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贵阳调查队
2024年5月14日
2023年,贵阳市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和对贵州、贵阳贵安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抢抓新国发2号文件重大机遇,带头实施主战略、实现主定位,坚持“四主四市”工作思路,围绕“八个强”全力推进“强省会”,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绩,全市经济基础不断夯实,综合实力稳步提高。
一、综合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全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5154.75亿元,比上年增长6.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7.48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1805.28亿元,增长5.8%;第三产业增加值3142.00亿元,增长6.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81670元,增长3.4%。
三次产业结构比为4.0:35.0:61.0,“三二一”结构继续呈现。与上年比(3),第一产业比重下降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下降0.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提高0.5个百分点。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0.1%,涨幅比上年缩小1.8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下降0.1%,非食品价格上涨0.1%;消费品价格上涨0.1%,服务价格与上年同期持平。
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0.2%,购进价格下降3.6%。
“强省会”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全年新引进产业项目到位资金930.91亿元,其中工业项目占比56.2%。坚持“数字活市”主战略,数字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50%。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年末市场主体107.35万户,比上年增长7.5%;年末主体注册资本50966.13亿元,下降5.4%。
二、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50.61亿元,比上年增长4.1%。其中,种植业总产值263.92亿元,增长4.3%;林业总产值5.03亿元,增长4.8%;畜牧业总产值57.52亿元,增长2.8%;渔业总产值1.48亿元,增长6.7%;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总产值22.66亿元,增长6.2%。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27.9万亩,比上年下降0.7%。其中,谷物播种面积92.49万亩,下降1.6%;豆类播种面积12.79万亩,增长11.3 %;薯类播种面积22.63万亩,下降3.1%。
全年粮食产量40.15万吨,比上年增长0.25%。其中,谷物产量34.34万吨,增长0.2%;豆类产量1.00万吨,增长20.4%;薯类产量(折粮)4.81万吨,下降2.6%。
全年猪、牛、羊、禽肉“四肉”产量16.52万吨,比上年增长3.0%;禽蛋产量1.77万吨,下降10.2%;生牛奶产量2.81万吨,下降5.3%;水产品产量0.40万吨,增长7.0%。
全市高标准农田面积占耕地面积46%,林下经济利用面积达149.97万亩、产值103.20亿元。全市高标准农田面积占耕地面积46%。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67.92万千瓦;拥有各类农业机械30.99万台(套),实现机耕面积318.23万亩,机灌面积52.14万亩,与上年基本持平;机播面积33.65万亩,增长30%;机收面积87.09万亩,增长25.8%。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091.43亿元,比上年增长8.4%。规模以上工业(4)增加值增长9.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八大重点产业(行业)增加值增长9.2%,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88.4%,分别是,磷煤化工业增长41.7%、铝及铝加工业1.5%、特色食品业6.8%、烟草制造业增长2.8%、医药制造业9.6%、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5%、电力生产及供应业增加值增长11.5%、橡胶及塑料制品业16.2%。规模以上工业园区企业增加值增长10.2%,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78.9%。轻工业增加值增长4.2%,重工业增加值增长15.4%;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加值增长11.0%;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9.6%;民营企业增加值增长9.7%;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加值增长9.4%;大中型企业增加值增长9.0%;小微型企业增加值增长11.9%。
全市37个工业行业中,32个行业增加值呈增长趋势,其中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前五的行业分别是:烟草制品业占比32.1%,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8%;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占比11.0%,增加值增长11.5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占比8.6%,增加值增长41.6%;医药制造业占比7.0%,增加值增长9.6%;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占比5.3%,增加值增长0.2%。
全市“1+7+1”重点工业产业中,在筑央企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0.7%、七大产业增加值增长15.0%。
全市“三主一特”重点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2%,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28.1%。其中,电子信息制造业增长29.7%,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3.2%,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8个百分点;先进装备制造业增长11.1%,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7.6%,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9个百分点;健康医药及生态特色食品增长8.3%,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13.1%,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个百分点。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03户;营业收入2822.55亿元,比上年增长10.7%;资产负债率63.9%,下降0.6个百分点;利润总额240.50亿元,增长8.9%;每百元营业收入中成本74.55元,增加1.40元。
全市有规模以上工业产品182种,其中107种产品产量实现正增长,增长面达58.8%。正增长的产品中,72种产品产量实现两位数增长,其中,锂离子电池6104.42万只,比上年增长37.6%;光电子器件332.45万只,增长23.0%,印制电路板185.92万平方米,增长41.9%。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716.39亿元,比上年增长2.2%。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535个。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5)比上年下降10.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40.0%;第二产业投资增长5.2%;第三产业投资下降14.4%。
