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化县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0

选择区域:>>

2020年,面对艰巨复杂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推进高质量发展,继续紧紧围绕三大攻坚战和项目建设,呈现出“经济社会向上向好,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的良好态势,为“十四五”顺利起航巩固了基础。

一、综合

全县经济发展稳中有进。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0.12亿元,比上年增长3.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1.18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79.59亿元,增长4.3%;第三产业增加值109.35亿元,增长2.4%。三次产业比为21.3:33.2:45.5,一产业比重上升2.1个百分点,二产业比重上升0.1个百分点,三产业比重下降2.2个百分点。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依次为23%、46.1%和30.8%,分别拉动GDP增长0.8、1.6、1.1个百分点。

市场物价基本稳定。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101.5%,邮递服务价格指数92.6%,交通费价格指数100.2%,服务项目价格指数99.1%,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99.0%,在外餐饮食品价格指数104.3%,旅馆住宿价格指数96.1%,通讯服务价格指数100.7%。

二、农业经济和精准扶贫

农业产业逐步兴旺。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4.02亿元,比上年增长4.7%。完成粮食播种面积66.97万亩,实现粮食总产量23.96万吨。全年共出栏生猪72.04万头,同比增长19.9%;牛3.48万头,增长7.7%;羊37.94万只,增长0.4%。出笼家禽444.1万羽,增长6.2%;水产品总产量1.29万吨,下降19.5%。特色产业稳步发展。按照“一片一特”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乐安片区“安化小籽花生”基地面积达3万亩,年产量达250万斤,产值近亿元;羊角塘片区新植油茶林5000亩,金叶油业二期启动建设;继续开展库区小水果品改,小水果种植面积达5万亩,库区柑橘获得丰收,成功举办第四届柑橘文化节。生猪稳产保供成效突出。新增规模养猪场69个,其中年出栏1万头以上17个。实现茶叶产量7.76万吨,综合产值230亿元,税收1.5亿元连续12年跻身中国茶业百强县前十强。安化黑茶获评“标杆品牌”、估值高达639.9亿元,成为湖南唯一进入“中欧100+100”[14]地理标志产品互认互保名单的地标产品。“安化红茶”“安化松针”顺利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

精准扶贫扎实推进。县委县政府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全县14.86万贫困人口全部实现稳定脱贫,“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达标率100%,13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统筹整合涉农资金7.2亿元用于脱贫攻坚。对1038户特殊贫困对象进行二次帮扶,为1275户边缘易返贫户新安排帮扶责任人。做到义务教育“零辍学”、资助“零遗漏”;贫困人口参保、家庭医生签约、“一站式”结算、农村人口饮水安全达标率均实现100%;完成困难群众危房改造1034户,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配套建设全面完善,茶乡花海集中安置点获评“十三五”国家美丽搬迁安置区。新增扶贫车间20家,“致富农场”20家,帮助659名贫困户实现“家门口”就业;开发公益性岗位3859个,就近安置贫困劳动力2255人;1265名贫困户通过专场招聘会与企业达成意向性协议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稳中求进。全年新增规模工业企业36家,总数达到164家,规模工业总产值和规模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分别增长4.7%、3.7%。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步伐加快。中茶安化第一茶厂、八角茶业等企业新厂房和自动化生产线建成投入使用,新建9家清洁化、机械化、自动化毛茶加工厂。建玲实业清洁化生产中心提质改造、黄棣震黑茶精深加工、云天阁年产5000吨黑茶项目全面加快建设。新能源产业持续发力。华晟生物年发电量达1亿千瓦时,芙蓉山风电二期完成13台机组并网发电。新材料产业加速成型。金雕新材新厂区完成设备安装调试;鑫达钨钼完成厂房建设并试投产。完成海螺固废处理项目主体工程建设并试生产。金源新材获市重大科技创新优秀项目。电子信息产业持续推进。启动湘磁电子新厂房建设,微网新能源6条生产线试生产。

园区建设强力推进。园区全年实现技工贸总收入78.67亿元;全年新进1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0.04亿元;实现高新技术增加值13.3亿元,完成税收2.16亿元。园区承载能力持续加强。完成高明污水处理厂生活污水一体化设施和园区“三水分离”管网建设;完成江南工业园(一期)80亩土地“三通一平”和标厂主体建设;启动鹊坪片区和龙塘片工业区开发。

建筑业稳中趋缓。全县完成资质以上建筑业总产值21.09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其中建筑工程产值18.08亿元,增长11.39 %,其它产值2.32亿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84.8万平方米,其中,本年新开工面积85.1万平方米。从业人数 6029人,全员劳动生产率35万元/人。建筑业增加值13.8亿元,增长8.6%。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城镇化水平

