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东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2

选择区域:>>>

东营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东营调查队

2022年,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东营重要指示要求,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深入实施黄河重大国家战略,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持“四个高”和“两个高于”,全市经济运行稳中向好,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高水平现代化强市建设取得显著成绩。

一、综合

根据市级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2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620.7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1.62亿元,增长5.4%;第二产业增加值2092.12亿元,增长5.1%;第三产业增加值1337亿元,增长3.0%。三次产业结构为5.3:57.8:36.9。

图1  2018-2022年生产总值

年末常住人口220.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4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71.81%,比上年末提高0.3个百分点。年末户籍人口197.78万人。其中,0-17岁人口37.09万人,18-59岁人口116.08万人,60岁及以上人口44.61万人。

图2  2018-2022年常住人口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不含油田)3.98万人,完成省定任务的120.7%。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不含油田)0.34万人。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4%。八大类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五升一平二降”。其中,交通和通信类上涨5.9%,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1.6%,食品烟酒类上涨1.2%,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1.0%,居住类上涨0.3%;医疗保健类持平;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下降0.1%,衣着类下降0.2%。

年末实有各类市场主体31.42万户,比上年增长3.8%;注册资本(金)12208.36亿元,增长15.5%。其中,年末实有各类企业10.43万户,增长8.6%;注册资本(金)11761.85亿元,增长15.9%。实有个体工商户20.59万户,增长1.3%;注册资本(金)362.26亿元,增长6.1%。

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全年“四新”经济增加值741.18亿元,比上年增长11.1%;占GDP比重达到20.5%,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四新”经济投资比上年增长15.1%,占全部投资比重达到45.1%,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高端化工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2.6%,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8.8%,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8.8%。全年高技术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43.6%。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41.3%,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47.4%。

二、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08.35亿元,比上年增长5.5%。其中现代高效农业增加值35.37亿元,增长9.8%,占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比重达到17.0%。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78.2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5.9%。其中,农业增长6.5%,林业增长9.2%,牧业增长6.4%,渔业增长4.5%,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增长7.0%。

图3  2018-2022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381.97万亩,比上年增加0.59万亩。其中,夏粮播种总面积162.26万亩,增加0.3万亩;秋粮播种总面积219.7万亩,增加0.29万亩。全年粮食总产量145.52万吨,比上年增长6.6%。其中,夏粮总产量67.59万吨,增长0.4%;秋粮总产量77.93万吨,增长12.6%。全年粮食平均亩产380.98公斤,比上年增长6.4%。其中,夏粮平均亩产416.56公斤,增长0.2%;秋粮平均亩产354.71公斤,增长12.5%。

全年猪牛羊禽肉总产量28.73万吨,比上年下降2.7%。其中,猪肉产量10.64万吨,增长3.6%;牛肉产量1.9万吨,下降22.8%;羊肉产量4.53万吨,增长13.7%;禽肉产量11.66万吨,下降9.0%。生猪、能繁殖母猪存栏分别达到80.33万头、17.34万头,生猪出栏127.55万头。全年水产品总产量53.2万吨,比上年增长4.2%。其中,海水产品产量43.73万吨,增长4.1%;淡水产品产量9.47万吨,增长4.5%。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2018.25亿元,比上年增长5.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5%。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0.3%,制造业增长13.1%,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4%。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长18.7%,重工业增长10.3%。从主要行业看,医药制造业增长34.2%,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21.9%,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6.2%,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增长3.7%。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品产销率为96.8%。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9617.35亿元,比上年增长8.4%。分门类看,采矿业营业收入1223.09亿元,增长35.1%;制造业8155.06亿元,增长5.1%;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239.2亿元,增长19.3%。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410.58亿元,增长3.5%;重工业9206.77亿元,增长8.7%。从主要行业看,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1058.57亿元,增长41.1%;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4524.67亿元,增长0.9%;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1713.47亿元,增长20.2%。年内上榜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企业15家。新认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5家、省瞪羚企业15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7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20家。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124.67亿元,比上年增长4.1%。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15.4亿元,比上年增长8.4%。

