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大竹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7

选择区域:>>

2017年,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并紧紧依靠全县人民,攻坚克难,扎实苦干,大力推进“1256”战略布局,坚持系统谋划、科学部署、重点突破,扎实开展“经济提质年”行动,经济结构持续优化、经济实力明显提升,繁荣时尚美丽和谐大竹建设迈出新步伐,各项事业发展取得新成就。

一、综 合

经上级统计局审定,2017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gdp)311.63亿元,比上年同期(下同)增长8.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9.23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129.06亿元,增长9.6%;第三产业增加值123.34亿元,增长10.4%。三次产业结构比19.0︰41.4︰39.6。三次产业对gdp增长贡献率分别是8.1%、46.5%、45.4%,拉动gdp分别增长0.7个、4.1个、4.0个百分点。

二、农 业

全年,全县农林牧渔及服务业总产值98.64亿元,增长3.8%。其中,农业产值52.23亿元,增长4.9%;林业产值3.22亿元,增长5.3%;畜牧业产值38.3亿元,增长1.3%;渔业产值2.94亿元,增长5.7%;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94亿元,增长5.0%。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05381公顷,比上年增加231公顷;油料播种面积17098公顷,比上年增加50公顷;苎麻种植面积13928公顷,比上年减少180公顷;蔬菜种植面积14529公顷,比上年增加32公顷。

全年,粮食总产量54.3万吨,增长0.3%。其中:小春产量7.2万吨,增长0.6%;大春产量47.0万吨,增长0.2%;油料产量4.52万吨,增长0.6%;苎麻产量2.83万吨,同比(下同)下降1.4%;蔬菜产量53.4万吨,增长0.5%;水果产量4.5万吨,增长2.5%。

生猪出栏79.1万头,下降4.2%;生猪存栏57.6万头,下降9.0%;大牲畜出栏4.7万头,下降0.4%;大牲畜存栏9.0万头,下降4.8%;家禽出栏1548.2万只,下降4.3%;禽蛋产量3.48万吨,下降1.7%;肉类总产量9.0万吨,下降2.6%。其中:猪肉产量5.67万吨,下降2.8%;牛肉产量0.6万吨,增长1.4%;羊肉产量0.3万吨,下降0.1%;禽肉产量2.4万吨,下降3.4%。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99.67亿元,增长9.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37%,拉动经济增长3.3个百分点。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2户,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50.99亿元,增长25.3%;增加值增长11.3%。

规模以上工业中,重工业产值185.15亿元,增长25.2%;轻工业产值65.84亿元,增长25.8%,重轻工业比为2.8︰1。在我县主要支柱产业中,食品及饮料产业33.4亿元,增长40.1%;纺织及化纤产业28.01亿元,增长6.7%;机电产业34.19亿元,增长22.6%;煤炭采选业104.2亿元,增长26.6%;建材业28.91亿元,增长27.1%。

表1:2017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及其增速

指 标 绝对数(亿元) 增速(%)
工业总产值 250.99 25.3
其中:轻工业 65.84 25.8
重工业 185.15 25.2
其中:国有企业 6.47
集体企业 7.11 8.0
股份制企业 210.85 26.4
其他经济类型 26.56 22.4
其中:食品及饮料工业 33.4 40.1
纺织及化纤工业 28.01 6.7
机电工业 34.19 22.6
煤炭采选业 104.2 26.6
建材工业 28.91 27.1
其他 22.28

规模以上工业九种主要工业产品中,除大米、水泥、饲料、食用植物油等四种产品产量同比增长,原煤、洗煤、发电量、苎麻布、电力电缆等五种产量则比上年同期下降。

表2:2017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及其增速

产品名称 单位 绝对数 增速(%)
原煤 万吨 194.88 -7.3
洗煤 万吨 151.29 -7.1
发电量 万千瓦小时 9886 -20.6
大米 万吨 26.4 22.2
水泥 万吨 458.5 2.2
万米 714 -28.1
电力电缆 万千米 8.8 -17.0
饲料 万吨 3.8 26.7
精制食用植物油 万吨 1.0 25.0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收入224.52亿元,增长8.2%,利润总额8.59亿元,增长30.2%。

