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2020年,全县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5起,死亡3人,均为交通运输业事故。全年未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

新旧动能转换成效显著。2020年“四个一批”项目库入库项目211个。45个省市县重点项目完成投资91.3亿元,19个项目获得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10.03亿元。争取省市级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14家,市级“白名单”企业达到14家。滨阳燃化、亿利源等4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现代优势产业集群+人工智能”试点示范企业;获批省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2家,申报泰山产业领军人才项目2个,实现“从无到有”历史性突破。争取市级产教融合型企业4家,山东省服务业专业人才1人,渤海英才杰出贡献专家2人;引进硕博士51人、“双一流”建设高校毕业生45人、省级及以上高层次人才12人,人才公寓投入使用307套、新开工建设699套。普惠金融超市上线机构55家,达成金融对接825笔10.5亿元。

二、农林牧渔业

农村经济平稳增长。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8.65亿元,其中农业产值26.84亿元,林业产值1.63亿元,牧业产值23.57亿元,渔业产值3.38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3.23亿元,分别增长2.9%,4.6%,7.9%,0.2%,7.6%,5.9%。

农业生产增长放缓。粮食播种面积102.04万亩,同比增长0.6%;单产428.05公斤/亩,同比增长2.1%;粮食总产43.68万吨,同比增长2.7%。棉花种植面积0.99万亩,与去年持平,总产量753.2吨,同比增长2.7%。蔬菜瓜类面积5.92万亩,同比增长16.1%,总产量18.95万吨,同比增长7.1%。水果总产量21.09万吨,同比增长0.5%。

林业生态建设规模化发展。2020年完成合格造林面积2.28万亩,引进大连燕园、上海东郁等知名企业落户劳店镇黄河现代林木高科技生态示范园区内,县绿丰林场列为省级规模化生态林场。申报1个省级森林乡镇、4个省级森林村居、1个市级森林乡镇、10个市级森林村居并通过市级验收。抓好以美国白蛾为重点的林木病虫害防治工作,防治面积26.6万亩。依托“林长制”,建立了覆盖全县、分级负责、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常态化森林资源监管机制。

畜牧业生产稳中有降。全年生猪年末存栏12.14万头,牛年末存栏18.13万头,羊年末存栏17.01万只,猪牛羊年末存栏较去年明显下降,禽年末存栏456.73万只,奶类产量3209.74吨,较去年实现大幅增长。

渔业发展升级提档。2020年全县水产品产量16330吨,同比增长8.9%。全年派出3人次参加国家和省级安排的业务学习和集中培训,为我县渔业工作的长远发展奠定了技术人才储备力量。全县初步形成以常规淡水鱼为主,南美白对虾引领,小龙虾、河蟹、甲鱼、鲟鱼、观赏鱼、水蛭等高附加值水产品种为补充的,相辅组成的渔业经济产业综合体,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解决了大量人员就业问题,有力促进了地方乡村振兴工作的开展。

农业农村工作整体稳中向好。一方面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2020年整合涉农资金4.1亿元,整合比例达100%,为全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坚实资金保障。打造了金阳街道水韵梨乡乡村振兴示范区、水落坡镇民俗文化乡村振兴示范区获评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2020年6月验收完成2019年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2020年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已完成工程量的90%,提前完成市下达的任务目标。另一方面推动农业产业化,加快新型经营主体培育。2020年,全县累计土地流转面积达35.81万亩,适宜流转土地经营规模化率达80.8%;成功创建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家、市级7家,农民合作社市级示范社5家,家庭农场市级示范场4家,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7家,市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单位14家,市级农业产业化示范联合体4家,市级农业“新六产”示范主体5家,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加工企业2家;推荐阳信华阳清真肉类有限公司申报山东省农产品加工业示范企业,推荐申报省级乡村特色产品2个,推荐申报第三批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2人,推荐申报山东省乡土产业名品村16个。

农机化事业健康持续发展。2020年11月,我县被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山东省应急管理厅联合授予“平安农机”示范县称号。争取购置补贴资金2000万元,农户共投入农机具购买资金7700余万元,共补贴各类机具739台(套),受益农户462户。完成全县55.6万亩小麦机收播种、55.15万亩玉米抢种抢收任务。组织“三夏三秋”期间农机跨区作业服务,已为97名农机手办理跨区作业证。县农机服务队在全县30余个农机合作社、维修网点提供服务,帮助全县200余名农机手检修保养各类机具2300余台(套)。注册农机合作社57家,合作社入社成员达2000余人,固定资产1亿余元,服务面积辐射全县10个乡镇(办)。完成土地深松整地补助作业面积24333.33亩,落实补助资金73万元。

