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儋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4

选择区域:>>

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生产需求平稳增长,市场预期持续改善,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民生保障扎实有力,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24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012.7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4.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6.89亿元,比上年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310.02亿元,比上年增长9.4%;第三产业增加值535.81亿元,比上年增长2.0%。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16.5%、30.6%、52.9%。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较上年分别提高0.2、1.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较上年下降2.0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分别拉动GDP增长0.5、2.5、1.1个百分点。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99580元,比上年增长4.1%。

     

年末全市户籍总户数25.06万户,户籍总人口108.82万人。其中,城镇户籍人口38.03万人,乡村户籍人口70.79万人。根据人口性别划分,男性57.95万人,女性50.87万人。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01.8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28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7.07%,提高0.48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1.03万人,出生率10.12‰;死亡人口0.68万人,死亡率6.69‰。从年龄结构看,0-14岁人口20.24万人,15-64岁人口71.67万人,65岁以上9.93万人。

全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2018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173人,开发公益性岗位3042人,新吸纳就业见习人员430个,在册登记领取失业保险金26227人次,发放失业保险金5220.86万元;累计审批创业担保贷款203笔,共计12860.9万元,带动就业1563人。

2024年,儋州市居民消费价格(CPI)总水平同比下降0.1%。其中,食品价格同比下降0.8%;非食品价格同比上涨0.3%。

表1:2024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居民消费价格

-0.1

食品烟酒

0.0

衣着

-2.0

居住

-0.6

生活用品及服务

1.0

交通和通信

-1.2

教育文化和娱乐

1.3

医疗保健

0.8

其他用品及服务

1.8

  1. 农林牧渔业

全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53.46亿元,比上年增长3.3%。从内部行业看,种植业产值65.06亿元,比上年增长3.8%;粮食产量11.40万吨,增速与上年持平;水果产量14.85万吨,比上年增长2.3%;蔬菜产量44.37万吨,比上年增长2.0%。林业产值17.86亿元,比上年增长17.6%;橡胶产量6.55万吨,比上年增长13.0%。畜牧业产值49.06亿元,比上年增长4.6%;禽类出栏1568.92万只,比上年增长0.7%;生猪出栏107.21万头,比上年增长11.8%。渔业产值113.85亿元,比上年增长0.8%;水产品总产量31.95万吨,比上年增长2.1%。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7.63亿元,比上年增长2.3%。

表2: 2024年农林牧渔业主要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产品名称

单 位

总量

比上年增减(%)

       粮食作物

万吨

11.40

0

其中:水稻

万吨

8.87

-1.7

     薯类

万吨

2.45

6.0

        油料

万吨

0.72

-0.5

        甘蔗

万吨

36.35

-4.3

        蔬菜

万吨

44.37

2.0

        瓜果类

万吨

3.77

6.1

       水果

万吨

14.85

2.3

  其中:香蕉

万吨

5.70

5.6

          火龙果

万吨

1.78

-15.3

          菠萝蜜

万吨

1.82

-15.5

          荔 枝

万吨

0.72

-7.8

橡胶(干胶)

万吨

6.55

13.0

        槟榔

万吨

0.54

24.7

        肉类总产量

万吨

11.26

7.4

   其中:猪肉

万吨

8.42

10.3

        禽肉

万吨

0.28

1.0

  水产品总产量

万吨

31.95

2.1

     其中:海水产品

万吨

30.24

3.7

           淡水产品

万吨

1.71

-19.4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市工业增加值260.73亿元,比上年增长10.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8%。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19.2%。其中,石化行业产值比上年增长23.2%,对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贡献率达88.9%。

从规模以上工业主要行业生产情况看,全市15个大类行业中,有9个行业产值实现增长,增长面60%。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产值比上年增长20.9%,木材加工和木、竹、制品业产值比上年增长8.3%,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产值比上年增长60.2%,橡胶和塑料制品业产值比上年增长25.6%。

3: 2024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产品名称

单位

总 量

比上年增减(%)

1、饲料

万吨

82.42

-1.1

2、自来水生产量

亿立方米

1.88

3.3

3、商品混凝土

万立方米

156.75

-15.8

4、水泥

万吨

131.18

-18.7

5、合成纤维单体

万吨

454.89

101.1

6、合成纤维聚合物

万吨

322.18

48.3

7、纸浆(原生浆及废纸浆)

万吨

193.43

2.2

8、机制纸及纸板(外购原纸加工除外)