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全年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共有242个,其中投资5000万以上的项目114个,亿元项目80个。全县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9.2%。其中, 工业技术改造投资下降16.1%,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0.7%。重点项目加快推进,81个县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01.5亿元。华益槟榔、中茶改扩建、龙晟牧业智能化楼宇式牲猪养殖工厂等24个项目建成或投产,通用机场、抽水蓄能等项目取得重大进展。

新型城镇化加速推进。城市空间不断拓展。县城南区林家冲紫薇谷文旅综合体片区开发项目加速推进,辰溪西路拉通并完成绿化亮化工程,“紫薇谷里新安化”即将呈现;完成县城东北部片区规划并启动土地征收,启动玉溪片区综合开发前期工作。旧城改造效果明显。实施旧改项目13个,3000余户居民居住条件得到有效改善。完成柏杨路人行天桥建设,柳溪东路立体停车场项目主体完工。配套功能逐步完善。气化安化建设加快,完成LNG 气化站和南区管网建设,启动小淹等乡镇燃气配套设施建设。全面完成国家基本气象站搬迁和县城垃圾填埋场扩容工程。创文巩卫深入推进。创建省级卫生乡镇3个、省级文明单位6个,高分通过省级文明县城现场考核。

五、交通、水利、邮电

交通建设全力推进。全年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1亿元。官新高速完成征地拆迁,完成对溪社区安置点建设,全线加快建设。东梅公路、南桥大道实现全线贯通,力争春节前实现全线通车。东渠公路路基、隧道、桥涵等工程加速推进。G354 烟溪城改线启动征地拆迁。完成柘溪大桥下部结构建设。仙沩公路纳入“十四五”规划并全面启动前期工作。完成以奖代补及产业路70.3公里,安防工程500公里,危桥改造9座。

水利、电力建设全面铺开。全年共建设各类水利工程132处。移动土石方212.97万方,完成劳动工日37.8万个。新增蓄水能力0.15万方,新增、恢复灌溉面积0.03万亩,改善灌溉面积0.35万亩。投入水利建设资金3.17亿元。完成饮水安全工程65处,6000人饮水安全建设任务;完成7处河道综合治理项目任务;完成农村水电工程新增农村水电装机容量0.51万千瓦;电网建设不断加强。全年完成投资4.25亿元,其中主网0.65亿元,农配网3.6亿元。全年完成售电量116650万千瓦时,下降3.3%,收入65801.47万元,下降3.76%

邮电通信事业稳定发展。全年完成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投资1.35亿元,新建4G基站198个,4G基站累计2492个,新建5G基站81个,5G基站累计85个。新增光网端口6.38万个,光网端口数量达到41.17万个,实现了全县85.3%行政村光网、4G网络双全覆盖。电信行业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9亿元。年末宽带互联网用户数17.6万户。年末固定电话用户2.58万户;移动电话用户74.9万户,其中手机互联网用户59.6万户。

六、招商引资、国内贸易、旅游

招商引资稳步发展。全县累计新签约项目39个,新开工项目28个,新投产项目17个,引进境内省外资金68.34亿元。完成外贸出口13942.4万美元、加工贸易413万美元、对外劳务收入1989.81万美元。连续五年获“全市发展开放型经济优秀单位”荣誉称号。

消费市场保持稳定。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5.62亿元,比上年下降2.7%。分地域看,城镇实现零售总额70.03亿元,下降2.8%,乡村实现零售额15.59亿元,下降2.2%。全县限额以上法人单位实现零售额7.87亿元,占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9.2%。

旅游业发展迅速。全年共接待各类游客6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8亿元。成功举办湖南(春季)乡村文化旅游节,拉开全省旅游经济回暖序幕。茶乡花海生态文化体验园开园营业,云台山风景区创4A稳步推进,梅山文化生态园游客接待量稳步增长,百花寨黑茶仓储中心、叶子湾生态旅游基地完成主体工程,茶旅文观光体验茶工坊启动建设。县城首家梅王宴形象店和5家梅王宴特许经营店正式投入运营。“天下黑茶”演艺中心即将开演,“梅山书院”对外开放,梅山剪纸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

七、财政、金融、保险业

财政收入保持稳定增长。全县实现财政总收入15.37亿元,比上年下降4.9%。实现地方财政收入8.85亿元,增长4.2%。分税种看,增值税6.37亿元,个人所得税0.92亿元,企业所得税2.4亿元,其他税收收入3.13亿元。全县财政总支出67.71亿元,比上年增长5.2%。

金融保险体系不断完善。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67.08亿元,增长2.9%。各项贷款余额193.34亿元,增长21.2%。全县保险企业个数达到57家,其中寿险33家,财险24家。全年实现保费收入83452万元,比上年增长5.1%。其中财产保险收入31365万元,增长8.8%;人寿保险收入52087万元,增长4.1%。

