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双鸭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4

选择区域:>>>

2024年,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和煤炭、钢铁价格持续下行叠加煤企长期停产的巨大压力,全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承压前行、克难奋进,全力推动经济运行平稳向好、民生事业有效改善、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为加快建设现代化美丽多彩双鸭山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综合

国民经济。初步核算,全市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57.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6.1亿元,增长2.9%;第二产业增加值119.4亿元,增长3.8%;第三产业增加值241.8亿元,增长3.7%。三次产业结构为35.2:21.4:43.4,一、二、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6.1%、20.9%和43.1%。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实现48898元,比上年增长5.2%。

户籍人口。据双鸭山市公安局人口及其变动情况统计年报表显示,全市人口出生率为2.89‰,死亡率为5.3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45‰。年末户籍总人口为133.61万人,比上年减少0.9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85.03万人,乡村人口48.58万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63.64%。0-17岁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比重为9.05%,60岁以上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比重为31.24%。

物价水平。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0.1%。从商品类别看,食品烟酒下降1.6%,衣着上涨1.4%,居住持平,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0.3%,交通和通信下降0.6%,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1.1%,医疗保健上涨1.1%,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3.8%。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下降6.7%,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7.9%,生活资料价格下降2.2%。

表1 2024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指标 上年=100
居民消费价格 100.1
其中:食品烟酒 98.4
    衣着 101.4
    居住 100.0
    生活用品及服务 100.3
    交通和通信 99.4
    教育文化和娱乐 101.1
    医疗保健 101.1
    其他用品和服务 103.8

就业情况。据双鸭山市就业服务中心统计,截止2024年12月末,全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8036人,完成年计划135.6%。失业人员再就业21388人,完成年计划225.1%。就业困难人员就业6846人,完成年计划273.8%。

二、农业

农林牧渔业。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32.1亿元,比上年增长3.3%。其中,农业产值267.0亿元,增长2.9%;林业产值9.5亿元,增长5.6%;畜牧业产值37.7亿元,增长3.8%;渔业产值3.9亿元,增长9.8%;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14.0亿元,增长6.8%。农业机械总动力247.05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0.77%。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98.77%。

粮食产量。粮食产量125.4亿斤。其中,水稻、玉米和大豆分别为48.1亿斤、64.5亿斤和12.5亿斤。全市粮食播种面积1552.1万亩,比上年增加3.6万亩,同比增长0.2%,其中,水稻、玉米和大豆分别为463.4万亩、666.4万亩和419.1万亩。

畜牧业生产。生猪出栏量为54.9万头,下降1.5%;牛出栏量为4.1万头,增长1.9%;羊出栏量为13.8万只,下降7.8%。猪肉产量4.3万吨,下降4.7%;牛肉产量0.7万吨,增长4.0%;羊肉产量0.3万吨,下降5.6%;禽肉产量2.3万吨,增长15.8%;禽蛋产量1.5万吨,增长3.3%;生牛奶产量1.3万吨,下降0.1%。

绿色食品。2024年绿色食品认证面积230.8万亩,比上一年增长20%。2024年绿色食品认证数量85个,比去年下降6%。

经济作物。经济作物播种面积2.4万公顷,比上年下降0.5%。其中,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0.4万公顷,增长15.4%;瓜果类播种面积0.2万公顷,下降12.9%;中草药材播种面积1.2万公顷,下降7.8%。蔬菜及食用菌产量13.0万吨,增长11.8%;瓜果类产量6.3万吨,下降24.9%。

三、工业

工业生产和效益。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2.0亿元,同比下降16.7%;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市直工业实现利润8.7亿元,同比下降16.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务收入447.5亿元,同比下降10.6%;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市直工业实现营收236.2亿元,同比下降6.1%。规模以上工业亏损企业57个,同比下降3.4%;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市直工业亏损企业2个,同比下降33.3%。

重点产业。全年煤炭、电力、钢铁、粮加工、煤化工、建材六大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其中,煤炭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电力行业增加值同比下降0.3%,其中,新能源行业增加值同比下降37.3%;钢铁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7.5%;粮加工行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2.9%;煤化工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7.2%;建材行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3.7%。

工业产品产量。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工业产品中,全年产量比上年增长的有4种。

表2 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一览表

指标 计量单位 绝对值 比上年增长(%)
原煤 万吨 1983.3 -14.4
洗煤 万吨 255.0 -29.7
钢材 万吨 206.7 -1.8
焦炭 万吨 100.5 -9.8
发电量 亿千瓦时 120.7 2.8
水泥 万吨 114.0 -1.2
大米 万吨 20.3 3.0
精制食用植物油 万吨 1.8 -38.8
工业锅炉 蒸发量吨 1003 3.4
饲料 万吨 78.3 -35.0
发酵酒精 万千升 66.8 14.9
燃料乙醇 万吨 50.8 -15.2
石墨矿 万吨 2.1 -71.5
铁矿石成品矿 万吨 43.3 -17.9