四、服务业

全年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181.16亿元,比上年增长4.8%;金融业增加值171.32亿元,增长7.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99.1亿元,增长5.7%;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加值82.15亿元,增长8.5%;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30.64亿元,增长8.2%。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667.08亿元,比上年增长15.8%。

全年完成公路客运量230.73万人,比上年增长5.4%;公路旅客运输周转量42815.21万人公里,下降8.7%;公路货物运输量5242.78万吨,增长14.5%;公路货物运输周转量1125546.34万吨公里,增长15.0%。全年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6333.74万吨,增长7.1%。其中集装箱吞吐量70043个标箱,增长59.1%。胜利机场旅客吞吐量43.41万人,下降36.4%;货邮吞吐量880.99吨,增长24.9%。

年末等级公路通车里程9357.99公里,干线公路里程889.04公里,其中国道432.19公里、省道456.85公里,县道645.95公里,乡道1759公里,专用公路1157.14公里,村道4906.86公里。

年末民用汽车保有量85.04万辆,比上年末增长5.4%。其中私人汽车79.27万辆,增长4.4%。民用轿车保有量78.21万辆,增长5.4%。其中私人轿车73.58万辆,增长4.6%。

全年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9878.38万件,比上年增长8.5%。其中,快递业务量4274.74万件,增长28.6%;邮政寄递服务业务量5603.64万件,下降3.1%。全年电信业务总量比上年增长19.4%。年末拥有光缆11.5万皮长公里,通信管道管程0.83万公里,移动通信4G基站11257个,5G基站6020个。城市宽带接入端口达到110.66万个,农村宽带接入端口139.27万个。固网交换机容量52万门,固定电话用户数32.16万户。移动交换机容量455万门,移动电话用户数300.86万户。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71.43亿元,比上年增长1.9%。按所在地分,城镇669.84亿元,增长1.7%;乡村101.58亿元,增长3.2%。按销售形态分,餐饮收入135.35亿元,增长1.7%;商品零售636.08亿元,增长2.0%。从限上限下看,限上市场252.91亿元,增长14.4%;限下市场518.52亿元,下降3.2%。

图4  2018-202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全年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汽车类87.57亿元,比上年增长0.6%;石油及制品类40.94亿元,增长33.4%;粮油、食品类29.62亿元,增长29.7%;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21.98亿元,增长11.9%;中西药品类9.15亿元,增长4.7%。

六、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2.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35.5%,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1.1%,第三产业投资增长6.7%,三次产业占比为1.9:53.4:44.7。从投资构成看,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增长10.0%,设备工器具购置增长24.5%,其他费用增长6.2%。从重点领域看,工业投资增长21.1%,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7.3%。

全年房地产投资200.74亿元,比上年增长3.9%。其中住宅投资173.69亿元,增长4.0%。房屋施工面积1172.52万平方米,下降13.8%。其中住宅施工面积970.18万平方米,下降11.7%。房屋竣工面积125.2万平方米,下降58.4%。其中住宅竣工面积108.90万平方米,下降54.2%。商品房销售面积265.04万平方米,下降12.9%。其中住宅销售面积227.78万平方米,下降16.4%。

全年新开工棚户区安置住房1164套,开工任务完成率100%;基本建成1162套,超额完成省定任务。发放住房租赁补贴625户,任务完成率121.6%。

七、对外经济

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2626.5亿元,比上年增长27.9%。其中,出口674.8亿元,增长21.6%;进口1951.7亿元,增长30.3%。从贸易方式看,加工贸易进出口142.3亿元,增长9.1%;一般贸易出口140.9亿元,增长15.1%。从重点出口商品看,橡胶轮胎出口232.7亿元,增长10.5%;化工产品出口99.6亿元,增长40.2%;电器及电子产品出口52.6亿元,增长32.8%;机械设备出口45.2亿元,增长50.2%。全年服务进出口总额85.1亿元,比上年增长52.4%,其中,服务出口44.4亿元,增长62.7%;服务进口40.6亿元,增长42.6%。

