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二00五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5

选择区域:>>

2005年,全县各族人民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省委九届六次、七次、八次全会及市委一届九次、十次、十一次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积极抢抓西部大开发和新阶段扶贫开发的良好机遇,扎实推进“五县战略”的实施。加强薄弱环节,狠抓各项工作重点,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  合

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增长。据核算并经市统计局评估,全年实现生产总值(GDP)67602万元,同比增长12.2%。其中:第一产业的增加值为36127万元,同比增长11.1%;第二产业增加值为8254万元,同比增长15.5%;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3221万元,同比增长12.7%;一、二、三产业所占比重由2004年的61.35:20.51:18.14变化为53.44:12.21:34.35。一产下降7.91个百分点;二产下降8.30个百分点;三产上升16.21百分点。全县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952元,同比增加341元,增长11.03%。

二、农  业

全县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重点,抓好农村经济工作,农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产业化步伐加快,优质烤烟、畜禽饲养取得重大进展,组织农民劳务输出的力度加大,促进农民收入稳步增加。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5160万元,同比增长11.45%。其中:农业产值24706万元,同比增长5.53%;林业产值4519万元,同比增长2.84%;牧业产值24396万元,同比增长22.5%;渔业产值570万元,同比增长23.89%。

全县拥有耕地面积238594亩,其中:田99512亩,地139082亩。人均耕地面积0.69亩,比上年减少0.01亩,粮食作物播面406866亩,同比下降6.71%。人均占有粮 。

主要农产品产量

指      标   单位   2005年   同比增长%

粮食总产量    吨    115895 -0.16

油菜籽产量    吨    5392 -2.95

烤烟产量      吨    2084 55.29

水果产量      吨 2846 4.98

蔬菜产量      吨  25118      4.79

茶叶产量      吨    74         4.23

林业生态建设。完成造林6万亩,其中:退耕还林1万亩,荒山造林5万亩;珠江防护林2万亩,其中:人工造林1万亩,封山育林1万亩。

主要林产品产量如下:

指  标       单位    2005年    同比增长%

油桐籽        吨     2851 -5.63

油茶籽        吨     71          51.06

核 桃        吨     75         -27.18

板 栗        吨     74          -8.64

木材采伐量   立方米  9171         0.91

畜牧业生产发展速度加快。农业内部结构调整的力度加大,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的结构由上年的47.72:9.57:39.97:2.74变化为44.79:8.19:44.23:2.79。种植业、林业分别下降2.93、1.38个百分点,畜牧业、渔业分别上升4.26、0.05个百分点。

主要畜产品产量和牲畜出栏头数如下:

指 标     单位   2005年   同比增长%

当年出栏肉猪       头     175053       27.53

      肉类总产量         吨     19927        21.57

其中:猪肉         吨     15084        16.34

牛肉         吨     1588         46.22

禽蛋产品         吨     641          10.14

大牲畜年未存栏数       头     135609        3.98

其中:  牛           头     114719        4.55

生猪年末存栏数       头     232798       -0.36

羊年末存栏数        只     30214          15.38

业生产稳步增长。全年水产品产量503吨,同比增长22.68%。

农业生产条件改善。年末全县拥有农业机械动力8.6万千瓦,同比增长51.41%;农用化肥施用量(实物量)达20380吨,同比增长2.15%;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121吨,同比减少29.65%,完成坡改梯面积14015亩,新增灌溉面积3000亩,改善灌溉面积6700亩,恢复灌溉面积2955.4 亩,修建水池、小水窖780个。新增解决人口饮水困难人数14000人。

乡镇企业快速发展。全年实现乡镇企业总产值42708万元,实现营业收入43808万元,同比增长17.24%,实现企业增加值13622万元。同比增长15.42%。

 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新的进展。全县实现乡乡通公路,223个行政村通公路157个,村通公路率为70.4%,全县各类项目的实施开始整体推进。全年共投入各类扶贫资金3065万元,实施扶贫项目78个,全年新增解决越过温饱贫困人口6630人。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保持快速增长。全县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新增宏泰化工厂,提高了工业经济的总量,加快工业经济持续发展。全年完成全部工业总产值26271万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19318万元,工业增加值4412万元,同比增长17.63 %;完成销售产值18582万元,产销率为96.19 %;规模以下工业企业产值完成6953万元。