四、固定资产投资、建筑业和房地产开发

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比上年增长15.6%。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635.7%,第二、三产业投资分别下降17.9%、13.8%。从隶属关系看,中央投资增长133.8%,地方投资增长8.5%。从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投资增长44.1%,民间投资下降37.0%。基础设施投资同比下降6.8%。

建筑业。全市建筑业总产值实现17.9亿元,比上年下降14.9%。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122户,比上年增长1.7%,实现营业收入27.3亿元,增长3.0%。

房地产开发。房地产开发投资5.7亿元,比上年下降28.9%。商品房销售面积15.1万平方米,增长14.4%,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3.7万平方米,增长9.8%。

五、国内贸易

消费市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1.2亿元,比上年增长2.3%。

热销商品。基本生活类增长较快,粮油食品、日用品、烟酒、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等四类分别同比增长18.7%、13.4%、13.0%和8.6%。“以旧换新”的升级类消费表现较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同比增长9.0%,其中能效等级为1级和2级的商品同比增长26.1%、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同比增长55.8%;通讯器材类同比增长19.4%,其中智能手机同比增长16.8%。

六、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货物进出口总值30.0亿元,比上年增长7.5%。其中,出口16.6亿元,下降10.2%;进口13.3亿元,增长42.7%。

招商引资。新设立外资企业5个,下降37.5%;合同外资金额1115万美元,增长3.7%;实际使用外资748万美元,增长0.1%。全市实际利用内资272.8亿元,增长44.1%。

七、交通、电信和邮政

交通运输。主要运输方式共完成货运量1241万吨。其中,公路1240万吨,增长0.2%;水运1.14万吨。完成货物运输周转量141122万吨公里。其中,公路141121万吨公里,下降3%;水运1.17万吨公里。全市主要运输方式共完成客运量1741万人次。其中,公路1740万人,增长135%;水运1.67万人。完成旅客运输周转量74473万人公里。其中,公路74472万人公里,增长49%;水运1.03万人公里。年末公路线里程4199.7公里。

电信。2024年全年完成电信主营业务收入7.9亿元。年末市内固定电话11.1万部;移动电话147.2万部;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45.3万户。

邮政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累计完成3006.86万件,同比增长11.55%。其中,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1786.64万件。2024年,邮政行业业务收入(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累计完成4.85亿元,同比增长1.46%。其中,快递业务收入累计完成2.38亿元。

八、财政和金融

财政收支。2024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9.23亿元,同比增长13.3%。其中,税收收入21.08亿元,下降3.0%。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9.14亿元,增长5.4%。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9.70亿元,增长10.9%;教育支出18.89亿元,增长0.8%;科学技术支出0.58亿元,下降4.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0.93亿元,增长4.9%;卫生健康支出14.05亿元,下降10.1%。

金融市场。截止2024年12月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641.4亿元(人民币,下同),比年初增长7.3%。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378.5亿元,比年初增长8.5%。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131.4亿元,比年初增长11.5%。其中,住户贷款余额225.8亿元,比年初增长17.3%;企(事)业单位贷款余额900.2亿元,比年初增长9.4%。

保险收入和赔付。全年保费收入41.23亿元,比上年增长7.03%。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3.74亿元,比上年增长6.62%;人身险保费收入27.49亿元,比上年下降1.71%。全年赔付支出18.18亿元,比上年下降2.97%,其中财产险赔款支出9.37亿元,比上年增长25.07%;人身险赔款与给付支出8.81亿元,比上年下降21.86%。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根据双鸭山市教育和体育局2024年教育事业统计,现有基础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共计323所,在校学生97970人,教职工13003人。幼儿园174所,在校幼儿数12434人,教职工2590人;义务教育学校122所,其中:小学62所、普通初中41所、九年一贯制19所,义务教育学校在校学生62758人,教职工7499人;普通高中17所,其中:公办高中14所、民办高中3所,在校学生21064人,教职工2516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7所,在校学生1422人,教职工331人;特殊教育学校3所,在校学生292人,教职工67人。

科学技术。制定出台了《双鸭山市“企业之光”科技创新行动实施方案》,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6户。开展科技成果路演活动3次,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转化落地科技成果11项,完成技术交易额2.18亿元。