八、科技、教育、文化

科技创新成效凸显。全县共完成专利申请270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95件。申请各类科技项目10多项,其中获企业研发奖补资金35.2万元。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9家,重新认定2家,全县高新技术企业达29家,高新技术和高新产品企业总数达87家。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87.4亿元,比上年增长5.1%。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4.05亿元,占GDP的比重为10.0%。形成了以黑茶深加工、新材料、新能源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科技专家服务团组织7家企业参加了益阳市创新创业大赛,其中4家企业入围省赛,在省级创新创业中微网能源以第一名的成绩成功入围国赛,小黑神获得省赛优胜奖。微网能源获国赛优秀奖,这是安化首次在国赛中获奖。

教育基础更加夯实。全县共有教育机构232所,其中职高1所,普通高中7所,初中41所,小学76所(小学教学点122个),特殊学校1所,幼儿园106所。年末在校学生132438人,其中:职业高中5583人,普通高中11017人,初中29588人,小学62780人,特殊学校257人,幼儿园23213人。全县新增县级文明校园27所。年内创建禁毒示范学校15所,其中国家级1所、省级1所。全县高考、学考再获丰收,一二本上线率49.3%、录取率53.71%,上线率、录取率均居全市第一。全面化解大班额,完成紫薇中学、梅城镇芙蓉学校主体工程,完成滔溪镇中学、长塘镇克明学校等8所学校建设,启动古楼乡完小等4所学校建设。

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全年先后举(承)办各种形式的群众文艺活动158场次,完成送戏下乡138场,“欢乐潇湘•神韵安化”系列群众文艺活动已连续举办8年,完成农村电影放映场次5220场。广场电影放映 300场次。文化内涵不断丰富。安化黑茶文化系统被认定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益阳首获此殊荣。成功举办茶旅诗歌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万里茶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取得阶段性成果。农村广播通村率达100%,有线电视通村率达100%。

九、卫生、体育、环境保护

卫生改革全力推进。持续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药占比下降到28%。扎实推进分级诊疗工作,优化了双向转诊工作制度及转诊流程,全县医疗机构累计向上级医院转送病人2517人次,向下转诊病人1421人次,县域就诊率达到90%以上。全面启动了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建设,落实院长负责制;按照临床路径和单病种费用管理方案要求,全面启动临床路径管理和单病种收付费管理。年末全县共有执业(助理)医师人数2208人,医疗机构床位数5766张。

体育事业有序开展。湖南安化黑茶首届汽车摩托车越野争霸赛获得广泛关注,梅山赛车运动主题公园成为全省首家“汽车自驾运动营地”。中国健康跑安化黑茶杯安化站成功举办,全省各地上千位选手齐聚安化。安化广场舞电视大赛吸引3000多名群众积极参赛。县体育馆全年免费对外开放320天,接待 11万人次。成功承办全省青少年羽毛球锦标赛。参加国家、省常规比赛获金牌2枚、银牌6枚、铜牌4枚,进入省队3人、省体校4人。

环境保护成效显著。全县环境质量总体保持优良水平。大气质量明显提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63天,优良率为99.2%;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4个地表水水质省控监测断面的全年水质达标率达100%;节能减排成效显著,全年共预计削减COD288.7吨,氨氮85吨,二氧化硫31.7吨,氮氧化物150.9吨。以上级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为抓手,全面推进突出环境问题整治。顺利通过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评价为“基本稳定”。

十、人口、计划生育、人民生活

人口计生工作有序推进。全面二孩政策有序实施,全县共生育二孩4265人。人口出生率为7.8‰,死亡率为5.6‰,人口自然增长率2.2‰。全年共出生8230人,死亡5938人,出生人口性别比107.41:100。政策内出生7576人,符合政策生育率92.05%。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抽样调查显示,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66元,比上年增长8.1%。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115元,增长5.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880元,增长10.1%。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升。全县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2667.5元,增长6.2 %。其中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1908.5元,占家庭消费支出的 15.1%。

十一、社会保障和安全生产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全年新增城镇就业5096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604人,新增创业主体4072户,创业带动就业4418人。全县五险参保总人次达到261.31万人。其中基本养老保险参保77.05万人,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工伤、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88.68万人、86.78万人、4.51万人、4.29万人,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参保率均达到98%。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安排专项债券8360 万元,支持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县中医医院、县第三人民医院、县妇幼保健院等项目建设。仙溪镇、古楼乡和烟溪镇等卫生院年内投入使用。

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全县共发生各类生产经营性安全生产事故10起,死亡11人,连续5年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全县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亿元GDP生产经营性伤亡事故数0.042次;亿元GDP生产经营性伤亡事故死亡人数0.046人。全年共办理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案件217起,经济处罚84.5万元,有效遏制了安全事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