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山县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8

选择区域:>>

横山县统计局

2008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紧紧围绕 “211311”发展战略目标,锐意进取,真抓实干,经济社会发展又有新的成就。工业对经济的支柱作用得到加强,基础建设卓有成效,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部分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难题得到化解,社会事业有新的成就,民生大为改善。

一、综合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总量不断扩张。2008年,横山县国民经济呈现稳中趋快的发展态势,据核算,2008年我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2.9亿元,比上年增长23.0%(可比价),增幅比上年提高了2.8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7.01亿元,增长6.5%,对全县经济增长贡献率为4.6%,拉动经济增长1.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0.84亿元,增长28.9%,对全县经济增长贡献率为87.7%,拉动经济增长20.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04亿元,增长19.8%,对全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7%,拉动经济增长1.4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从上年的19:66:15转变为13:77:10,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分别下降5.9和5.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上升了11.1个百分点,工业强县战略进一步凸显。

二、农业

2008年农村经济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载体进一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继续实施粮油直补、畜牧补贴、农机补贴、退耕还林、医疗保险等一系列助农增收、强农惠农政策,农民收入进一步提高,农村经济实现全面增长。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1.7亿元,比上年增长29.0%(现行价)。

种植业稳步发展。全年种植业完成产值5.11亿元,增长24.9%,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63920公顷。全年实现粮食产量15.2万吨,比上年增长12.0%,创历史新高。其中:稻谷实现产量1.8万吨,下降5.3%;玉米实现产量4.5万吨,增长4.7%;薯类实现产量4.99万吨,增长27.9%;豆类实现产量1.69万吨,增长12.7%,实现产值1.07亿元,增长57.3%。

新农村建设工作成效明显。2008年新启动新农村建设重点示范村,市级9个、县级10个,完成投资1000万元。完成扶贫开发重点村建设28个,新建沼气池2611口,建成通村油路285公里,解决饮水不安全问题54806人,解决农民住房困难问题1122户。

牧业生产加政策大扶持力度,刺激了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全年实现畜牧业产值5.61亿元,占农业产值的48.%,增长27.8%。大牲畜出栏1.08万头,增长5.9%;生猪出栏14.6万头,增长14.1%;出栏家禽59万只,增长1.7%。成功举办了陕北白绒山羊培育成果竞赛大会,有力地提升了横山白绒山羊的知名度,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舍饲养羊的积极性。全年出栏羊46.9万只,增长19.6%,羊子饲养量达117.3万只,增长12.8%,实现产值3.33亿元,占牧业产值的59.4%,增长35.5%。全年实现肉类总量1.98万吨,增长13.1%,奶类产量0.21万吨,增长5.0%。

林业持续发展。全县林业增加值达到0.38亿元,增长5.6%。全年完成飞播造林面积6.5万亩,人工造林1万亩,封山育林1万亩。

渔业发展不尽人意。全年完成渔业总产值0.04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38.3%。

农林牧渔服务业快速发展。全年实现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56亿元,增长250%。

三、工业建筑业

2008年,我县工业经济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应对全球经济变化,克服了产品价格下跌、市场萎缩等困难因素,工业经济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52.38亿元,比上年增长97.9%,增速比上年提高了60.1个百分点,实现增加值40.26亿元,增长120.5%,对全县经济增长贡献率为86.2%,拉动经济增长19.8个百分点,推动作用更加凸显。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47.28亿元,比上年增长105.0%。在工业企业中,煤炭实现产量650万吨,同比增长73.2%,实现产值26.79亿元,同比增长344.3%;兰炭实现产量5.2万吨,同比增长18.2%,实现产值0.36亿元,同比增长50.0%;原油实现产量14.31万吨,同比增长10.1%,实现产值3.78亿元,同比增长11.2%。煤、油、气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96.8%,主导产业地位更加显现无疑。虽然后几个月遭受到了全球金融风暴的影响,但县委、县政府采取得力措施,努力克服金融风暴带来的影响,使我县工业企业产销衔接水平保持平稳,全年我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产值25.1亿元,同比增长67.4%,产销率达97.6%。

建筑业快速发展。2008年全县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1.96亿元,同比增长59.4%,增幅较上年提高20.5个百分点,实现增加值0.58亿元,同比增长65.7%,增幅较上年提高52.8个百分点。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快速增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0.81亿元,比上年增长154.7%。其中第一产业完成0.78亿元,增长77.3%;第二产业完成投资45.67亿元,增长13.82%,是我县投资增长的主要板块,对投资增长贡献率达   71.6%,拉动投资增长110.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完成投资   24.36亿元,增长96.3%。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园区完成投资57.1亿元,增长183.8%,对全县投资增长贡献率为85.9%,拉动投资增长133.2个百分点。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县区本级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82亿元,比上年增长162.3%。