重点水利项目顺利实施。2020年投资3.53亿元的雁洲湖水库建设项目稳步推进,土地组卷工作已基本完成,年内完成建设投资6300万元,围坝完成总工程量的70%,建筑物完成基础部分。德惠新河王杠子闸等7座拦河闸除险加固及白杨河等3条骨干河道清淤治理工程于9月底全部完成后续建设任务,全县范围内抵御水旱灾害能力显著增强。完成青坡干沟2公里、白杨河10公里示范段美丽河湖创建工作;全县范围内完成75条农村河湖划界工作,共划界281公里,安装界桩1308座,依法划定河湖管理范围,明确河湖管理边界线。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企业规模不断扩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114家。其中,年营业收入过20亿元的企业5家,过50亿元的企业2家(独立法人企业)。

工业生产形势有所下滑,但总体平稳。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63.91亿元,同比下降3.5%。其中轻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93.16亿元,同比下降4.9%;重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70.74亿元,同比下降3.1%。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5%。产销衔接较好,工业企业产销率为98.4%。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状况良好。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营业收入381.72亿元,同比下降9.6%;利润14.94亿元,同比下降30.0%。

表1  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

指标名称 比上年增长(%)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0.5
轻工业 -6.1
重工业 3.8
国有企业 25.6
股份制企业 1.5
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0.9
私营企业 3.2
非公有工业 0.9
大中型工业企业 -16.6
制造业 -2.2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8.2
公有工业 49.0

表2  2020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增长速度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产量 比上年增长(%)
小麦粉 万吨 33.6 5.3
饲料 万吨 4.9 -37.2
鲜、冷藏肉 万吨 1.9 -20.8
冻肉 万吨 4.3 19.4
万吨 1 -9.1
亿米 0.2 -60.0
服装 万件 408.3 243.1
轻革 万平方米 1319.9 -6.7
人造板 万立方米 13 3.2
家具 万件 119.8 24.0
商品混凝土 万立方米 46.5 20.5

建筑业生产放缓。资质以上建筑企业13家,实现建筑业总产值7.68亿元,同比下降2.6%。房屋施工面积36.99万平方米,下降50.2%;房屋竣工面积4.5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67.2%。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开发

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7.7%,其中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78.1%,七县区排名第1位,制造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45.6%,四新投资同比增长70.6%,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0.3%,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83.0%,占比居全市第1位。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51.9%;第二产业投资增长35.6%,其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4.0倍,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4.7倍,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3.0倍;第三产业投资下降27.9%。分领域看,工业投资增长36.8%,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46.7%。

房地产市场实现平稳增长。全年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1.1亿元,增长2.2%。其中住宅9.6亿元,增长6.9%。商品房施工面积117.8万平方米,增长17.5%,其中住宅104.7万平方米,增长17.9%,商品房销售面积33.9万平方米,增长25.9%,其中住宅32.7万平方米,增长34.4%。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稳定增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50亿元,同比增长0.5%。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总额55.86亿元,同比增长0.4%,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14.64亿元,增长1.0%。限额以上单位实现零售额2.88亿元,同比增长17.4%,限额以下单位实现零售额67.62亿元,同比下降0.1%。

商品零售平稳增长。全年商品零售额64.46亿元,同比增长1.3%,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91.43%,从限额以上单位零售数据看,涉及居民基本生活需求的吃、穿类商品增长稳定;餐饮消费略有下降,全县实现餐费收入6.04亿元,同比下降7.1%。

六、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高速发展。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13.96亿元,同比增长18.1%,完成计划的111.7%。其中,出口总额10.06亿元,同比下降2.0%;进口总额3.90亿元,同比增长149.3%。

利用外资逆势增长。全年实现到位外资1901万美元,完成市下达年度计划的126.7%,同比增长272%。新设立外资企业1家,实际到账外资648万美元。光大环保能源(滨州)控股有限公司2020年实现到位外资6500万元人民币,折合926.5万美元。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运输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2020年全县运输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至年末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740.84公里,其中国道36.56公里,省道75.96公里,县级公路230.30公里,乡级公路354.10公里,村级1043.63公里。