全年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4家,实际使用外资7.9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9%。全年实际对外投资13.44亿元,比上年下降19.9%。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实际投资13.42亿元,增长41.7%。新批境外投资企业(机构)6家。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2.71亿元,增长108.6%。

八、财政金融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65.48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比上年增长9.7%。其中税收收入175.43亿元,增长6.9%。从主要税种看,增值税55.59亿元,增长17.3%;城镇土地使用税30.48亿元,增长4.3%;城市维护建设税27.62亿元,增长65.9%;印花税6.89亿元,增长10.0%;个人所得税6.55亿元,增长9.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69.47亿元,比上年增长22.7%。其中,教育支出85.2亿元,增长39.6%;一般公共服务支出51.43亿元,增长29.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9.2亿元,增长33.3%;城乡社区支出38.41亿元,增长9.4%;农林水支出35.3亿元,增长47.3%;卫生健康支出33.47亿元,增长27.9%。

图5  2018-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5352.75亿元,比年初增加742.27亿元。其中,住户存款2899.73亿元,增加448.09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1934.27亿元,增加236.25亿元。本外币贷款余额3723.16亿元,比年初增加310.42亿元。其中,住户贷款1139.38亿元,增加73.74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2568.25亿元,增加221.17亿元。

全年证券交易额5966.66亿元,客户保证金余额25.79亿元,托管股份总市值467.49亿元。期货交易额3110.94亿元,成交563.6万手,客户保证金余额11.44亿元。全市上市公司共6家,新增上市公司1家,新增报证监会注册企业1家;新增报山东证监局辅导备案企业3家,累计达到12家;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2家,累计达到15家。

全年保费收入116.85亿元,比上年增长1.5%。其中,寿险保费收入84.34亿元,增长0.6%;财险保费收入32.51亿元,增长3.8%。各项赔款25.66亿元,增长2.4%。其中,寿险赔款8.78亿元,增长11.0%;财险赔款16.87亿元,下降1.6%。

九、居民收入消费和社会保障

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101元,比上年增长5.0%。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794元,增长3.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642元,增长6.2%。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54缩小至2.49。全年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7939元,比上年下降0.9%。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2723元,下降2.4%,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6994元,增长2.4%。年末人均现住房建筑面积43.51平方米,其中,城镇、农村分别为41.28平方米和48.61平方米。

图6  2018-2022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年末职工基本养老(不含油田)、失业(不含油田)、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71.38万人、37.54万人、73.63万人,职工基本医疗(不含油田)、生育(不含油田)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52.04万人、34.38万人。年末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74.47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124.31万人。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月人均2760元。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为每人每月205元。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贴标准由610元提高至640元。省内异地住院联网即时结算医院87家。

年末城镇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393人,现保障标准每人每月956元,比上年提高87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7059人,现保障标准每人每月801元,比上年提高134元。城乡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按照城乡低保标准的1.5倍执行。城乡低保标准之比从1.3:1缩小到1.19:1。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539个,养老床位1.82万张。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64.6%。

十、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年发明专利授权量1846件,比上年增长15.2%。PCT国际专利申请量23件。年末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5783件,增长35.9%;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6.36件,比上年增加6.97件。全年265家企业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净增212家,总数达到673家;1092家企业通过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比上年增加250家。新增院士工作站1家、省级技术转移先进县1个、省级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1家、省级技术转移服务机构2家、省级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示范基地3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4家、省重点实验室1家、市级重点实验室154家、市级农业科技园区8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国家级众创空间3家,市级众创空间5家。

