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竹县统计局
2008年2月
2007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大竹县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四大奋斗目标,努力克服前进中的一切困难,积极应对食品、原油、钢材、运输价格等普遍上涨带来的不利局面,充分利用国家支农、惠农、扶贫、社会保障、教育、卫生等方面的有利政策,抓住成为四川省扩权强县试点县的历史机遇,广泛调动全县干群的工作热情和激情,使全县经济继续保持又好又快的运行态势。县域经济总量持续增加、民生状态有效改善、财税收入不断递增,县域综合经济充满活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 合
经达州市统计局审定,2007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99.8亿元,同比增长14.8%,人均GDP10717元,同比增长14.5%,成为推动大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民生状态有效改善的坚实基础。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30.7亿元,同比增长4.4%,对GDP的贡献率为8.8%,拉动GDP济增长1.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为41.4亿元,同比增长25.4%,对GDP的贡献率为68.7%,拉动GDP增长10.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7.7元,同比增长11.1%,对GDP的贡献率为22.5%,拉动GDP增长3.3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比为30.7:41.4:27.7,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分别比2006年提高0.7和1.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下降2.2个百分点,以工业和建筑业为支撑的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工业化进程加快。
民营经济成为县域经济的主体:2007年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50.9亿元(现价),同比增长20.1%(可比价),民营经济占全县经济总量的比重达51%,处于主力地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1.5亿元,同比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为23.5亿元,同比增长36%,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5.9亿元,同比增长13.6%。民营经济对GDP的贡献率为68.94%。
2007年大竹国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与全省其它发达地区相比,大竹经济基础和发展速度均处于落后境地;规模以上工业发展出现困难,苎麻工业陷入困境,煤炭工业对县域经济拉动作用下降;固定资产投资后劲不足;农业产业化无实质提高;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压力进一步增大;物价持续上涨对城乡居民生活质量产生一定影响。
二、农 业
1、农业产值大幅增加。2007年农业总产值为50.2亿元,同比增长4%,其中畜牧业产值为27.2亿元,同比增长5.6%。粮食总产量为53.4万吨,同比增长10.2%,其中小春粮食产量为7.8万吨,同比增长10.9%,大春粮食产量为45.6万吨,同比增长10.1%;油料产量3.5万吨,同比增长12.4%;牛奶产量480吨,同比增长4.1%;禽蛋产量42613吨,同比增长6.2%;肉类总产量15.3万吨,同比增长5.1%,其中猪肉产量9.1万吨,同比增长5.0%,牛肉产量9110吨,同比增长2.2%,羊肉产量3752吨,同比增长3.4%,禽肉产量4.8万吨,同比增长5.9%。
