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安阳调查队
2025年4月
2024年是强市建设全面起势、奋力突破的一年。全市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河南工作的重要论述及视察安阳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落实省委、省政府支持安阳以红旗渠精神为引领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强市意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市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创新生态积厚成势,文旅融合推新出彩,就业物价总体稳定,人民生活持续改善,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一、综 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72.1亿元,比上年增长4.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18.6亿元,同比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1101.3亿元,同比增长5.5%;第三产业增加值1352.1亿元,同比增长4.1%。三次产业结构之比为8.2:41.2:50.6。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9620元,比上年增长4.8%。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539.4万人,较上年增加1.8万人,城镇化率56.9%,较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分城乡看,城镇人口306.7万人,乡村人口232.7万人。分性别看,男性人口265.2万人,女性人口274.2万人。分年龄段看,0-15岁(含不满16周岁)人口116.3万人,占比21.56%;16-59岁(含不满60周岁)人口311.6万人,占比57.77%;60周岁及以上人口111.5万人,占比20.67%,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83.1万人,占比15.41%。全年出生人口3.67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82‰;死亡人口4.22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84‰。
全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73229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9991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6210人。
全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与去年同期持平。其中,食品价格下降1.7%,非食品价格上涨0.4%;消费品价格下降0.5%,服务价格上涨0.7%,工业品价格上涨0.1%。
表1 2024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以上年为(100)
类 别 |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
合计 | 100.0 |
一、食品烟酒 | 99.2 |
1.粮食 | 99.4 |
2.鲜菜 | 103.3 |
3.畜肉 | 101.4 |
4.水产品 | 101.4 |
5.蛋 | 95.5 |
6.鲜果 | 87.5 |
二、衣着 | 99.7 |
三、居住 | 99.9 |
四、生活用品及服务 | 100.5 |
五、交通和通讯 | 97.5 |
六、教育文化和娱乐 | 100.8 |
七、医疗保健 | 102.9 |
八、其它用品和服务 | 104.9 |
二、农 业
全年全市粮食种植面积843.0万亩。其中,夏粮播种面积434.5万亩,秋粮种植面积408.5万亩。油料播种面积72.3万亩。蔬菜播种面积123.8万亩。
全年全市粮食总产量386.3万吨,比上年增加8.4万吨。其中,夏粮产量212.9万吨,增产6.8万吨;秋粮产量173.4万吨,增产1.6万吨。油料产量21.4万吨,增产3.4%。蔬菜及食用菌产量484.6万吨,增产2.8%。园林水果产量38.6万吨,减产3.4%。中草药产量8624.5吨,减产4%。
全年全市猪牛羊禽肉产量30.46万吨,比上年增长2.7%。其中,猪肉产量18.74万吨,增长2.6%;牛肉产量4647吨,增长3.7%;羊肉产量7034吨,增长1.4%;禽肉产量10.55万吨,增长3%。禽蛋产量16.11万吨,下降4.1%;牛奶产量11.26万吨,下降1.0%。年末生猪存栏189.28万头,增长3.3%,其中,能繁母猪存栏17.25万头,增长0.9%;全年生猪出栏242.31万头,增长1.6%。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0%。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9.4 %;股份制企业增长5.1%,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3.7%。分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12.8%,制造业增长4.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4.6%。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传统产业增长5.1%;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17.2%;高新技术产业增长11.6%。
年末全市发电装机容量 (不含储能)968.24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 3.9%。其中,火电装机容量 322.1万千瓦,增长0.2%;水电装机容量 3.28万千瓦,下降21%;风电装机容量 273.43万千瓦,增长6.8%;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 369.43万千瓦,增长 5.5%。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209.86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 1.1%。其中,清洁可再生电力(风电、光电)发电量 59.70亿千瓦时,增长13.2 %,占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的比重为28.5 %。
全年全市总承包和专业承包资质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011.5亿元,比上年增长8.3%。
表2 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及增长速度
单位 | 产 量 | 增 长 | ||
小麦粉 | 吨 | 1267144.6 | 3.8 | |
饲料 | 吨 | 701281.2 | 11.7 | |
精制食用植物油 | 吨 | 15635.7 | 389.2 | |
鲜、冷藏肉 | 吨 | 65052.6 | -12.5 | |
饮料酒 | 千升 | 7776.9 | -38.7 | |
饮料 | 吨 | 316304.0 | 4.6 | |
卷烟 | 万支 | 1638164.5 | 0.8 | |
纱 | 吨 | 99884.2 | -1.2 | |
布 | 万米 | 10552.7 | 37.8 | |
服装 | 万件 | 3033.5 | 53.1 | |
家具 | 件 | 253385.0 | 82.3 | |
机制纸及纸板 | 吨 | 23097.0 | 55.9 | |
纸制品 | 吨 | 29344.0 | 16.3 | |
