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县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0

选择区域:>>

领导阅示:

和 县 统 计 信 息

第 3 期

总第1320期

和县统计局 二○二一年五月三十一日

2020年和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历史罕见的洪涝灾害以及复杂严峻的内外部环境,全县上下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统筹推进疫情防控、防汛救灾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经济发展稳定向好,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为扎实推动“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山水和州、江北新城”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综合

全县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初步测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66.7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4.5%。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28.36亿元、97.00亿元和141.39亿元,分别增长2.1%、6.8%和3.2%。三次产业结构比由上年的10.6:37.1:52.3调整为10.6:36.4:53.0,一产比重持平,二产比重有所回调,三产比重持续提高,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按全县常住人口(41.09万人)计算,人均GDP达到64918元,折合9922美元。

全年新增城镇实名制就业5706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101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491人,就业困难人员帮扶就业33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35%。

二、农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1.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2.5%。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8.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2.1%。

全年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138.7万亩,比上年增长1.5%;全年粮食总产量38.1万吨,比上年下降4.3%;油料总产量1.6万吨,比上年增长6.7%;蔬菜播种面积为26.2万亩,比上年增长3.6%,蔬菜总产量50.2万吨,比上年增长4.1%。全年肉类总产量达3.3万吨,比上年增长10.7%。水产品产量2.3万吨,比上年增长4.5%。

表1: 2020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增长速度

产  品  名  称 计量

单位

总产量 比上年

增减(%)

粮食 万吨 38.1 -4.3
  其中:稻谷 万吨 28.2 -6.6
        小麦 万吨 9.2 2.2
油料作物 万吨 1.6 6.7
  其中:油菜籽 万吨 1.5 7.1
棉花 146 -17.0
蔬菜及食用菌 万吨 50.2 4.1
瓜果类 万吨 3.9 21.9
肉类总产量 万吨 3.3 10.7
禽蛋产量 6776 -0.7
生猪饲养量 万头 17.16 57.4
  其中:出栏 万头 12.83 42.2
家禽饲养量 万只 1546.66 6.4
  其中:出栏 万只 1340 7.5
水产品产量 万吨 2.3 4.5

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56.57万千瓦,全年机耕面积90.02千公顷,机播面积54.99千公顷,机电灌溉面积45.80千公顷,机械植保面积48.73千公顷,机收面积68.77千公顷,设施农业总面积4107公顷。农业机械化程度明显提高,主要农作物机耕、机播、机收水平分别达到98.79%、60.35%和75.47%,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0.26%。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县工业按可比价计算增长7.0%,工业化率为22.7%,工业对全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1.2%,拉动经济增长1.9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3%。大中型工业增加值增长11.3%。

全县17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42.68亿元,比上年增长6.9%;实现利税19.7亿元,增长10.7%;其中实现利润11.5亿元,增长12.7%;实现入库税金12.2亿元,增长21.3%。全县规模以上工业纳税过百万元的企业78户,过千万元的企业16户,这其中过亿元的企业2户。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大米产量25.1万吨,下降10.6%;水泥产量1113.1万吨,增长22.6%;化学农药原药产量1.9万吨,增长2.7%;泵1.3万台,增长8.9%;阀门2.7万吨,增长6.6%。

表2: 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及增长速度

指 标 名 称 单位 2020年 同比增减

(%)

大米 250677 -10.6
饲料 166537 10.6
精制食用植物油 27922 21.8
鲜、冷藏肉 29645 108.3
人造板 立方米 95484 -12.3
家具 64078 643.4
化学农药原药(折有效成分%) 19052 2.7
化学药品原药 2 -99.6
硅酸盐水泥熟料 7526751 12.6
水泥 11130937 22.6
商品混凝土 立方米 1904616 4.3
钢材 32552 -73.0
铜材 38182 20.8
13158 8.9
阀门 27040 6.6
两轮脚踏自行车 68560 -54.0

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36.58亿元,扣除价格指数影响实际增长6.5%。全县30家资质内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 27.75亿元,增长16.1%;房屋建筑施工面积 133.37万平方米,下降2.6%;房屋建筑竣工面积89.07万平方米,下降18.7%。

  1. 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1.7%,其中制造业投资占比32.6%,较上年提高7.6个百分点;技术改造投资占比12.2%,较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占比77.1%,较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

五、国内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5.33亿元,比上年增长3.5%。其中限额以上商业企业实现消费品零售额8.99亿元,增长14.1%。从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销售分类情况看,粮油、食品类实现零售额2.61亿元,增长39.9%,服装类实现零售额0.49亿元,下降16.9%,日用品类实现零售额0.65亿元,增长4.2%,家用电器和音响器材类实现零售额0.68亿元,下降6.2%,汽车销售市场实现零售额1.07亿元,增长19.5%。

六、对外经济

全年实际利用外资5.34亿美元,增长16.7%。

七、交通运输、邮电

全年实现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8.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下降0.3%。年末境内公路总里程1884.576公里,内河航道里程62公里。全县民用汽车拥有量37937辆,营运汽车1169辆,其中载客汽车312辆。宁和公交换乘中心正式投入使用。全县邮电业务总量3.35亿元,增长2.8%。其中,邮政业务总量0.66亿元,电信业务总量2.69亿元。年末固定电话用户5.2万户,移动电话用户41.28万户。年末互联网宽带用户15.14万户(不含手机上网用户)。