全县规模以上企业9户,有5户亏损,亏损总额1656万元,盈利4户,盈利708万元,入库税金1236万元,同比增长27.95%。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如下:

指  标    单  位     2005年      同比增长%

发电量    万千瓦小时   6730    -11.96

水  泥    吨      57800         84.08

铁合金    吨      6611 -34.73

自来水    吨        452000        18.94

工业硅      吨 8791 208.45

建筑业发展较快。全县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893万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951万元,同比增长29.81%;从投资的性质看,基本建设投资2795万元,同比减少67.18%;更新改造7321万元,同比增长824.37%;房地产投资2400万元,同比增长8.3%。

五、国内贸易

 随着市场的发展变化,乡镇集市贸易和黄果树商场相继建成,进一步疏通流通渠道,拓宽消费的领域。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度增加,购买力显著增强。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3188万元,同比增长12.41%,其中:县的零售额11066万元,同比增长13.07%;县以下的零售额12122万元,同比增长11.81%。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能力增强。完成通村公路建设。全年货物周转量1388万吨公里,同比增长5.95%,旅客周转量5321万人公里,同比增长3.93%。

邮电通讯业稳步发展。全年邮政业务收入188万元,同比增长18.24%;电信业务收入为2208万元,同比增长24.18%,年末城乡固定电话用户达17275户(其中:座机11322户,小灵通5953户),比上年增加3895户,电话普及率496部/万人;移动电话用户上升到24800户,互联网用户增至769户,同比增长167.94%。

旅游发展势头强劲。通过举办黄果树瀑布节格凸河山地极限挑战赛,加大格凸河风景名胜区的推介力度,吸引了省内外游客。全年共接待省内外游客15.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250万元,同比增长29.96%。

七、财政金融

财政收入持续增长。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4486万元,同比增长18.1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041万元,同比增长10.58%;人均地方财政收入87.82元,同比增长10.14%;财政支出23100万元,同比增长45.93%。人均财政支出667.10元。同比增长45.62%;

金融运行稳定。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5032万元,比年初增加12007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27391万元,比年初增加6718万元,各项贷款余额49247万元,比年初增加19542万元。保险机构增加,人民群众的保险意识增强,各项保险的业务进一步扩大。

八、文教卫生

年末全县业余文化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1个,广播电视收转站230座,全县电视覆盖率达75.7%,年末全县各类学校164所,在校学生为74572人,其中:小学在校学生55672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18079人,职业中学在校学生821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8.17%。

全县拥有卫生机构19个,其中:医院14个,共有病床 354张,医疗卫生技术人员347人。

九、人  口

全县年末常住人口为347600人,其中:男183324人,女164276人,性别比为112:100,当年出生人口5474人,死亡2294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9.15‰;人口出生率为15.75‰,死亡率为6.6‰。

十、人民生活与社会保障

据农村住户调查显示,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550元,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6.06%,年末全县从业人员达8389人,同比减少0.53%;从业人员劳动报酬为10197万元,同比增长18.81%;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13181元,同比增长18.51%。社会救济对象16176人,发放城市最低保障金213.2万元。全年安排救济、救灾款249.3万元,发放救济粮356吨,解决受灾地区贫困人口的生活困难。年内参加养老保险职工人数为982人。

十一、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城镇综合治理取得新的成绩。2005年县城生活垃圾清理量14600吨,辽青垃圾填埋场建成使用,垃圾围城白色污染压力有所减缓。县城饮用水母猪笼、三岔河地表饮用水质基本上达到国家三级标准。

生态建设稳步推进。在农村推广清洁能源,兴建沼气池3900口、改圈159个,改厨310间、改厕226口,全县秸杆禁烧面积18161公顷,秸杆综合利用率达到91.5%。

注:生产总值、工业生产总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对比价格计算;常住人口以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推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