统筹城乡客运发展,改善群众出行环境。营运客、货车辆合计4456辆,其中营运货车4263辆,公交车辆193辆,全部实行公交一卡通,运营线路31条,通达里程944.6万公里。全县857个建制村中,已实现850个通达任务,覆盖率达99.2%,实现了133个省定贫困村客运班车通达率100%,达成“村村通”的民生目标。

民用汽车发展加快。机动车保有量112431辆,其中大型汽车保有量4425辆,小型汽车保有量99102辆,其他8904辆;2020年新注册机动车5296辆,其中新注册大型汽车1374辆,新注册小型汽车3586辆,其他336辆。

邮政业务平稳发展。邮政业务总量达5447万元;电信业务总量达21632.97万元,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3.23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32.23万户,其中:4G用户达14.79万户。互联网用户达13.32万户。

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2020年,全县新增3A级景区2家,2A级景区1家,旅游总收入达19.44亿元,积极争取到旅游厕所专项奖补资金12万元,旅游项目贷款贴息130万元;滨州瑞鑫地毯工业基地被评为第三批山东省工业旅游示范基地;洋湖乡《张杨村3A景区村庄提升规划》、河流镇《毛岸英旧居暨张集土改文化一条街》编制完成;展子虔艺术馆竣工完成,成为促进阳信文旅融合,打造“展子虔故里”文旅新名片的有效载体;与腾讯山东合作开启“云端赏花、线上淘宝”新模式,通过互联网直播开展的线上梨花会活动累计参与人数达5231.4万人;华阳牌原汁牛肉、牛骨雕刻系列商品《百骏图》在第二届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商品创新设计大赛中分别获得银奖与铜奖;组织各景区、涉旅企业赴济南、潍坊等地参加市文旅部门组织的文化旅游博览会,旅游景区、旅游商品推介等活动7次、累计参与30余人,进一步擦亮“水韵梨乡·魅力阳信”旅游品牌。

八、财政、金融、证券和保险

财政收支好于预期。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91亿元,同比增长3.0%。其中,税收收入10.27亿元,同比下降4.2%,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3.8%,较上年降低5.6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0.60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其中,民生支出24.83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81.14%。税务部门税收收入累计实现10.27亿元,同比下降4.2%。

存贷款高速增长。年末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208.57亿元,同比增长20.8%,列全市第1位,较年初增加35.97亿元,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43.54亿元,同比增长17.1%,较年初增加20.98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70.79亿元,同比增长21.7%,列全市第2位,较年初增加30.40亿元。

保险业持续健康发展。全县共有20家全国性保险公司,其中包括13家财险单位,7家寿险单位。全年保费收入6.66亿元,同比增长10.4%,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为1.78亿元,同比增长5.6%;人身险保费收入为4.88亿元,同比增长12.3%。全年支付赔款与给付1.84亿元,同比增长13.6%,其中财产险支付赔款1.05亿元,人身险赔款与给付0.79亿元,为全县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和安定人民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

九、科学技术

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2020年末全县登记科技成果9项,公示拟获得2020年度市科技进步奖7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网上技术合同登记93项,成交金额12.05亿元,同比增长1195%,创历史最高。新办理科技成果转换贷款11笔共计6910万元,争取市级科技成果转化贷款贴息19.58万元。发放省、市、县级企业研发经费财政补助568.51万元。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家,新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65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为38.1%。推荐认定省科技特派员39名。

知识产权工作有新突破。全县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81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5.98件。龙福环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一项发明专利获省专利奖三等奖,瑞鑫集团的一项专利获市专利奖二等奖。龙福环能和瑞鑫两家企业的市级专利导航项目验收通过。

质量强县工作卓有成效。完成省级以上品牌申报28个,阳信东泰精密金属有限公司获“山东省制造业高端品牌培育企业”,广富畜产品有限公司荣登中国品牌价值评价榜农业榜第十位。新通过资质认定检验检测机构2家,新认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有效证书35张,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有效证书21张,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有效证书25张,强制性产品认证有效证书5张。全县共有法定计量技术机构1家,全年强制检定计量器具7818台(件),全年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1项。开展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抽检67家加油站,2家批发仓储企业,共计513批次产品,抽检覆盖率均达100%,合格率99.6,%;抽检农资147批次,煤炭58批次。

