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清远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2

选择区域:>>>

2022年是清远发展极不寻常的一年,面对超百年一遇特大洪水、多点散发新冠疫情、超预期稳增长压力,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认真落实省委“1+1+9”工作部署和市委“十大行动方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实现了本届政府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

  根据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2年全年我市地区生产总值(初步核算数)为2032.02亿元,同比增长(下同)1.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330.61亿元,增长7.2%;第二产业增加值为767.59亿元,下降0.9%;第三产业增加值为933.83亿元,增长0.4%。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16.2:37.8:46.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1001元,增长0.8%。

图1  2018-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01.png

  年末户籍人口453.50万人,比上年增加1.67万人,增长0.4%,其中男性人口235.56万人、女性人口217.94万人。全年户籍出生人口4.01万人,出生率8.70‰;死亡人口2.99万人,死亡率6.50‰;自然增长人口1.02万人,自然增长率2.21‰。年末常住人口398.57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24.39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6.30%,比上年末提高0.90个百分点。

  全市居民消费价格(CPI)累计同比上涨1.6%,八大类商品呈“七升一降”。其中交通和通信类、生活用品及服务类、其他用品和服务类、教育文化和娱乐类、医疗保健类、食品烟酒类、衣着类价格累计同比分别上涨5.1%、3.2%、2.3%、1.9%、1.5%、0.9%、0.4%;居住类价格累计同比下降0.4%。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PPI)上涨2.3%,商品零售价格指数(RPI)上涨3.2%。

  全年来源于清远的财政总收入352.18亿元,下降20.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1.00亿元、增长2.6%,其中税收收入75.26亿元、下降21.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20.57亿元、增长3.7%,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3.65亿元、下降2.0%,教育支出92.48亿元、增长2.4%,科学技术支出2.53亿元、下降31.2%,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6.86亿元、下降3.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9.02亿元、增长9.7%,卫生健康支出45.97亿元、增长4.6%,节能环保支出5.08亿元、下降19.5%,城乡社区支出17.28亿元、下降21.3%。

图2  2018-2022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及其增长速度

  02.png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37676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4528人,年末城镇实有登记失业5647人。组织农村劳动力培训13864人。

  截至2022年底,全市期末实有各类市场主体29.16万户、增长5.5%,其中企业6.12万户、增长7.6%;个体工商户22.49万户,增长5.1%;农民专业合作社0.56万户,下降1.2%。全年全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4.45万户、下降13.8%,其中企业0.98万户、个体工商户3.45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245户,分别下降3.4%、16.3%、32.5%。

二、农业

  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583.07万亩,增长1.2%。粮食播种面积226.49万亩、增长0.3%,其中谷物播种面积209.93万亩、增长0.3%。经济作物播种面积356.58万亩、增长1.7%,其中甘蔗播种面积4.96万亩、下降6.6%,油料作物播种面积58.12万亩、下降1.4%,烟叶(未加工烟草)播种面积0.91万亩、下降5.7%,木薯播种面积6.84万亩、下降32.3%,蔬菜播种面积245.65万亩、增长3.0%。
全年粮食产量73.63万吨,增长0.4%;谷物产量70.20万吨,增长0.3%;甘蔗产量36.51万吨,下降8.9%;油料作物产量12.85万吨,与上年持平;烟叶(未加工烟草)产量0.15万吨,下降9.8%;木薯产量9.09万吨,下降29.2%;蔬菜(含菜用瓜)产量404.78万吨,增长3.6%;水果产量85.78万吨,增长6.7%。

图3  2018-2022年粮食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03.png

      全年肉类总产量41.30万吨,增长6.6%。其中,猪肉产量23.28万吨,增长5.5%;牛肉产量0.30万吨,增长1.8%;羊肉产量0.31万吨,下降8.7%;家禽肉产量17.24万吨,增长8.5%。全年水产品产量13.80万吨,增长0.2%。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672.49亿元,下降0.8%。其中国有企业增加值5.75亿元,增长28.6%;股份制企业增加值455.16亿元,下降0.3%;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加值207.22亿元,下降1.8%。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179.84亿元,增长2.3%;重工业增加值492.65亿元,下降1.7%。分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增加值177.53亿元,增长6.1%;中型企业增加值236.06亿元,下降4.8%;小型企业增加值246.75亿元,与去年持平;微型企业增加值12.15亿元,下降8.5%。