三大亮点打造投资快速增长。一是工业企业领域继续保持领军地位。2008年工业企业业完成投资41.22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58.2%,比上年增长115.1%,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贡献率为51.3%,拉动投资增长79.9个百分点;二是基础设施投资快速增长。2008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坚持大手笔、大力度、大投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对交通运输,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等投资加强,同时,实行县级领导包项目责任制,确保了各大项目的有序推进和顺利完成。全年完成投资27.26亿元,增长232.4%,对全县投资增长贡献率为44.3%,拉动投资增长67.9个百分点;三是房地产投资呈跨越式飞跃。2008年房地产业完成投资2.33亿元,比上年增长441.9%,对全县投资增长贡献率为4.4%,拉动投资增长 6.9个百分点。

五、贸易业

消费品市场继续走旺,外贸出口快速增长。2008年,全县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把增加居民消费特别是农民消费作为扩大消费需求的重点,不断拓宽消费领域和改善消费环境,使全县商品流通领域显示出繁荣活跃的喜人景象。全县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 6.09亿元,比上年增长24.0%,较上年增幅提高了7.1个百分点,为近几年最好水平。从行业上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占主导地位,实现零售额4.87亿元,增长25.2%,增幅较上年提高了8.4个百分点,占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为79.9%;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0.48亿元,增长20.5%,增幅较上年提高了1.8个百分点;其他零售额0.74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6.9%。农村消费升温,城乡市场协调发展,县以上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6亿元,比上年增长27.1%,增幅比上年提高了10.2个百分点;县以下消费品市场实现零售额3.49亿元,增长21.6%,增幅比去年提高  4.1个百分点。

外贸进出口大幅提升。2008年,我县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1000万美元大观,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144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6.4%。

六、财政、金融

财政收入继续保持快速增长。2008年,我县积极响应省、市会议精神,及时、有序地开展了“破五难,查三漏”工作,财政收入在平稳增长的基础上,实现了快速增长。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4.9亿元,同比增长160.6%,增幅较去年提高116.6个百分点,其中,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05亿元,同比增长101.9%,增幅较去年提高了54.5个百分点。全年财政支出6.6亿元,同比增长53.8%,增幅较去年回落了25.7个百分点,收支矛盾得到逐步缓解。

金融运行稳中有升。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7.18亿元,同比增长60.8%,其中储蓄存款14.02亿元,同比增长54.9%。全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9.4亿元,同比增长10.7%,其中农业贷款7.43亿元,增长61.2%;商业贷款0.96亿元,较上年下降4.9%。

七、交通、邮电、能源

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促进了运输业的发展。境内公路总理程413公里。全年完成营运性公路客运周转量69.8万人/公里,较上年增长12.0%,完成营运性公路货运周转量    7151万吨/公里,增长16.1%。

邮政、通信功能进一步完善。全年邮电业务总量2351万元,增长14.2%;其中电信业务总量1710万元,增长5.6%;邮政实现业务总量641万元,增长46.0%。全县本地电话用户42501户,下降1.2%,住宅电话36460户,下降4.1%,住宅电话中农村用户23869户,下降11.6%。全县移动电话用户数139928户,较上年增长22.9%。信息网络建设迅速发展,电子政务网、信息化工程进一步发展,互联网用户达3985户,较上年增长53.3%。

八、社会事业

2008年,全县申请专利6件,全县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达5867人,其中农业技术人员316人。全县有普通中学26所,专任教师1592人,在校学生28924人,其中女生13781人;小学125所,专任教师1664人,在校学生28600人,其中女生13491人;

广播电视收视质量进一步提高。2008年,有线电视用户达14604户,入户率15.23%,城乡居民的文化生活有了较大的改善。

卫生条件不断改善,医疗水平逐步提高。全县共有卫生机构24个,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全县共有卫生技术人员474人,其中:医生178人。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为92.02%。

九、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县总户数95899户。总人口345030人,增长1.9%。男性180388人,女性164642人,男女性比为110:100。在总人口中,农业人口310418人,非农业人口34612人。年内人口出生率4.03‰,死亡率2.49‰,人口自然增长率9.4‰。

2008年,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了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关注农民工并为农民工解决实际问题出台了一些具体的措施,不断改善外出务工环境为农民增收创造了条件,农民收入加快增长。全县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3380元,同比增长50.2%,增幅较上年提高了27.3个百分点。随着收入的不断增加,农民生活水平逐步向小康迈进。由于企业增效以及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工资改革不断深入,全县职工工资水平有较大提高,全县在岗职平均15861人,同比下降3.5%,全县在岗职工工资总额4.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9.4%,人均工资1774元,增长70.7%。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163元,同比增长51.2%,增幅较上年提高了10个百分点。

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强化。年末农村享受低保人数37481人,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7226人,城镇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9320人,城镇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12826人,工伤险参保人数994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