气象综合服务能力显著提升。2020年发布气象信息快报共146期,其中重要天气预报23期、雨情服务13期、降水预报16期、春运气象保障服务专报40期、麦收及三夏预报30期、其他信息快报21期;制作并报送县政府呈阅件2期;气象信息服务周报47期;鸭梨专项气象服务16期。启动重污染天气Ⅲ级应急响应2次、Ⅱ级应急响应1次;台风Ⅳ级应急响应1次;暴雨、寒潮Ⅲ级应急响应各1次。全年共开展火箭增雨雪6次,发射火箭弹20枚;增雨防雹作业3次,发射炮弹363发,未出现安全责任事故。

十、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教育事业迅速发展。2020年末,高中7处,在校学生9292人。初中21处,在校学生15053人;普通小学38处,在校生32589人;年末幼儿园176处,在园幼儿学生数16588人;年末特殊教育学校1处,在校学生53人。各级各类学校教职工5765人,其中专任教师5031人。

表3  2020年各类教育基本情况

指标名称 学校数(所) 毕业生数(人) 招生数(人) 在校学生数(人)
数量 增减 人数 增长(%) 人数 增长(%) 人数 增长(%)
中等职业学校 1 - 967 -21.7 1685 33.2 3918 29.2
普通中学 28 1 8428 3.7 7984 0.3 24345 -2.3
小学 38 1 4543 11.0 4980 -8.7 32589 0.3
特殊教育学校 1 - 6 -33.3 0 -100.0 53 -37.7
幼儿园 176 20 3569 35.3 6689 24.5 16588 21.9

各类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县综合文化中心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推进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全县10个乡镇(街道)全部建成了图书馆、文化馆分馆,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达到全县854个行政村全覆盖,形成了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依托鼓书院和鼓子秧歌大赛两个“群众文化品牌活动”,开展送戏下乡活动969场,送电影下乡7700余场。举办各类培训100余次,培训人员6000余人次。

共卫生服务水平稳步发展。2020年全县各类卫生机构共计385个(村卫生室313个),其中医院15个、乡镇卫生院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处、疾病预制控制中心1个、妇幼保健机构1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1个。卫生技术人员2050人,执业(助理)医师1046人,注册护士1004人。实有床位1839张,其中医院1116张、卫生院629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94张。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2020年参加各类体育比赛26次,参赛人数达2080人次,获市级奖牌60枚(金牌25枚、银牌20枚、铜牌15枚)。全县共有运动场所1123处,其中篮球场所225处、田径场所53处、门球场所15处、训练房10处、健身路径820处,体育产业集群不断发展壮大。

十一、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完善。投资1200余万元新建桥梁工程3个;投资1565万元,完成阳城四路排水工程;投资400余万元,完成老城区单位(小区)雨污分流工程改造小区31个。城市防汛共发放防汛雨具65套,清理城区雨水篦子、收水口1173个,检查维修检查井1557个。打通工业七路、工业八路泄洪通道工程,投资210万元。

重点民生项目成效显著。为提升城市品质,加快贯通城区路网,2020年投资4500余万元完成阳城五路东延,河东二路南延、北延,河东四路中段道路工程;为完善城市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为人居生活和道路通行提供良好的视觉环境,保障交通安全,全县道路路灯照明项目共新安装路灯1000余盏,旧改路灯灯头3056盏。

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根据山东省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管理系统显示,2020年度,全县PM10浓度均值89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5.3%;PM2.5浓度52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5.5%,超额完成57微克/立方米的年度目标任务;二氧化氮(NO2)平均浓度全市最低;综合指数5.36,同比改善4.3%。2020年共启动5次重污染天气预警应急响应。经第三方监测,全县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全县重点河流COD浓度均值38.5毫克每升,达到五类水体要求;氨氮浓度均值2.36毫克每升,同比改善47.7%;总磷浓度均值0.22毫克每升、氟化物浓度均值1.48毫克每升。全年共作出行政处罚决定55个,实施查封扣押案件2件,移送行政拘留案件6件,移送环境污染犯罪案件1件,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案件26件,处罚金额400余万元;启动6起案件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已修复结案2起,1起正在替代修复中,3起正聘请专家鉴定评估;受理处置各级环境信访案件257件,结案率100%。