化学药品原药 | 吨 | 576659.3 | 4.7 | |
化学药品原药 | 吨 | 1892.1 | 4.4 | |
塑料制品 | 吨 | 6.3 | 4.0 | |
水泥 | 万吨 | 511.8 | -10.6 | |
瓷质砖 | 万平方米 | 43730106.7 | -8.3 | |
耐火材料制品 | 吨 | 147291.0 | 4.2 | |
石墨及碳素制品 | 吨 | 18.6 | 86.1 | |
生铁 | 万吨 | 1229.1 | -16.3 | |
粗钢 | 万吨 | 1049.6 | -25.7 | |
钢材 | 万吨 | 1170.8 | -16.3 | |
铁合金 | 吨 | 397120.0 | 1.5 | |
十种有色金属 | 吨 | 98014.1 | -17.7 | |
工业锅炉 | 蒸发量吨 | 6293.0 | 30.5 | |
金属切削机床 | 台 | 813.0 | -19.7 | |
矿山专用设备 | 吨 | 119409.0 | 28.2 | |
原煤 | 万吨 | 222.2 | 28.1 | |
洗精煤(用于炼焦) | 万吨 | 155.2 | 2.2 | |
焦炭 | 万吨 | 887.9 | -6.6 | |
发电量 | 亿千瓦时 | 209.9 | 1.1 | |
其中:火力发电量 | 亿千瓦时 | 150.2 | -3.0 |
四、交通运输和邮电
全年全市货物运输总量1.8亿吨,货物运输周转量674.8亿吨公里。旅客运输总量4701万人次,旅客运输周转量32.9亿人公里。
全年全市邮电业务总量93.0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其中,邮政行业业务总量40.1亿元,增长36.7%;电信业务总量52.9亿元,增长12.5%。
五、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下同)比上年增长8.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9.8%,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9.4%,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7%。分领域看,工业投资增长19.4%,基础设施投资增长3.7%,民间投资增长8.2%。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增长0.8%。其中,住宅投资下降0.5 %。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9.8%,房屋施工面积下降6.6%,房屋新开工面积下降26.1%,房屋竣工面积增长4.6%。
六、国内贸易
全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020.6亿元,比上年增长6.4%。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总额210.1亿元,增长9.9%。
从限上商品零售类值看,粮油、食品类比上年增长31.8%;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7.3%;家具类增长7.4%;汽车类下降0.2%;家用电器和音像类增长45%;建筑及装潢材料类下降96.7%;烟酒类增长24.9%;日用品类下降14.5%;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比上年下降3.3%;饮料类增长20.9%;中西药品类增长15.4%。
表3 2024年限额以上商品零售类值
单位:万元、%
指标名称 | 类值 | 增 长 |
合计 | 1925961.2 | 12.3 |
粮油、食品类 | 201387.2 | 31.8 |
饮料类 | 36609.1 | 20.9 |
烟酒类 | 57557.8 | 24.9 |
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 | 25057.0 | -3.3 |
化妆品类 | 11911.1 | 14.1 |
金银珠宝类 | 1581.2 | 24.5 |
日用品类 | 27185.6 | 14.5 |
五金、电料类 | 4185.1 | 10.7 |
体育、娱乐用品类 | 1624.1 | -1.7 |
书报杂志类 | 44903.0 | 10.7 |
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 | 0.0 | -100.0 |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 | 144567.7 | 45.0 |
中西药品类 | 102193.4 | 15.4 |
文化办公用品类 | 17206.4 | 18.3 |
家具类 | 9512.7 | 7.4 |
通讯器材类 | 56548.7 | 25.1 |
煤炭及制品类 | 2011.5 | 0.0 |
石油及制品类 | 311298.2 | 17.3 |
建筑及装潢材料类 | 13820.1 | 96.7 |
机电产品及设备类 | 166.4 | -90.1 |
汽车类 | 824031.7 | -0.2 |
其他未列明商品类 | 30794.6 | 38.5 |
七、对外经济
全年全市货物进出口总值79.4亿元,比上年增长4.6%。其中,出口总值59.8亿元,比上年增长9.4%;进口总值19.6亿元,比上年下降7.6%。
全年全市新设立外资企业32个,实际使用外资3534万美元。全市引进省外资金933亿元,增长3.2%。对外直接投资68万美元。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年全市财政总收入395.6亿元,比上年增长1.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40.6亿元,增长2.1%,其中税收收入146.2亿元,下降4.2%,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60.8%;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50.9亿元,增长0.7%,其中,九项民生支出316.7亿元,增长0.9%,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70.2%。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4855.4亿元,比年初增加399.1亿元;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077.7亿元,比年初增加156.2亿元。
全年保险公司保费收入111.41亿元。其中,财产险31.79亿元,人身险79.63亿元。全年赔款支出与给付49.38亿元。其中,财产险21.47亿元,人身27.91亿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年全市各级各类学校2696所。高等院校7所,普通高中79所,中等职业学校17所,技工学校4所,初中262所,小学1021所,特殊教育学校8所,幼儿园1298所。基础教育在校生1110782人,其中:学前133052人、义务806223人(小学492621人,初中313602人)、高中170129人、特教1378人;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47570人。基础教育教职工86186人,其中,专任老师72745人;中等职业教育教职工2905人,其中,专任老师2736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
年末全市共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0个。省级重点实验室5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家,省级实验室1家。启动实施7个省级科技重大专项。获得省级科学技术奖8项(人)(其中主持完成2项,参与完成8项)。全年签订技术合同1611份,技术合同成交金额56.63亿元。
年末全市共有通过资质认定的检验检测机构161个,法定计量技术机构6个,全年强制检定计量器具253989件。当年新增市地方标准19项,新建计量标准6项。年末共有5种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年末共有天气雷达站3个,自动气象站177个。地震观测站21个,地震观测站网3个。
