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年,是实现“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县上下高举“发展、团结、奋斗”的旗帜,深入实施工业强县、城镇化带动战略,奋力克服风灾、雹灾、洪灾、特大旱灾等自然灾害不利因素的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呈现出“发展提速、转型起步、后劲增强、增比进位提升”的良好态势。全县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民生持续改善,城乡建设展现新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社会事业协调推进,实现了“十二五”发展的良好开局。
一、综 合
结构调整初见成效,经济结构继续优化。 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初步核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GDP)203815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6.5%。其中:第一产业的增加值为76936万元,同比增长2.8%;第二产业增加值为31254万元,同比增长16.6%;第三产业增加值为95625万元,同比增长29.1%;一、二、三产业所占比重由2010年的42.2:15.04:39.76变化为37.75:15.33:46.92。一产下降4.45个百分点;二产上升0.29个百分点;三产上升7.16百分点。第一、二、三产业分别拉动GDP增长1.13、2.64、12.69百分点,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6.85%、16.02%、76.89%。全县人均生产总值7563元按(常住人口计算),同比增加2075元,增长37.81%,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144美元。
表1 生产总值及行业构成
指标名称(万元)
|
单位
|
2011 年
|
比上年增长(±%)
|
生产总值
|
万元
|
203815
|
16.5
|
第一产业
|
万元
|
76936
|
2.8
|
第二产业
|
万元
|
31254
|
16.6
|
工业
|
万元
|
24684
|
16.6
|
建筑业
|
万元
|
6570
|
16.3
|
第三产业
|
万元
|
95625
|
29.1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万元
|
15756
|
8.00
|
批发和零售业
|
万元
|
9863
|
12.4
|
住宿和餐饮业
|
万元
|
4759
|
8.7
|
金融业
|
万元
|
3623
|
19.1
|
房地产业
|
万元
|
4024
|
16.9
|
营利性服务业
|
万元
|
11524
|
135.00
|
非营利性服务业
|
万元
|
46076
|
30.1
|
二、农 业
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重点,促进农村经济工作持续稳步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产业化步伐加快,优质烤烟生产、畜禽饲养水平进一步提高,组织农民劳务输出的力度加大,促进农民收入稳步增加。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2607万元,同比增长4.35%。其中:农业产值34230万元,同比增长5.32%;林业产值7480万元,同比增长10.07%;牧业产值57800万元,同比增长2.68%;渔业产值1236万元,同比增长27.83%,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861万元,同比增长4.83%。
全县拥有耕地面积245487亩,其中:田99620亩,地145867亩。人均耕地面积 0.91 亩,与上年持平,粮食作物播面362876亩,同比下降1.57%。人均占有粮 301公斤。
表2 主要农产品产量
指标
|
单位
|
2011 年
|
同比增长±
|
粮食总产量
|
吨
|
81218
|
-17.02
|
油菜籽产量
|
吨
|
4546
|
28.35
|
烤烟产量
|
吨
|
1754
|
11.86
|
水果产量
|
吨
|
4047
|
16.24
|
蔬菜产量
|
吨
|
61212
|
57.48
|
茶叶产量
|
吨
|
71
|
-7.79
|
林业生态建设。完成造林3.3 万亩,封山育林0.9 万亩,人工造林2.4万亩。石漠化治理0.2万亩。
表3 主要林产品产量如下:
指标
|
单位
|
2011 年
|
同比增长±%
|
油桐籽
|
吨
|
3135
|
2.06
|
油茶籽
|
吨
|
100
|
4.06
|
核桃
|
吨
|
123
|
31.74
|
板栗
|
吨
|
106
|
15.09
|
木材采伐量
|
立方米
|
16436
|
22.57
|
畜牧业生产发展速度加快。农业内部结构调整的力度加大,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的结构由上年33.05、6.91、57.25、0.98、变化为30.86、6.68、59.89、1.20、1.65。种植业、林业、农林牧服务渔分别下降2.19、0.23、0.15个百分点,畜牧业、渔业分别上升2.64、0.22个百分点。
表4 主要畜产品产量和牲畜出栏头数如下:
指标名称
|
单位
|
2011 年
|
同比增长±%
|
当年出栏肉猪
|
头
|
267445
|
-0.01
|
肉类总产量
|
吨
|
29801
|
0.24
|
其中:猪肉
|
吨
|
23134
|
0.01
|
牛肉
|
吨
|
2447
|
0.08
|
禽蛋产品
|
吨
|
415
|
-18.31
|
大牲畜年未存栏数
|
头
|
131334
|
-4.97
|
其中:牛
|
头
|
108260
|
-7.11
|
生猪年末存栏数
|
头
|
265487
|
8.78
|
羊年末存栏数
|
只
|
27766
|
-36.48
|
渔 业生产稳步增长。全年水产品产量845吨,同比增长22.46%。
农业生产条件改善。年末全县拥有农业机械动力15.52 万千瓦,同比增长34.96%;农用化肥施用量(实物量)达20294吨,同比增加2.43%;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127吨,同比增加19.81%,。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保持快速增长。全年完成全部工业总产值77719万元,实现工业增加值24700万元,同比增长16.6%,其中:500万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完成58500万元,工业增加值10637万元,同比增长14.47%;完成销售产值54912万元,产销率为93.87%;规模以下工业企业总产值完成19219万元,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增加值完成14063万元,全部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12.11%,同比下降1.26百分点。对全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2.73%,比上年下降2.79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2.1个百分点,全县 500万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过亿的企业3户元。
