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市上下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各项风险挑战,经济运行“稳中加固、稳中有进、稳中提质”,构建新发展格局取得新成效,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顺利实现 “十四五”和现代化建设良好开局。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026.9亿元,比上年增长8.9%,第一产业增加值485.0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5357.9亿元,增长9.8%;第三产业增加值5184.0亿元,增长8.3%。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调整为4.4∶48.6∶47.0。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42642元,增长8.8%。
全年新登记私营企业5.0万家,年末累计27.4万家;新登记私营企业注册资本2234.3亿元,年末累计注册资本17748.2亿元。全年新登记个体户9.6万户,年末累计80.3万户;新登记个体工商户资金数额115.2亿元,年末累计资金数额782.2亿元。
全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上年增长31.0%,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48.1%,比上年提高2.6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37.1%。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零售额比上年增长28.2%;住宿和餐饮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餐费收入增长40.5%。规上服务业中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分别增长33.9%和24.9%。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 12.4万人。失业率保持较低水平,年末全市登记失业率2.19%。全年帮扶城乡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再就业3.5万人,比上年增长76%。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8%。分类别看,八大类商品及服务价格呈现“七涨一降”。其中,交通通信类价格涨幅最高,比上年上涨6.4%,带动居民消费价格上涨0.8个百分点;生活用品及服务类、居住类价格涨幅次之,比上年分别上涨2.6%和1.9%;食品烟酒类、衣着类、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以及医疗保健类价格涨幅温和,比上年分别上涨0.6%、0.4%、0.4%和0.2%。其中,食品烟酒类价格涨幅较上年回落8.3个百分点,带动CPI下降2.1个百分点。
二、农林牧渔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541.6亿元,比上年增长4.6 %,其中,种植业增加值287.7亿元,增长4.1%;林业增加值2.3亿元,增长15.8%;牧业增加值64.0亿元,增长10.1%;渔业增加值131.0亿元,增长1.7%;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增加值56.6亿元,增长5.1%。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536.1千公顷,比上年增长0.1%;棉花种植面积1.3千公顷,减少0.9千公顷;油料种植面积68.0千公顷,减少1.6千公顷;蔬菜种植面积144.8千公顷,增加4.4千公顷。全年粮食总产量340.1万吨,与上年持平。其中,夏粮总产119.0万吨,下降1.9%;秋粮总产量221.1万吨,增长1.1%。全年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每公顷6343.6公斤,比上年下降0.1%。
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38.1万吨,比上年增长21.6%。水产品总产量79.4万吨(不含远洋捕捞),增长2.5%,其中,淡水产品20.9万吨、海水产品58.5万吨,分别增长2.7%和2.5%。
全市新建高标准农田39.5万亩。“7+2”农业产业联盟建设实现年营销总额近230亿元。新增国家农业产业强镇1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1个、省级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1个、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典型4个。培育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83家,数量列全省第三。获评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5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4个。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3.4%,其中轻工业增长4.9%,重工业增长17.9%。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工业增长19.3%,集体工业增长1.3%,股份制工业增长14.0%,外商港澳台投资工业增长11.9%。在规模以上工业中,民营工业增长13.8%。
全年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产值比上年分别增长31.1%、38.7%,分别高出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幅7.1个、14.7个百分点;其中,电子器件制造、信息化学品制造、电子元件及电子专用材料制造等行业产值年内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分别增长123.3%、74.7%、63.4%。与此同时,顺应结构升级和消费需求的新兴产品产量快速增长,其中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集成电路等产品分别增长74.4%、41.9%、35.5%。
工业企业盈利能力提升。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23.5% ,利润增长30.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6.9%,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97.6%。