知识产权。加强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共查处知识产权违法案件46件,办理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案件2起。开展“知识产权服务万里行”——专利转化运用服务对接活动26次;推动高校与科研机构存量专利盘活工作,存量专利实现100%盘点入库;畅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渠道,利用商标权、专利权质押为企业融资4.214亿元。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普惠工程,建立全省首家知识产权保险中心,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业务双鸭山受理窗口正式启动运行,2家省级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获批,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产业。全市9家综合档案馆馆藏情况,截止2024年底馆藏档案共计434579(卷),其中市档案馆146228(卷)、集贤县档案馆53323(卷)、宝清县档案馆113920(卷)、友谊县档案馆28625(卷)、饶河县档案馆47202(卷)、尖山区档案馆10070(卷)、岭东区档案馆12850(卷)、四方台区档案馆13571(卷)、宝山区档案馆8790(卷)。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100%,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100%。中国广电双鸭山市分公司2024年末有线数字电视用户4.8万户,5G用户7600户。双鸭山日报社2024年全年出版报纸364.04万份。

医疗卫生。全市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081家,其中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26家(三级医疗机构3家(不含市妇幼保健院),二级医疗机构23家;公立医院19家,民营医院7家;综合医院16家,专科医院6家,中医医院4家),一级及未定级医院36家;基层医疗机构99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3家,社区卫生服务站53家,乡镇卫生院45家,村卫生室465家,诊所、卫生所及医务室327家,门诊部69家),专业公共卫生机构19家(疾控中心9家、妇幼保健机构5家(含市妇幼保健院)、急救中心1家、采供血机构3家、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中心1家)。医疗机构床位总数10580张,其中医院8345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910张,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05张,其它卫生机构20张。医疗卫生人员总数10155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3817人、注册护士4479人。

公共卫生服务。疾控机构改革基本完成,27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全部设置公共卫生科。创新开展“校园餐”营养驻点,18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网络直报完成率100%。开展“蓝盾护游”、医疗美容等12个专项监督检查6544户次,行政处罚97件。建成“120院前医疗急救指挥调度信息化平台”,购置3台5G救护车、增设2个急救分站,构建了院前急救、院内急诊与重症救治“三位一体”的全链条急危重症救治体系。

医疗服务。实施18项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管理,调整1454项医疗服务价格,群众门诊、住院次均费用实现双下降。市人民医院与四方台区医院、市中医院与集贤县中医院紧密型医联体成效显著。评选2个省级、17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全部实行整体责任制护理。三级医院全部接入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医学影像云和电子健康卡,实现医学影像跨机构调阅。市中医院异地新建项目开工建设,双矿医院门诊综合楼、市口腔医院、饶河县人民医院投用。四县组建6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开展“对口帮扶”“三甲医院包县”,建设7个基层名医工作室,县域具备独立诊疗能力的分级诊疗病种数量达100种。

人口高质量发展。兑现2023年育儿补贴3123人899.88万元,托育机构运营补贴46家15.85万元。市托育综合服务中心主体建成,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3.99个,超过省定目标。2024年全市出生人口3233人,8年来首次实现正增长。强化妇女儿童健康服务,未发生机构内孕产妇死亡和“艾梅乙”母婴传播。全市安宁疗护试点单位达到5家,65周岁以上老年人医养结合服务率、失能老年人健康服务率分别达到80.7%和91.28%。

体育事业。2024年,举办宝清马拉松、“多彩双鸭山 全民迎亚冬”双鸭山市迎接第九届亚冬会倒计进300天庆祝活动、全民健身大会、中俄青少年排球邀请赛及2024社区健身活动月活动,全市全年共举办各级各类群众体育赛事158次,55569人参加。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居民收入。全市市本级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506元,增长4.3%;市本级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263元,增长6.1%。

社会保障。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70.04万人,其中机关、事业单位6.69万人;参加城乡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4.79万人;参加失业保险17.87万人;参加工伤保险19.72万人。全市离退休35.27万人,其中机关、事业离退休3.16万人,企业离退休32.11万人。

全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86.14万人,其中城镇职工25.69万人,城乡居民60.45万人,目标完成率为100.16%。

社会福利体系。年末全市民政领域各类提供住宿服务机构床位6554张,在院人员3131人,城市低保人数30709人,农村低保人数32574人,临时救助人次数累计7912人次,孤儿人数98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214人。

十二、环境保护

年末有自然保护地共12处,其中自然保护区6处(国家级3处、省级3处),自然公园6处(国家森林公园3处、省级森林公园2处、国家湿地公园1处);自然保护地面积52.6万公顷。

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6.2%,比2023年提高0.6个百分点;细微颗粒(PM2.5)年平均浓度26.1微克/立方米,比2023年升高2.1个百分点。

注:1、本公报各项统计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

2、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及三次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