图4 2018-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

  04.png

  在规模以上工业现代产业中,先进制造业增加值214.56亿元,增长0.6%;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67.73亿元,下降0.5%;优势传统产业增加值261.00亿元,下降4.2%。先进制造业中,高端电子信息制造业增长9.2%,先进装备制造业增长34.7%,石油化工产业下降10.0%,先进轻纺制造业增长3.7%,新材料制造业下降7.3%,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下降14.8%。高技术制造业中,医药制造业下降14.8%,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4.4%,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下降15.1%,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下降20.5%。优势传统产业中,纺织服装业下降6.3%,食品饮料业下降1.5%,家具制造业增长22.5%,建筑材料业下降11.1%,金属制品业增长35.6%,家用电力器具制造业下降17.4%。

表1  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工业产品产

01.png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营业收入3082.48亿元,增长4.0%;利润总额124.99亿元,下降30.3%。资产负债率61.9%,下降1.7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1.52次;成本费用利润率4.2%,下降2.3个百分点;产品销售率97.5%,下降0.9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29.45万元/人年,下降0.5%。亏损企业305家,亏损面31.2%;亏损总额30.11亿元,提高81.4%。

  年末全市有资质的总承包和专业分包建筑企业204家,比上年增加30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83.53亿元,下降11.5%。

四、服务业

  全年金融业增加值130.74亿元,增长5.5%;房地产业增加值165.24亿元,下降6.2%;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25.38亿元,与去年持平;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27.75亿元,下降7.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41.76亿元,下降8.8%。

  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88.99亿元,增长5.9%;利润总额15.68亿元,增长24.1%。分行业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43.0%,其中,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增长21.7%、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147.3%;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0.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营业收入下降13.3%;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下降16.6%;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营业收入下降15.0%。

  年末境内公路通车里程2.07万公里、下降0.6%,其中高速公路里程1055.14公里、增长0.9%。全年公路货运量1.35亿吨、下降14.7%,货物周转量101.34亿吨公里、下降13.0%;客运量795.43万人、下降28.7%,旅客周转量6.51亿人公里、下降40.2%。水路货运量0.82亿吨、下降17.5%,货物周转量116.42亿吨公里、下降21.4%;客运量33.84万人、下降49.0%,旅客周转量321.44万人公里、下降45.5%。

  全年港口货物吞吐量3888.06万吨,下降17.6%;集装箱吞吐量合计19.75万TEU,增长20.7%。

  年末全市民用车辆保有量128.26万辆、增长8.6%,其中汽车86.86万辆、增长5.6%。民用轿车50.89万辆、增长6.6%,其中私人轿车47.10万辆、增长6.0%。

  2022年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51.76亿元,增长22.6%。其中,邮政业务总量(按2020年不变价计算)11.29亿元,增长12.0%;电信业务总量(按2021年不变价计算)40.47亿元,增长26.0%。快递业务量5866.64万件,增长20.0%。年末光纤用户250.5万户,增长103.8%;500M以上宽带接入用户占比26.7%,1000M以上宽带接入用户占比19.5%,光纤接入用户占比95.8%。年末固定宽带接入用户121.2万户,增长7.6%,家庭宽带普及率84.8%。年末移动宽带用户366.9万户,增长14.9%,移动宽带用户普及率92.4%。年末移动通信基站累计建设3万个,增长11.0%;5G基站累计建设5887个,增长63.3%。

五、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下降6.9%。其中,第一产业投资下降15.9%;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7.3%;第三产业投资下降13.7%。