十、居民收入消费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708元,增长4.8%。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057元,增长3.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20元,增长5.0%。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例为1.87,比上年缩小0.03。
全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8870元,比上年增长5.2%。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938元,增长3.9%;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5658元,增长5.6%。
年末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421.5 万人。其中,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 291.4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30.1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531.4万人。其中,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69.2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462.3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59.1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52.0万人。其中,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7.6万人。
年末全市共有95489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其中,7341人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88148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16882人享受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全年临时救助7633人次。年末全市共有各类提供住宿的民政服务机构 187个,其中养老机构178个,儿童福利和救助保护机构9个。民政服务床位5.21万张,其中养老服务床位5.11万张,儿童福利和救助保护机构床位1034张。
十一、文化旅游、卫生健康和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公有制艺术表演团体 13个,文化馆 13 个,公共图书馆 10 个。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7人。
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8497.59 万人次。旅游总收入769.13 亿元。
全年全市运动员共取得全国冠军 8个。全年体质监测和科学健身指导服务 23003人次。年末共有体育场地 22246 个。
年末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6170个。其中,医院117个,在医院中有公立医院34个,民营医院83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6014个。其中,乡镇卫生院8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68个,门诊部(所)1794个,村卫生室4064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7个。其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0个,妇幼保健机构10个。
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技术人员48911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21173人,注册护士21721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36555张。其中,医院26237张,乡镇卫生院7024张。全年总诊疗3426万人次,出院98.88万人次。
十二、资源和环境
年末全市已发现的矿种50余种(含亚种),已查明资源储量的矿种14种,已开发利用的矿种12种。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量1458万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10%,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4.6%。
全市国考河流监测断面中,水质符合I-Ш类标准的比例100%,符合IV类标准的比例0,水质为V类和劣V类 的比例为0。全年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61.7%,PM10平均浓度为82.3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2%;PM2.5平均浓度为50.6微克/立方米,增长1%。
全年平均气温15.6℃。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2.8千公顷。其中,人工造林面积2.7千公顷。共有自然保护区1个,森林公园11个。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1个。
注: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计算。经最终核实,2023年全市生产总值为2572.9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8.7:41.1:50.2。
3.三次产业分类依据国家统计局2018年修订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不含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制造业(不含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是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剔除国际组织)。
4.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根据国家统计局制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7)》确定。高技术制造业根据国家统计局制定的《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分类(2017)》确定。
5.自2021年7月起,银保监会调整合计数据口径,本报告中保费收入合计数据不包含天安财险、易安财险、天安人寿、华夏人寿数据。
6.资料来源: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安阳调查队、市财政局、教育局、商务局、文广体旅局、科技局、市场监管局、人社局、民政局、卫健委、医保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生态环境局、林业局、气象局、防震减灾中心、人行安阳支行、银保监分局等有关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