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静宁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0

选择区域:>>

2020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县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各项社会事业繁荣发展,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胜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76.98亿元,比上年增长4.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1.38亿元,增长5.6%;第二产业增加值10.45亿元,增长7.0%;第三产业增加值35.15亿元,增长2.1%。三次产业结构比为40.8∶13.6∶45.6。

                             

  年末全县城镇从业人员5.10万人,其中本年新增城镇就业0.51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0.1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76%。全年输转劳动力10.09万人。

  全县当年脱贫脱困人口3268人。至此现行标准下16.0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

  二、农业 

  全年全县粮食种植面积103.82万亩,比上年减少4.22万亩。油料种植面积7.29万亩,增加0.27万亩。蔬菜种植面积6.93万亩,增加0.41万亩。中药材种植面积0.38万亩,减少0.03万亩。果园面积64.61万亩,增加2.77万亩。其中苹果园面积60.84万亩,增加1.93万亩。

  全年粮食产量26.56万吨,比上年增长2.7%。其中,夏粮产量5.17万吨,下降3.7%;秋粮产量21.39万吨,增长4.4%。

  

                           

     全年蔬菜产量10.04万吨,比上年增长5.2%。园林水果产量73.07万吨,增长7.9%。其中苹果产量70.09万吨,增长7.1%。  

                                                         

  全年肉类产量1.19万吨,比上年增长24.4%。年末大牲畜存栏10.17万头(匹),增长18.7%。其中牛存栏9.60万头,增长20.8%;牛出栏4.20万头,增长124.8%。羊存栏0.98万只,下降2.0%;羊出栏0.54万只,增长100.8%。生猪存栏8.64万头,增长6.0%;生猪出栏9.80万头,增长3.3%。

                 

  全年全县农村用电量12327.70万千瓦小时,比上年减少3.7%。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2.41万吨,增长1.33%。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县全部工业增加值3.23亿元,比上年增长10.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3.0%。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股份制企业增加值增长67.9%,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增加值下降59.6%;私营企业增加值增长53.0%。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增长34.4%;重工业增加值增长168.1%。 

  规模以上工业中,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9076万元,增长64.7%;实现利税6430万元,增长303.4%。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7.22亿元,比上年增长5.4%。年末具有资质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13个,比上年末增加2个。 

  四、服务业 

  全年全县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68亿元,比上年增长4.1%;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2.98亿元,增长0.5%;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0.77亿元,下降10.2%;金融业增加值3.11亿元,增长5.5%;房地产业增加值5.16亿元,增长6.2%。 

  全年货物运输总量336.18万吨,比上年下降13.3%;货物运输周转量98132.82万吨公里,下降14.1%;客运量466.62万人次,下降17.6%;旅客周转量32836.94万人公里,下降20.4%。年末全县公路总里程4675.4公里。其中,国道4条133.5公里,省道8条329.9公里,县道16条457.8公里,乡道44条674.0公里,村道463条1810.8公里,自然村组道路560条1269.4公里。 

  全年邮政业务总量2306.94万元,比上年增长5.6%。邮政业寄递服务业务量25.3万件,下降2.2%。其中,邮政函件业务0.38万件,包裹业务0.83万件。快递业务量25.3万件,下降2.2%;快递业务收入511.08万元,下降20.3%。全年电信业务总量18629.44万元,比上年增长6.3%。年末电话用户40.34万户,其中固定电话用户4.16万户,移动电话用户36.18万户。年末固定宽带接入用户 12.74万户。 

  五、贸易和对外经济 

  全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76亿元,比上年增长0.5%。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3.79亿元,增长0.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97亿元,下降0.8%。按消费形态统计,商品零售额24.79亿元,增长0.6%;餐饮收入额1.97亿元,下降0.2%。

                     

  全年出口总额完成1.64亿元,比上年下降58.3%。 

  六、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7.6%。按三次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下降32.5%;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06.4%,其中工业投资增长206.4%;第三产业投资增长6.7%。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2.3%。

  全年项目投资比上年下降10.7%。其中,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206.4%,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下降44.8%,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106.8%。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增长89.3%,其中住宅投资增长121.4 %。房屋施工面积102.04万平方米,增长55.1%,其中住宅施工面积74.66万平方米,增长75.1 %。在房屋施工面积中,房屋新开工面积54.45万平方米,增长104.3%,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41.49万平方米,增长203.3%。房屋竣工面积1.72万平方米,下降85.3 %,其中住宅竣工面积1.26万平方米,下降86.8%。商品房销售面积26.25万平方米,增长17.0 %,其中住宅销售面积26.06万平方米,增长39.6 %。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年大口径财政收入完成61435万元,比上年增长1.8%。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6913万元,同口径下降5.2%。财政总支出490079万元,增长8.8%。其中,县级一般预算支出252812万元,增长18.2%;专款支出230132万元,增长3.6%。 

                           