图5  2018-2022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

  05.png

  基础设施投资下降7.0%,其中城市建设投资增长83.9%。工业投资增长17.3%,其中技术改造投资下降14.6%。制造业投资下降2.0%。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下降71.1%。分投资主体看,国有经济投资增长43.7%,民间投资下降33.1%,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下降19.0%。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274.87亿元,同比下降23.6%。其中,住宅开发投资207.68亿元,下降23.3%;办公楼投资2.27亿元,下降10.1%;商业营业用房投资18.40亿元,下降21.6%。在住宅开发投资中,90平方米及以下住宅投资43.50亿元,下降21.0%;90至144平方米住宅投资147.72亿元,下降21.5%;144平方米以上住宅投资16.47亿元,下降40.0%。
全年房屋新开工面积335.90万平方米、下降52.0%,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190.59万平方米、下降56.0%。商品房销售面积505.05万平方米、下降25.6%,其中住宅销售面积361.21万平方米、下降27.1%。商品房销售额296.27亿元、下降30.6%,其中住宅销售额243.27亿元、下降31.5%。

  全年新开工项目820个,增长28.9%。2022年,177个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88.4亿元,完成计划投资的140.5%。

六、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1.16亿元,增长0.3%。分地域看,城镇消费品市场零售额480.39亿元,增长0.7%;乡村消费品市场零售额100.76亿元,下降1.6%。

图6  2018-202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其增长速度

  06.png

  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增长13.3%,饮料类下降9.8%,烟酒类下降15.2%,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下降4.0%,化妆品类下降5.1%,金银珠宝类下降18.0%,日用品类下降7.0%,五金、电料类下降19.6%,体育、娱乐用品类下降21.2%,书报杂志类增长10.2%,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下降19.7%,中西药品类增长11.2%,文化办公用品类下降18.0%,家具类下降39.0%,通讯器材类下降37.6%,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5.1%,机电产品及设备类下降18.6%,建筑及装潢材料类下降29.0%,汽车类下降2.7%。

七、对外经济

  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552.59亿元,增长3.0%。其中,进口295.51亿元,下降0.8%;出口257.08亿元,增长7.7%。

图7  2018-2022年货物进出口总额及其增长速度

  07.png

表2  2022年货物进出口总额及增长速度

02.png

表3  2022年主要商品出口金额及增长速度

03.png

表4  2022年主要商品进口金额及增长速度

04.png

  全年新设外资企业63个,与去年持平。实际使用外资11.15亿元,增长11.4%。
表5  2022年对主要国家和地区货物进出口总额及增长速度

05.png

八、金融、证券和保险

  年末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085.55亿元,增长9.1%;各项贷款余额2739.91亿元,增长10.1%。

表6  2022年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表

06.png

图8  2018-2022年本外币存款余额及其增长速度

  08.png

图9  2018-2022年本外币贷款余额及其增长速度

  09.png

  截至2022年末,全市共有证券营业部18家、期货营业部2家。全年证券经营机构实现股票、基金、权证、债券成交总额2558.11亿元,其中股票成交2408.15亿元。股东开户数83.82万户,手续费收入1.27亿元,全年实现净利润3773.52万元。

  全市共有各类保险营业机构(含网点)758家,其中产险机构113个,寿险机构135个、中介机构510个。实现保费总收入79.37亿元,下降1.9%。其中,寿险保费总收入47.87亿元,下降8.6%;产险保费收入31.49亿元,增长10.3%;健康险保费收入17.40亿元,增长0.3%;意外伤害险保费收入2.57亿元,下降16.2%。全年赔付总支出29.35亿元,增长22.0%。其中产险赔付总支出20.75亿元,增长31.9%;寿险赔付总支出8.60亿元,增长3.3%;健康险赔付总支出8.22亿元,增长18.2%;意外伤害险赔付总支出0.73亿元,增长23.3%。退保金9.46亿元,增长99.5%。年金给付总支出1.35亿元,增长8.3%。满期给付总支出1.69亿元,下降20.8%。

九、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912元,增长4.1%。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244元,增长3.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803元,增长4.8%。
全年全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0711元,增长1.5%。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4146元,增长0.7%;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6443元,增长2.1%。全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8.9%,其中城镇为37.4%,农村为41.8%。

