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二0二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0

选择区域:>>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

二○二○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0年,五峰县委、县政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带领全县人民攻坚克难,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力打好战疫、战洪、战贫三场硬仗,扎实做好“六稳”“六保”,疫情防控取得决定性成果,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为“十三五”收官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一、综合

全县下辖5镇3乡,13个居民委员会、97个村民委员会、53个居民小组、691个村民小组。

截止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为19.4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0万人、乡村人口15.48万人;男性人口10.18万人,女性人口9.30万人。户籍总户数7.32万户。全年出生人口1105人,死亡人口1645人(公安部门户籍统计口径);人口自然净增率-2.5‰。平均预期寿命为79.57岁。

2020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现价)80.7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下降4.7%。按产业划分,第一产业完成22.6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2.4%;第二产业完成22.8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下降13.7%;第三产业完成35.2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下降2.1%。三次产业结构为28.0:28.3:43.7。

二、农业

2020年,全县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2.86亿元,增长3.0%。完成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3.79亿元,增长2.3%。

全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79.13万亩,下降1.1%。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1.85万亩,下降2.8%;粮食产量9.45万吨,下降0.9%。经济作物播种面积37.29万亩,增长1.0%。

全县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及总产量分别为:马铃薯播种面积16.60万亩,产量3.10万吨;玉米播种面积19.97万亩,产量5.26万吨;油料播种面积3.14万亩,产量0.37万吨;中草药材播种面积7.31万亩,产量4.86万吨;蔬菜播种面积16.85万亩,产量29.05万吨。

全县年末生猪存栏11.57万头,牛存栏0.81万头,羊存栏8.82万只,家禽存笼30.89万只,蜜蜂10.01万箱。当年生猪出栏25.95万头,肉牛出栏0.20万头,山羊出栏8.16万只,家禽出笼40.23万只。肉类总产量2.13万吨,禽蛋产量0.17万吨,蜂蜜产量308.60吨。

全县当年新植茶园面积0.36万亩,年末茶园总面积22.05万亩。茶叶产量2.43万吨,增长3.0%。

三、工业

2020年,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46.32亿元,增长2.5%。实现工业增加值20.4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下降13.0%。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9.27亿元,增长0.7%;增加值增长0.1%,与同期比增幅下降8.1个百分点;实现销售总产值37.78亿元,产销率达到96.2%;实现营业收入36.06亿元,增长10.6%;利润总额2.99亿元,营业利润率8.3%,资产利润率6.6%。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分别为:锂离子电池1222.75万只、精制茶4.90万吨、水泥61.28万吨、硅酸盐水泥熟料55.89万吨、商品混凝土13.26万立方米、电力电缆9.53万千米、石灰3.18万吨、机械化农业及园艺机具0.36万台、食品添加剂0.13万吨、饲料添加剂0.12万吨。

全县工业用电量10623万千瓦时,下降7.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7.77万吨标准煤,下降23.8%;工业生产能源消费量8.92万吨标准煤。其中,原煤消费量8.37万吨、天然气消费量260.92万立方米、电力消费量9865.13万千瓦时。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房地产

2020年,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2.60亿元,下降3.2%。民间投资占比49.4%,工业技改投资占比7.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0.39亿元,下降35.1%;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2.45亿元,下降24.2%;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9.76亿元,增长18.5%(分产业数据为县级上报数)。全年施工项目117个,新开工项目79个。

截止年末,全县共有资质以上建筑企业13家,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7.06亿元,下降6.4%。全县建筑业行业实现建筑业增加值2.3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下降19.5%。

截止年末,全县房地产企业完成商品房开发投资2.19亿元,商品房施工面积22.62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1.5万平方米,商品房库存面积9.09万平方米。

  1. 贸易和招商引资

2020年,全县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23亿元,下降18.7%。从规模看,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业零售额达到2.46亿元、限额以下批零住餐业零售额达到29.77亿元。

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2.16亿元,增长5.4%。其中,出口1.98亿元,增长28.2%。全年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27.29亿元。新签约5000万元以上招商引资项目8个,协议投资额5.75亿元。

六、财政和金融

2020年,全县完成地方财政总收入2.81亿元,下降39.8%。其中,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84亿元,下降45.5%;税收收入1.26亿元,下降39.1%。地方财政总支出35.98亿元,下降8.4%。其中,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3.44亿元,增长2.2%。

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达到111.38亿元,比年初增加14.75亿元,增长15.3%。其中住户存款77.73亿元,比年初增加11.44亿元。年末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达到77.47亿元,比年初增加22.64亿元,增长41.3%。其中住户贷款16.83亿元,比年初增加3.85亿元。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年末公路总通车里程达到6091 公里(包括不在册等外公路),增长3.9%。行政村客运班车通达率100%。桥梁年底到达202座、7231米。公路隧道年底到达16道、9662米。截止年末,跨县市、县内农村客运运营车辆102辆,公共汽车运营车辆25辆,出租汽车运营车辆60辆,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7.30标台。全年完成货运量143.57万吨,货运周转量9194.47万吨/公里;客运量80.74万人次,客运周转量4141.80万人次/公里。

邮电:邮政业全年完成邮政函件业务3.80万件,特快专递业务20.10万件,报纸累计订阅218.50万份,杂志累计订阅69.40万份。全县互联网固定宽带用户达到7.33万户,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达到99.7%,移动宽带用户普及率达到68.3%。

旅游:全县共有旅行社门市部2个,星级农家乐9个,星级饭店3个。已开发的旅游景点3处。全年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193.98万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7.28亿元,分别下降51.9%和52.0%。

  1. 文化、体育、新闻广播、教育、卫生

文化:全县拥有公共图书馆14个(含分馆13个),文化馆1个,乡镇文化站8个,文物管理所1个,博物馆1个,歌舞剧团1个,剧场、影剧院1个,文化市场经营单位110家。公共图书馆藏书总量22.63万册。歌舞剧团全年演出176场次,观众8.8万人次。农家书屋覆盖率达到100%,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成率达到100%。

体育:全县拥有体育场馆2个,全年参加市级以上各类体育赛事4次,获得金牌4块、银牌1块、铜牌4块。村级体育设施覆盖率达到100%。开展县级全民健身活动7次,群众性体育活动参加人数达到3万人次。

新闻广播:全县共有卫星收转站37180座(含6个转播站),微波实有站5座,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均达到100%。全年公共电视节目共播出6397小时。

教育:全县共有教育机构52个,其中:幼儿园22所、教学点2个、小学11所、特校1所、一贯制学校4所、初中4所、职业中学1所、高中1所、其他类6个。幼儿园专任教师215人,在园幼儿2988人。小学专任教师481人,在校学生6852人。中学专任教师501人,在校学生数5195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均达到100%。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12.05年。

卫生:全县共有卫生机构143个,其中:二级综合医院及卫生机构6个、乡镇卫生院8个、村卫生室、村医务室129个。卫生机构实际开放床位数916张。卫生机构人员数1051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004人、执业(助理)医师442人、注册护师、护士505人。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1.2%。

九、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20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172元,下降3.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35元,增长2.2%。

全年全县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的人数为1.16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为1.92万人,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为1.11万人,参加工伤保险的人数为1.31万人,参加生育保险的人数为1.05万人。城乡居民参加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分别达到了12.36万人、15.43万人。城镇灵活就业人数1267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3373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29%。

全年全县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90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9027人,农村特困集中供养173人,农村特困分散供养744人,临时救助11940人。城市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100%,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100%。社会福利院9个,床位数613张,在院人数216人。

 

注:1、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项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行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