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三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4

选择区域:>>>

2024年,三亚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持续推进改革开放、扩大内需、优化结构、改善民生等重点工作,全市经济发展稳步增长,就业、物价总体稳定,居民收入稳步提高,生态环境不断优化,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一、综合

经济增长。初步核算,2024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1004.70亿元,按不变价计算,同比增长3.4%,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12.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4.18亿元,同比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144.03亿元,同比增长17.5%;第三产业增加值746.49亿元,同比增长1.1%。三次产业结构为11.4:14.3:74.3。各行业增加值详见表1。

表1:2024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

指 标 名 称 单 位 全年累计 增长率(%)
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1004.70 3.4
    农林牧渔业 亿元 119.68 3.9
    工业 亿元 56.01 61.6
    建筑业 亿元 88.58 -1.7
    批发和零售业 亿元 132.01 -7.5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亿元 46.29 13.7
    住宿和餐饮业 亿元 57.87 -1.0
    金融业 亿元 65.48 -3.1
    房地产业 亿元 164.52 -0.4
    其他服务业 亿元 274.27 6.2
    第一产业 亿元 114.18 3.8
    第二产业 亿元 144.03 17.5
    第三产业 亿元 746.49 1.1

财政收支。全市实现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4.15亿元,同比增长4.6%。其中,税收收入105.63亿元,同比下降0.3%;非税收入48.52亿元,同比增长17.0%。税收收入中,增值税22.17亿元,同比增长2.9%;企业所得税12.73亿元,同比增长0.7%;土地增值税27.90亿元,同比下降6.4%;契税15.01亿元,同比下降23.0%;房产税9.61亿元,同比增长72.5%;城镇土地使用税3.89亿元,同比增长27.9%;城市维护建设税4.21亿元,同比增长1.1%;个人所得税5.73亿元,同比增长0.7%。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52.52亿元,同比增长8.6%。其中,卫生健康支出23.30亿元,同比下降10.1%;教育支出28.48亿元,同比增长6.5%;节能环保支出1.80亿元,同比下降23.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1.54亿元,同比下降1.3%;城乡社区支出28.56亿元,同比增长31.4%。

居民消费价格。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下降0.2%。其中,食品烟酒类同比下降1.2%;衣着类同比下降2.6%;居住类同比增长2.9%;生活用品及服务类同比增长0.8%;交通和通信类同比下降2.8%;教育文化和娱乐类同比下降0.2%;医疗保健类同比增长0.1%;其他用品和服务类同比增长0.8%。各月度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详见图1。

人口。全市年末户籍人口785001人,比上年末增加27327人。其中,男性392518人,女性392483人。按民族分,汉族505014人,占总人口的64.3%;黎族247338人,占总人口的31.5%;回族12652人,占总人口的1.6%;苗族4505人,占总人口的0.6%;壮族3020人,占总人口的0.4%;其他民族12472人,占总人口的1.6%。

二、农林牧渔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62.5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4.0%。其中,农业产值112.96亿元,同比增长2.3%;林业产值2.88亿元,同比增长74.3%;牧业产值7.57亿元,同比下降6.0%;渔业产值28.18亿元,同比增长11.2%;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10.93亿元,同比增长7.4%。主要农产品产量详见表2。

表2:2024全市主要农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绝对量 同比增长(%)
粮食 37159 -2.4
   蔬菜及食用菌(含菜用瓜)(含菜用瓜) 332269 6.5
   瓜果类(果用瓜) 83589 13.0
  热作水果 538387 0.5
#芒果 474838 1.2
香蕉 22556 -15.2
火龙果 16221 -7.3
龙眼 2933 15.8
热带作物    
 #天然橡胶 6847 -4.5
椰子 万个 829 -0.7
槟榔(干果)  24793 3.6
肉类    
  #猪肉 13183 -4.9
    牛肉 265 -3.6
    羊肉 498  -7.2
    禽肉  2901 -4.5
  禽蛋产量 2900 11.0
水产品产量 48063 13.5
海水产量 46667 13.0
淡水产量 1396 33.0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全年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按可比价计算)49.1%。其中,轻工业产值同比下降45.7%;重工业产值同比增长50.8%。从经济类型看,股份制企业产值同比增长51.5%;外商及港澳台企业产值与上年持平。从各行业看,农副食品加工业产值同比下降70.3%;食品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12.2%;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产值同比下降9.0%;燃气生产供应业产值同比增长2.9%;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产值同比增长10.1%。主要规上工业产品产量详见表3。

