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安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3

选择区域:>>>

安阳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安阳调查队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形势,全市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阳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扩大内需、优化结构、提振信心、防范化解风险,向纵深推进改革开放,安全发展基础巩固夯实,民生保障有力有效,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安阳迈出坚实步伐。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486.1亿元,比上年增长3.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22.5亿元,比上年增长2.1%;第二产业增加值1026.9亿元,比上年增长2.1%;第三产业增加值1236.7亿元,比上年增长4.4%。三次产业结构为9.0:41.3:49.7,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6070元,增长3.6%。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537.6万人,城镇化率55.7%。分城乡看,城镇人口299.4万人,乡村人口238.2万人。分性别看,男性人口264万人,女性人口273.6万人。分年龄段看,0-15岁(含不满16周岁)人口123.5万人,占比23%;16-59岁(含不满60周岁)人口307.7万人,占比57.2%;60周岁及以上人口106.4万人,占比19.8%,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81.1万人,占比15.1%。全年出生人口3.4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3‰;死亡人口4.3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97‰。

全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78866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0278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6184人。

全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与去年同期持平。其中,食品价格上涨0.2%,非食品价格与去年同期持平;消费品价格下降0.2%,服务价格上涨0.3%,工业品价格下降0.6%。

 

表1  2023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以上年为100)

类 别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合计 100.0
 一、食品烟酒 100.3
1.粮食 101.5
2.鲜菜 102.0
3.畜肉 92.8
4.水产品 99.0
5.蛋 98.7
6.鲜果 101.4
  二、衣着 100.1
  三、居住 99.9
  四、生活用品及服务 100.3
  五、交通和通讯 98.4
  六、教育文化和娱乐 99.7
  七、医疗保健 101.1
  八、其它用品和服务 102.6

 

二、农 业

全年全市粮食种植面积843.4万亩,比上年增加1.21万亩。其中,夏粮播种面积435万亩,秋粮种植面积408.3万亩。油料播种面积69.9万亩。蔬菜播种面积123.4万亩。

全年全市粮食总产量377.8万吨,比上年减少1.48万吨。其中,夏粮产量206.1万吨,减产5.09万吨;秋粮产量171.8万吨,增产3.6万吨。油料产量20.7万吨,与去年同期持平。蔬菜及食用菌产量471.2万吨,增产2.7%。园林水果产量40万吨,减产5.2%。中草药产量0.9万吨,增产17.2%。

全年全市猪牛羊禽肉产量29.7万吨,比上年增长7.1%。禽蛋产量16.8万吨,下降8.5%;牛奶产量11.4万吨,增长14.7%。年末生猪存栏183.3万头,增长2.6%,其中,能繁母猪存栏17.1万头,下降5.1%;全年生猪出栏238.5万头,增长6.7%。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8%。分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下降1.4%,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下降4.9%。分重点产业看,传统产业增长4.2%;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11.2%;高新技术产业增长3.2%;高耗能工业增长0.2%。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97.4%。

年末全市发电装机容量931.77(不含储能)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17.59%。其中,火电装机容量321.4万千瓦,增长0.53%;水电装机容量4.15万千瓦,增长42.20%;风电装机容量258.93万千瓦,增长17.19 %;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350.29万千瓦,增长40.80%。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189.05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6.71%。其中,清洁可再生电力(水电、风电、光电)发电量82.07亿千瓦时,增长9.5%,占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的比重为43.41%。

全年全市总承包和专业承包资质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932.4亿元,比上年增长1.3%。

 

