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市统计局 2025年4月
2024年,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各级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加力推进一揽子稳增长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全力稳生产、促消费、强预期,积极有效应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推动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国民经济运行难中求稳、稳中趋升态势向好。
一、综合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4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188.93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78.31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275.35亿元,增长1.9%;第三产业增加值635.27亿元,增长3.2%。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1.7%、13.3%、55.0%,三次产业结构为23.4:23.2:53.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0841元,比上年增长3.8%。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33.7万人,其中,年末全市城镇人口103.2万人,乡村人口130.5万人。出生率为7.91‰,死亡率为7.78‰;自然增长率为0.13‰,城镇化率44.16%,比上年末提高1.06个百分点,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6862人。
表1 2024年普洱市人口数及构成
指标 | 年末数(万人) | 比重(%) |
全市总人口 | 233.7 | 100.00 |
其中:城镇 | 103.2 | 44.16 |
乡村 | 130.5 | 55.84 |
其中:男性 | 122.2 | 52.29 |
女性 | 111.5 | 47.71 |
其中:0-15岁(含不满16周岁) | 43.9 | 18.78 |
16-59岁(含不满60周岁) | 146.0 | 62.47 |
60岁及以上 | 43.8 | 18.74 |
其中:65岁及以上 | 28.3 | 12.11 |
全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为99.8%,比上年下降0.2%,其中,食品烟酒价格下降0.5%。
表2 2021-2024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
单位:%
指标 | 2021年 | 2022年 | 2023年 | 2024年 |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 100.1 | 101.3 | 100.5 | 99.8 |
#城市 | 99.9 | 101.2 | 100.7 | 99.6 |
农村 | 100.3 | 101.5 | 100.1 | 100.1 |
#食品烟酒 | 98.6 | 100.7 | 101.5 | 99.5 |
衣着 | 98.9 | 101.0 | 100.9 | 100.9 |
居住 | 100.6 | 100.5 | 100.8 | 100.3 |
生活用品及服务 | 99.9 | 101.1 | 100.3 | 100.7 |
交通和通讯 | 102.3 | 103.9 | 97.4 | 97.6 |
教育文化和娱乐 | 100.7 | 101.5 | 101.1 | 100.2 |
医疗保健 | 99.4 | 100.7 | 100.1 | 100.7 |
其他用品和服务 | 101.2 | 102.3 | 102.8 | 100.3 |
二、民营经济
全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669.80亿元,比上年增长4.0%,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56.3%,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5.63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163.21亿元,增长0.9%;第三产业增加值290.97亿元,增长5.8%。
三、农业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52.78亿元,比上年增长3.9%。其中,农业产值239.85亿元,增长5.2%;林业产值94.14亿元,增长10.5%;牧业产值88.10亿元,下降5.8%;渔业产值20.03亿元,增长7.2%;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0.66亿元,增长4.9%。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522.48万亩,比上年增长0.1%;粮食产量达125.71万吨,比上年增长1.0%。
全年茶叶产量16.64万吨,增长7.1%;油料产量2.96万吨,增长9.5%;烟叶产量5.43万吨,增长1.0%;蔬菜产量82.69万吨,增长4.0%;水果产量67.97万吨,增长10.5%;咖啡产量8.39万吨,增长5.6%;水产品产量11.34万吨,增长3.1%;全年木材产量563.72万立方米,增长12.3%。
全年猪牛羊禽肉总产量24.34万吨,比上年下降5.4%;其中,猪肉产量19.5万吨,下降6.3%;牛肉产量1.58万吨,下降2.3%。全年生猪出栏228.66万头,下降8.2%;牛出栏14.87万头,下降3.4%。2024年末,生猪存栏178.55万头,下降7.7%;牛存栏51.97万头,下降11.5%。
表3 2024年普洱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其增速
指标 | 产量(万吨) | 比上年增长(%) |
粮食 | 125.71 | 1.0 |
油料 | 2.96 | 9.5 |
甘蔗 | 368.44 | 3.5 |
烟叶 | 5.43 | 1.0 |
蔬菜 | 82.69 | 4.0 |
水果 | 67.97 | 10.5 |
茶叶 | 16.64 | 7.1 |
橡胶 | 11.19 | 5.7 |
咖啡 | 8.39 | 5.6 |
水产品 | 11.34 | 3.1 |
四、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74.34亿元,比上年增长1.6%。规模以上工业[3]增加值增长0.8%。分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下降23.3%,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1.1%。
分行业看,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9.0%,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比上年增长27.5%,农副食品加工业比上年增长26.4%,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比上年增长11.1%,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比上年增长5.1%,造纸和纸制品业比上年增长1.8%,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比上年增长1.0%。有色金属矿采选业比上年下降28.2%,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比上年下降21.7%,医药制造业比上年下降9.1%。