年末拥有有效注册商标37614件,比上年末增长10.5%。拥有驰名商标35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个,地理标志商标45件;马德里国际注册商标1479件,居全省第2位。山东省省长质量奖7个,省长质量奖提名奖5个。山东省优质产品基地5个。“泰山品质”高端认证产品1个。

全年普通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巩固率100%。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生5957人,比上年减少2357人;毕业295人,比上年减少216人;在籍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生3.8万余人。参加夏季高考13691人,比上年增加616人;参加春季高考4266人,比上年增加195人。

十一、文化旅游、卫生健康和体育

年末共有国有文艺团体4个,公共图书馆6个,文化馆6个,美术馆3个,文化站40个。其中,6个文化馆被评为国家一级馆,4个公共图书馆被评为国家一级馆,2个公共图书馆被评为国家二级馆。共有院线影院26家。其中,汽车影院1家,城市影院25家,全年票房收入4835万元;农村公益电影放映队82个,全年共放映电影21770场,覆盖率达到100%,合格率达到99.9%以上。

年末A级旅游景区68家。其中,5A级景区1家,4A级景区8家,3A级景区52家,2A级景区7家。旅行社及分社105家。其中,5A级旅行社2家,4A级旅行社2家,3A级旅行社18家。星级饭店24家。其中,五星级2家,四星级8家,三星级13家。全年接待国内游客1358.6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126.02亿元。

年末拥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805家。其中,医院6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92家,卫生院29家,村卫生室844家,门诊部、个体诊所、卫生所、医务室733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6家,专科疾病防治院(所)1家,卫生监督机构6家,妇幼保健机构6家,采供血机构1家,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14家,其他卫生机构6家。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数13677张,其中,医院11563张,妇幼保健机构533张,社区卫生服务机构771张,卫生院759张,门诊部2张,护理站39张,其他卫生机构10张。全市区域内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报告接种率99.83%,65岁及以上老年人规范健康管理率为68.25%。

全年新增体育场地24个、1.4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3.25平方米。市健身气功协会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项目、市长跑运动协会志愿服务队赛事志愿服务项目和河口区“全民健身我助力”体育志愿服务项目等3个项目成功入选2022年全国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项目库。大力发展竞技体育,启动市体校迁建工程,备战参加第25届省运会,共派出612名运动员和102名教练员参加22个大项比赛,荣获12金6银23铜。成功举办2022年中国•东营黄河口铁人三项赛、中国万达•2022黄河口(东营)马拉松线上赛等大型体育赛事。全年销售体育彩票4.71亿元。

十二、资源、环境和应急管理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7485亩,其中人工造林面积1741亩。年末共有自然保护地23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地9个,省级自然保护地14个。共有湿地保护小区63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处,国家湿地公园1处,省级湿地公园9处,市级一般湿地37处。

全年重污染天数2天,空气优良率72.9%;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33μg/m³;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17,居全省第6位。近岸海域一二类水质面积比例由春季航次的32.9%提升至秋季航次的73.3%,达到近年来秋季航次最优值。国控河流监测断面中,水质符合地表水Ⅰ-Ⅲ类标准的比例达到44.4%,较省定“十四五”考核标准实现翻番,全面消除了Ⅴ类水体。水环境质量指数达到5.49,比上年改善5.0%,达到有历史记录以来最优值。

全年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和死亡人数分别比上年下降27.7%、23.4%,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保持“双下降”,未发生重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0.01,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1.34。

注: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影响,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情况。

2.全市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

4.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一是指辖区内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或年末从业人员50人及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以及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服务、自有房地产经营活动和其他房地产业等行业。二是指辖区内年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或年末从业人员50人及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包括: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5.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包括城镇和农村各种登记注册类型的企业、事业、行政单位以及城镇个体户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的建设项目投资,全部房地产开发经营业法人单位开发项目投资。

6.限额以上批发业企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限额以上零售业企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