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鱼县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报告 2009

选择区域:>>

二OO九年是我县科学应对世界金融危机确保经济增长最困难的一年,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全县上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着力建设大园区、招引大项目、培植大产业、发展大交通、优化软环境、美化新家园,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的良好态势。

一、综合

全县经济总量不断增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据初步核算,2009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66.4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6%。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9.28亿元,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28.14亿元,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8.99亿元。从构成看,一、二、三产业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8年的32.1:39.6:28.3变化为2009年的29.0:42.4:28.6,经济结构不断得到优化。
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我县经济总量仍然偏小,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仍不高,现代服务业发展仍不够快,人民群众关注的供水、供电、就业、就学、就医、住房、养老等热点难点问题,与群众的期望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二、农业

2009年,全县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突出自身特色,加快推进现代化农业发展,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完善农民增收长效机制,推进了全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现价,下同)34.8亿元,比上年增长9.3%。其中农业产值20.57亿元,比上年增长8.5%。以蔬菜、水产为代表的特色农业继续得到稳定发展,蔬菜产值14.9亿元,同比增长10.3%,水产产值10.5亿元,同比增长18.6%,有力地带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农业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2009年全县粮食面积44.82万亩,比上年增长9.0%;油料面积9.54万亩,增长5.1%;棉花面积1.16万亩,增长5.9%;蔬菜面积44.77万亩,比上年下降1.6%;麻类面积5.26万亩,下降15.6%。全年粮食产量仍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其它各种农作物产量有增有减。
全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2009年产量    比上年增长%
粮食    吨    193894    6.3
棉花    吨    1032    12.5
油料    吨    9014    6.5
苎麻    吨    7374    -19.3
蔬菜    吨    963687    1.4
茶叶    吨    1385    0.2
水果    吨    3643    15.5
林业生产稳步发展。2009年全县完成造林面积76000亩,比上年增长38.5%。其中成林抚育面积62409亩,比上年增长18.8%。木材采伐12600立方米,比上年下降2.5%。
畜牧业生产稳中有升。全年牲猪出栏16.48万头,比上年增长7.1%;猪肉产量15256吨,同比增长13.6%;牛肉产量503吨,同比下降2.9%;禽肉产量3651吨,同比增长4.0%。
渔业生产稳定增长。全年水产品养殖面积24.52万亩,水产品产量73444吨,分别比上年增长1.4%和3.2%。
农田水利建设得到提高。全县年末有效灌溉面积30.9万亩,旱涝保收面积27.2万亩,机电排灌面积27.4万亩。

三、工业

2009年,全县大力实施“兴工强县”战略,重点围绕“加快园区建设、构筑发展平台;大力招商引资,推进项目建设;推动改造升级,壮大支柱产业”大做文章,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工业经济的增长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现价,下同)94.72亿元,比上年增长31.8%。其中:国有企业1.37亿元,增长555.6%;集体企业0.43亿元,增长20.6%;股份制企业62.07亿元,增长34.3%;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9.29亿元,下降8.1%;其它经济类型企业21.4亿元,增长38.9%。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8.0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31.8%。
全年轻工业产值36.32亿元,重工业产值58.4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9.0%和39.4%;全县轻重工业比重为1:1.61。
全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如下: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2009年产量    比上年增长%
白酒    千升    952    77.0
布    万米    3688    -11.6
服装    万件    1051    53.4
化肥(折纯)    吨    35303    -8.3
水泥    万吨    41.21    2.43倍
钢管    吨    489578    72.5
黄金    千克    1339    10.1
火电    万千瓦小时    2235    -8.0
家俱    件    542360    1.32倍
产销衔接形势良好。全年完成工业销售产值(现价)85.6亿元,比上年增长31.9%,产品销售率达98.1%,继续保持高位运行。
工业经济效益得到提高。1-12月规模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52.33%,比上年提高23.38个百分点。其中,总资产贡献率17.26%,比上年下降2.08个百分点;资产保值增值率130.16%,下降3.75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45.94%,上升4.14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172463元/人,增长25.9%;流动资金周转率4.38次,加快0.58次;成本费用利润率7.86%,上升0.5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总额7.6亿元,比上年增长29.4%;其中利润总额6.16亿元,增长33.1%;亏损企业亏损额0.26亿元,比上年下降6.1%;亏损企业12个。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