全年建筑业产值70亿元,增长20.7%,其中建筑工程产值65.88亿元,安装工程产值3.06亿元。建筑业增加值30.99亿元,增长9.7%。年末,资质以上建筑企业18个,房屋施工面积218.42万平方米,竣工面积57.62万平方米。

四、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9.41亿元,增长14.6%。其中,建安工程投资274.89亿元,增长18.3%;工业性投资97.44亿元,增长6.0%;民间投资118.41亿元,增长4.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13.8亿元,增长134.7%;第二产业投资97.69亿元,增长5.9%;第三产业投资197.92亿元,增长17.9%。按投资性质分,房地产投资22.32亿元,下降15.7%;基本建设投资215.35亿元,增长29.9%;更新改造投资67.64亿元,下降5.8%;农户投资4.1亿元,下降31.7%。

五、商贸流通和对外经济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8.95亿元,增长12.6%。分区域看,城镇消费市场优势明显,城镇消费品零售额86.47亿元,增长13.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2.48亿元,增长10.3%。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仍然是消费品市场的主导力量,批发业销售额16.54亿元,增长10.4%;零售业销售额98.04亿元,增长12.7%;住宿业营业额1.48亿元,增长26.1%;餐饮业餐费收入12.89亿元,增长13.0%。从规模看,限上企业及个体户实现消费品零售额61.9亿元,增长12.6%;限下企业及个体经营户零售额67.0亿元,增长12.4%。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36.5亿元,增长8.4%。

全年进出口总额1458万美元,其中,出口总量994万美元。

全年新签约招商项目19个,到位资金124.2亿元。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年末,全县公路总里程(含村道)3969公里,其中等级以上(含高级、一、二、三和四级)公路2862公里,高速公路92公里。营运车3059辆;公交车路线6路,公交车营运车52辆;出租车231辆。全年客运量929万人,客运周转量48750万人公里;货运量670万吨,货运周转量76376万吨公里。

全年,邮电主营业务收入4.26亿元;年末全县移动电话用户56.07万户,固定电话用户9.27万户;互联网宽带用户12.94万户;网络电视用户12.81万户。

全年,共接待游客380万人次,增长22.6%;实现旅游收入30亿元,增长36.4%。

七、财政和金融、保险业

全年,财政总收入20.03亿元,增长9.6%;地方公共财政收入13.02亿元,增长8.1%,其中税收收入6.65亿元,增长15.2%,占地方公共财政收入的比重51.1%,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地方公共财政支出52.22亿元,增长12.2%。其中,农业支出7.14亿元,科技支出0.52亿元,教育支出10.26亿元,医疗卫生支出7.05亿元。

年末,全县共有银行业金融机构11家,其中,人民银行1家,政策性银行1家(农发行),国有商业银行4家(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邮储银行1家、地方法人银行机构4家(大竹农商行、成都农商行、达州商业银行、渝农商村镇银行)。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81.11亿元,增长9.6%。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14.1亿元,增长9.9%。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59.7亿元,增长12.9%。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142.67亿元,增长15.4%;消费贷款余额49.78亿元,增长21.5%。

年末,全县有保险机构27家;实现保费总收入6.8亿元,其中农业政策性保险收入0.36亿元;保险赔款及给付1.37亿元。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全县各类学校(即小学、普通中学、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特殊学校)227所,在校学生126799人,专任教师7795人。其中,小学170所(含村小),小学在校学生68163人,小学专任教师3917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普通中学51所,在校学生52235人,专任教师3357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5所,在校学生6315人,专任教师507人;特殊学校1所,在校学生86人,专任教师14人。2017年全县高考本科上线2923人,本科上线率为48%,其中一本上线人数1017人;中考a+1、a+2共计1294人,占全县参考初中毕业生的15%。