2、部分农作物播种面积增加。全县经济作物播种面积51.72万亩,与上年持平,其中油菜籽种植面积19万亩,苎麻种植面积30万亩。蔬菜面积15.5万亩,总产40.5万吨。水果面积8.65万亩,比上年增加0.15万亩,增长1.75%,水果总产4万吨,比上年增加0.14吨,增产3.54%,茶叶面积1.3万亩,茶叶总产503吨其中名优茶230吨,桑园面积1.5万亩,比上年增长0.3万亩,增加25%,发蚕种1.32万张,产茧39.3万公斤,比上年增加3万公斤,增长8.23%。2007年全县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到51.72万亩。粮经作物播种面积比达到75:25。在品质结构上,重点推广高支苎麻、优质稻、专用玉米、专用小麦、专用大豆、“双低”油菜、优质茶叶、优质水果、优质蚕桑、优质蔬菜等优质品种,加大低产劣质品种改良力度。全县优质苎麻面积达到27.6万亩,优质率92%,增加两个百分点,优质稻面积达到42万亩,优质率达到86.42%,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优质稻总产22.71万吨,占稻谷总产量的86.15%。优质专用玉米15万亩,占播面积的59.76%,优质专用玉米总产7.99万吨,占玉米总产量的58.93%。优质专用大豆3万亩,占大豆总面积的41.67%,优质专用大豆总产3450吨,占大豆总产量的38.99%。优质专用小麦7.56万亩,占小麦总面积的37.34%,优质专用小麦总产1.88万吨,占小麦总产的48.58%。“双低油菜”19万亩,优质率100%,优质水果面积5.92万亩,优质率47.6%,名优茶产量230吨,优质率45.73%,良种桑面积1.17万亩,良种率78%%,蔬菜优质率30%。全县2007年种粮直补面积781276.17亩,水稻种植面积482452.92亩,下拨种粮直补金1093万元(13.99元/亩),综合直补2446万元(31.308元/亩),水稻良种补贴724万元(15元/亩)。
3、农机装备全面提升。全县共拥有农业机械16.62万台件,农业总动力达20.3万千瓦,百亩耕地达24.7千瓦。分别比上年同期增加4400千瓦和0.5千瓦,增长2.2%和2%。全年共实现机械耕地19.5万亩,机械脱粒15.4万吨,机收水稻15万亩,机械加工90万吨,农机运输8800万吨公里。
4、全县农业机械化建设投入攀升。共投入提灌建设资金393.7万元,其中:省农机项目投入13万元,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投入31万元, 国土治理项目投入25万元,县级财政资金投入30万元,乡镇投入5万元,农民自筹289.7万元,群众投劳14.49万个,共修复机电提灌机械880台套7040千瓦;新增提灌设备210台套1470千瓦;建成了石桥铺镇河湾电灌站、石桥铺镇长青村饮灌站、二郎乡江水村潜水泵站、安吉乡响滩坡电灌站共4处标美化站。恢复改善灌面2.5万亩;新增灌面0.8万亩。
三、工业和建筑业
1、工业化速度加快。
(1)工业生产规模扩大、效益提升。工业强县战略初见成效:2007年全县以煤炭、麻纺、机电、化工、机械制造、建材、食品加工为支撑的60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70.23亿元,同比增长58.4%;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24.64亿元,同比增长35.1%,其中:实现轻工业增加值6.6亿元,同比增长34.6%,重工业增加值为18.0亿元,同比增长35.3%。按所有制类型分:国有企业实现增加值1.7亿元,同比增长29.8%,集体企业实现增加值1.2亿元,同比增长9.1%,股份制企业实现增加值18.1亿元,
(2)产销衔接良好。实现销售产值70.1亿元,同比增长59.2%,产销率达99.8%。其中轻工业实现销售产值10.3亿元,同比增长54.4%,重工业实现销售产值49.8亿元,同比增长61.2%。产品销售收入为68.6亿元,同比增长84.7%,盈亏相抵后的利润总额为1.9亿元,同比增长55%,利税总额为3.8亿元,同比增长50.8%,产成品存货1.8亿元,同比增长55.3%,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87.1%,同比增长70.4%。
(3)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增有减:全年生产原煤321.6万吨,同比增长21.4%;生产焦炭5.3万吨,同比增长1.2倍;发电量为1.8亿千瓦小时,同比下降1.9个百分点,其中火电为1.5亿千瓦小时,同比下降4.3个百分点;生产尿素12.4万吨,同比增长82.1%,生产水泥36.6万吨,同比增长7.5%;生产精干麻5820吨,同比下降36.9%;生产麻条2355吨,同比下降25.5%;生产落麻1700吨,同比下降34.6%;生产布1008.1万米,同比下降44.3%;生产电线电缆8.5万千米,同比增长11.4%;生产醪糟2.1万吨,同比增长66.5%;生产糯米粉2521吨,同比增长1。2倍;生产轴承2174吨,同比增长52。4%;生产大力钳671万把,同比下降44.8%;生产橡胶制品3343吨,同比增长55.1%;生产弹簧钢板4.6万吨,同比增长49.7%;生产汽车配件63.1万套,同比增长25.9%;生产IC卡智能式燃气表3.2万台,同比增长8.1%;生产机车1133台,同比增长4.2倍;生产食用植物油1万吨,同比增长24.8%,生产铁合金3.1万吨,同比增长82.3%。
