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临沂市经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4

选择区域:>>>

2024年,面对经济形势复杂严峻、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全市各级加快推动各项宏观政策落地落实,全力稳增长、促发展、保安全,经济运行继续延续“稳健向好、进中提质”态势。

根据市级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4年全年全市生产总值6555.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43.2亿元,同比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2655.4亿元,同比增长7.3%;第三产业增加值3357.2亿元,同比增长4.8%。

一、农林牧渔业

全市农林牧渔及服务业实现总产值1037.6亿元、增长3.6%。其中,农、林、牧、渔和服务业产值分别为576.6亿元、56.2亿元、298.7亿元、40.2亿元和65.9亿元,分别增长3.9%、7.1%、1.6%、4.9%和11.8%。粮食面积975.5万亩、增长0.5%;总产量431.3万吨、增长1.1%。

二、工业、建筑业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至4698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6%。分产业看,制造业产值增长5.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产值增长1.9%。八大传统优势产业完成产值7514.2亿元、增长5.8%,拉动全市工业产值增长5个百分点。

全市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1068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371.3亿元、增长5.4%。房屋建筑施工面积8109.8万平方米、建筑竣工面积2116万平方米。

三、固定资产投资、招商引资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3%,三次产业投资结构为1.6:51:47.4。全市工业投资增长19.3%,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4.9%,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33.4%,基础设施投资下降7.6%。

全市举办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招商引资推介会,全年签约项目2250个,新开工项目2100个,分别增长28%、19%。

四、国内市场、外经外贸和物价

全市消费品市场实现零售额3433.8亿元,增长6.4%。从城乡看,城镇和乡村市场零售额分别增长6.2%和6.9%。从商品看,限额以上全市粮油食品类、饮料类、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7.1%、20.7%和7.6%;消费升级类商品中,限额以上能效等级为1级和2级的商品、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和通讯器材类商品分别增长50%、56.5%和24.8%。

全市年末市场主体153.3万户,其中新增市场主体18.7万户。

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1691.9亿元、增长0.5%;其中,出口1534.1亿元、下降0.1%,进口157.8亿元、增长6.5%。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CPI)下降0.2%。

五、财税、金融

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68.5亿元、增长5.1%,地方级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67.7%。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76.4亿元、增长6.1%。

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1807.5亿元、比年初增加957.7亿元,其中,住户存款8624.7亿元、比年初增加900.5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0910.2亿元、比年初增加882亿元,其中,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5564.8亿元、比年初增加740亿元。

六、体育、文化事业

体育事业有序推进。全市举办了2024国际排联男排挑战者杯、中美职业篮球精英对抗赛和CBA等国际级和国家级、省级赛事活动50余项次;举办临沂市第八届运动会、2025临沂马拉松、第二届红色沂蒙“城BA”等自主品牌赛事30余场次;“魅力沂蒙·美丽乡村”迷你马拉松赛等各类基层群众性赛事5000余场次,参与人群超过130万人次。参加全国高水平比赛获得金牌3枚、银牌10枚、铜牌2枚,参加省锦标赛获得金牌112枚。更新新建全民健身场地525处。

文化艺术繁荣。市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达80万余册,电子图书187万余册,中外报纸期刊360余种,办理读者卡20万余张,被评为国家一级馆;市博物馆馆藏文物7万余件套,被评为国家一级馆;市文化馆被评为国家一级馆,市美术馆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于2016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全市156个乡镇(街道)全部建成综合文化站。

七、科学技术

全市累计联合实施市级以上重大科研项目314项;共建设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省级47家、市级346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家、省级7家、市级406家;院士工作站27家;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5个、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1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1个、国家试点创新型产业集群1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5家、省级10家、市级18家,国家级众创空间8家、省级9家、市级19家,孵化面积255万平方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个、省级农高区2个、省级农业科技园11个。

八、居民生活、就业和社会保障

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297元、增长5.5%;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295元、增长4.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71元、增长6.6%。全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8544元、增长5.9%;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2168元、增长4.7%,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3884元、增长8%。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全市新增城镇就业10.6万人。全年共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0.9万人次、其中创业培训0.2万人。

社会保障不断加强。全市城镇职工养老、失业、工伤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41.3万人、95.9万人、131.9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554.2万人。

附注:

(1)根据我国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和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2023年临沂地区生产总值修订为6270.5亿元。

(2)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不变价计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均为实际增长速度;其他指标除特殊说明外,按现价计算,为名义增长速度。

(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为实际增长速度;其他指标除特殊说明外,均按现价计算,为名义增长速度。

(4)规模以上工业的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

(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范围是从事商品零售活动或提供餐饮服务的法人企业、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户。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单位)、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单位)、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单位)。

网上零售额是指通过公共网络交易平台(包括自建网站和第三方平台)实现的商品和服务零售额之和。商品和服务包括实物商品和非实物商品(如虚拟商品、服务类商品等)。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包括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不包括非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

(6)固定资产投资包括辖区内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建设项目投资,全部房地产开发经营业法人单位开发项目投资,不包括农户投资。

(7)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