万吨

183.67

1.6

9、钢结构

万吨

5.98

-5.4

10、对二甲苯(PX)

万吨

173.10

65.7

11、初级形态塑料

万吨

124.81

16.1

12、人造板

万立方米

41.77

8.5

   全年全市建筑业增加值49.80亿元,比上年增长6.5%。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业企业单位30个。2024年全市资质内建筑企业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23.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48.1%;房屋建筑竣工面积50.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4.1%。

四、服务业

全年服务业增加值535.81亿元,比上年增长2.0%。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60.93亿元,比上年增长1.7%;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80.40亿元,比上年增长8.5%;住宿餐饮业增加值10.13亿元,比上年下降0.9%;金融业增加值27.52亿元,比上年增长5.7%;房地产业增加值87.47亿元,比上年下降6.7%;其他服务业增加值165.41亿元,比上年增长3.7%。

全年全市货物周转量10325.67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4.3%,其中水运货物周转量10314.96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4.35%;旅客周转量3.31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0.75%。

年末全市民用汽车拥有量142528辆,比上年末增加9844辆,比上年增长7.4%。全年新注册汽车18814辆,报废5608辆。

五、国内贸易

全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31.40亿元,比上年增长1.4%。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1.3%,乡村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2.2%。按消费类型分,餐饮收入比上年增长2.8%,商品零售比上年增长1.2%。

六、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上年增长19.9%,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38.68亿元,比上年下降13.8%;非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增长25.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101.1%,第二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68.4%,第三产业投资比上年下降2.7%。分主体看,社会投资比上年增长22.5%,政府投资比上年增长15.3%。

   全年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38.68亿元,比上年下降13.8%。其中住宅投资22.63亿元,比上年下降30.2%;办公楼投资1.25亿元,比上年下降77.5%;商业营业用房投资2.07亿元,比上年下降55.8%。房地产项目房屋施工面积513.55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5.1%,其中本年新开工面积59.31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47.5%。房屋销售面积46.27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6.1%;销售额40.29亿元,比上年下降21.8%。

      

七、对外经济

  全年全市货物进出口总额完成1293.62亿元,比上年增长20.0%。其中,出口额334.64亿元,比上年增长17.6%;进口额958.97亿元,比上年增长20.9%;货物进出口逆差624.33亿元。实际利用外资61.66亿元,比上年增长29%。服务进出口总额168.92亿元,比上年增长20.7%。

八、财政金融

全年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2.81亿元,比上年下降5.4%。其中,税收收入49.11亿元,比上年增长1.6%;非税收入13.70亿元,比上年下降24.1%。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50.43亿元,比上年下降8.6%。

表4:2024年财政收支及其增长速度

财政收入情况

总量
(万元)

比上年
增减%

财政支出情况

总量
(万元)

比上年增减%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628148

-5.4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1504307

-8.6

1.地方税收收入

491138

1.6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

118149

0.7

  #增值税

159279

4.8

   公共安全支出

46280

-8.1

   企业所得税

84414

-12.3

   教育支出

286343

1.3

   个人所得税

32249

60.8

   科学技术支出

23286

1.9

    资源税

453

-59.7

   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

20767

-28.9

    城市维护建设税

50278

5.6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203437

19.1

    房产税

16472

32.1

   卫生健康支出

109994

-11.0

    印花税

70590

11.3

   节能环保支出

26944

-50.2

    城镇土地使用税

21795

-2.9

   城乡社区支出

135769

-45.1

    土地增值税

20987

-29.7

   农林水支出

205541

2.7

    车船税

6208

3.6

   交通运输支出

91914

57.1

    耕地占用税

7517

60.9

   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

83562

-38.3

    契税

17411

-25.5

   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

42526

42.1

2.非税收入合计

137010

-24.1

   住房保障支出

33095

-2.6

  #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

24985

59.1

   粮油物资储备支出

2957

5.2

   罚没收入

14729

41.6

   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

16137

-11.5

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

50915

-28.4

   其他支出

14747

-14.8

   债务付息支出

35370

-0.9

   年末本外币存款余额789.87亿元,比上年增长10.4%;本外币贷款余额796.67亿元,比上年增长16.0%;城乡居民储蓄存款416.33亿元,比上年增长12.0%。