表2  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及增长速度

单位 产  量 增  长
小麦粉 1208669.8 -12.3
饲料 480663.3 9.7
精制食用植物油 3196.0 20.7
鲜、冷藏肉 74342.6 24.4
饮料酒 千升 12685.4 -4.7
饮料 302467.0 -16.4
卷烟 万支 1625613.7 0.7
84555.2 -14.4
万米 6002.3 7.8
服装 万件 1976.4 -1.1
家具 138994.0 3.8
机制纸及纸板 14817.0 8.2
纸制品 19291.0 22.7
化学农药原药(折有效成分100%) 550637.2 -3.9
化学药品原药 1811.6 8.6
塑料制品 6.0 1.1
水泥 万吨 572.2 -15.5
瓷质砖 万平方米 4768.6 12.9
耐火材料制品 130884.7 0.3
石墨及碳素制品 万吨 10.0 -0.8
生铁 万吨 1468.7 9.6
粗钢 万吨 1412.2 8.5
钢材 万吨 1390.2 7.5
铁合金 344123.1 -13.9
十种有色金属 119118.9 6.4
工业锅炉 蒸发量吨 4824.2 13.2
金属切削机床 977.0 4.2
矿山专用设备 93181.0 79.0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 1668.0 75.6
原煤 万吨 173.40 -16.59
洗精煤(用于炼焦) 万吨 141.92 32.10
焦炭 万吨 950.28 2.55
发电量 亿千瓦时 204.20 2.36
其中:火力发电量 亿千瓦时 152.79 5.17

 

四、交通运输和邮电

全年全市货物运输总量2.0亿吨,比上年增长3.4%。货物运输周转量674.8亿吨公里,增长1.3%。旅客运输总量0.2亿人次,增长184.7%。旅客运输周转量16.2亿人公里,增长299.5%。

全年全市邮电业务总量81.9亿元,比上年增长22.9%。其中,邮政行业业务总量29.3亿元,增长36.2%;电信业务总量52.5亿元,增长16.5%。

五、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下同)比上年下降1.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14.4%,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4.8%,第三产业投资下降10.3%。分领域看,工业投资增长24.8%,基础设施投资下降29.3%,民间投资比上年下降5.4%。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增长11.6%。其中,住宅投资增长15.7%。商品房销售面积393.6万平方米,房屋施工面积3191.8万平方米,房屋新开工面积501.3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381.4万平方米。

六、国内贸易

全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959.3亿元,比上年增长8.0%。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总额172.7亿元,增长14%。

从限上商品零售类值看,粮油、食品类比上年增长7.8%;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3.4%;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增长47%;家具类增长39.8%;汽车类增长23.1%;家用电器和音像类增长19.7%;建筑及装潢材料类下降6.6%;烟酒类增长17.2%;日用品类下降31.8%;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比上年下降24.8%;饮料类增长5.5%;中西药品类增长16.2%。

 

表3 2023年限额以上商品零售类值

单位:万元、%

指标名称 类值 增 长
合计 1612834.5 15.0
粮油、食品类 129181.2 7.8
饮料类 27230.7 5.5
烟酒类 42978.2 17.2
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 22688.0 -24.8
化妆品类 10018.1 -3.9
金银珠宝类 498.2 -77.7
日用品类 18572.3 -31.8
五金、电料类 2306.4 -23.4
体育、娱乐用品类 1587.4 0.8
书报杂志类 40232.2 19.8
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 313.7 47.0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 83474.1 19.7
中西药品类 87446.8 16.2
家具类 7816.1 39.8
通讯器材类 30484.0 58.4
石油及制品类 254933.1 13.4
建筑及装潢材料类 6094.3 -6.6
机电产品及设备类 1682.5 -0.9
汽车类 816370.9 23.1
其他未列明商品类 19176.1 -46.8

 

七、对外经济

全年全市货物进出口总值75.8亿元,比上年增长25.1%。其中,出口总值54.7亿元,比上年增长19.7%;进口总值21.1亿元,比上年增长41.9%。

全年全市新设立外资企业31个,实际使用外资559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7.8%。全市引进省外资金904亿元,增长9.4%。对外直接投资103万美元。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年全市财政总收入388.3亿元,比上年增长8.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5.7亿元,增长6.1%。其中,税收收入152.6亿元,增长5.1%,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64.8%;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46.8亿元,增长4.3%。其中,九项民生支出314.9亿元,增长3.5%,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70.5%。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4456.3亿元,比年初增加368.8亿元;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921.5亿元,比年初增加319亿元。