全县紧抓发展第一要务,突出“激情创业、真情招商、热情服务、倾情奉献”的招商理念,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继续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2009年,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7.02亿元,比上年增长45.5%。其中项目投资44.64亿元,比上年增长48.2%。在项目投资中:建筑工程20.29亿元,比上年增长80.2%;安装工程4.79亿元,比上年增长46.93%;设备、工器具购置11.26亿元,比上年增长39.0%;其它费用8.30亿元,比上年增长202.9%。第一产业完成投资额0.94亿元,第二产业完成投资额26.53亿元,比上年增长38.5%,为全县项目投资的86.2%;第三产业完成投资额17.17亿元,比上年增长73.3%。
2009年,全年与外地客商新签项目投资合同(意向)46个,协议投资金额46.16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9.32亿元。全县外商直接投资483万美元,比上年增长82.3%。
全年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31亿元,比上年增长56.9%,竣工产值3.13亿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62.29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42.54万平方米,房屋竣工价值2.60亿元。

五、交通和邮电

2009年,全县实现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增加值2.32亿元,比上年增长17.8%。全社会完成旅客周转量35560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2.2%,货物周转量25931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2.4%。
2009年,全县邮电部门完成业务总量8974万元,比上年上升7.2%。发送各种函件22.74万件,包件1.09万件,特快专递3.35万件,报纸412.46万份,杂志16.09万份,集邮15.36万枚。市话期末到达户数1.16万户,农户期末到达1.78万户,小灵通0.7万户,ADSL用户1.12万户,电话普及率(不含小灵通)达8.2部/百人,电话入户率30.2部/百户。全县年末手机用户94380户,达到82部/百户。

六、国内外贸易和市场物价

2009年,全县消费市场快速增长,外贸出口下滑,市场物价冲高回落。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22亿元,比上年增长20.5%。分城乡看,农村消费市场与城市消费市场协调发展,县城消费品零售额8.85亿元,增长22.5%;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10.37万元,增长18.7%。分行业看,批发业实现零售额3.41亿元,增长30.0%;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1.34亿元,增长15.2%;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3.66亿元,增长35.9%;其它行业0.8亿元,增长11.8%。
外贸出口下滑。2009年全县实现外贸出口额330万美元,比上年下降34.7%。
市场物价止跌回升。2009年,全县居民消费价格水平(CPI)99.8%。从分月价格指数来看,呈现触底回升的运行态势。全年商品零售价格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分别为99.6%和100.0%。
分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单位:%
月  份    指  数        月  份    指  数
一月    101.0        七月    99.4
二月    100.0        八月    99.4
三月    99.8        九月    99.6
四月    99.6        十月    99.7
五月    99.5        十一月    99.7
六月    99.4        十二月    99.8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大幅增长。2009年,全县完成地方财政总收入3.5亿元,增收0.72亿万元,比上年增长25.2%。其中国税收入1.25亿元,增长25.2%;地税收入1.36亿元,增长40.5%;财政部门组织收入0.89亿元,增长9.8%。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2亿元,增长26.0%;其中税收收入1.21亿元,增长37.8%,占地方一般预算收入比重为55.15%。
全县财政支出9.82亿元,比上年增长17.2%。地方一般预算支出7.16亿元,增长35.4%。
金融运行呈现平稳发展态势。2009年12月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38718万元,比年初增加55934万元,增长19.8%。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228109万元,比年初增加38681万元;财政性存款25358万元,比年初减少2302万元;企业存款60718万元,比年初增加14264万元。各项贷款余额217555万元,比年初增加67884 万元。其中:短期贷款比年初增加5459万元,中长期贷款比年初增加62239万元。嘉鱼县金融机构累计为辖内企业签发承兑汇票11495万元;累计收取保证金11495万元;贴现累计发生额12027万元,均为省内贴现。
保险事业不断发展。2009年全县实现保费收入5084万元,比上年下降18.9%。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780万元,比上年增长24.3%,寿险保费收入3304万元,比上年下降31.7%。财险赔款支出1338万元,寿险支出4022万元。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2009年,全县继续实施科教兴县战略,科技事业不断发展。全县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996人,其中:高级职称238人,中级职称2437人。
教育事业继续发展。年末全县有学校67所,教师2838人,在校学生人数53585人。其中高中在校学生7635人,初中在校学生20096人,小学在校学生21771人,电大216人,职校1867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0%。高考中,嘉鱼一中上本科线人数突破1337人,其中上一类本科231人,600分以上达23人;全县中考成绩再上新台阶,全县各学科的人均分、及格率、优秀率以及综合指标和高分人数稳居全市前列。
全年组织各类职业培训6320人,其中就业再就业培训4006人,创业培训254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2314人,组织职业技能鉴定颁发职业资格证书2095人。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成绩斐然,精神文明建设硕果累累。年末全县有文化中心8个,公共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博物馆1个,艺术表演团体1个。公共图书馆图书藏量达43350余册,书刊文献外借8000册次,全年接待读者10000人次。新创作各类文艺作品150件,在市级以上发表(参展、参演)80件,取得历史性突破。我县原创优秀歌曲《晒月亮》经加工提高之后,将代表咸宁市角逐“楚天群星奖”;舞蹈《家住牌洲湾》、曲艺《三农服务谱新篇》等在市级行业文艺展演中获奖。围绕建国60周年,组织举办了“歌唱祖国•唱响嘉鱼”大型广场红歌大家唱活动,规模宏大,群众广泛参与,影响空前。
广播电视事业成绩显著。有线广播电视传输干线网络总长595公里,广播电视综合覆盖人口35.06万人。全年在中央电视台发稿5篇,在湖北卫视发稿57条,在湖北公共频道发稿99条,在咸宁电视台发稿281条,在嘉鱼台发稿2026条。
卫生事业得到加强。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14个,卫生机构床位756张,卫生技术人员1041人。
体育事业发展良好。组织举办群众健身与比赛活动5次;承办全市体育赛事2个;新建体育协会2个。竞技体育参加全市比赛6次,获得各类奖项20余个。