(4)工业对县域经济贡献增大。2007年全部工业增加值达到30.9亿元,同比增长42.7%,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58.4%,拉动GDP增长8.6个百分点。
2、建筑业成为经济发展重要推动力。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企业11个,实现建筑企业总产值7.6亿元,同比增长35.7%。其中:建筑工程产值7.5亿元,同比增长42%,其中外省完成的产值507万元,占总额的6%;竣工产值2.9亿元,同比增长15%。11户建筑企业签定合同额8亿元,新签合同额为5.4亿元。11户建筑企业劳动生产率平均人数4675人,期末从业人员4853人。工程结算收入5.0亿元,增长13.8%;利润总额23820千元,同比增长11.8%,税金总额731万元,增长25%.房屋建筑施工面积849714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增加48223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县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200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5.4亿元,同比增长26.3%。
1、投资规模增大:全县500万元以上在建项目为125个,其中2007年新开工项目77个,50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完成额为34亿元,同比增长40%;3000万元以投资项目个数为18个,投资完成额为34亿元,同比增长45%;上亿元的项目个数为5个,投资完成额为8.9亿元,同比增长50%。
2、投资结构更趋合理:其中基本建设投资24.1亿元,同比增长26.6%;更新改造投资10.5亿元,同比增长51.1%;房地产投资6.3亿元,同比增长24.3%;农村农户投资4.5亿元,同比下降8个百分点。
3、房地产开发投资继续保持增长势头。2007年有开发业务的企业16户,开发项目30个。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额6.3亿元,同比增长24.3%。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114万平方米,商品房屋竣工面积30.6万平方米,商品房现房销售面积1.9万平方米,商品房空置面积2.2万平方米。
五、交通、旅游
1、交通建设达新水平。农村公路建设迈入发展快车道,通乡公路完成投资8200余万元,竣工178.7公里;通村公路实现投资8600万元,竣工430公里,其中通村水泥路竣工320公里。通乡公路开工277公里,通村公路开工179个项目531公里,是去年竣工里程的8倍,占全县农村公路总里程的65%,遍布全县50个乡镇,惠及251个村60余万人。
国、省道外迁工程已确定方案设计单位,正处于外迁方案拟草阶段。庞家渡改桥已完成土地征用、农房搬迁协议签订以及工程的“三通一平”等前期工作。建成并验收欧家镇、中华乡、八渡乡等3个乡镇汽车站;完成招呼站86个。投资20万元建成并验收柏林三江口人行桥;欧家葫芦桥即将开工,预计12月底竣工。
2、旅游业有所发展。全年完成旅游收入4。7亿元,同比增长29.7%,旅游人次达152万,同比增长4.8%。五峰山森林公园经省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检查组评定,成功创建为达州市首批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六、市场消费
城乡消费市场跃。2007年全县累计完成社会消费消费品零售总额26.2亿元,同比增长18%。从城乡分布看:县的零售额为11.3亿元,同比增长17.8%,县以下零售额为14.9亿元,同比增长18.1%;从行业分布看:批发业完成7.7亿元,同比增长16.8%;零售业完成15.2亿元,同比增长17%;住宿和餐饮业完成3.2亿元,同比增长20.8%。
自营出口创汇实现354万美元,同比增长18.3%;实际利用外资620万美元,同比增长100%;外派劳务输出75人次;建成标准“农家店”31家。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1、财政收入不断增加。2007年全县完成财政总收入4.58亿元,同比增长25.3%,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23亿元,同比增长25.2%,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44亿元,同比增长29.83%,非税收入完成0.79亿元,同比增长17.48%。全年实现一般预算支出11.02亿元,同比增长34.23%,保证了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所需资金。