全县500万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9户,有6户亏损,亏损总额2057万元,盈利13户,盈利3889万元,入库税金3597万元,同比增长21%。
表5 500万元规模以上工业主要经济指标
单位;万元
指标
|
单位
|
2011 年
|
比上年增长 ±%
|
企业户数
|
户
|
19
|
46.15
|
工业总产值
|
万元
|
58500
|
|
工业增加值
|
万元
|
10637
|
14.47
|
其中:国有
|
万元
|
1738
|
10.11
|
股份合作
|
万元
|
1704
|
0.7
|
股份制
|
万元
|
3932
|
1.21
|
其他
|
万元
|
3263
|
57.10
|
总计中;国有及控股
|
万元
|
4027
|
5.27
|
大中型
|
万元
|
4261
|
11.34
|
其中:国有及控股
|
万元
|
1576
|
10.26
|
总计中:市县区
|
万元
|
10637
|
14.47
|
市县区中;公有制
|
万元
|
1738
|
10.11
|
非公有制
|
万元
|
8899
|
15.43
|
总计中: 轻工业
|
万元
|
162
|
8.69
|
重工业
|
万元
|
10475
|
14.56
|
工业销售产值
|
万元
|
54912
|
16.71
|
工业产销率(%)
|
万元
|
93.87
|
-8.86
|
主营业务收入
|
万元
|
54651
|
19.86
|
利税总额
|
万元
|
4432
|
40.83
|
利润总额
|
万元
|
1832
|
375.84
|
从业人员数(人)
|
万元
|
1763
|
3.95
|
资产总计
|
万元
|
41645
|
13.86
|
负债总计
|
万元
|
29550
|
7.93
|
表6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如下:
指标
|
单位
|
2011 年
|
同比增长±%
|
||
发电量
|
万千瓦小时
|
7901
|
13.18
|
||
水泥
|
吨
|
142800
|
0.7
|
||
铁合金
|
吨
|
7341
|
2.53
|
||
工业硅
|
吨
|
2546
|
-9.1
|
||
碳酸钡
|
吨
|
57803
|
-1.5
|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加大。 2011 年,全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0042万元,比上年增长113.9%。其中:工业投资48024万元,同比增长758.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5284万元,增长126.68%;第二产业投资48024万元,同比增长758.3%;第三产业投资86734万元,同比增长50.73%。从投资的性质看,基本建设投资51107万元,同比增长728.6%;更新改造5791万元,同比增长3760.7%;房地产投资7833万元,同比增长118.6%。农村非农户投资28864万元,同比增长24.5%,农村私人投资46334万元,同比增长221.1%。全县5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148个,其中:工业项目27个,上亿元项目1个。
招商引资初见成效。 引进项目79个,合同引资79.11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4.53亿元,增长375.78%,全年完成12亿目标任务的121.07%。其中:第一产业引进项目7个,到位资金1.57亿元;第二产业引进项目38个,到位资金5.49亿元;第三产业引进项目48个,到位资金7.46亿元;合同引资上亿元以上的项目达17个,占引进项目的21.52%。
五、批发零售贸易
消费市场持续繁荣, 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度增加,购买力显著增强。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78136万元,同比增长19.7%,其中:县的零售额53471万元,同比增长22.77%;县以下的零售额24665万元,同比增长13.6%。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目前,境内无国道;省道2条,全长172公里;县道 5 条,全长97公里;乡道17条,全长282公里;村道294条,全长1149公里,专用工路8条,全长33公里;全县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2011年实施农村公路建设工程14条,55公里,完成投资2849万元,其中:新建公路6条,17公里 。全年货物周转量5164万吨公里,同比增长15%,旅客周转量9739万人公里,同比增长15.6%。
邮电通讯业稳步发展。全年邮政业务收入510万元,同比增长25.62%;电信业务收入为7604万元,同比增长11.53%,年末城乡固定电话用户45709(包括移动式固定电话),比上年增长11.49%,电话普及率169/千人,移动电话用户上升到139054户,同比增长58.43%,移动电话普及率516部/千人,互联网用户增至6969户,同比增长83.39%。
旅游发展势头强劲。成功承办了中国贵州紫云格凸国际攀岩交流大会,进一步提高了紫云和格凸河的知名度及影响力,加大格凸河风景名胜区的推介力度,同时推出一批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等形式多样的乡村旅游,吸引了省内外游客。全年共接待省内外游客104.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84700万元,同比增长191.17%。
七、财政金融
财政收入持续增长。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14611万元,同比增长32.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0689万元,同比增长36.46%;地方税收收入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为53.45%,同比下降3.8个百分点,人均地方财政收入397元,同比增长9.37%;财政支出111425万元,同比增长27.44%。人均财政支出4136元。同比增长25.56%;
表7 财政收入和支出构成 单位:万元
预 算 科 目
|
2011 年
|
比上年增长(%)
|
财政总收入
|
14611
|
32.3
|
上划(增值税、所得税务)收入
|
3922
|
22.14
|
地方财政收入
|
10689
|
36.46
|
一、一般预算收入
|
10689
|
36.46
|
其中:税收收入
|
5713
|