全年保险公司保费收入111.9亿元。其中,财产险31.7亿元,人身险80.2亿元。全年赔款支出与给付46亿元。其中,财产险20.9亿元,人身险25.1亿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年全市各级各类学校2922所。高等院校7所,普通高中76所,中等职业学校19所,技工学校4所,初中267所,小学1104所,特殊教育学校8所,幼儿园1437所。基础教育在校生1179238人,其中,学前161004人、义务854627人(小学536057人,初中318570人)、高中162302人、特教1305人;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48089人。基础教育教职工90060人,其中,专任老师76091人;中等职业教育教职工2874人。其中,专任老师2544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

年末全市共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5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启动实施1个省重大科技专项。获得省级科学技术奖2项(人)。全年签订技术合同728份,技术合同成交金额25.4亿元。

年末全市共有通过资质认定的检验检测机构162个,法定计量技术机构6个,全年强制检定计量器具260271件。当年新增市地方标准16项,新建计量标准10项。年末共有5种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年末共有天气雷达站1个,自动气象站124个。地震观测站21个,地震观测站网3个。

十、居民收入消费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266元,增长6.4%。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861元,增长3.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876元,增长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例为1.9,比上年缩小0.06。

全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7941元,比上年增长5.5%。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117元,增长2.9%;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834元,增长6.9%。

年末全市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94万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28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549.5万人。其中,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68.8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480.7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57.3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51.4万人。其中,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9.3万人。

年末全市共有96338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其中,8449人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87889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16944人享受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全年临时救助0.7万人次。年末全市共有各类提供住宿的民政服务机构179个,其中养老机构174个,儿童福利和救助保护机构5个。民政服务床位5.2万张,其中养老服务床位5.1万张,儿童福利和救助保护机构床位842张。

十一、文化旅游、卫生健康和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公有制艺术表演团体13个,文化馆13个,公共图书馆10个。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人。

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6985.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674.3亿元。全年全市运动员共取得全国冠军4个。全年体质监测和科学健身指导服务3396人次。年末共有体育场地19243个。

年末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6043个。其中,医院107个,在医院中有公立医院34个,民营医院73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5892个。其中,乡镇卫生院8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59个,门诊部(所)1581个,村卫生室4163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8个。其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0个,妇幼保健机构10个。

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技术人员47830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21187人,注册护士21106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38456张。其中,医院26145张,乡镇卫生院8781张。全年总诊疗3325.95万人次,出院96.98万人次。

十二、资源和环境

年末全市已发现的矿种50余种(含亚种),已查明资源储量的矿种14种,已开发利用的矿种12种。

全市国考河流监测断面中,水质符合Ⅰ—Ⅲ类标准的比例100%,符合Ⅳ类标准的比例0,水质为Ⅴ类和劣Ⅴ类的比例为0。全年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58.1%,PM10平均浓度为84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7.7%;PM2.5平均浓度为50微克/立方米,下降3.8%。

全年平均气温15.3℃。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3.958千公顷。其中,人工造林面积3.958千公顷。共有自然保护区1个,森林公园9个。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1个。

 

注: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计算。经最终核实,2022年全市生产总值为2450.37亿元,比上年增长2.3%,三次产业结构为9.6:42.1:48.3。

3.三次产业分类依据国家统计局2018年修订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不含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制造业(不含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是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剔除国际组织)。

4.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根据国家统计局制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7)》确定。高技术制造业根据国家统计局制定的《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分类(2017)》确定。

5.自2021年7月起,银保监会调整合计数据口径,本报告中保费收入合计数据不包含天安财险、易安财险、天安人寿、华夏人寿数据。

6.资料来源: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安阳调查队、市财政局、教育局、商务局、文广体旅局、科技局、市场监管局、人社局、民政局、卫健委、医保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生态环境局、林业局、气象局、防震减灾中心、人行安阳支行、银保监分局等有关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