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原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4

选择区域:>>>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固原加快建设宁夏副中心城市和生态文旅特色市的发力之年。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扛牢“建设先行区、创建示范区、固原作贡献”使命任务不懈怠,全市经济保持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各项事业取得新成效,现代化固原建设迈出新步伐。

图片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463.73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5.82亿元,增长7.5%;第二产业增加值106.65亿元,增长12.2%;第三产业增加值271.26亿元,增长3.6%。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8.5%,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23%,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8.5%。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0527元,比上年增长6.7%。

图1   2020—2024年全市生产总值和增长速度

图片
图2  2020—2024年全市三次产业增加值

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图片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14.08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69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53.56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46.95%,比上年末提高1.29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1.49万人,出生率为13.02‰,死亡人口0.96万人,死亡率为8.39‰;自然增长率为4.63‰。

全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853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1.98万人、创收75.95亿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09亿元,培育创业实体1798个,创业带动就业7110人。

图3         2020—2024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人)

图片
全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下降0.2%。其中食品价格下降0.9%,非食品价格持平,服务价格下降0.1%,工业品价格下降0.1%。

图4    2024年固原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跌幅(%)

图片
图片
二、农业

全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313.41万亩,比上年减少0.05万亩。其中,小麦播种面积33.67万亩,增加1.38万亩;玉米播种面积149.68万亩,增加0.78万亩;马铃薯播种面积76.89万亩,减少4.06万亩;夏杂播种面积2.68万亩,减少0.92万亩;秋杂播种面积50.49万亩,减少2.76万亩。油料播种面积24.18万亩,减少0.58万亩。蔬菜播种面积46.63万亩,增加0.07万亩。瓜果播种面积2.21万亩,减少1.81万亩。

全年全市粮食总产量85.64万吨,比上年增加2.51万吨,增长3.0%。其中,夏粮产量5.72万吨,增长3.4%;秋粮产量79.92万吨,增长3.0%。全年全市小麦产量5.41万吨,增长5.0%;玉米产量50.73万吨,增长2.9%;马铃薯产量23.69万吨,增长0.5%。

全年全市蔬菜产量195.06万吨,比上年增长2%;油料产量2.47万吨,增长0.7%。全年全市肉类总产量10.05万吨,比上年增长7.4%。其中,猪肉产量1.43万吨,下降3.5%;牛肉产量6.04万吨,增长7.6%;羊肉产量2.03万吨,增长14.9%;禽肉产量0.55万吨,增长10.5%;禽蛋产量3.45万吨,增长8.5%。

年末全市生猪存栏12.38万头,下降10.9%;生猪出栏17.83万头,下降4.4%;牛存栏67.33万头,增长1.7%;牛出栏36.46万头,增长4.9%;羊存栏98.50万只,增长10.6%;羊出栏116.44万只,增长15.2%;家禽存栏290.86万只,增长2.1%;家禽出栏301.76万只,增长12.6%。

图5       2020—2024年全市粮食产量(万吨)

图片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市工业增加值64.49亿元,比上年增长11.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5%。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下降1.0%,制造业增长28.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降0.3%。

全年全市发电装机容量147.49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6.9%。其中,火电装机容量67.5万千瓦(含垃圾发电),与上年持平;风电装机容量58.85万千瓦,增长9.3%;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21.14万千瓦,增长27.1%。

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1.04亿元,比上年下降40.6%。分门类看,采矿业利润7.16亿元,下降51.3%;制造业利润1.55亿元,增长123.6%;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利润2.33亿元,下降27.6%。

图片
全市具有资质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133家,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73.62亿元,比上年增长24.5%。

四、服务业

全年全市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31.43亿元,比上年增长7.2%;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8.58亿元,增长3.1%;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8.0亿元,增长6.2%;金融业增加值20.57亿元,增长6.4%;房地产业增加值18.65亿元,增长2.2%;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13.82亿元,增长9.5%;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9.73亿元,增长3.9%。

全年全市公路货物运输总量0.68亿吨,比上年增长7.1%,货物运输周转量104.13亿吨公里,增长1.1%;全年全市旅客运输总量402.88万人次,增长3.3%;旅客运输周转量61528.94万人公里,增长5.1%。铁路客运量28.3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5.3%;铁路货运量612.26万吨,增长32.5%;民航客运量5.2万人次,下降27.3%;民航旅客周转量3365万人公里,下降31.8%;民航货运量45.97吨,增长84.1%;民航货运周转量6.21万吨公里,增长204.4%。

图片
全年全市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累计完成3048.61万件,比上年增长27.5%。邮政普遍服务业完成邮政函件业务34.16万件,包裹业务3.80万件,快递业务量1412.07万件,快递业务收入1.87亿元。

全年全市实现电信业务总量13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年末固定电话用户数3.9万户,移动电话用户数127.7万户,其中5G移动电话用户78.6万户,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50.9万户,物联网终端用户数40.7万户。

全年全市共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20家,其中5A级景区1家,4A级景区6家,3A级景区9家,2A级景区4家。全市有33个注册旅行社,注册导游17人。全年共接待国内游客1672.5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花费76.70亿元,国内游客人均花费458.59元,农家乐接待游客132.37万人次,同比增长40.7%,实现游客花费6266.32万元,同比增长28.2%,农家乐人均花费47.34元。

