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长乐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0

选择区域:>>

一、综合

  地区生产总值。2020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3.41亿元,增长6.8%,突破千亿大关。从各季度增长情况看:一季度下降1.9%;上半年增长3.3%;前三季度增长5.7%;全年增长6.8%,总体经济有力克服疫情影响,快速回升,呈持续向好的走势。 

  从三次产业发展情况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7.76亿元,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651.97亿元,增长8%;第三产业增加值293.69亿元,增长4.4%,三次产业结构为5.75:64.98:29.2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30291元,增长2%。 

  财政收入。2020年,全区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82.73亿元,增长5.2%;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1.17亿元,增长3.5%。公共财政预算支出78.73亿元,增长21.2%。 

二、农业

  农业生产。2020年,全区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2.98亿元,增长3.6%,其中:种植业产值27.31亿元,增长4.5%;林业产值0.17亿元,增长16.8%;牧业产值10.42亿元,增长4.0%;渔业产值62.45亿元,增长3.6%;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64亿元,增长5.3%。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59.17亿元,粮食播种总面积17.28万亩,产量6.97万吨。 

  主要产品产量均有不同程度增长。水产品总产量19.49万吨,增长4.1%,其中:海水品产量11.57万吨,增长2.2%;淡水品产量7.91万吨,增长6.9 %。牛奶产量0.06万吨,增长6.3 %;肉类产量1.91万吨,下降2.0%;禽蛋产量1.60万吨,增长6.1%;蔬菜产量64.86万吨,增长5.5%。年末生猪存栏  93402头,增长37.8%;生猪出栏170086头,下降2.6%。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2020年,全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972.14亿元,现价增长5.8%。按企业规模分 :大型工业1544.13亿元,增长10.5%;中型工业673.75亿元,增长3.1%;小型工业744.12亿元,增长1.6%;微型工业10.14亿元,下降58.2%。按行业分:食品饮料加工业135.33亿元,下降13.6%;纺织业2143.61亿元,增长5.6%;羽绒加工及制品业40.1亿元,增长9.8%;冶金业287.84亿元,增长19.1%;机械工业114.85亿元,增长7.3%;电力生产供应业42.82亿元,增长5.7%。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97.3%。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3%。 

  2020年,全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158.94亿元,下降8.5%,其中:内资企业131.47亿元,下降4.8%;港澳台商投资企业10.16亿元,下降4.1%;外商投资企业17.31亿元,下降30.8%;私营企业124.26亿元,增长15.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8.4元,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5.6%。 

  建筑业。2020年,全区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106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63.76亿元。实现增加值44.72亿元,增长11.7%;实现利润总额15.1亿元;实现税金总额12.2亿元。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344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2020年,全区入库统计固定资产投资项目455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2%。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1.7%,其中: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7%;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7.5%。全区民间投资下降6.9%。 

  2020年,全区完成房地产投资130.72亿元,下降1.9%。按构成分:建安投资76.38亿元,增长4.8%;土地购置费51.55亿元,下降8.6%。按工程用途分:住宅投资75.87亿元,下降12.4%;办公楼投资17.33亿元,增长62.9%;商业营业用房投资15.16亿元,增长2.2%。全区商品房销售面积169.68万平方米,增长8.6%,其中:住宅增长0.2%,销售额增长10.3%。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增长趋缓。2020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8.56亿元,下降0.9%。从增长情况来看:一季度下降15.1%;上半年下降4.8%;前三季度下降1.8%;全年下降0.9%。 

六、对外经济 

  对外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增长。2020年,全区实际利用外资6.92亿元,完成全年目标200%;完成三资企业工业总产值525.68亿元,增长2.4%。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2020年,全区实现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20.33亿元,增长6%。客运周转量25986万人公里,下降35.6%,其中:陆运25790万人公里,下降35.5%;水运197万人公里,下降42.2%。货运周转量189639万吨公里,增长8.7%,其中:陆运61175万吨公里,增长8%;水运128464万吨公里,增长9%。民航旅客吞吐量886万人次,下降40%。 

  邮电业务平稳发展。2020年,全区邮电、移动机构单位35个,共有电话8.32万部、天翼18万部、移动电话64.05万部。全区邮路总长度373公里、农村投递路线1838公里、邮政储蓄年末余额42.31亿元。完成电信邮政移动业务总收入7.31亿元,其中:电信业务总量2.22亿元;移动业务总量3.79亿元;邮政业务总量1.3亿元。 

  旅游产业快速发展。2020年,全区接待国内外游客337.16万人次,下降32.7%,旅游总收入52.35亿元,下降32.8%。至年底,有6个国家3A级旅游景点、1个国家2A级旅游景点,有五星级旅游饭店1家、四星级旅游饭店1家、三星级旅游饭店2家,旅行社14家(本地社10家,省福州市设立的分社4家),另有旅行社服务网点37个。 

八、金融

  金融市场运行总体平稳。2020年年末全区金融机构(不含保险和证券机构)22家。年末全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070.83亿元,比年初增长11%,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32.02亿元,比年初增长11.5%。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233.84亿元,比年初增长18.1%,其中:企业贷款增长15.2%,个人贷款增长22.3%。 