全年实现建筑业总产值10568.7亿元,比上年增长8.5%;竣工产值6917.9亿元,下降0.5%;建筑业劳动生产率47.2万元/人,比上年增长3.1%。建筑业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99443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0.3%;竣工面积23798万平方米,下降3.4%,其中住宅竣工面积19075.3万平方米,下降3.1%。全市拥有特级资质建筑业企业24家,居全国地级市之首。全年新获鲁班奖6项。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5%。其中,国有及国有经济控股投资增长35.3%;港澳台及外商投资下降9.1%。民间投资增长2.6%,民间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78.8%。分类型看,基础设施投资比上年增长4.9%;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6.8%。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2186.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9.4%。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793.5万平方米,增长4.6%。
分行业看,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48.1%,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6.1%,第三产业投资下降6.0%。第二产业投资中,制造业投资占项目投资比重为71.9%。高技术制造业增势良好,全年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14.9%,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分别增长23.1%、20.7%和6.1%。第三产业投资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20%,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13.4%,卫生和社会工作增长23.8%。
全年共30个项目列入省重大项目清单,项目数量全省第三;完成省重大项目投资458.5亿元。全年新开工10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164个,新开工亿元以上市级服务业重点项目45个。
五、国内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35.5亿元,比上年增长16.8%,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218.7亿元,增长18.6%。分消费形态看,商品零售1123.1亿元,增长17.1%;餐饮收入95.6亿元,增长38.9%。从商品分类看,基本生活类消费增长平稳,粮油食品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和日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9.5%、13.4%和17.8%。部分升级类商品消费增长较快,金银珠宝类、化妆品类和体育娱乐用品类零售额分别增长42.9%、48.8%和54.7%。
六、开放型经济
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3405.8亿元,比上年增长29.7%。其中,出口2263.4亿元,增长26.3%;进口1142.4亿元,增长37%。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进出口总额2477.1亿元,增长30.5%;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72.7%,超过加工贸易51.2个百分点。从出口主体看,国有企业、外资企业、私营企业出口额分别增长59.5%、增长28.6%和增长23.3%。从出口产品看,机电、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分别增长37.3%、13.8%。从出口市场看,对美国、欧盟出口分别增长19.7%和26.4%,对印度、俄罗斯、东盟出口分别增长38.2%、178.8%和14.5%。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出口总额616.2亿元,增长31.7%,占全市出口总额的比重为27.2%。
全年实际使用外资31.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5.1%。新批及净增资3000万美元以上项目124个,增长18.1%。全年新增境外投资项目43个,中方协议投资额1.85亿美元。加快推进“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全年新增“一带一路”沿线对外投资项目19个,中方协议投资额1.1亿美元。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完成货物运输量21266.5万吨,比上年增长12.4%;旅客运输量3154.9万人次,下降21.2%。
全年南通机场执行客运、货运航线共76条,其中,国际国内全货机航线8条。全年民航货邮吞吐量5.3万吨,下降1.8%;旅客运输量252.5万人次,增长0.4%。
年末全市铁路总里程427.7公里,其中,高速铁路66公里。南通站开行列车82对,南通西站开行列车84对;南通铁路完成客运858.8万人次,增长49.9%,货运195.4万吨,增长10.6%。
年末全市公路里程17526公里,比上年增加11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488公里。全年公路货运量12295.1万吨,增长12%;公路客运量2043.6万人次,下降35.7%。
全年南通港货物吞吐量30851.2万吨,下降0.5%;集装箱吞吐量202.7万标准箱,增长6.1%。
全年市区新增公共停车泊位近2万个,上线运行“智泊南通”。地铁1、2号线一期建设稳步推进。快速路网互联环通,江海大道东延实现全线通车。通京大道北段快速化改造、西站大道等工程加快前期工作。
年末全市机动车保有量225.3万辆,比上年新增15.8万辆。其中,载客汽车191.3万辆,载货汽车11.2万辆,摩托车19.4万辆。个人汽车保有量182.6万辆,比上年末增加18.0万辆。
全年邮政业完成业务总量111.3亿元,增长28.7%,实现业务收入95.5亿元,增长14.9%,其中,快递完成业务量10.1亿件,增长35.8%。电信业完成业务总量96.9亿元,增长32%;实现业务收入87.3亿元,增长9.9%。
全年新建5G基站8310个,全市连接数83万个。年末移动电话用户878.1万户,增加3.7万户。年末互联网用户1155.2万户,新增78.1万户,其中固定宽带互联网用户426.6万户,新增26.1万户,无线宽带互联网用户728.6万户,增加33.9万户。
