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深入推进“六大战略”、扎实做好“产、城、人”三篇文章,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民生福祉持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繁荣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新的重大进展。
一、综合
地区生产总值(GDP)。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44.12亿元,比上年增长7.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9.87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684.19亿元,增长12.9%;第三产业增加值700.06亿元,增长4.8%。三次产业的比重为15.8:41.6:42.6,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6、5、2.1个百分点。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33543元,比上年增长9.5%。
民营经济。全年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816.21亿元,比上年增长8%,占GDP比重为49.6%。
物价。全年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下降0.2%,分类别看,食品烟酒类下降0.2%、衣着类下降1.1%、居住类下降1.1%、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下降0.3%、交通和通信类下降2.3%、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3%、医疗保健类上涨0.6%、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0.7%。
二、农业
农村经济。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390.55亿元,比上年增长3.6%。其中,种植业产值207.44亿元,增长5.0%;林业产值17.76亿元,增长5.7%;畜牧业产值148.77亿元,增长2.3%;渔业产值4.99亿元,增长13.3%;农林牧渔及辅助性活动产值11.6亿元,增长4.8%。
农产品产量。全年粮食播种面积766.04万亩,产量210.4万吨,比上年增加2.2万吨,增长1.04%,其中,夏粮产量9.3万吨,增长5.9%。经济作物中,油料产量4.15万吨,增长17.7%;烤烟产量3.47万吨,增长2.6%;蔬菜及食用菌产量177.63万吨,增长2.7%;水果产量65.93万吨,增长6.4%。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42.3万吨,增长2.7%。其中,猪肉产量36.5万吨,增长1.03%;禽蛋产量1.84万吨,增长10.3%。
农业生产条件。全年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32.96万亩,农业机械总动力224.54万千瓦特,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47.5%,全市农机具拥有量达84.18万台套。
三、工业
工业经济。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403.12亿元,比上年增长4.2%。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186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2%。在规模以上工业中,轻工业增加值增长4.3%,重工业增加值增长4.2%,轻重工业的比重为22.8:77.2。
三大门类。采矿业增加值下降4.4%;制造业增加值增长0.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8.9%。
重点行业。电力生产供应业增长9.9%;烟草制品业同比增长4.1%;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0.8%;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增长12.4%;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13.3%;煤炭行业下降12.6%;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下降9.3%。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全年卷烟产量56.69万箱,比上年增长0.7%;发电量843.45亿千瓦时,增长11.6%;水泥产量816.6万吨,下降1.5%;碳化钙(电石)产量32.79万吨,下降7.3%;合成氨46.38万吨,下降5.6%;农用化学肥料37.32万吨,下降4.3%;十种有色金属61.03万吨,下降10%;商品混凝土728.85万平方米,下降10.8%。
企业经济效益。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48.2亿元,下降2.2%;利税总额220.18亿元,同比增长6.2%;利润总额115.47亿元,同比增长1.2%。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为98.5%。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
投资。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1.5%。其中,一产增长40.9%,二产增长48.1%,三产下降15.1%。从三大支柱版块看,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32.9%;高速公路投资下降32.1%;三大电站投资下降45.7%。从重点领域看,工业投资增长48.1%;产业投资增长38.4%;民间投资增长17.3%;建安工程投资增长1.8%;基础设施投资下降7.4%。
房地产。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下降32.9%;商品房施工面积1610.13万平方米,下降7.3%;商品房销售面积181.66万平方米,下降7.7%;商品房销售额103.09亿元,下降2.6%。
建筑业。年末在库资质建筑企业175个,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304.66亿元,比上年增长64.6%。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281.36亿元,增长26.9%。房屋建筑施工面积552.88万平方米,增长16.8%。签订合同额391.95亿元,增长59.2%。
五、国内贸易、对外经济
国内贸易。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30.37亿元,比上年增长7.8%。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55.59亿元,增长9.5%。从业态看,实现批发业销售额400.56亿元,增长11.4%;零售业销售额530.19亿元,增长10.5%;住宿业营业额21.69亿元,增长21.4%;餐饮业营业额89.92亿元,增长29.6%。从商品销售类别看,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类值中,粮油食品类增长14.2%;日用品类增长42.6%;新能源汽车增长38.8%;家具增长43.4%;石油及制品增长9.1%。
对外贸易。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5577万元,比上年下降65.6%。其中,进口总额304万元,出口总额5273万元。
六、财政、金融
财政。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05.92亿元,比上年增长42.6%,其中,税收收入65.44亿元,增长46.5%;非税收入40.48亿元,同比增长36.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575.45亿元,增长7.3%。其中,节能环保支出增长80.9%;城乡社区支出增长9.5%;卫生健康支出增长6.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5.8%;公共安全支出增长4.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增长2.1%;教育支出下降0.9%;科学技术支出下降15.6%。
金融。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达到2261.57亿元,比上年增长10.9%,其中,住户存款1467.89亿元,增长11.4%。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达到1831.11亿元,增长11.4%,其中,住户贷款864.65亿元,同比增长14.5%。