  1. 居民收支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市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557元,同比增长5.0%。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024元,同比增长3.6%;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633元,同比增长6.7%。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总面积42平方米,同比增长2.4%;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总面积39平方米,同比增长8.3%。从居民消费情况来看,城镇和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是42.5%和43.5%。

   

  全年全市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3690元,同比增长8.8%。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8579元,同比增长9.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7959元,同比增长7.5%。

年末全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5261人,比上年下降0.3%;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7231人,比上年增长2.6%;特困供养对象1728人,比上年增长8.7%;临时救助7129人次,比上年增长20.5%。

年末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5万人,其中,在职人员17.43万人,离退休人员7.57万人。全年全市共有7.31万名退休(职)人员调整增加养老金,月人均增加99.60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7.62万人,其中,在职人员11.40万人,退休人员6.22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8.86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81.18万人。参加工伤保险11.88万人。各项社会保险基金收入52.88亿元,各项社会保险基金支出40.07亿元。

全年全市农村危房改造232户,改造面积2.11万平方米;竣工232户,竣工面积2.11万平方米,竣工率100%。

十、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年组织55家企业申报儋州市科技创新专项资金,组织14家企业申报省级2024年度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奖励资金(科技奖补资金),组织企业参加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培训2次,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50家;组织企业参加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培训3次,组织三批次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104家;举办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工作专题培训3次,技术合同成交额5785万元;组织企业参加研发统计培训会3场次;成功举办海南省第二十届科技活动月启动仪式,开幕式当天共有100多家机关事业单位、科技企业参与科普宣传,展出400余个展品,共约800多名群众参与;举办海南省儋州市首届“儋洋杯”创新创业大赛暨产业招商活动,共招引5家优质企业落地儋州;农业科技110服务站现存18家,其中2024年优秀服务站共5家,新培育服务站4家;新增培育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1个,新增市级众创空间1个。

全年市职校招生人数1337人,在校生3363人,在校生比上年增长1.6%;普通高中18所,招生9854人,比上年增长16%,在校生26531人,比上年增长8%;普通初中40所,招生16429人,比上年增长10.2%,在校生46820人,比上年下降2.6%;普通小学155所,招生14550人,比上年下降4.7%,在校生92847人,比上年下降19.8%;幼儿园236所,学前教育幼儿在校生人数35684人,比上年下降7.6%;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250人,比上年增长23.1%。

十一、文化、旅游、卫生健康和体育

   圆满举办第二届东坡文化旅游大会暨第十四届东坡文化节,建设24小时城市书房和儋州市图书馆数字少儿馆,向社会免费开放文化馆、图书馆和博物馆展厅,不断完善15分钟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圈。开展文化下乡惠民活动65场,儋州山歌公益性下乡演出200场,儋州山歌每周一唱8场,广场舞大家一起跳3场等共276场群众文化活动。“青春再聚首·唱响新儋州”2024群星演唱会,实现了儋州举办大型演唱会“零的突破”,吸引约1.8万人现场观看,并带动旅游收入约1800万元。海花岛跨年烟花嘉年华当天吸引8.8万人进入海花岛参观。“泊潮海龙舟”获评2024中华体育文化优秀民俗民间项目。共搜集整理《苏东坡居儋传说故事》1本,儋州山歌345首,《南丰客家山歌集》3本,海头“二月二”习俗有关诗词55首,儋州白话山歌300多首,认定46名非遗传承人,做好“儋味”传承。举办五期公益性免费培训班共60班次,内容涵盖书法、小提琴、电子琴、吉他、广场舞等门类共19个班,参与群众培训人员2000人,开展儋州革命历史宣讲活动共26场。

全年全市累计接待游客1100.2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9.0%。按出游地分,国内游客1091.0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8.7%;入境游客9.1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81.2%。按出游时间分,过夜游客637.8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3%;一日游游客462.4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6.3%。游客花费方面,实现游客总花费89.20亿元,比上年增长19.6%。其中,过夜游客总花费74.94亿元,比上年增长17.8%;一日游游客总花费14.26亿元,比上年增长29.6%。

  全年全市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总数415家。其中,市级公立医院6家(三级医院2家、二级医院3家和市妇幼保健院1家),其他医疗机构4家(市公安监管医院、松涛医院、海南大学儋州校区医院、国营侨值农场职工医院),民营医院10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388家(镇卫生院2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家、社区卫生服务站13家、村卫生室195家、145家诊所,门诊部9家),7家其他医疗机构,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皮肤性病与精神卫生防治中心、市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市公共卫生紧急救援中心、市健康教育所、市医学会、儋州美年大健康体检中心各1家。全市公立医疗机构共有床位数4206张,民营医院共有床位993张;儋州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总数为6937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607人,注册护士3361人,药剂人员348人,检验技师(士)253人,影像技师(士)102人,康复师66人,卫生监督员3人,其他卫生技术人员197人。