全年接待境内外游客4319.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76.4%;实现旅游业总收入618.8亿元,增长45.5%。接待入境过夜游客4.1万人次,下降63.9%。其中,外国人3.2万人次,下降67.1%;港澳台同胞0.87万人次,下降43.4%。旅游外汇收入5570.8万美元,下降74.4%。接待国内游客4315亿人次,增长76.5%,实现国内旅游收入615亿元,增长52.7%。
八、财政、金融
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10.2亿元,比上年增长11.1%;其中,税收收入572.9亿元,增长9.5%;税收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80.7%。
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122.2亿元,比上年增长3.9%。其中,科学技术支出50.3亿元,增长22.5%;卫生健康支出120.7亿元,增长19.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84亿元,增长1.7%;住房保障支出58.4亿元,增长87.7%;农林水支出84.4亿元,增长6.1%。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6374.9亿元,比上年末增长5.4%。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比年初增加839.6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878.9亿元。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4141.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6.3%。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比年初增加1986.2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增加1800.4 亿元,短期贷款增加58.1亿元。
全年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11家,创历史新高。年末全市境内外上市公司54家,上市公司通过首发、配股、增发、可转债在资本市场募集资金152.18亿元。全市境内上市公司总股本368.5亿股,比上年增长7.7%;总市值4900.3亿元,增长30.4%。年末全市共有证券营业部71家,期货营业部16家。全年证券交易额4.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3%。
全年保费收入355.8亿元,比上年增长6.2%。分类型看,财产险收入75.3亿元,增长2.5%;人寿险收入210.1亿元,增长4.7%;健康险收入62.6亿元,增长16.5%;意外伤害险收入7.8亿元,增长7.2%。全年赔付支出118.4亿元,比上年增长18.6%。其中,财产险赔付51亿元,增长19.5%;人寿险赔付25.2亿元,下降31.2%;健康险赔付39.6亿元,增长113.2%;意外伤害险赔付2.6亿元,增长32.4%。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年专利授权量40867件,比上年增长33.3%。其中,发明专利6506件,增长167%,占专利授权总量的15.9%。全市累计有效发明专利32395件,比上年末增加5434件,增长20.2%;全市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41.9件,增长13.8%。
全年共认定高新技术企业778家,累计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370家。科技进步贡献率为66.5%,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全年共签订各类技术合同5099项,技术合同成交额250.5亿元,比上年增长28.9%。新增入选省“双创人才”71人、“双创团队”7个。创成省级产业创新中心2家,实现零突破。新认定省级众创空间20家,省级以上中创空间累计72家。全年有19项科技成果获省级以上科技奖获(含技术发明奖),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3项。
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活动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2.62%。大中型工业企业和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保持在94%左右,拥有国家级企业研发机构13家。拥有南通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52人。各类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中,政府部门属独立研究与开发机构30个。建成国家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18个。建设省级重点实验室10个,科技服务平台15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11个,企业院士工作站11个,通富微电先进封测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全市共有普通高校8所。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招生4.47万人,在校生13.46万人,毕业生3.3万人。研究生教育招生0.17万人,在校生0.43万人,毕业生0.09万人。全市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5.35万人(不含技工学校)。特殊教育招生0.03万人,在校生0.17万人。全市共有幼儿园582所,比上年增加2.7%;在园幼儿17.84万人,减少2%。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市共有文化馆、群众艺术馆9个,公共图书馆11个,博物馆(纪念馆)29个,公共美术馆4个。全市拥有广播电视台7座,中波和调频电视发射台10座,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100%。年末数字电视用户171.1万户,其中高清电视用户72.1万户。
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3492个。其中,医院236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8个,妇幼卫生保健机构11个。各类卫生机构拥有病床5.1万张,其中医院拥有病床4.1万张。共有卫生技术人员5.6万人,其中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2.3万人,注册护士2.4万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技术人员0.08万人,妇幼卫生保健机构卫生技术人员0.16万人。