2、金融机构存贷比严重不足的现象有所好转。2007年全县各项存款达73.84亿元,同比增长8.92%,其中储蓄存款为63.74亿元,同比增长6.55%;各项贷款达到20.84亿元,其中消费贷款为2.37亿元,同比增长52.03%,中长期贷款为3.22亿元,同比增长15.18%,同业贷款0.87亿元,同比增长62.05%。存贷比严重不足的现象有所好转。
3、人寿保险事业健康发展。截至2007年12月17日,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实现总保费收入9300万元(股份公司),同比增长20%。其中:首年新单保费1370万元,续收保费3475万元,短险保费708万元(含补医险108万元),占预算101%;短期险考核赔付率48%。
八、教育、科学技术
1、教育事业稳步发展。
(1)2007年高考再创新辉煌。实现本科上线人数、高分段人数、上重点本科人数、本科上线率、进入全市文理科前10名的人数居达州市 “五个第一”。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路,走出了一条顺应新形势、适应新县情的职业教育新路子。
(2)职业教育走出新路子。2007年,全县中职在校学生达11079人,比2006年增加3040人,招收弹性学制学员3935人。强力推进县职业中学创国重,百岛湖职业技术学校创省重和建成百岛湖职业技术学院进程。主动配合相关部门实施农民工培训行动,2007年共完成劳动力转移培训6.12万人次、实用技术培训8.06万人次。
(3)特殊教育事业有新发展。全力做好适龄“三残”儿童少年的入学工作,残疾儿童入学率达91.9%,其中视、听残儿童入学率达94.17%,智残儿童入学率达93.1%,其它残疾儿童入学率达89.7%。多方筹措资金400余万元,新建占地面积6358平方米、建筑面积4340平方米的特殊教育学校,该项目计划2008年8月前完工。
(4)校园文化更加丰富。积极推广校园集体舞,举办“和谐教育在竹乡”文艺晚会、“煌歌杯”中小学田径运动会、元旦环城长跑赛。组织参加省第三届优秀艺术人才大赛,获一等奖21人次,二等奖34人次,三等奖60人次;组织参加市第八届中小学田径运动会,幸福街小学、胜利街小学分别获小学组第二、三名,县职中获职业学校组第三名。
2、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狠抓企业科技创新,加强成果转化,全县于2007年研发推广新技术、新产品20余项,引进转化科技成果12项。(1)川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超低渗透PR合金汽车空调软管”、“汽车润滑系统高性能ER软管”被国家科技部列为“国家级重点新产品”;“汽车润滑系统高性能ER软管”投入正式批量生产,产值已超过2000万元。(2)川东电缆有限责任公司正在研制的“低成本260°耐高温硅橡胶电缆”填补了同行业空白,“室内装修绿色环保电线电缆”受到了用户的好评;(3)迅海公司研制的“矿用柴油防爆机车”、“分离式微型割煤机”市场前景看好;(4)玉竹麻业公司研制的60支以上麻微纱新产品洁白如雪,手感如绸,产品供不应求,利润空间大;引进的“物化—LESSON生化—深度处理组合技术”建成日处理脱胶污水3500T的净化工程,能使处理后的水达到国家一级水排放标准。(5)玖源化工公司研发的“煤棒技术”每吨原煤可降低成本300元;(6)鹏翔电子公司研发的“远程智能控制系统”、“水电气三表一卡控制系统”处于国内领先技术水平。(7)沽竹水泥公司引进了2500T/d新型干法水泥生产专利技术,进行了熟料生产线的技改,加快了建材业的发展。(8)大竹火电厂引进的烟气静电除尘技术、玖源化工引进的“烟尘水幕处理技术”、“造气回收利用(烧锅炉)技术”有效地实现了节能减排降耗目标;(9)金桥麻业的“苎麻生物脱胶技术”继续被列为省科技厅、市科技局的攻关项目。同时,引进日处理脱胶污水5000T能力的“废水微波处理技术”,目前双方正就该项目进行谈判和细节协商。(10)在农业方面推广应用了“水稻强化栽培技术”,全县水稻强化栽培面积约11.5万亩,增产稻谷近379.5万公斤,新增产值约607.2万元。(11)进行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示范,面积近100亩,推动了水稻生产机械化进程。
九、文化、体育和卫生
1、文化事业全面发展。
(1)文艺创作硕果累累。《麻林晨曲》作为达州市唯一选调节目参加省文化厅主办的“四川省新农村新农民”文艺调演一等奖。小品《睁只眼闭只眼》被选调参加由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宜宾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四川省第十一届戏剧小品大赛”,并获得创作奖、演出奖、导演奖、演员奖等6个奖项。歌曲《竹笋娃娃》获得“全国推广创作少儿歌曲计划提名奖”。《巴山情结》在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新疆艾青诗歌馆《绿风》诗刊主办的“西部的太阳——中国诗人西部之旅”全国征文大赛中获得优秀作品奖。中国画《唱山歌》入选四川省“星光灿烂”奖。电影文学剧本《轩辕战蚩龙》在国家级刊物《电影文学》杂志上刊登。全年文艺创作硕果累累,一大批艺术精品亮相全国,歌词、散文、诗歌、杂文等文学作品100余件在《词刊》、《中国文化报》、《散文诗》、《葡萄园》(台湾)、《常青藤》(美国)等海内外30余家报刊发表。