  2022年末全市参加社会保险393.85万人次,增长8.0%。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含离退休)92.48万人次、增长4.7%,其中在职职工72.26万人次、增长4.5%,离退休人员20.22万人次、增长5.4%。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含领取养老待遇)187.06万人次,增长8.1%。参加基本医疗保险402.52万人、下降3.8%,其中参加职工医疗保险(含退休)85.95万人、增长0.9%;参加居民医疗保险316.57万人,下降5.0%。参加工伤保险63.12万人次,增长14.5%。参加失业保险51.19万人次,增长6.1%。参加生育保险62.86万人次,增长7.7%。

  全年部门资助参加医疗保险25.24万人次,下降1.1%。医疗救助81.33万人次,增长6.3%。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门诊、门特及住院)81.09万人次,增长6.3%;救助金额1.98亿元,下降2.5%。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包含上级补助收入)171.55亿元,增长15.0%;基金累计结余109.52亿元,下降0.2%。离退休人员全年人均基本养老金2165.99元/月/人,增长4.2%。失业金标准1458元/月/人,与去年持平。年末累计领取失业保险金70212人次,增长15.1%。享受低保救济的困难群众78843人,其中城镇居民4312人,农村居民74531人。

  全市拥有社会福利院8间,床位1766张,收养1054人;敬老院47间,床位1924张,收住675人(集中供养)。全年共发行销售福利彩票3.43亿元,增长10.3%;筹集福彩公益金3700万元,增长6.7%。全年国内结婚登记20727对,下降10.5%;国内离婚登记8591对,增长12.1%;涉外结婚登记169对,增长18.2%;涉外离婚登记15对,增长36.4%。

十、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市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100%,小学毕业生升学率100%。

表7  2022年各级各类学校基本情况表

07.png

  全年专利授权量5881件、下降5.8%,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611件、增长43.1%。《专利合作条约》(PCT)国际专利申请量23件,下降36.1%。年末有效发明专利量2204件,增长32.9%。获第二十三届中国专利奖优秀奖2项,获第九届广东省专利奖杰出发明人奖1人。全年科技成果31项(均为应用科技成果)、下降29.5%,获得奖励7项、增长700%。签订技术合同41件,技术合同成交金额6800万元、增长14.8%。年末拥有省级新型研发机构7家;国家级工程中心1家、省级工程中心143家、市工程中心323家;高新技术企业514家。

  全市共有地震台站9个。

十一、文化、旅游、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各类专业艺术表演团体4个,文化馆9个,县级及以上公共图书馆10个,博物馆9个,纪念馆3个,文化站85个,电影院33家,放映电影25.5万场。公共图书馆藏书(含电子书)402.89万册。广播电台7个,电视台8个,广播电视发射与转播台9个,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9.0%,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9.0%,有线数字电视用户27.04万户,下降12.8%。体育场馆7个,举办各类运动会1次,参加运动员1123人,在省级以上运动会上获得金牌56枚、银牌39枚、铜牌50枚。

  年末拥有国家“5A级”景区1个,国家“4A级”景区18个,国家“3A级”景区24个,星级酒店8家。全年接待旅游总人数1023.79万人次,下降22.6%。接待入境旅游1.57万人次(均为过夜旅游)、下降31.0%,其中外国人0.38万人次、下降10.0%,香港澳门和台湾同胞1.19万人次、下降35.7%。接待国内游客1022.22万人次、下降22.6%,其中过夜旅游者478.60万人次,下降24.7%。国际旅游外汇收入9312.72万美元,增长413.2%。国内旅游收入85.22亿元,下降22.7%。全年各主要旅游景点营业收入10.07亿元,下降6.4%。旅游总收入91.23亿元,下降18.1%。

  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2657个,其中医院(包括综合医院、中医院、专科医院)64个、卫生院11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7个、村卫生室1502个、门诊部78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846个、妇幼保健机构9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9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7个、卫生监督机构6个、急救中心(站)3个、采供血机构3个、健康教育中心(所)2个、其他卫生机构1个。拥有医疗床位19494张、下降1.8%,其中卫生院床位4646张。在岗职工32186人、增长3.6%,其中执业(助理)医师9427人、注册护士12816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技术人员356人、卫生监督机构卫生技术人员48人、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6830人。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发病日期统计),2022年清远市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乙类传染病报告17种,14816例,死亡119人,发病率373.25/10万;丙类传染病报告8种,61544例,无死亡病例,发病率1550.43/10万。全年全血献血25953人次,献血量26268U(全血1U量=200毫升)。