全年,专利申请331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21件,企业专利申请109件;授权专利188件;自主研发“香椿芽功能性map保鲜技术”和“香椿气调保鲜袋”,引进示范农业新品种7个,示范推广新技术2项;培育申报省、市级科技创新平台认定3家,新建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丰源),年底达到2家。

九、文化、体育和卫生

年末,全县有文化馆1个,文化站50个,公共图书馆1个,影剧院4个。体育场馆1个,全民健身路径44条,其中当年新建4条;全年新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3个。有线电视用户10.84万户,其中数字电视5.8万户,网络电视用户12.81万户。广播覆盖率99.6%,电视覆盖率94.06%,有线电视入户率17.27%。

年末,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542个(含村卫生室、诊所),其中,医院58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妇幼保健站1个;医院、卫生院技术人员2899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016人,注册护士(护师)1240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3813张,其中,医院和卫生院床位数3648张;卫生防疫人员126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4.66‰,婴儿死亡率3.64‰,孕产妇住院分娩率 99.93%;。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服务

全县年末总户数39.49万户,户籍总人口110.01万人,其中女性人口51.6万人。常住人口89.58万人,城镇化率达41.28%。全年人口出生率8.6‰,人口死亡率6.7‰人,人口自然增长率1.9‰。

全年,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653元,增长9.5%。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374元,增长9.3%。其中,工资性收入16043元,增长8.8%;经营净收入7330元,增长14.0%。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8413元,增长5.9%。其中食品烟酒支出6559元,增长0.8%;衣着消费支出1754元,增长0.6%;医疗保健支出1269元,增长5.6%;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1624元,增长19.7%。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35.6%。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395元,增长9.4%。其中,工资性收入6235元,增长6.7%;经营净收入4905元,增长0.7%。人均生活消费支出9711元,增长9.7%。其中食品烟酒支出4149元,增长9.2%;衣着消费支出745元,增长18.8%;医疗保健支出749元,增长13.5%;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686元,增长22.9%。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42.7%。

年末全县各种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44个,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床位5002个;提供住宿的各类社会服务机构36个,床位数2882张;全年,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179782人(其中机关事业单位职工25607人),参加城乡养老保险491737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181764人(城镇职工42058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人数879558人,失业保险10521人,工伤保险21033人、生育保险12083人;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7956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29770人;农村传统救济人数88人。

十一、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年末实有耕地面积95960.25公顷,煤炭保有储量5152.18万吨。

年平均降雨量1610.6mm,年平均气温17.1℃,年日照时数1225.9小时。

年末,全县有污水处理厂11座,集中处理率85%;垃圾处理站1个;城区空气质量优良以上295天。

全年,全社会能耗198.08万吨,万元gdp能耗0.688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4.65%。规模以上工业能耗117.9万吨,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2.064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5.2%。

全年,全县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12起,死亡11人,受伤5人。与去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减少17起、死亡人数减少16人、受伤人数减少10人,分别下降58.6%、59.3%、48.7%。其中道路交通领域发生事故7起,死亡6人,受伤5人;建筑施工领域发生事故1起,死亡1人;煤矿安全事故发生2起,死亡2人;其他行业领域发生事故2起,死亡2人。

十二、基本单位情况

年末,名录库法人单位4888个。法人单位按产业分,第一产业580个,第二产业665个,第三产业3643个;按性质分,企业2822个(其中规模以上工业112个,限额以上商贸企业65个,取得资质的建筑业20个,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34个,重点服务业31个),事业单位651个,机关126个,社会团体262个,其他法人单位1027个。

产业活动单位665个。按产业分,第一产业2个,第二产业132个,第三产业531个;按性质分,企业562个,事业单位14个,机关89个。

注: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

2.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