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协调发展,南通健儿孙炜、石宇奇、李彤、张馨、石高峰等5人参加东京奥运会,孙炜斩获奥运会男子体操团体铜牌。输送贡献列全省第二位。在第十四届全运会上,南通共有91名运动员参加了竞技体育项目比赛,石宇奇、孙玮等11人分别在羽毛球、体操等项目上夺得金牌,同时南通籍运动员还获得4枚银牌、9枚铜牌,南通籍运动员获得的金牌数占江苏在全运会上所获金牌数的六分之一。南通籍运动员石宇奇领衔的中国队在羽毛球苏迪曼杯决赛中夺得世界冠军,将南通世界冠军金牌数改写为120枚。
十一、环境保护、节能降耗和安全生产
全年新增造林绿化6659亩,省级绿美村庄28个,完成湿地修复4239亩。五山及滨江地区生态修复获评省首届“最美生态修复案例”。市区水质综合指标合格率100%,燃气普及率、用水普及率均为100%。全年主城区新增路灯14771盏、景观灯41570盏,城市道路亮灯率99.75%。
全市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全年PM2.5平均浓度30微克/立方米,符合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全年空气质量指数达到良好以上的天数322天,占全年有效监测天数的88.2%。地表水国考以上断面优Ⅲ比例87.5%,省考以上断面优Ⅲ比例94.5%,主要入江支流和入海河流断面全面消除劣V类。土壤保护和污染治理修复工作有力推进。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四项主要污染物减排和碳排放强度下降完成省下达任务。
全市累计建成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授牌命名1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1个,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区)2个,建成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1个,省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5个。
全年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118起,死亡74人,比上年分别下降38.5% 和45.6%。其中,工矿商贸企业(含建筑业)发生生产安全亡人事故37起,死亡41人。全年发生一次死亡3人(含3人)以上安全生产事故1起,死亡3人。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773.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550.6万人,增长1.1%,城镇化率71.2%,比上年提高0.76个百分点;年末户籍人口751.66万人,比上年减少4.4万人。全市人口出生率4.47‰,人口死亡率9.61‰,人口自然增长率-5.14‰。
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882元,比上年增长10.0%。其中,工资性收入26874元,增长9.4%;经营净收入8138元,增长9.9%;财产净收入4041元,增长11.3%;转移净收入7829元,增长11.9%。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7289元,增长9.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134元,增长11.4%。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为1.97:1,比上年缩小0.04。全年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9705元,比上年增长20.4%。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5281元,增长18.6%;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0197元,增长24.7%。
年末全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77.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1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2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6.28万人。全市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人均养老金增至2547元,增幅5.39%。
全年全市基本医保参保人数735.12万人。其中,职工医保252.4万人,比上年底增加13.57万人,占总参保人数的 34.33%;居民医保482.71 万人,占总参保人数的65.67%。创新推出“医保南通保”,首年参保63.2万人。
全年全市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42799人,比上年减少4325人。全年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为31249.2万元,比上年增加548.6万元。全市拥有养老机构298个,比上年减少4个。养老机构床位数57798张,比上年增加694张。
注:
[1]本公报使用的数据为快报数。
[2]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为实际增长速度;其他指标除特殊说明外,按现价计算,为名义增长速度。
[3]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问题,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4]部分指标数据因统计口径调整,较上年不具可比性。
本公报中城镇新增就业、失业率、社会保障数据来自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数据来自财政局;金融信贷数据来自人民银行;交通运输数据来自交通运输局;电话用户、宽带用户、移动互联网用户等数据来自南通通信行业管理办公室;货物进出口数据来自南通海关;外商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对外承包工程、对外劳务合作等数据来自商务局;民用汽车、交通事故数据来自公安局;邮政业务数据来自邮政管理局;上市、证券公司数据来自金融管理局;保险业数据来自银保监局;养老数据来自民政局;教育数据来自教育局;科技数据来自科学技术局;市场主体、专利数据来自市场监督管理局;艺术表演团体、博物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广播电视数据和旅游数据来自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体育数据来自体育局;卫生数据来自卫生健康委员会;医疗保险数据来自医疗保障局;环境监测数据来自生态环境局;市政数据来自市政和园林局;安全生产数据来自应急管理局;现代农业数据来自农业农村局;粮食产量、城乡居民收支、物价指数等数据来自南通调查队;其他数据均来自市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