   组织举办儋州知名IP赛事国际象棋特级大师超霸战、海南儋州马拉松赛,其中马拉松赛吸引来自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8万名跑者参与。引进举办高尔夫英联邦世界总决赛资格赛,2024中国(海南)街舞大奖赛,2024年儋州市智力运动会、中国(海南)文体艺术全国大奖赛,28届中国大学生乒乓球锦标赛丙C组等国际国内赛事。其中,中国大学生啦啦操锦标赛吸引了来自72所高校,总计1000余名运动员参赛,刷新了该赛事创办以来参赛人数的历史记录。组织队伍参加2024年海南省大众跆拳道锦标赛,荣获15金18银14铜;参加2024年第四届海南国际武术大赛,获得2个集体项目一等奖和个人单项14金12银12铜;参加“硕克杯”2024年海南省青少年足球联赛,获得U16组第一名、U15组第二名、U13组第三名;参加海南省青少年锦标赛,拳击荣获6金5银12铜,冲浪荣获2金2银1铜,足球荣获1银,游泳获得2金5银1铜的成绩。举办和美乡村篮球联赛“村BA”、儋州第一届《舞所畏惧》街舞挑战赛、龙舟赛等37个群众赛事。在我市中小学和幼儿园开展国际象棋普及活动,普及班级167个,总课时3006节,普及人数达7500人。

  1. 资源、环境和应急管理

   初步核算,全年全市全社会能耗1082.15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16.6%。规模以上工业能耗845.38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20.9%。

    全年全市造林绿化面积1.68万亩,其中红树林恢复造林22亩。森林覆盖率54.6%,森林蓄积量1475万立方米。

全年全市空气质量有效监测天数为366天,环境空气质量总体优良,其中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一级标准(优)天数为284天,二级标准(良)天数为81天,轻度污染1天,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100的天数为365天,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AQI≤100的天数比例)为99.7%。空气质量主要污染物浓度细颗粒物(PM2.5)15微克/立方米 、可吸入颗粒物(PM10)26微克/立方米、臭氧(O3)117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硫(SO2)6微克/立方米、二氧化氮(NO2)6微克/立方米及一氧化碳(CO)0.8毫克/立方米。

全年全市地表水环境质量总体优良,我市14个监测断面水质优良率100%;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2个监测断面全年水质均值均达到Ⅱ类标准,达标率100%;全年近岸海域优良水质面积比例为100%。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率为100%。

全市已实现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已建成城镇污水处理厂(站)共19宗,日设计处理能力合计12.58万m3,2024年我市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52.1%(那大城区),完成省水务厅下达的2024年儋州市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任务目标。2024年我市共新增完成498个自然村的生活污水治理,累计完成1606个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为80.3%,已完成省级下达的2024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目标。

全年全市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11起,比上年下降8.3%;死亡15人,比上年增长7%。其中,道路运输业事故5起,建筑业事故2起,旅游业事故1起,工贸业事故1起,修理业事故1起,其他事故1起。

注释:

   1.本公报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最终核实数以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的《儋州统计年鉴-2025》公布的数据为准。

2.地区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对三次产业进行划分。

3.本公报中部分指标合计数与分项数有出入主要是由于四舍五入的原因,均未作机械调整。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财政数据来自市财政局,金融机构存贷款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儋州市中心支行,价格、居民收支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儋州调查队,水产品数据来自市农业农村局,森林数据来自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货物、旅客运输及周转量数据来自洋浦交通运输和港航局,邮政数据来自西部邮政管理局,重点项目数据来自市重点项目建设办公室,对外经济数据来自洋浦经济开发区投资促进局,保障性住房数据来自市住建局,城镇污水处理数据来自市水务局,教育数据来自市教育局,卫生数据来自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社会救助数据来自市民政局,就业数据来自市人社局,社会保险数据来自市社保中心,科技数据来自市科学技术和工业信息化局,旅游、文化体育数据来自市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生态环境数据来自市生态环境局,安全生产数据来自市应急管理局,户籍人口数据来自市公安局,其他数据来自市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