十、人口与就业

2009年,全县年末总人口370840人,其中男性192357人,女性178483人。全年出生3507人,出生率为9.48‰;死亡969人,死亡率为2.62‰;全年净增人口2538人,自然增长率为6.86‰,比上年上升1.27个千分点。
2009年,全县年末在岗职工人数32731人,其中企业22168单位人,事业单位5427人,机关单位5136人。劳动就业工作有所加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5116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302人。城镇职工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

十一、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全县环境质量总体保持良好水平。环境空气质量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达到空气质量一级和二级标准的天数占全年的98.9%,其中达到一级标准的天数占5.7%,达到二级标准的天数占93.2%。全县长江干流以及支流水质良好,符合国家地表水II类水质标准;三湖连江水库水质相对较好,水质优于Ⅲ类水质标准。城市声环境处于轻微污染水平,全县城市交通干线噪声范围在68.9—77.6分贝,连续声级加权平均值为72.5分贝,高于道路交通干线噪声国家标准。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程度提高;环境辐射处于安全状态;城市与村镇生态环境继续得到改善。
全年发生工伤事故死亡4人,损失5.2万元;道路交通事故64起,造成3人死亡,损失7.56万元;火灾事故28起,损失2.34万元。

十二、人民生活、福利和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改善。2009年,全县在岗职工人均工资16658元,比上年增加380元,增长2.3%;农民人均纯收入5841元,比上年增加561元,增长10.6%。
社会福利事业进一步加强。2009年,全县拥有收养性单位15个,床位1137张;供养人数1016人。
社会保障体系取得新进展。全县有城镇低保对象10687人,农村低保对象10577人,年发放低保补助金2331万元。全县累计发放各项社会保险费13481万元。其中,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养老保险费支出4380万元,企业人员养老金支出7658万元;支付基本医疗保险费 1247万元。全年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人数达241295人。

注: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生产总值总量按现价统计,增长幅度按可比价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