25.92
|
(一)国税组织收入
|
832
|
29.8
|
增值税
|
446
|
5.19
|
企业所得税
|
386
|
77.88
|
(二)地税组织收入
|
5110
|
27.15
|
营业税
|
2454
|
37.33
|
企业所得税
|
117
|
108.93
|
个人所得税
|
425
|
63.46
|
(三)财政组织收入
|
4747
|
49.61
|
二、基金预算收入
|
7851
|
342.79
|
一、一般预算支出
|
111425
|
27.44
|
其中:一般公共服务
|
22166
|
69.43
|
教育
|
25119
|
47.99
|
科学技术
|
166
|
-23.15
|
社会保障和就业
|
13281
|
41.71
|
医疗卫生
|
11141
|
29.64
|
农林水事务
|
20222
|
2.38
|
节能环抱
|
2979
|
-5.34
|
金融运行稳定。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58257万元,比年初增加56688万元;其中,存款120923万元,比年初增加38275万元,各项贷款余额132012万元,比年初增加35072万元。
表8 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
单位:万元
年末余额
|
比去年同月增加
|
比上年末增长(%)
|
|
各项存款余额
|
258257
|
22769
|
28.12
|
其中:单位存款
|
124302
|
12721
|
4.51
|
个人存款
|
120923
|
5282
|
46.31
|
各项贷款余额
|
132012
|
4899
|
36.18
|
其中:短期贷款
|
15648
|
653
|
46.52
|
中长期贷款
|
116364
|
4266
|
34.9
|
八、文教卫生
年末全县业余文化表演团体21个,文化馆1个,全县有线电视用户增加到6150户,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90.5%,广播人口覆盖率达到94% 。年末全县各类学校170所,在校学生为640001人,其中:小学在校学生33717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25375人,职业中学在校学生139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3.12%。
医疗体制有创新,便民就医参合高。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19个,其中医院1个,卫生院 12个,诊所10个,民营医院3所,妇幼保健站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监督所1个。卫生技术人员599人,其中;执业医师124人,助理执业医师69人,注册护士111人,药剂师6人,技师17人,医院、卫生院床位529张。村卫生室122个,乡村医生和卫生员151人。新农合运行机制不断完善,全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口达到29.43万人,参合率98.4%,全年共为参合群众报销376986人次,合作医疗补偿金额5362.34万元 。
九、人 口
全县年末常住人口为268200人,其中:男138284人,女129916人,性别比为106.44:100,当年出生人口3651人,死亡1719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68‰;人口出生率为12.38‰,死亡率为5.7‰。
十、人民生活与社会保障
据农村住户调查显示,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966元,增长26.98%,年末全县单位从业人员达8394人,同比增长9.41%;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为28589万元,同比增长25.18%;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35982元,同比增长14.75%。完成城镇新增就业1271人,培训1991人,其中;农村老动力技能培训1781人,下岗失业再就业124人,创业带动就业10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22%,全县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2258元,增长35.28%,其中:食品、衣着分别增长101.67%、55.47%。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为24.56平方米。
社会保障得到加强。参加企业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556 人,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人96 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人5018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人 8680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人4197人,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 99人。领取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3360人,发放城镇最低居民生活保障经费825万元,城镇低保对象月人均补助205元,领取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77369人,发放城镇最低居民生活保障经费7685万元,农村低保对象月人均补助83元,发放救灾款1036万元,农村低保覆盖率30.1%。
十一、环境保护和生态
城镇综合治理取得新的成绩。县城区域规划面积扩大到20平方公里,城镇化率提高到24%,整脏治乱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加强,县城面貌明显改观。2011年县城生活垃圾清理量46550吨,辽青垃圾填埋场建成使用,垃圾围城白色污染压力有所减缓。县城饮用水母猪笼、三岔河地表饮用水质基本上达到国家三级标准。
生态建设稳步推进。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7平方公里,河道治理5.68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到43.15%。
注 :1、生产总值、工农业总产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对比价格计算。
2 、省市统计局对2010年的种植业数据进行调整: 2010 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调整为98328万元,其中:农业产值调整为32500万元。粮食总产量调整为97873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