(2)文艺活动日渐繁荣。文体局主办的大型文艺演出“清廉颂”在文化馆演出,广获一致好评。县艺术团被邀请参与全省人口与计生调演、全省高速公路调演、新农村调演。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大竹竹唢呐”、“大竹东柳醪糟酿造技艺”赴蓉参加成都首届国际非物质遗产博览会,并现场展演;“大竹竹唢呐”被邀请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五届国际民俗摄影‘人类贡献奖’年赛颁奖典礼巴渠民间艺术展演”。我县作家协会、书画协会、民俗摄影协会等文化协会组织积极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分别在煌歌广场、文化馆等地举办“聚焦大竹”摄影活动、“庆国庆喜迎十七大”书画展等文化活动,极大的提高了大竹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社区文化1个月1次小型活动,3个月1次大型活动,半年1次全县型活动;全年15个文艺团体共演出近400场。
2、体育事业蓬勃开展。
(1)群众性健身活动丰富多彩。群众体育设施建设得到长足发展体育人才培养机制健全。
(2)竞技体育成效显著。训练工作稳步推进。2007年7月, 我局业余体校组队赴达县、乐山等地参加省青少年网球、举重、武术锦标赛。网球比赛:团体获得4个奖项,个人(体育道德风尚奖)获得1个奖项。举重比赛:个人获得3个奖项。武术比赛:个人获得8个奖项。10月,我县组织了7支队伍72人的代表团参加了由达县承办的2007年达州市秋季老年人运动会。参加了网球、门球、乒乓球、川牌、钓鱼、桥牌、中国象棋七个项目的角逐。经过四天的激烈交锋,我县团体获得金牌2枚、银牌1枚、铜牌2枚;个人获得金牌3枚、银牌3枚、铜牌1枚;团体获体育道德风尚奖5个,个人获体育道德风尚奖9个。
3、卫生事业再上新台阶。
2007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56个,实有病床1195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594人,其中:执业医师912人,注册护士414人。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1、人口素质提高。2007年全县年末总人口为107.54万人,常住人口为93.3万人。出生率为6.8%,死亡率为4.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1%。
2、城乡居民收、支增加。2007年年末全县城镇单位在岗职工27367人,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1230人。全年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工资总额48671万元,在岗职工平均货币工资17654元,增加3146元,增长21.68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258元,同比增加1396元;人均消费支出6977元,同比增加1067元,其中食品消费支出2668元,同比增加602元,衣着消费支出479元,同比增加58元,医疗保健消费支出547元,同比增加45元,文娱教育消费支出719元,同比增加52元。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072元,增加550元,其中务工工资性收入1622元,同比增加153元,家庭经营收入2186元,同比增长346元;农民人均总支出4729 元,增加686 元,其中家庭经营费用支出1207元,同比增加354元,生活消费支出3165元,同比增加286元,教育消费支出252元,同比增加11元,医疗保健消费支出236元,同比增加30元。
3、劳动保障机制更加完善。
(1)再就业工作。全县城镇新增就业人数3109人;指导下岗失业人员和失地无业农民实现再就业1765人,其中“4050”困难对象实现再就业580人;现有“零就业”家庭实现再就业户数365户;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惠民行动之一);就业型企业新吸纳安置下岗失业人员456人,其中社区就业实体吸纳安置377人。