十二、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年大中型水库蓄水总量为10.8亿立方米,增长23.0%。全市总用水17.07亿吨,下降5.4%。其中,生活用水3.61亿吨,增长1.3%;工业用水0.78亿吨,下降23.0%;农业用水12.60亿吨,下降8.5%。生态补水737.5万吨,增长13.5%。洪涝灾害造成水利工程设施直接经济损失9.18亿元,干旱造成损失2605.59万元。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695.05万吨标准煤,下降10.5%。全社会用电量262.85亿千瓦时、下降4.9%,其中工业用电172.26亿千瓦时、下降10.3%。

  全年平均降雨量2347.5毫米,年平均气温20.8摄氏度,年平均相对湿度76.4%。全市酸雨发生率为14.5%,上升5.6%;环境空气中污染物降尘年日均值为2.53吨/平方公里·月,下降22.4%。根据国控城市点监测数据统计,全年空气质量级别Ⅰ级(优)的天数为198天,Ⅱ级(良)的天数为130天,达标率为89.9%;空气污染天数为37天,其中轻度污染天数为33天,中度污染天数为4天,无重度及以上污染;二氧化硫年评价浓度为6μg/m³,下降14.3%;二氧化氮年评价浓度为18μg/m³,下降25.0%;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评价浓度为33μg/m³,下降17.5%;细颗粒物(PM2.5)年评价浓度为21μg/m³,下降8.7%;一氧化碳年评价浓度为1mg/m³,下降9.1%;臭氧年评价浓度为161μg/m³,上升1.9%。全市共有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89个,污水处理能力73.20万吨/日。

  年末共有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8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自然保护区面积86476.5公顷。全年完成更新造林面积12809公顷,有林地造林面积2319公顷,低产低效林改造面积1314公顷,义务植树787.61万株。全市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7205.64公顷,绿化覆盖率41.6%,绿地面积6736.79公顷,绿地率38.9%,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54平方米/人。

  全年全市发生各类事故159起、下降18.9%,死亡153人、下降17.7%,受伤71人、下降19.3%,经济损失4214.4万元、上升10.0%。发生较大事故2起、下降33.3%,死亡10人、上升11.1%;无重大及以上事故发生。分行业看,交通运输和仓储业发生事故138起,死亡124人,受伤63人,经济损失132.7万元;商贸制造业发生事故8起,死亡16人,受伤8人,经济损失2660.1万元;建筑业发生事故10起,死亡10人,无人受伤,经济损失1130.6万元;其他行业发生事故3起,死亡3人,无人受伤,经济损失291万元。

  注:

  1.本公报中2022年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增加值绝对量为现价,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资料来源:本公报中户籍人口数据来自市公安局;出生、死亡人口、卫生数据来自市卫生健康局;居民消费价格水平、可支配收入、消费支出等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清远调查队;财政数据来自市财政局;城镇新增就业、社会保障数据来自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公路通车里程、港口货物吞吐量数据来自市交通运输局;快递业务数据来自市邮政管理局;通讯数据来自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货物进出口、外商投资数据来自市商务局;货币金融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清远市中心支行;证券、基金、期货公司及交易数据来自市金融工作局;保险业数据来自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清远监管分局;医疗保险数据来自市医疗保障局;低保、社会福利、婚姻等数据来自市民政局;教育数据分别来自市教育局、省职教城(清远)事务中心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科技数据来自市科学技术局;专利数据来自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文化、艺术、场馆、广播、电视、体育、旅游等数据来自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电影数据来自市委宣传部;水资源、自然灾害等数据来自市水利局;用电数据来自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清远供电局;气象数据来自市气象局;环境监测数据来自市生态环境局;自然保护等数据来自市林业局;建成区面积、公园绿地面积等数据来自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安全生产数据来自市应急管理局;其他数据来自市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