九、教育和科学事业

  教育事业持续发展。我区2020年教育民生补短板、为民办实事、城区幼儿园扩容工程、滨海新城教育配套工程等共安排学校建设项目28个,建筑总面积33.16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202845万元,2020年度计划投资67492万元,完成年度投资73792万元,完成率109.33%。中等职业教育招生1610人,在校生3797人,毕业生849人。成人高等教育招生86人,在校生190人,毕业生123人。全区共有126所公办中小学校,其中:教师进修学校1所,中学28所,中等职业学校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小学94所。普通中学在校生34739人,增长13.9%;招生12688人,增长17.6%;毕业生9950人,减少12.7%。小学在校生56510人,增长2.2%;招生9234人,减少6.5%;毕业生9035人,增长11.8%。全区幼儿园(含小学附设学前班)147所,在园生26040人,增长0.8%。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157人。 

  实施数字经济赋能先进制造业,产业发展活力增强。大力实施数字经济赋能先进制造业,坚持用工业互联网打通产业链供应链操作链,已打造骏鹏智造、景丰科技等5个智能化工厂,恒申合纤、雪人制冷等8个数字化示范车间,近200家工业企业接入长乐纺织工业互联网平台。大东海实业、恒申集团、永荣控股上榜2020中国企业500强,金纶高纤等4家企业上榜2020中国民营企业500强,长源纺织等5家企业上榜2020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3家、省级21家, 获批省市科技计划项目9个,列入重点上市后备企业56家,华渔教育科技、网龙普天教育科技分别入选省级数字领域“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新认定省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4家、“专精特新”企业2家、院士工作站1个,“5G+智慧教育应用示范”等4个项目入选省数字经济百项应用场景。 

  持续深化质量提升。继续强化“质量强区”工作,推动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继续引导企业引进外省专利技术成果并完成授权、维持,提高我区发明专利授权率。推广先进质量管理经验和方法,帮扶企业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加大省、市级政府质量奖培育力度,兑现知识产权及质量奖励。5家企业列入贯标企业培育名单,2家企业通过福州市知识产权示范企业认定,5家企业进入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复核阶段。全年共收到授权专利材料1390件,发放专利奖励及各项知识产权项目奖励1761.2万元。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巩固提升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成果,完成4家高级版(3.0版)综合文化站和46家高级版(3.0版)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提升建设任务。加强基层场馆设施建设,建成非遗展示长廊、4个图书馆分馆(流通点),开通“长乐区图书馆悦读平台”等数字平台,建成24小时自助电子图书馆。利用基层场馆开展“长乐非遗物质文化遗产展”等线上线下活动展览等51场。打造长乐特色非遗品牌,建成6个区级非遗传习所、2所区级非遗传承示范校园、4个市级非遗传承示范基地。 

  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医疗卫生短板加快补齐,古槐镇中心卫生院新院项目建成投用,空港医院、松下镇卫生院公卫大楼竣工,区人民医院、湖南镇、罗联乡卫生院新院完成主体建设,江田镇中心卫生院新院、文武砂卫生院新院启动建设。2020年,全区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共432所,其中区直卫生单位6家,区直医疗机构4所,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所,乡镇卫生院14所,社区卫生服务站、 村卫生所、医务室(卫生站)、门诊部、诊所共396所,民营医院6所,急救中心1所,区医院拘留所卫生所1所。医院床位数2671张,全区公立医疗机构职工总数3309名。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2020年,全区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投入440万实施2020年长乐区全民健身工程。承办“第三届‘吴清源杯’世界女子围棋赛暨2020年世界人工智能围棋大赛”和“2020年福州市全民健身运动会高智尔球比赛”。组队参加福州市第二十五届运动会,共取得金牌61枚、银牌80枚、铜牌79枚,12人打破10项福州市运动会赛会纪录,获青少年组团体三等奖、群众组团体三等奖。 

十一、环境保护

  坚持绿色发展,生态环境全面提升。污染防治持续推进,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工作通过国家生态环境部验收,九大类77项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任务、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有序推进,闽江流域长乐段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基本完成,闽江河口湿地生态保护提升、闽江沿线长乐段环境整治进展顺利,龙峰渣土资源化利用项目一期建成投产、二期建成试运行,空港污水处理厂启动建设,投入7.7亿元建成污水管网1066 公里,17条河道清淤整治13.7公里,取缔关停散乱污企业(场所)23家,植树造林3454亩,“村植千树” 完成71个村,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09%。 

十二、民生保障

  年末全区户籍人口76.53万人,其中:0—17岁的人口占20.7%;18—34岁的人口占22.2%;35—59岁的人口占38.7%;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18.4%。全区常住人口79.03万人,人口出生率7.8‰,死亡率4.5‰,自然增长率3.3‰,城镇化率60%。 

  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670元,增长2.9%;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1752元,下降2%;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888元,增长6.5%;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0101元,增长0.2%。城乡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35.7%。 

  民生福祉持续改善。民生领域投入持续加大,全年区财政用于民生领域支出累计246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6.4%。教育、卫生健康、养老等六大类158个民生补短板项目完成投资72.4亿元,30个为民办实事项目完成投资27.1亿元。就业形势总体稳定,新增城镇就业7901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6408 人,社会保险覆盖面持续扩大。社会救助力量增强,区慈善总会、海外域外乡亲联谊会等社团组织积极开展扶贫济困、爱心助学、医疗救助、老区帮扶等活动,累计救助金额达3751万元,受益群众11.85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