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地区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3

选择区域:>>>

2003年,我区各族人民在地委、行署的正确领导下,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宗旨,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团结拼搏,扎实苦干,努力克服“非典”和自然灾害等不利因素带来的影响,全区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的态势,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成就。

一、综合

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增长。毕节地区生产总值为157.1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0.48%,高于全省平均发展速度。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57.01亿元,比上年增长2.94%;第二产业增加值为55.20亿元,比上年增长16.70%;第三产业增加值为44.91亿元,比上年增长14.40%。三次产业结构发生新变化。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40.14%下降为36.28%;第二产业所占比重由29.71%上升到35.13%;第三产业所占比重由30.15%下降为28.59%。

2003年是近年来全区国民经济发展较好的一年,经济增长速度加快。经济运行质量得到提高,结构调整初显成效。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积极建立健全相关工作机制,在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的同时,高度重视解决弱势群体生活困难,及时处理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确保改革发展顺利进行。但在经济发展中,也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农业基础脆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低下的矛盾依然十分突出;二是城乡居民总体收入偏低,促进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大,人口与经济增长的矛盾依然尖锐;三是在全省发展的大环境中,我区经济总量虽不算小,但人均水平低,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较小,在发展国民经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二、农业

全区坚持并紧紧把握住农业的基础地位,以稳定脱贫奔小康总揽农村工作全局,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稳定等目标,狠抓科技兴农,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在粮、油、烟因灾减产的情况下,全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平稳发展。初步统计,全区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0.6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3.02%,其中农业产值60.26亿元,林业产值1.52亿元,牧业产值28.65亿元,渔业产值0.19亿元,分别增长1.03%、6.73%、8.0%、5.28%。

全区在国家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和种植结构调整的大环境下,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990167公顷,比上年减少8724公顷,下降0.87%,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17745公顷,减少18229公顷,下降2.87%;油料播种面积53447公顷,减少1044公顷,下降1.92%;烤烟播种面积48253公顷,减少2948公顷,下降5.76%。由于种植结构的调整和受灾程度的不同,全区主要农作物有增有减。

全区完成造林面积48833公顷,比上年减少17425公顷,下降26.3%。主要林产品产量有增有减。

畜牧业生产持续发展,大牲畜、猪、羊、家禽的存出栏均保持增长,肉类产量和禽蛋产量也有所增加。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得到改善,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有所增强,农田水利建设逐步加强。全区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98.15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0.4%,农用排灌柴油机7478台,电动机5322台,分别比上年增加1163台和851台,农用化肥施用量(实物量)49.6万吨,增长0.6%,农村用电量22650.6万千瓦时,增加1502.2万千瓦时。

三、工业

工业生产形势明显趋好,煤电开发初见成效,推动工业快速增长。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即国有工业及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57.24亿元,比上年增长18.12%,其中轻工业产值24.12亿元,重工业产值33.12亿元,分别增长3.04%和43.64%;国有企业完成产值43.25亿元,集体企业完成产值5.16亿元,分别增长19.07%和38.8%;工业销售产值38.11亿元,增长50.8%,工业产品产销率102.99%,比上年提高15.76个百分点。原煤和发电量再创新高,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44.73%和108.95%,为历史最好水平。

主要产品产量除化肥外,其余部分均有较大增长。

四、固定资产投资

在能源大区战略和西电东送工程的支持下,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2.08亿元,比上年增长16.8%,其中基本建设投资61.13亿元,增长16.72%,更新改造3.56亿元,下降10.55%,房地产投资2.86亿元,增长108.8%。在全社会投资完成额中,黔北电厂完成投资7.34亿元,纳雍电厂完成投资9.5亿元,洪家渡电站完成投资12.92亿元,纳雍二厂完成投资8.0亿元,黔西电厂完成5.1亿元,上述五个电力项目完成投资占全社会投资完成额的比重达52.17%,成为拉动我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五、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

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强力推进,全年完成公路新建和改造1369公里,其中干线公路356.3公里、县乡公路508公里、矿山公路131.8公里、乡村公路372.9公里。全区公路运输条件得到较大的改观。客货运输量稳步增长。全区公路客运量3412万人次,客运周转量109661万人公里,分别增长2%和2%。货运量770万吨,增长1%,货运周转量88145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

邮电通信快速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收入41050万元,比上年增长25.9%,全区城市住宅电话用户达179771户,农村住宅电话用户达111192户,分别增长24.9%和33.2%。

六、国内贸易和物价

消费品市场稳中有活。全区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85亿元,比上年增长12.3%。分城乡看,城消费品零售额为13.77亿元,增长15.71%,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为12.08亿元,增长8.5%,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为22.17亿元,增长9.7%,餐饮业为2.73亿元,增长19.1%,其它行业0.95亿元,增长75.8%,物价稳中有升,毕节市城市居民消费品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0.4%,农村上涨0.5%。

七、财政和金融

财政收入增长较快。全区财政总收入完成200018万元,比上年增长17.0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06828万元,比上年增长15.16%,财政总支出296999万元,比上年增长13.73%,收支增长势头良好,收入增幅超过支出增幅3.28个百分点。

税收工作取得可喜成绩。全年完成国税总收入97203万元,比上年增长17.1%,完成地方税各项收入50584万元,比上年增长16.16%。地税收入占全区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为47.35%,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