表3:2024全市规上工业产值及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绝对量 同比增长(%)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万 元 - 49.1
 按轻重工业分      
 #轻工业 万 元 - -45.7
  重工业 万 元 - 50.8
 按经济类型分      
 #股份制企业 万 元 - 51.5
  外商及港澳台企业 万 元 - 0
主要产品产量      
 水  泥 万 吨 228.70 -16.8
 商品混凝土 万立方米 558.84 -10.9

建筑业。全年全市建安工程投资同比下降4.4%。建筑业增加值88.58亿元,同比下降1.7%。全市资质内建筑业企业(本地注册)49家,全年签订合同额(含新签订和上年度结转)200亿元,同比增长94.1%;资质内建筑业总产值38.53亿元,同比下降7.1%。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开发

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8%。其中,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37.8%;非房地产投资同比下降10.9%。从构成看,建筑工程投资同比下降4.8%;安装工程投资同比增长13.5%;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下降12.4%;其他费用投资同比增长40.8%。从分行业投资完成情况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下降14.6%;第二产业投资同比下降22.6%;第三产业投资同比增长9.8%。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到位资金875.42亿元,同比下降6.1%,资金到位率为122.4%。其中本年资金来源700.38亿元,同比下降12.0%,占全部资金来源的80.0%。本年资金中,国家预算内资金116.69亿元,与上年持平;国内贷款108.16亿元,同比增长5.3%;自筹资金263.87亿元,同比下降0.4%;其他资金来源23.49亿元,同比下降2.8%。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详见表4。

4:2024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

指标名称 同比增长(%)
第一产业 -14.6
第二产业 -22.6
第三产业 9.8
批发和零售业 -70.1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4.7
住宿和餐饮业 -45.1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43.2
金融业 -
房地产业 33.3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22.3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24.3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4.0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58.7
教育 112.2
卫生和社会工作 20.3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43.9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16.4

房地产开发。全年全市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37.8%。房屋施工面积1333.6万平方米。其中,住宅764.26万平方米,办公楼135.11万平方米,商业营业用房150.84万平方米,其他房屋施工面积283.38万平方米。房屋施工面积中,本年新开工面积246.46万平方米,其中,住宅171.06万平方米。本年房屋竣工面积206.35万平方米,其中,住宅148.98万平方米。房屋销售面积161.77万平方米。房地产开发投资到位资金585.50亿元,同比下降11.3%,资金到位率为166.7%。其中本年资金来源419.24亿元,同比下降21.1%,占全部资金来源的71.6%。本年资金中,国内贷款88.50亿元,同比增长6.6%;自筹资金142.65亿元,同比下降11.2%;其他资金12.14亿元,同比下降5.3%。各月度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指数详见图2。

五、国内贸易

全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8.94亿元,同比下降15.9%。按消费类型分,餐饮收入52.21亿元,同比增长0.9%;商品零售额356.73亿元,同比下降17.9%。从限上单位零售情况看,粮油、食品类同比增长15.4%;服装、鞋帽、针织品类同比下降22.3%;日用品类同比下降35.1%。限上单位汽车零售额62.83亿元,同比下降1.3%。其中,新能源汽车零售额34.41亿元,同比增长24.0%。离岛免税销售实现零售额194.06亿元,同比下降28.9%。

六、交通运输和邮政业

交通运输业。全年凤凰机场旅客吞吐量2142.59万人次,同比下降1.6%。其中进港1075.83万人次,同比下降1.7%。凤凰机场飞行129642班次,同比下降3.8%。交通运输周转量和机场吞吐量详见表5。

5:2024全市交通运输周转量和机场吞吐量

 

邮政业。全年全市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累计完成4617.12万件,同比增长6.2%。其中,全市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2936.95万件,同比增长8.2%;全市邮政普通服务业务量累计完成1680.17万件,同比增长2.9%。

快递业务量中,全年全市同城业务量累计完成268.02万件,同比下降9.2%;异地业务量累计完成2668.50万件,同比增长10.3%;国际/港澳台业务量累计完成0.44万件,同比下降2.6%。

全年全市邮政行业业务收入(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累计完成6.93亿元,同比增长5.3%。其中,快递服务企业业务收入累计完成5.85亿元,同比增长8.4%;邮政普通服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0.08亿元,同比下降1.6%。

七、旅游业

全年全市接待过夜游客人数2615.52万人次,同比增长1.7%。其中,过夜国内游客2540.44万人次,与上年基本持平;过夜入境游客75.07万人次,同比增长152.6%。全年过夜游客总花费904.47亿元,同比增长0.9%,其中国内过夜游客总花费864.10亿元,同比下降2.6%;入境游客总花费56038万美元,同比增长325.1%。旅游饭店平均开房率为65.6%,同比回落2.6个百分点。全市列入统计的旅游宾馆(酒店)327家,拥有客房65132间,同比增长7.1%;拥有床位104310张,同比增长3.6%。全市共有A级及以上景区15处,其中,5A级景区4处,4A级景区6处。接待过夜游客人数和旅游收入详见表6。