(2)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得到落实。为符合条件的下岗失业人员发放《再就业优惠证》5756人,累计办理13366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58笔,计237万元,惠及劳动者600余人。
(3)职业培训收效较大。全县各类具备资质的职业培训机构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免费再就业培训920人,合格率达90%,培训后再就业率达60%;小老板创业培训222人,创业成功率达50%;就业训练中心培训990人,合格率达90%以上,培训后再就业率达60%。农村就业培训3630人,(惠民行动之一),培训合格率达90%。
(4)职业介绍进展顺利。3月份成功举办大型职业介绍暨民营企业现场招聘会一次。今年,共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免费职业介绍1865人,介绍成功率达35%;指导输出劳务人员1586人。
(5)基本养老保险。2007年,全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50859人(企业办法参保28856人;机关事业单位参保22003人),完成惠民行动任务42300人的120.2%,完成市局下达任务50400人的100.9%,完成扩面1780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83581人,积累基金达1130万元,7596人领取养老金。
征收基本养老保险费13867万元,其中:征收企业基本养老保险费5957万元,完成市局下达征收任务5400万元的110.3%;征收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费7910万元;向上争取财政转移支付资金1647万元。基本养老基金支出12967万元,全面实现了退休人员退休费社会化发放。
(6)失业保险。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9730人,2007年新增1750人。征收失业保险基金289万元,为符合条件的下岗失业人员按时足额发放失业保险金45.6万元。征收失地无业农民失业保险金502万元,为失地无业农民发放失业保险金499万元。失地无业农民参保率100%,征收率100%,发放率100%。
(7)医疗保险。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531户,参保人数29786人,今年新增参保单位38户,扩面2936人,其中:新增农民工参保2036人,新增灵活就业人员71人。征收医疗保险基金2386.69万元,(惠民行动任务之一),基金支付940.8万元。
(8)工伤保险。工伤保险参保单位148户,参保人数13510人,征收工伤保险基金361万元,按时足额支付工伤待遇61万元。
(9)生育保险。生育保险参保企业户数104户,参保人数5157人,征收生育保险基金20万元,基金支付2万元。
4、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工作取得实效
2007年,主动监察用人单位469户次,涉及职工2.29万人;督促补签劳动合同5188人;追发劳动者工资14.74万元,涉及劳动者82人,其中农民工工资12.5万元,涉及农民工58人;取缔非法职业中介机构数1户,清退童工1户1人;清退风险抵押金金额2万元,涉及劳动者190人;督促28户用人单位缴纳社会保险费14.6万元,涉及劳动者252人,督促76户用人单位进行社保登记,涉及劳动者3524人;纠正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管理制度125条。全年,共立案20件,结案20件,其中受理举报专查案件立案3件,结案3件,受理立案率和结案率均为100%,责令限期改正6件,行政处理1件,全年无一起劳动监察案件被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
全县各类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1.6%,其中国有企业100%,私营等其它企业84.96%。签订集体合同企业129户,涉及人数16299人。
劳动争议仲裁立案69件,结案64件,结案率达92.8%,为劳动者追回各类经济补偿75万余元,有效地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十一、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和社会治安
1、环境保护工作得到加强
(1)建设项目环境管理。2007年,对新、扩、改建项目严格按照环保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可性行论证、选址定点、审查审批以及竣工验收,杜绝新污染源的产生。共审批建设项目71个,总投资50895.42万元,其中环保投资3759.7万元,占总投资的7.39%。共验收建设项目29个。