  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309414万元,比上年增长9.5%。其中储蓄存款余额1028880万元,增长13.1%。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918845万元,增长5.1%。

                         

      

  全年保费总收入24536万元,比上年增长47.5%。全年赔付各类保险金3461万元,下降52.4%。 

  八、居民收入消费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437.3元,比上年增长5.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919.6元,增长7.1%。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3.19,比上年缩小0.06。

                           

                           

  全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7902.4元,增长0.1%;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0471.5元,下降2.1%。

                   

  年末全县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8119人,比上年末增加828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8.13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42.31万人,增加3715人。其中,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22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40.09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59万人,增加3534人。年末全县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270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2.20万人,增加4901人,其中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6368人,增加2521人。 

  年末全县共有城镇居民7378人和农村居民4.03万人享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1989人享受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全年临时救助3.24万人次。国家抚恤、补助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3439人。 

                       

  年末全县有社会服务中心25个,社区服务站342个,社区养老机构和设施6个。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年争取省列科技项目4项,落实资金32万元;市列科技项目4项,落实资金27万元。申请专利权65件,其中实用新型、外观设计32件,发明专利3件。 

  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478所,其中普通高中4所,完全中学5所,独立初中30所,小学250所(含教学点122个),职业学校1所,幼儿园195所(其中公办185所、民办10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共有公办教职工6961人,其中专任教师6860人,高中专任教师1115人,初中专任教师1811人,职业学校专任教师299人,小学专任教师2785人,幼儿园专任教师827人,特殊教育学校专任教师23人。全县在校学生71248人,其中普通高中9550人(含华源中学154人),初中15873人,中等职业学校4160人,普通小学28386人,在园幼儿13109人,特殊教育学校170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初中适龄学生入学率100%。 

  全县参加普通高考考生5850人,高等院校录取学生5069人(含单独招生和中职生),高职(专科)及以上上线人数4546人,上线率为99.5%,其中一本线上1401人,上线率为30.5%;二本上线3443人,上线率75%。  

  十、文化旅游、卫生健康和体育 

  全县共有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各1个,乡(镇)文化站24个,村文化室333个。全县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3%,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8.6%,有线电视传输干线网络总长3380公里,有线电视用户12000户。 

  全年接待游客270.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5.1%;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5.9亿元,增长32.1%。 

  全县共有各种卫生机构563个。其中,综合医院1个、中医院1个、妇幼保健院1个、城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乡镇卫生院25个(包括2个分院)、个体诊所(门诊部)146个、村卫生室376个;实有病床位2600张;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2994人,比上年增长36.0%。 

                             

  年末全县共有体育场地1785个,体育场地面积66.59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37平方米。我县组织参加2020年平凉市第五届运动会,大众组获得20金11银9铜总分265分全市第一,青少年组获得20金34银24铜总分559分全市第二。参加2020年甘肃省青少年山地、公路自行车锦标赛,获得1金1银3铜。 

  十一、资源、环境与应急管理 

  全县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0.66亿立方米。全年总用水量2903万立方米,比上年下降2.2%。其中,生活用水量934亿立方米,下降4.9%;工业用水量43万立方米,下降0.9%;农业用水量1890万立方米,增长2.9%;生态用水量36万立方米,增长5.9%。 

  全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量5.19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20.8%。其中,六大高耗能行业能源消费量1.24万吨标准煤,增长8.6%。 

  全年环境空气质量有效监测天数350天,优良天数为337天,优良率为96.3%。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为55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8.3%。大气环境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为30 微克/立方米,下降9.1%。二氧化硫(SO2)年均浓度为12微克/立方米,下降7.7%。二氧化氮(NO2)年均浓度为11微克/立方米,下降8.3%。全县地表水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100%,其中葫芦河全年水质综合评价达到国家Ⅲ类水质标准。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地下水质量考核点位水质达标率100%。 

  全年全县平均气温为8.4℃,年日照小时数1882.8小时,年降水量649.3毫米。全县气象雷达观测站点1个,卫星云图接收站点1个。 

  全县共有地震台站6个,有人看护无人值守的地震监测台站6个。其中,省地震局管理台站6个。 

  全年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8起,死亡10人。 

      

  注:  

  [1]本公报各项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静宁统计年鉴2020》为准。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本公报中涉及的与人口指标相关的数据因静宁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未发布暂缺。 

  [3]公报中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4]公报中2016-2019年经济数据为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修订数据。 

  [5]公报中2016-2018年粮食产量为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修订数据。 

  [6]公报中第三产业包括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其他服务业六大行业和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以及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三个大类。 

  [7]基础设施投资包括交通运输、邮政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水利管理业、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公共设施管理业。 

  [8]公报中就业、扶贫、交运、车管、邮政、通信、外贸、财政、金融、保险、社保、医保、科技、教育、文旅、广播电视、卫生、体育、水利、林草、环保、气象、地震、应急等数据由县直相关部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