表4 2024年普洱规上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其增速
指标 | 单位 | 产量 | 比上年增长(%) |
精制茶 | 吨 | 8501.81 | 16.0 |
成品糖 | 万吨 | 41.30 | 16.0 |
铜选矿产品含铜量 | 吨 | 13091.71 | -25.7 |
铅选矿产品含铅量 | 吨 | 2311.89 | -62.1 |
锌选矿产品含锌量 | 吨 | 2836.73 | -27.4 |
人造板 | 万立方米 | 71.91 | 7.9 |
松香 | 万吨 | 3.48 | -5.8 |
黄金 | 千克 | 1346.11 | -2.0 |
纸浆 | 万吨 | 29.13 | -0.1 |
中成药 | 吨 | 354.95 | -13.4 |
水泥 | 万吨 | 549.20 | -18.4 |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64.04亿元,比上年增长4.3%;实现利税总额52.05亿元,增长37.7%,其中,实现利润总额36.90亿元,增长55.8%。
全年全社会发电量317.93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2%。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291.46亿千瓦时,增长0.5%。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50.18万吨,下降0.6%
全年建筑业总产值272.05亿元,比上年增长18.7%。
五、服务业
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64.5亿元,比上年增长1.5%。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营业收入下降5.7%,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4.0%,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25.0%,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下降16.2%,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增长11.2%,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长26.9%。
六、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比上年下降9.3%。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37.5%,第二产业投资增长78.4%,第三产业投资下降21.1%。
产业投资[6]比上年增长22.0%,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50.8%。工业投资增长78.9%,占比26.0%;民间投资下降16.5%,占比31.3%。
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34.0亿元,比上年下降44.5%,其中,商品住宅投资22.9亿元,下降36.1%;办公楼投资0.01亿元,下降96.6%;商业营业用房投资7.6亿元,下降56.0%;其他投资3.5亿元,下降54.4%。
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453.4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2.7%;商品房屋竣工面积64.6万平方米,下降57.5%;商品房销售面积43.94万平方米,下降31.6%;商品房销售额26.18亿元,下降30.2%。
表5 2024年房地产业发展主要指标情况
指标 | 单位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长(%) |
房地产开发投资额 | 亿元 | 34.0 | -44.5 |
其中:住宅 | 亿元 | 22.9 | -36.1 |
其中:90平方米以下住宅 | 亿元 | 3.7 | -37.2 |
房屋施工面积 | 万平方米 | 453.4 | -22.7 |
其中:住宅 | 万平方米 | 288.6 | -24.1 |
房屋新开工面积 | 万平方米 | 36.2 | -48.1 |
其中:住宅 | 万平方米 | 27.4 | -29.5 |
房屋竣工面积 | 万平方米 | 64.6 | -57.5 |
其中:住宅 | 万平方米 | 34.1 | -68.4 |
商品房销售面积 | 万平方米 | 43.9 | -31.6 |
其中:住宅 | 万平方米 | 34.4 | -28.2 |
本年实际到位资金 | 亿元 | 32.9 | -37.6 |
其中:定金及预收款 | 亿元 | 7.8 | -30.3 |
其中:个人按揭贷款 | 亿元 | 5.4 | -8.2 |
七、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8.14亿元,比上年增长6.9%。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56.04亿元,增长6.6%;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02.10亿元,增长8.0%。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额380.38亿元,增长5.6%;餐饮收入77.76亿元,增长13.5%。
在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7]中,计算机及其配套产品类增长44.2%,家具类增长16.8%,新能源汽车增长11.7%,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7.7%。粮油、食品类增长7.0%,其中,粮油类增长4.3%,肉禽蛋类增长7.3%,水产品类增长1.3%;日用品类增长1.3%,饮料类增长3.8%。
全年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3.05亿元,比上年下降5.3%。
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73.56亿元,比上年下降24.6%。其中,进口47.60亿元,下降36.9%;出口25.97亿元,增长17.4%。一般贸易进出口总额46.66亿元,增长53.7%。其中,进口29.77亿元,增长17.7%;出口16.89亿元,增长234.5%。
八、交通、邮电业
年末民用汽车拥有量达到41.22万辆,比上年增长5.0%。年末公路通车里程为31919.28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672.02公里,一级公路25.95公里,二级公路1108.67公里。
全年完成邮政行业邮政函件业务19.17万件,包裹业务1.04万件,快递业务量2686.03万件,快递业务收入3.72亿元。电信业务总量23.4亿元。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276.28万户,其中:5G移动电话用户数151.58万户。固定宽带接入用户167.04万户。
九、财政和金融
全年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4.47亿元,比上年增长2.8%。税收收入完成31.99亿元,下降3.3%;非税收入完成42.48亿元,增长7.9%。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324.13亿元,下降0.9%。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9.19亿元,下降14.6%;教育支出45.90亿元,下降9.3%;卫生健康支出43.57亿元,下降2.5%;农林水支出71.55亿元,增长15.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5.74亿元,增长12.8%。