(2)加快老污染源治理步伐。加大污染物削减工作力度。2007年,削减COD4370.4吨,完成减排任务的108.03%,削减NH3—N172.58吨,完成减排任务的100.28%。削减SO2(二氧化硫)4698吨,完成全年SO2(二氧化硫)减排目标任务的2079.13%。加强重点工业企业污染源治理。2007年全县列入省、市、县政府挂牌督办限期治理企业共12家,其中省挂牌督办企业5家、市挂牌督办企业4家、县挂牌督办企业3家。12家企业中已验收6家、试运行1家、政府依法关闭4家、已在停产治理1家。其中:城北麻纺厂、大竹玖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大竹天福肉牛养殖场、大竹县大枫树煤业洗选厂、大竹县红旗煤业洗选厂、大竹县石马门煤矿洗选厂已通过验收;玉竹麻业公司已进入调试运行阶段,待运行正常后申请上级环保部门验收;二郎麻纺厂、大竹富达麻业、高穴升华麻纺厂、高穴升华麻纺厂清河脱胶车间已依法关闭;大竹县双江麻纺厂正在进行治理,已进行土建施工。有效开展养殖污染治理。在规模化养殖场推行“干湿分离、雨污分流、节水养殖、循环利用”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利用技术。建成一户年消耗3万方畜禽粪便、生产品1万余吨的有机肥加工厂,另一户可年处理畜禽粪便3万方、产有机肥1万吨、实现年产值1000余万元的肥料加工厂正在建设之中,即将投入运行。
(3)加大饮用水源保护力度。县城和44个建制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均已划定了保护区,设立了界碑。46处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98%,城市饮用水源乌木水库水质达到了三类标准。
2、加强安全生产。
2007年1—10月,全县共发生各类伤亡事故139起,死亡23人,受伤148人,直接经济损失86.07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下降23.62%,死亡人数下降17.85%,受伤人数上升114.4%,直接经济损失下降38.65%。其中:道路交通事故发生121起,死亡15人,受伤148人,直接经济损失6.07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上升80.59%,死亡人数下降16.66%,受伤人数上升114.4%,直接经济损失下降58.9%。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发生8起,死亡8人,直接经济损失80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下降11.1%,死亡人数下降11.1%,直接经济损失下降11.1%。火灾事故发生10起,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与去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下降90.56%,伤亡人数及经济损失均下降100%。
3、社会治安秩序明显好转。2007年,共立刑事案件6件,破5件,刑事拘留9人、行政拘留1人,报送劳教3人,监视居住3人。并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因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今年全县共发现、预防和协助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22起、闹事苗头74起。按照上级部署,2007年坚持以打黑除恶为龙头,以侦破命案为主线,以打击“两抢一盗”等多发性侵财犯罪为重点,精心组织“缉毒”行动,严厉打击了“两抢一盗”等刑事犯罪、毒品犯罪、经济犯罪,有力地维护了全县社会治安大局的稳定。先后成功地破获了发生在我县的“3.09”杀人案、“8.13”抢劫杀人案和"10.1"故意伤害致死案,2007年全县共发命案12起,破11起,协助外地侦破命案2起,其中立杀人案件8起,破7起,故意伤害致死案立4起,破4起,现行命案破案率91.7%。2007年,共打掉“两抢一盗”团伙30个,抓获犯罪嫌疑人93人。2007年以来,先后打掉恶势力团伙3个,破获案件16件,打击处理15人。全力追逃,增强打击实效。重拳出击,全力开展禁毒斗争。严厉打击经济犯罪活动,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注: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民营经济增加值绝对数均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人均GDP按常住人口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