五、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12.2%。在地方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38.2%,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28.5%,第三产业投资下降4.5%。基础设施投资增长9.7%,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8.4%。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含房地产)增长9.7%,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35.6%。

全年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40.27亿元,比上年下降6.2%。其中,住宅完成投资32.82亿元,下降5.4%。

图片
六、国内贸易

全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3.59亿元,比上年增长3.8%,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05.89亿元,增长4.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7.70亿元,增长1.9%。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额111.86亿元,增长2.8%;餐饮收入额21.73亿元,增长9.5%。

图6         2020—2024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增速

图片
在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8.3%,饮料类增长7.9%,烟酒类增长30.4%,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27.0%,化妆品类下降20.2%,金银珠宝类增长10.8%,日用品类增长2.4%,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45.7%,中西药品类下降11.3%,文化办公用品类下降53.3%,石油及制品类增长2.5%,汽车类增长41.2%。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年全市实现地方财政收入20.94亿元,比上年下降8.9%,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97亿元,比上年下降16.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10.74亿元,增长3.7%,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67.3%。地方财政支出296.63亿元,增长5.0%,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82.04亿元,增长1.8%。其中,教育支出下降2.9%,科学技术支出下降3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14.6%,卫生健康支出下降12%,节能环保支出增长8.2%,城乡社区支出下降24.9%,交通运输支出增长8.0%。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691.37亿元,比上年增长10.0%,其中:住户存款余额497.33亿元,增长10.7%;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677.26亿元,增长10.8%,住户贷款余额484.78亿元,增长12.9%。

全年全市各类保险保费收入15.67亿元,比上年增长2.1%,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9.38亿元,增长4.6%,人身险保费收入6.28亿元,下降1.4%;保险赔付支出8.17亿元,下降4.8%,其中:财产险赔付支出6.33亿元,下降1.1%,人身险赔付支出1.84亿元,下降15.9%;保险赔付率为52.1%,其中:财产险赔付率67.5%,人身险赔付率29.2%。

、教育、科学技术、文化和卫生

年末全市各级各类学校855所,教职工21127人。全年全市学前教育毛入园率93.16%,小学学龄人口入学率100%,初中生毛入学率112.53%,小学六年巩固率98.1%,初中三年巩固率为100.42%,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99.77%。

图片
年末全市拥有自治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2个;自治区技术创新中心61个。登记自治区级科技成果72项,比上年增长26.3%。其中,应用技术类成果54项,占比75%,同比增长5.9%;基础理论类成果18项,占比25%,同比增长200%;专利授权量565件,增长11%。其中,有效发明专利授权量36件,增长2.9%。每万人口有效发明专利、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分别达1.27件/万人、30件,同比增长15.5%和25%。全年共输出技术合同482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9642万元。

年末全市文化系统共有博物馆8个,公共图书馆6个,文化馆6个,档案馆6个。

年末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135个,其中医院30个,在医院中公立医院11个,民营医院19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089个,其中卫生院6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7个,村卫生室804个,门诊部(诊所等)196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14个,其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6个,妇幼保健机构5个,急救指挥中心1个,采供血机构2个;其他卫生机构2个。全市卫生人员总数11441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9324人,其他技术人员312人,管理人员280人,工勤技能人员636人,乡村医生和卫生员889人。卫生技术人员中执业(助理)医师3275人,注册护士4196人,其他781人。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7827张,其中医院6160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287张。全年全市总诊疗人次537.28万人次,住院出院人次22.26万人次。

九、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813元,增长4.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612元,增长7.6%。

图7       2020—2024年固原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其增长速度

图片
图8        2020—2024年固原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其增长速度

图片
年末全市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5.0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45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66.46万人,减少3.89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2.54万人,增加0.37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16.26万人,增加0.85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9.03万人,增加0.28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12.23万人,减少0.09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9.53万人,增加0.34万人。

十、环境保护和应急管理

全市市区环境空气有效监测天数366天,其中优良天数337天,占有效监测天数的92.1%(未剔除沙尘天气影响)。城市建成区范围内共有10个区域环境噪声网格。城市区域昼间平均等效声级为50.5dB(A),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总体水平等级为二级(较好)。

年末全市累计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8起,死亡11人,同比上升37.5%。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0237人,上升15%(2023年为0.0206)。道路交通生产安全事故3起。煤矿百万吨死亡人数为1人。

注: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计算。根据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对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增加值等历史数据进行了修订。

[3]自2018年起,不再公布固定资产投资总量。

[4]资料来源:本公报中就业、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数据来自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生育保险、医疗保险来自市医疗保障局;环境数据来自市生态环境局;交通数据来自市交通局;铁路数据来自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民航数据来自西部机场集团宁夏机场有限公司固原分公司;邮政数据来自市邮政管理局;电信数据来自自治区通信管理厅;财政数据来自市财政局;金融数据来自人民银行固原支行;保险业数据来自固原金融监管分局;科学技术数据来自市科技局;专利数据来自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教育数据来自市教育局和宁夏师范大学;医疗卫生数据来自市卫健委;文化和旅游数据来自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安全生产数据来自市应急管理局;其余数据均来自市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固原调查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