十二、居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全年人口出生率7.89‰,人口死亡率6.01‰,人口自然增长率1.88‰。年末总人口446845人。(计生数据)

居民收入实现平稳增长。2020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5867元,同比增长4.2%。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253元,同比增长3.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083元,同比增长5.9%。

就业形势稳中有进。城镇新增就业3947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9.6%,其中就业转失业人员再就业2096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53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控制在目标任务数以内,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97.1%。积极开发就业援助岗位,鼓励县内优秀企业吸纳就业困难人员,为23家企业发放企业吸纳社保补贴和岗位补贴285.6万元。着实开展就业扶贫,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开发防疫临时性公益性岗位1433人,2020年5月新开发互助扶贫公益性岗位355个,共发放公益性岗位补贴301.77万元。落实援企稳岗政策,共为全县220家企业拨付失业保险稳岗补贴383.7万元,积极落实职业技能提升补贴,对依法参加失业保险,累计缴纳失业保险费12个月(含12个月)以上,向取得初级(五级)、中级(四级)、高级(三级)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企业职工1052人发放技能提升补贴152.7万元。

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达到5.38万人(含离退休1.4万人),征缴收入达到3.02亿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1万人,征缴收入达到1.04亿元;为1025家企业减负约7185万元,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41万人,征缴收入达到846.03万元;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0万人,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40.60万人。社会保险待遇水平持续稳步提高,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同步提高养老保险待遇,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连续第16次上调;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142元;为205名失业人员发放失业金200.494万元,失业金发放率100%。

社会救助体系日趋完善。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610元和每人每年5316元,城市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全县统一调整为城市低保标准的1.3倍;农村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为每年7000元,在此基础上,照料护理标准按照全自理、半自理、全护理分为三档,照料分别达到每人每年1860元、3100元、6200元。为更好地保障我市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按照《山东省民政厅山东省财政厅关于提高困难群众救助保障水平的通知》(鲁民〔2020〕42号)和《滨州市民政局滨州市财政局关于提高困难群众救助保障水平的通知》(滨民〔2020〕41号)要求,我县于11月底按全国平均水平对低保对象、特困人员、残疾人和困境儿童等困难群体补发了1-11月份救助资金共计1293余万元。

优抚工作成效明显。2020年度共发放定期定量抚恤和生活补助金共计2837.89万元;重点优抚对象医疗补助救助234人次,发放医疗补助金21.94万元;发放义务兵家庭优待金375.19万元;发放重点优抚对象家庭优待金140.67万元;发放临时价格补贴252.73万元,累计发放优抚资金共计3628.42万元,各项优抚资金按时足额发放,确保政策严格落实到位。社会福利和慈善工作扎实推进,全县共募集慈善捐款967.6万元,支出善款1080.4万元,救助各类困难群众1782人次。

安置工作落实到位。对上年度选择自主就业的96名退役士兵发放一次性经济补助金216.90万元。以退役士兵2020年1-7月份平均工资为基数,为32名2020年度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退役士兵缴纳待安置期间养老保险25.55万元,缴纳待安置期间医疗保险3.85万元,发放待安置期间生活费20.00万元。做好2020年度自主就业退役士兵接收工作,顺利接收自主就业退役士兵78余名。

全面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扎实开展脱贫攻坚“10+4”专项行动、自查评估及擂台大比武等工作,全面完成问题整改,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调整后脱贫享受政策贫困人口8212户14835名。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731.14万元,建设扶贫项目3个。分配扶贫项目收益1477.83万元,覆盖15032人次贫困群众。新纳入低保1153人、分散集中供养1185人,低保标准提高到每年5316元;全面落实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及“一站式”结算工作;实施教育资助、救助4839人次、300.7万;完成健康查体12874人,新纳入慢性病管理7276人,贫困户危房改造422户,实现家庭签约医生、慢性病管理及贫困群众安全住房全覆盖。各行业职能部门立足职责,积极落实行业扶贫政策,全县133个村“五通十有”进步巩固提升。

注:1.本公报中部分数据为快报数或初步统计核算数。

2.全年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