6:2024全市接待过夜游客人数和总花费

八、金融业

银行业。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2074.75亿元,同比增长3.0%;贷款余额1373.92亿元,同比下降0.9%。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2428.13亿元,同比下降2.2%;负债总额2385.85亿元,同比下降1.9%;不良贷款率4.9%,同比回落0.8个百分点。

保险业、证券业。全市财寿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28.60亿元,同比下降5.7%。其中,财险13.44亿元;寿险15.16亿元。全市证券业成交额同比增长18.0%。

九、社会事业

教育。全市共有各类学校415所(不含特殊教育),其中,普通高等院校7所,同比增长16.7%;中等职业教育学校3所,与上年持平;普通中学54所,同比增长3.7%;小学112所,同比下降4.5%;幼儿园239所,同比下降5.9%。专职教师24185人,其中,普通高等学校教师5134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教师481人;普通中学教师7184人;小学教师4917人;幼儿园教师6469人。在校学生数275025人,其中,普通高等学校学生75494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学生7291人;高中阶段学生20887人;普通中学学生39416人;小学学生84428人;幼儿园35214人;成人高等学校在校学生12295人。

文化体育。全市共有公共图书馆1个,文化艺术馆1个,博物馆7个,剧场(影剧院)22个,各类艺术表演团队18个。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100%,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100%。文体类比赛中获得奖牌334枚,其中,金牌152枚,银牌89枚,铜牌93枚。

十、人民生活和民生事业

人民生活。全年三亚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540元,同比增长4.4%。从收入来源看,工资性收入24250元,同比增长3.7%;经营净收入7822元,同比增长5.9%;财产净收入4556元,增长5.0%;转移净收入4912元,同比增长4.8%。按常住地分,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666元,同比增长3.9%。其中,工资性收入29216元,同比增长3.1%;经营净收入7128元,同比增长5.6%;财产净收入5607元,同比增长4.7%;转移净收入5715元,同比增长4.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99元,同比增长7.0%。其中,工资性收入10517元,增长7.9%;经营净收入9740元,同比增长6.5%;财产净收入1649元,同比增长7.8%;转移净收入2693元,同比增长5.0%。

就业。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45238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146人,下岗失业再就业21346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255人。

社会保障。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人口4547人,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实际发放金2416.5万元。城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770元每人每月。社会福利院1所,拥有床位62张。城乡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对象996人,比上年增加值122人。集中、分散供养基本生活费910元每人每月。

保障性住房。全年完成保障性住房投资(含安居性商品房41.47亿元。保障性住房竣工套数2686套,均为安居型商品房。开工面积40.75万平方米,均为安居型商品房。

十一、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

节能减排。全市现有生活垃圾处理设施13个,城镇生活垃圾日处理能力2850吨。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生活垃圾渗滤液达标处理率100%。拥有污水处理厂17个,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达标量15175.41万吨,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100%。

安全生产。全市各类生产安全事故17起,同比下降41.4%;死亡人数18人,同比下降30.8%。全市交通事故件数33188件,同比增长15.0%;交通事故伤亡人数5358人,同比增长13.5%。全市火灾事故770起,同比增长20.1%;火灾事故伤亡人数6人。

生态环境。全年空气质量达标(AQI≤100)364天,达标率99.5%。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11微克/立方米,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浓度23微克/立方米。全市自然保护区7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1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2354.7公顷,其中国家级保护区8500公顷,省级保护区1844.6公顷。造林面积453.02公顷。其中,人工造林89.91公顷;更新造林363.11公顷。

注:

1.公报中各项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最终核实数以《三亚统计年鉴—2025》刊发数据为准。

2.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农业总产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计算。

3.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对三次产业划分进行修订,将“农林牧渔业”中的“农林牧渔服务业”,“采矿业”中的“开采辅助活动”,“制造业”中的“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等三个大类调入第三产业。

4.数据来源:本公报中财政数据来自三亚市财政局;物价、人民生活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三亚调查队;文化、体育、旅游数据来自三亚市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邮政数据来自三亚市邮政管理局;金融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三亚中心支行、三亚金融监管分局;全市证券业成交额增长率由海南证券期货业协会各会员单位上报;就业数据来自三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三亚市民政局;保障房建设数据来自三亚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教育数据来自三亚市教育局;节能减排数据来自三亚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三亚市水务局;安全生产数据来自三亚市应急管理局、三亚市公安局、三亚市消防救援支队;生态环境数据来自三亚市生态环境局、三亚市林业局、三亚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其他数据来自三亚市统计局。

5.数据四舍五入,未做机械性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