民生投资持续扩大,卫生和社会工作投资比上年增长23.1%,教育投资增长8.9%;主要领域投资稳步推进,工业投资增长5.1%,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3%,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9.2%。
五、市场消费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26.77亿元,比上年增长5.2%。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1111.11亿元,增长5.3%。按经营地统计,限额以上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080.71亿元,增长3.8%,其中城区消费品零售额994.54亿元,增长6.0%;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0.41亿元,增长117.6%。按消费类型分,限额以上商品零售额1064.84亿元,增长4.8%;餐饮收入46.27亿元,增长18.6%。
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比上年下降10.0%,饮料类下降15.0%,烟酒类增长12.2%,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下降5.8%,化妆品类下降12.9%,可穿戴智能设备类增长154.6%,金银珠宝类增长31.8%,书报杂志类下降16.7%,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增长20.4%,中西药品类增长1.5%,文化办公用品类下降24.9%,家具类下降21.0%,通讯器材类增长2.3%,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3.2%,新能源汽车类增长64.6%。
全年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199.29亿元,比上年增长15.6%,占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的比重为18.7%。
六、对外经济
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82.2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11.7%。其中出口54.00亿美元,增长23.3%;进口28.28亿美元,下降5.4%。
全年批准外商投资项目数89项,比上年增长45.9%。实际利用外资(7)1.82亿美元。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铁路旅客发送量3730万人,比上年增长29.8%;水运旅客运输总量28.12万人,增长0.5%。
贵阳机场共有航线204条,比上年减少13条;通航城市达到114个,比上年减少4个。其中国际地区航线6条(含1条国际货运航线),比上年增加2条;国际地区通航城市7个(含2个国际货运通航城市),比上年增加2个。全年完成旅客吞吐量1947.06万人,比上年增长98.7%;完成货邮吞吐量9.14万吨,比上年增长12.6%。
年末民用车辆拥有量229.35万辆,比上年末增长7.7%,其中个人车辆拥有量210.62万辆,比上年末增长7.6%。汽车拥有量184.77万辆,比上年末增长7.5%。
全年邮政业务总量35.00亿元,比上年增长24.8%。快递业务总量29.62亿元,增长27.3%。电信业务总量101.40亿元,增长19.2%。电信业务收入98.9亿元,增长7.1%。移动电话年末用户787.0万户,下降5.5%,其中,4G用户数364.3万户,5G用户数389.1万户。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319.3万户,增长12.5%;移动互联网用户数732.8万户,增长1.4%。
全年旅游总人数14724.8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9.8%,其中接待国内游客14717.05万人次,接待外国(海外)游客7.84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952.51亿元,增长42.8%,其中旅游外汇收入达2758万美元,增长274.4%。
八、财政、金融
全年财政总收入956.09亿元,比上年增长12.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46.20亿元,增长11.0%;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78.61亿元,增长7.0%。
全年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5422.70亿元,比年初增加948.12亿元,其中,住户存款余额5215.98亿元,增加551.69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1364.77亿元,增加2071.69亿元。全市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5350.30亿元,增加934.43亿元,其中,住户存款余额5195.82亿元,增加549.56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4384.62亿元,减少122.63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1347.12亿元,增加2081.10亿元,其中,住户贷款余额4470.00亿元,增加296.54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余额16872.10亿元,增加1779.96亿元。
全年保险保费收入196.67亿元,比上年增长7.3%。保险赔付支出84.30亿元,增长16.4%。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年授权专利10918件,其中发明专利5079件,实用新型专利4545件,外观设计专利1294件。有效发明专利13912件,按国民经济行业(门类)划分,其中制造业11669件,占全部有效发明专利的83.9%。580家企业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通过率达73.14%,为近五年最高,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1477家;完成国家级重点实验室重组1个,新增市级产业技术创新中心9个;新增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个,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4个,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7个,市级众创空间8个。培育贵州师范大学技术成果转移转化中心等5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目前有市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7家。聚焦7大重点产业(8)领域实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项目44个,资助市级科技资金1217万元,带动社会资本投资9175万元。
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共有2155所(民办学校819所)。其中,幼儿园有1230所(民办712所),小学531所(民办32所),初中208所(民办44所),高中82所(民办31所),中等职业学校56所(民办19所),特殊教育学校10所,工读学校2所,成人高等学校2所,普通高等学校36所。
全市研究生教育招生1.18万人,在校生3.39万人,毕业生9338人;普通高等教育招生15.69万人,在校生50.99万人,毕业生14.06万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3.64万人,在校生9.50万人,毕业生2.87万人;普通高中招生3.39万人,在校生9.50万人,毕业生3.11万人;普通初中招生7.53万人,在校生20.93万人,毕业生5.93万人;普通小学招生10.24万人,在校生52.06万人,毕业生7.49万人;特殊教育招生705人,在校生3555人,毕业生660人;幼儿园入园6.63万人,在园22.02万人,离园8.67万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4个,文化馆(群众艺术馆)12个,文化站(文化中心)153个,公共图书馆12个,图书馆藏书量395.64万册(包含电子图书);广播电视发射台站6座,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100%,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100%。