八、财政、金融与保险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收入41.06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3.96亿元,增长9.4%;税收收入35.66亿元,增长10.2%。财政支出50.32亿元,增长9.5%。从支出项目看,住房保障支出增长55.7%,医疗卫生支出增长18.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17.6%,教育支出增长3.8%。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345.8亿元,同比增长16.9%。其中:住户存款余额244.7亿元,同比增长13.9%。年末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233.1亿元,同比增长22.1%。

经初步统计,全年全县保险业共实现保费收入3.51亿元。其中:人身险保费收入2.02亿元,财产险保费收入1.49亿元。各项赔款和给付支出1.26亿元。其中:人身险赔款0.29亿元,财产险赔款0.97亿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县共有幼儿园42所,在校学生10207人,专任教师546人。小学50所,在校学生23223人,专任教师1676人,师生比1:13.86。初中26所,在校学生10965人,专任教师1210人,师生比1:9.06。普通高中3所,在校学生6555人,专任教师514人,师生比1:12.75。全县普通中小学专任教师取得专业技术职称的共3400人,其中普通高中514人,普通初中1210人,小学1676人。全县学前教育学龄人口总数(3-5岁)10741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为95.03%;小学毛入学率为103.89%,其中:女童小学毛入学率为103.11%;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为97.18%。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4.22%。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3.07%。全县每万人中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为323.55人,其中:高中在校生为121.05人;每万人中小学在校学生数为428.86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招生1691人,在校生3280人。全县每万人中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数为60.57人。

年末共有高新技术企业56家。规上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幅52.4%。全县申请专利741件,授权专利416件,净增有效发明专利109件。全县万人有效发明专利达12.69件,较去年同期增加2.63件。注册商标件数达到541件。华星化工 “华星”商标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1. 文化旅游、卫生和体育

开展各类文化活动385场(含各镇),举办文化大讲堂12场,陋室道德讲堂4期;完成“送戏进万村”68场,大型文化惠民演出活动14场;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5场;放映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广场电影和农村公益电影837场;举办群众文化活动298场,农村体育活动89场。

全年共接待各类游客27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0.3亿元。旅游星级宾馆1家,客房220间,床位330张。截止2020年,我县拥有优秀旅游乡镇4个,星级农家乐30家,其中五星农家乐2家,四星农家乐6家,三星农家乐22家。

全县拥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58个,其中医院9个。拥有床位2217张,其中医院床位1798张。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052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838人,注册护士878人。农村卫生室达到97所,平均每个行政村拥有1.14个卫生所。全年分别救治艾滋病、肺结核病、晚期血吸虫病病人109人、125人和18人,孕妇住院分娩率达100%,婚前医学检查率98.34%。

全年参加各类竞技体育运动赛事,获得奖牌91枚,其中金牌35枚,银牌21枚,铜牌35枚。先后组织开展了半程马拉松、拔河、乒乓球等群众体育活动18次。全县“五个一”(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全民健身中心、体育公园)皆已完成。新建5处社会化足球场已全面完成并投入使用。

十一、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35个市级城乡建设“四合一”项目完成投资34.43亿元。全年完成农村危房改造20户,纳入贫困户住房安全保障56户,全部通过竣工验收;完成棚户区改造506户,审核发放低收入家庭住房补贴59.4万元;完成香格里拉、嘉和名苑2个老旧小区整治任务;新建天然气管网25公里,新增天然气居民用户3747户、工商业用户30户。

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产值能耗0.3561吨标准煤,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5.3%。全县森林面积2.2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17.4%,活立木总蓄积达到85.1万立方米。

2020年,全县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伤亡事故2起,死亡2人,均为一般工矿商贸生产安全事故。没有出现涉及安全生产和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风险“一票否决”事项。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20年末,全县户籍人口539483人,比上年末减少2018人。其中,乡村人口388439人,城镇人口151044人。全县人口出生率为9.96‰、死亡率为8.63‰,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33‰。

表3:     2020年全县人口主要构成

指  标  名  称 年末数(人) 比重(%)
全县总人口 539483 100.0
  其中:城镇人口 151044 28.0
         乡村人口 388439 72.0
  其中:男性 282011 52.3
        女性 257472 47.7
  其中:0-17岁 93651 17.4
        18-34岁 122634 22.7
        35-59岁 214564 39.8
        60岁及以上 108634 20.1

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全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669元,比上年增长7.3%。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080元,比上年增长6.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636元,比上年增长8.8%。据城乡住户一体化调查数据显示,年末每百户居民家庭拥有洗衣机97.5台、电冰箱113.3台、空调186台、热水器95.7台、移动电话284.3部、家用计算机47.4台、摩托车22.6辆、家用汽车34.1辆。

年末全县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是3.3万人,1.96万人,2.35万人,2.24万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93万人(其中:职工医疗保险2.95万人、居民医疗保险2.98万人)。全县参加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21776人,领取6094人,符合条件的被征地农民参保率、领取率达100%。年末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50.3万人。

年末全县城乡享受最低生活保障12077人,低保标准由月人均604元提高到648元,累计发放低保金7407.47万元。新增社会办养老床位278张,年末县社会福利院及8个农村老年性福利机构分别有床位266张和1265张。在册孤儿159人,在册困难残疾人4372人,在册重度残疾人6543人,发放临时生活救助667人次。

注: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据,正式数据以《和县统计年鉴》为准。

2.全县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

按可比价计算。

3.本公报中城乡建设、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文化旅游、民生保障等统计数据不含郑蒲港新区;林业数据为第三方评估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