七、教育、文旅、卫生和体育
教育。全市有各级各类学校3287所,其中:高校3所、普通中等专业学校7所、教师进修学校10所、职业高中12所、普通中学272所、小学1359所、特殊教育学校8所、幼儿园1616所,另有小学教学点251个。各级各类学校在校生1186869人,其中:昭通学院14342人、昭通卫生职业学院专科生7215人、昭通职业学院专科生663人、中职学生20019人、普通中学423449人、小学507488人、特殊教育2351人、学前(含附设幼儿班)211342人。各级各类学校教职工80426人,其中:高校1128人、普通中等专业学校522人、教师进修学校128人、职业高中871人、普通中学33855人、小学27700人、特殊教育学校384人、幼儿园15838人。各级各类专任教师69640人,其中:高校889人、普通中等专业学校432人、教师进修学校115人、职业高中794人、普通高中10693人、普通初中18805人、小学28355人、特殊教育学校372人、幼儿园9185人。
文化事业。全市共建有公共图书馆12个、文化馆12个、博物馆(纪念馆)3个。举办“乡村文化旅游能人培训”班9期800余人。组织群众文艺演出2100余场、培训班900次、展览350个、公益讲座160次,累计接待群众473余万人次。智慧图书馆项目和“云南公共文化云”服务平台建设深入推进,累计上传1846分钟视频资源,在线展览图片1288幅,发布志愿活动63场,直录播活动20场。累计开展“送文化百千万工程”“民族团结进步展演”等惠民演出8203场、各类公益性演出100余场、濒危剧种(端公戏)免费演出136场,惠及群众290万余人次。
广播、电视事业。免费为覆盖区域内广大群众提供中央广播节目12套、电视节目12套,省级广播节目4套、电视节目4套,市级广播节目2套、电视节目2套,县级电视节目1套,在直播卫星服务覆盖地区,免费为广大群众提供54套广播节目、68套电视节目。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99.97%。
旅游。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5221.3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56.67亿元,按可比口径比较,同比增长11.15%、21.76%;较2019年同期比较,分别增长19.15%、52.82%。
卫生资源。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2379个,比上年增长7.5%。医院158个(占全市医疗卫生机构的6.64%),增长2.6%;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176个(占91.47%),增长8.1%;专业公共卫生机构45个(占1.89%),与上年持平。医院中,公立医院33个,民营医院125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72个,卫生院170个,门诊部 27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593个,村卫生室1314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 45个,其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2个,卫生监督机构12 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2个,急救中心(站)7个,采供血机构 2个。全市有执业(助理)医师12083人,注册护士17600人。
体育。全年共计举办各级各类体育赛事356场,参赛人数达30余万人次。完成审批批授二级运动员23名(28人次),完成运动员注册860人,共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430人。昭通输送的运动员在国家级赛事上斩获32枚、银牌20枚、铜牌27枚,参加省级体育竞赛获金牌83枚、银牌82枚、铜牌60枚。全市体育基础设施达14628个,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为40.64%,国民体质监测合格率92.68%,人均体育场地面积 2.56平方米。
八、环境资源和安全生产
节能降耗。全社会用电量196.97亿千瓦时,比上年下降5.7%,其中,工业用电量131.57亿千瓦时,下降9.4%;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35.77亿千瓦时,增长1.1%。单位GDP能耗比上年下降11.3%,能源消费总量为907.75万吨标准煤(等价热值),下降4.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总量为602.84万吨标准煤(等价热值),下降8.5%,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为1.6992吨标准煤/万元,下降12.2%。居民生活能源消费量为136.33万吨标准煤,增长1%。
生态环境。全市森林覆盖率初步测算达到37%。实施重点区域生态修复项目31万亩。昭阳中心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8.4%,PM2.5浓度为26.4微克/立方米。全市20个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稳定保持100%,50个地表水断面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完成76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治理率45.57%。自然保护区23个,面积68.7万亩。共有生态环境监测站7个,今年新增2个。完成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和备案677个,排污许可核发和登记616张。排查环境风险点位75个,存在问题108个。办理生态环境行政处罚案件95件,罚款4005万元,查封扣押6件,移送公安机关行政拘留3件,移送涉嫌环境刑事犯罪4件,对80家企业减轻处罚金额800余万元。受理生态环境信访投诉举报916件,办结876件,办结率为95.63%。
安全生产。全年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74起,比上年减少3起,下降3.9%;死亡84人,比上年减少 1人,下降1.2%。
九、人口
常住人口。年末全市常住人口485.4万人,城镇化率41.85%,出生率10.14‰,死亡率10.53‰,自然增长率下降0.39‰。
户籍人口。年末全市户籍人口635.14万人,总户数189.71万户,城镇化率31.03%,登记出生率11.25‰,登记死亡率5.74‰,自然增长率5.51‰。
十、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收支。全年全体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767元,比上年增长5.9%,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7430元,增长12.6%,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2.9%。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949元,增长3.5%,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2338元,增长7.1%,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0.6%;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509元,增长8.5%,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5407元,增长15.9%,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4.3%。城乡居民收入比值为2.48。
社会保险。全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45.42万人;失业保险参保(职工)人数19.41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43.35万;参加工伤保险职工36.93万人;参加生育保险职工21.86万人。
社会救助。年末全市有城市低保77542户139985人,城市低保覆盖率6.78%,月人均补助水平为435.92元/人/月;农村低保331663户561242人,农村低保覆盖率18.53%,月人均补助水平为303.9元/人/月。全市有特困供养人员22615户23252人,发放特困供养金及照料补贴2625.82万元。共实施临时救助34267户,116088人次,支出资金11532.02万元,年度人均救助金额993元/人次。
备注: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昭通统计年鉴2023》为准。
2、公报中生产总值及增加值指标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公报中社会发展有关指标数据来源于相关部门统计。
昭通市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