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洛川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

选择区域:>>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一年来,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掌握经济工作主动权。全县上下认真贯彻中央转变发展方式,防止通货膨胀的宏观政策,以统筹城乡发展统揽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抓重点、抓大事、抓难点、抓薄弱环节、抓落实,经济继续保持稳步增长。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我县县域经济在全省的综合排名由上年的第20位,晋升到15位,并荣获争先进位奖。

一、综合

总体经济明显回升,增长速度平稳增长。据初步核算,2011年全县全口径生产总值突破170亿元大关。2011年全县全口径实现生产总值1770240万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8.1%。其中:县属实现生产总值327500万元,增长14.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9940万元,增长19.6%,第二产业增加值21150万元,增长11.7%,第三产业增加值126410万元,增长8.7%。三次产业的贡献率分别为72.2%,6.4%和21.4%,分别拉动GDP增长9.8、0.4和3.9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的比重由上年的52.6:6.5:40.9调整为54.9:6.5:38.6。人均生产总值达14812元。

二、农业

农业和农村面貌变化巨大,苹果产业建设进入品牌化,苹果产业园区建设取得初步成效,新农村建设整体推进。2011年全县农业和农村工作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线,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推进百万头生猪大县建设,气候条件良好,秋粮产量稳定,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出稳步发展态势。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22117万元,按现价计算同比增长26.0%,农业生产呈现以下特点:

1、粮食生产稳步发展。全县粮食种植面积18.5万亩,较上年同期减少11.5%。全年粮食产量平均亩产476公斤,总产88175吨。其中:夏粮平均亩产200公斤,总产量2408吨;秋粮总产85767吨,同比减少18.0%。其中玉米产量7.7万吨,同比减少18.9%.全年苹果产量74.5万吨。同比增长10.2 %,实现农业总产值247040万元,同比增长22.7%。

2、林业生产情况稳步发展。2011年全县林业生产总值完成1200万元,增长21.0%。完成造林面积6.2万亩,育苗面积270亩。

3、畜牧业发展态势强劲。2011年生猪存栏32.3万头,同比增长31.3 %,其中:能繁殖的母猪28614头,同比增长19.7%;出栏31.5万头,同比增长21.2%;猪肉产量21041吨,同比增长15.2%。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2011年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49191万元,按现价计算比上年增长33.6%。实现工业增加值13780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1.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4560万元,较上年可比增长10.1%;规模以下工业实现增加值9220万元,较上年可比增长9.3%。

建筑业发展速度加快。2011年全县建筑业实现增加值7370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5.5%。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环境进一步优化,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2011年全县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75282万元(全口径),同比增长32.6%,其中县属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5255万元,比上年增长65.3%。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农、林、牧、渔业完成投资100263万元,增长1.1倍;卫生、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业完成8330万元,增长5.5倍。按行业分,第一产业完成100263万元,第二产业完成210027万元,第三产业完成64992万元;按建筑性质分,新建完成投资205067万元,扩建完成投资14257万元,改建完成投资129062万元。

五、交通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2011年全县全社会完成公路客运量1116.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6.9%,货运量194.9万吨, 增长17.6%;货物周转量6653万吨/公里,增长18.1%。客运周转量23912万人/公里,增长36.4%。随着乡村公路建设的进一步发展,人民群众的出行更加方便快捷,为全县的经济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保障。

六、国内贸易

消费拉动作用显著。2011年全县消费品市场呈现出城乡消费同步加快、商品货源充裕、市场运行态势趋旺。2011年全县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0162.8万元,同比增长15.7%。其中:县的零售额为72266.8万元,增长17.2%;县以下的零售额为37896万元,增长13.0%。从行业看:住宿和餐饮业、零售业零售发展快于批发业,住宿和餐饮业、零售业零售额97516.3万元,增长16.2%,批发业零售额12646.5万元,增长12.7%。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稳步增长。2011年全县财政总收入达26914万元,同比增长14.7%。地方财政收入16927万元,增长13.8%。非税收入7082万元,同比增长31.0%。全县财政支出104149万元,增长13.6%,其中用于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5496万元,增长12.7%;教育支出27999万元,增长10.4%;医疗卫生支出9809万元,减少2.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922万元,增长13.3%;交通运输支出1675万元,增长42.6%。

金融业运行平稳,信贷投放紧缩。2011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74843万元,比年初增加117659万元,增长25.7%。其中城乡居民存款余额312925万元,比年初增加73822万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546117万元,比年初增加38734万元,增长7.6%。其中:短期贷款余额83715万元,减少9.0%,中长期贷款余额462401万元,增长11.3%.

保险业保持较快发展。2011年全县保险费收入达6330万元,比上年增长18.6%,其中财险保费收入3874万元,增长33.0%;人寿保险费收入2456万元,增长1.2%。支付各类赔付额3069万元,增长79.6%;其中:财产保险赔付额2399万元,增长53.0%;人身保险赔付额670万元,增长3.8倍。

八、教育、卫生

教育惠民工程实施力度不断加大。2011年全县教育事业继续深化改革,农村中小学布点调整成效显著,教育惠民工程实施力度不断加大。全年财政用于教育方面的支出27999万元。全县各类学校 143所,其中:普通中学16所,在校学生12381人;小学49所,在校学生20994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幼儿园 76 所,在园幼儿10105名。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进一步全面落实,信息技术教育稳步推进,学校后勤服务和民办教育趋于规范,职业和成人教育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质量有所提高。

卫生事业健康发展。2011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37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8个;床位448张,卫生技术人员779人,其中医生246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农民受益面进一步扩大,参保农民16万人,参合率达到97%,农民看病难问题逐步得到缓解。

九、人口和人民生活

人口数平稳增加。2011年末全县常住人口218755人,比上年净增3470人,全县出生人口4000人,比上年减少23.0%,出生率为9.58‰;死亡人口736人,死亡率4.19‰。人口自然增长率5.39‰。计划生育率98.4%,节育率92.6%。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978元,比上年的6352元增加1626元,增长25.6%。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9875元,增长19.3%

注:1、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值绝对数为现价,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2、总人口、出生人口为公安局数字。

3、出生率、自增率、计划生育率为计生局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