全市年末拥有卫生机构3819个,其中医院220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3527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44个,其他医疗卫生机构28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5个,乡镇卫生院76个,村卫生室1257个,社区卫生服务站95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中急救中心(站)4个。床位总计50180张,其中公立医院床位29638张,社会办医院12236张,中医类医院6112张,公立专科医院5497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5429张。卫生技术人员73622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7265人,注册护士35194人;公共卫生人员6515人,乡村医生1131人;医护比1:1.29,床护比1:0.70。
全市共有体育场地16240个(其中市辖区11218个),其中市级生态体育公园15个,市属全民健身中心1个,室外全民健身路径工程2143个。体育场地面积1792.66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8平方米(其中市辖区12508069平方米)。当年新增注册运动员1403人,累计确认注册6401人,完成省注册运动员1403人,审核审批一级运动员101名、二级运动员280名。
全市拥有1所体育运动学校,注册运动员6401人。全市拥有59个市级体育社会组织,其中体育社会团体29个,体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30个。青少年体育俱乐部24个,体育传统项目学校50个,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3个。
全年共举办全民健身活动300次,其中,1000人以上的全民健身活动50次。运动健儿在国内赛事争创佳绩,全年贵阳代表队参加国内体育比赛获奖牌527枚,其中,金牌190枚,银牌170枚,铜牌167枚。全年贵阳运动员在参加的国内外赛事中再创佳绩,共有37人获得32金、32银、16铜的好成绩。在2023年度省青少年单项锦标赛中,全市派出运动员1072名、领队及教练员129人获得金牌190枚,银牌170枚,铜牌167枚。
十一、城市建设和生态环境
全市15个县级以上和47个农村千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均达到Ⅲ类水质标准,水质达标率100%。全市中心城区区域环境噪声昼间时段平均等效声级为 54.6分贝,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昼间时段平均等效声级为69.7分贝,控制在国家标准范围内。
全市森林管护面积627.25万亩,森林覆盖率55.38%。城区公园个数127个,城区公园面积5401.69公顷。
全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9)为2.69,比上年增长6.3%。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99.5%,下降0.5%。二氧化硫年均浓度为7微克/立方米,与上年持平。
全年平均气温15.8℃,比上年平均偏高0.9℃,极端最高气温34.9℃,极端最低气温零下5.1℃。全年平均相对湿度78.8%;平均年降水量为1062.8毫米;平均年日照时数1328.3小时。
十二、人民生活和劳动就业
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364元,比上年增长4.6%,增速比上年回落0.8个百分点。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640元,增长7.8%,增速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城乡收入差距不断缩小,城乡收入比由上年的2.11下降到2.05。
就业困难对象实现再就业11561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人数37933人;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5.24万人,比上年增加0.23万人。
十三、人口、社会保障和服务
全市年末常住人口640.29万人,比上年增长2.9%;年平均人口631.17万人,增长2.4%。
全市年末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80.01万人,比上年增长2.9%,其中离退休职工基本养老保险46.32万人,增长4.6%;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86.17万人,增长0.4%;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49.83万人,增长0.9%;工伤保险参保人数176.65万人,增长2.9%;生育保险参保人数126.60万人,增长0.9%;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06.51万人,增长2.7%。
全市年末养老服务机构114个,床位数11312张,年末在院人数4928人;全市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71.14万人。全年民政部门直接接受社会捐赠款84.32万元。
注释:
1.公报中所列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本文数据不做机械处理。
2.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为当年价格,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2022年三次产业结构为初步核实数。
4.规模以上工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为2000及20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
5.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口径为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固定资产项目投资和全部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
6.进出口增速按扣除政策性增量后的可比口径计算。
7.实际利用外资含外商直接投资、境外借款、外商投资企业再投资企业投资,2023年按照商务部统计口径统计FDI。
8.7大重点产业指新能源汽车、磷化工产业、铝及铝加工、电子信息制造业、健康医药、生态特色食品、先进装备制造。
9.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HJ633-2012)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3095—2012)同步实施,标准内容可在环境保护部网站(bz.mep.gov.cn)查询。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电信数据来自贵州省通信管理局;民航运输数据来自贵州民航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上市公司数据来自证监会贵州监管局;保险业数据来自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贵州监管局;教育数据来自贵州省教育厅、市教育局;艺术表演团体、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数据来自市文化和旅游局;广播、电视数据、旅游数据来自市文化和旅游局;体育数据来自市体育局;城镇新增就业、登记失业率、社会保障数据来自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数据来自市财政局;农业机械总动力和机耕面积数据来自市农业农村局;铁路运输数据、公路运输数据来自市交通委员会;燃气供应数据来自市燃气集团;外商投资数据来自市商务局;外贸进出口数据来自贵阳海关;民用车辆数据来自市公安交通管理局;邮政业务数据来自市邮政管理局;金融数据来自人民银行贵州省分行;科技、专利数据来自市科技局、市市场监管局;平均气温及湿度数据来自市气象局;卫生、新农合数据来自市卫健局;社会福利、低保、社会捐赠数据来自市民政局;环境监测自市生态环境局;城市建设、建成区绿化数据来自市综合执法局;自来水及污水处理等数据来自市水务局;物价和城乡居民收支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贵阳调查队;医保数据来自市医保局;森林管护面积和覆盖率来自市林业局;其他数据均来自市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