全年金融业实现增加值41.46亿元,比上年增长2.1%。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262.20亿元,比年初增加69.75亿元,增长5.9%。其中,住户存款922.87亿元,比年初增加70.29亿元,增长8.2%。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1319.54亿元,比年初增加61.54亿元,增长4.9%。其中,住户贷款660.09亿元,比年初增加38.35亿元,增长6.2%;企(事)业单位贷款659.21亿元,比年初增加22.97亿元,增长3.6%。
全年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32.1亿元,比上年增长5.3%。其中,财产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11.78亿元,增长3.2 %;寿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12.92亿元,增长8.5%;健康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6.54亿元,增长3.8%;意外伤害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0.85亿元,下降3.4%。全年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12.56亿元,下降0.5%。其中,财产险业务赔款5.97亿元,下降2.1%;寿险业务给付2.44亿元,增长25.7%;健康险赔款及给付3.81亿元,下降9.4%;意外伤害险赔款及给付0.34亿元,下降8.5%。
十、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市共有高等院校3所,普通中专学校5所,职业高中11所,普通中学134所,小学372所,幼儿园397所。全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6704人,在校学生21114人,毕业生8122人;中专(含技校)学校招生3784人,在校生7607人,毕业生2042人;职业高中招生3896人,在校生10175人,毕业生2920人;普通中学招生48287人,在校生136968人,毕业生43186人;普通小学招生31181人,在校生185308人,毕业生32457人;幼儿园在园幼儿70668人。学前三年儿童毛入园率93.27%,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96%,小学毕业生升学率99.09%,初中毛入学率107.06%,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7.61%,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2.51%。
全年共组织实施科技项目332个,投入经费5101万元;获得专利授权592项。
十一、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各种艺术表演团体[8]11个,文化馆11个,公共图书馆11个,博物馆10个。全市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9.3%和99.6%。全市共有调频、电视转播发射台134座,中短波广播发射台7座。
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766个。其中:医院74个(政府办医院 26 个、民营医院48个、社会办医院 8个),乡镇卫生院110个(含8个分院),街道卫生院 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0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455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1个,妇幼保健院11 个。医疗卫生机构实有病床19418张,比上年增加257张。卫生技术人员[9]21502人,比上年增加587人,其中,执业医师5772人,执业助理医师1461人,注册护士9870人,药剂师880人,技师1459(其中检验师843人)人。年末共有村卫生室1008 个,乡村医生2676人,卫生员21人。
全年普洱运动员在国际比赛中获金牌1枚;在全国比赛中获金牌3枚、银牌5枚、铜牌3枚。全年销售体育彩票[10]7.90亿元。
十二、资源、环境和应急管理
规模以上工业主要能源消费量中,焦炭消费量0.58万吨,与上年持平;天然气消费量36.08万立方米,下降12.3%;电力消费量20.49亿千瓦时,增长1.5%。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4.2%。
全年水资源总量280.7亿立方米。年末全市建成水库(塘坝)672座,其中,中型水库25座,小型水库299座,塘坝348座。年末全市水利工程蓄水总量62211万立方米(包括大、中、小型水库及塘坝),比上年增长0.3%。全年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464.96平方公里。
全年全市完成迹地更新面积22.0万亩,森林抚育93.8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8.23%。
全年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32人,比上年下降25.6%,其中:工矿商贸事故死亡14人,下降26.3%;道路运输事故死亡18人,下降25.0%。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20.00万元,比上年增长21.1%。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027人。
十三、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516元,比上年增长4.7%。按常住地分,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74元,增长3.6%;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771元,增长6.4%。
全年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0214元,比上年增长5.8%,城镇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6729元,增长5.0%;农村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6073元,增长6.7%。
年末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37.43万人。其中,参保职工28.84万人,参保离退休人员8.59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43.38万人。年末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4.62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14.76万人。年末全市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15.97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为31.59万人。
年末全市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32个,养老床位3529张。
注释:
[1]公报中各项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最终数据以年鉴为准。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根据普洱市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对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历史数据(图1、图2、图6)进行了修订。
[2]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增加值的绝对值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包括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单位。
[4]规模以上服务业统计范围包括年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卫生行业法人单位;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的房地产业(不含房地产开发经营),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行业法人单位;年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社会工作行业法人单位。
[5]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是指城镇和农村非农户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的固定资产项目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投资。
[6]产业投资是指三次产业中生产经营性行业完成的固定资产投资,其统计范围是:农林牧渔业,工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7]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包括: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单位中的零售额,限额以上住宿、餐饮单位中的商品销售额。
限额以上批发单位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单位;
限额以上零售单位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单位;
限额以上住宿、餐饮单位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餐饮单位。
零售额指售给个人用于生活消费和社会集团用于公共消费的商品金额。
商品销售额指对本单位以外的单位和个人出售的商品金额(含增值税),以及出售给本单位且开具增值税发票的商品金额。在住宿和餐饮业中,本指标反映住宿和餐饮业单位出售商品的销售总额(含增值税)。
[8]艺术表演团体为国有文艺院团数。
[9]2023年卫生技术人员人数修订为20915人。
[10]2023年销售体育彩票金额修订为7.41亿元。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参加失业保险人数、参加工伤保险人数等数据来自普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肉类产量、生猪存出栏数量、牛存出栏数量等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普洱调查队;外贸进出口总额(进口、出口)、一般贸易进出口总额(进口、出口)等数据来自普洱市商务局;民用汽车拥有量等数据来自普洱市公安局;公路通车里程、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一级公路通车里程、二级公路通车里程等数据来自普洱市交通运输局;邮政行业邮政函件业务数量、包裹业务数量、快递业务量、快递业务收入等数据来自普洱市邮政管理局;电信业务总量等数据来自普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移动电话用户数量、固定宽带接入用户数量等数据来自普洱市通信管理办公室;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税收收入、非税收入、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一般公共服务支出、教育支出、卫生健康支出、农林水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等数据来自普洱市财政局;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住户存款、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住户贷款、企(事)业单位贷款等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普洱分行;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财产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寿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健康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意外伤害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财产险业务赔款、寿险业务给付、健康险赔款及给付、意外伤害险赔款及给付等数据来自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普洱监管分局;各类学校数量,各类教育招生、在校、毕业人数,学前三年儿童毛入园率、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小学毕业生升学率、初中毛入学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普洱运动员在国际比赛中获金牌数量、全国比赛中获奖牌数量、销售体育彩票金额等数据来自普洱市教育体育局;组织实施科技项目个数、投入经费等数据来自普洱市科学技术局;专利授权项数等数据来自普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各类艺术表演团体数量、文化馆数量、公共图书馆数量、博物馆数量等数据来自普洱市文化和旅游局;广播人口覆盖率,电视人口覆盖率,调频、电视转播发射台座数,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座数等数据来自普洱市广播电视局;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数量、医疗卫生机构实有病床张数、卫生技术人员人数、村卫生室数量、乡村医生人数、卫生员人数等数据来自普洱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水资源总量、建成水库(塘坝)数量、水利工程蓄水总量、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来自普洱市水务局;迹地更新面积、森林抚育面积、森林覆盖率等数据来自普洱市林业和草原局;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等数据来自普洱市应急管理局;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等数据来自普洱市医疗保障局;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数量、养老床位数量等数据来自普洱市民政局;其他数据均来自普洱市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