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湖区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0

选择区域:>>

2020年,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区委决策部署,积极应对新冠疫情冲击和经济下行压力,全力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践行“两海两绿”发展路径,实施“五双”战略,有力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区经济社会运行总体平稳,为高标准建设“五新”主城奠定扎实基础。

一、综合

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2020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61.36亿元,同比增长4.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6.37亿元,增长2.3%;第二产业增加值191.00亿元,增长2.2%;第三产业增加值334.00亿元,增长5.2%。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由上年的6.8:34.9:58.3调整为6.5:34.0:59.5,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93.5%,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比上年提高了1.2个百分点。

 

图片1

 

二、农林牧渔业

农业生产稳中有升。2020年,全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4.59亿元,可比价增长2.3%。其中农业产值28.06亿元、林业产值1.73亿元、牧业产值16.65亿元、渔业产值12.78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5.38亿元。全区粮食总产量达25.4224万吨,比上年增加0.0459万吨,增长0.18%;粮食播种面积53.33万亩,比上年增加0.26万亩。粮食亩产477公斤,比上年减少1公斤。全区油料作物播种面积4万亩,比上年增加1.41万亩,油料总产量0.63万吨。

农业机械化规模扩大。2020年,全区农机总动力38.6721万千瓦。大中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水稻插秧机保有量分别达到660台、889台和556台。2020年全区秸秆机械化还田面积36.8万亩,2020年农机化作业收入2.193亿元。

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2020年,全区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达44.09%,申报成功农产品地理标志2个和绿色优质农产品基地3个。全区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7家、市级18家。全区累计认定家庭农场共292家,经营总面积达6.98万亩,创成省级示范家庭农场4个,累计24个,市级示范农场15个,累计50个。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发展凸显高质量。2020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249亿元,比上年增长8.8%,其中重工业实现总产值210亿元,增长9.2%。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16.73亿元,比上年增长3.4%;其中利润11.53亿元,比上年增长23.6%。实现规上开票销售217.73亿元,下降3.1%,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9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提升至47.78%。

创新活力不断释放。高新技术企业新增15家,总数达144家。新增1个院士工作站,李俊华团队项目获得环保领域唯一的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中科睿赛、安纳泰环保入围科技部“科技助力2020”项目,乾宝牧业、瑞牧生物进入省重点研发(现代农业)项目名单。7家企业建成省级以上研发中心。新增省星级上云企业59家、省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3家、省首台(套)重大装备认定1个,昆岳互联创成省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高精机电建成省级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环保科技城获评四星级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建筑业稳步增长。2020年,全区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92.5亿元,比上年增长9%。其中,建筑工程产值181.9亿元,比上年增长7.8%;安装工程产值6.91亿元,比上年增长23.5%。房屋建筑施工面积921.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0.3%。房屋建筑竣工面积363.9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6%。建筑业从业人数6.3万人,劳动生产率(产值)每人30.56万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2020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4%,工业投资增长5.3%,服务业投资增长5.5%。第一产业投资下降31.8%,第二产业投资增长5.3%,第三产业投资增长5.5%。分产业看,全区基础设施投资下降34.3%;房地产投资增长33.7%,其中住宅投资增长41.3%。投资结构有所改变。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57.4亿元,其中5000万以上项目投资、5000万以下项目投资、房地产投资占比由上年的53.4:22.6:23.9变为16.1:47.4:36.5;一二三产投资占比由上年的2.5:24.3:73.2变为1.9:29.2:68.9。

项目引建取得突破。调整优化全区招商组织架构,成立区投资促进中心。新铠胜项目成功落地,实现百亿级产业项目“零”的突破。举办招商活动18场次,成功举办第九届环博会,组建长三角生态环保产业链联盟。新签约中车轨道交通等亿元以上项目105个,新开工科成光电等亿元以上项目61个,新竣工亿特森等亿元以上项目35个。日铠项目签约落地,实现百亿投资和百亿产值双突破。

房地产销售快速增长。2020年,全区房地产开发投资93.2亿元,比上年增长33.7%,其中住宅投资完成70.5亿元,比上年增长41.3%。全区实现商品房销售面积146.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8.3%,其中住宅133.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43.4%;商品房销售额137.8亿元,比上年增长32.5%,其中住宅销售额128.6亿元,比上年增长46.9%。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市场消费逐步复苏。2020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5.92亿元,比上年下降1.6%。其中限额以上零售额77.48亿元,比上年增长1.7%。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主要经营类别中,粮油类实现销售额3.55亿元,比上年增长53.9%;烟酒类7.28亿元,比上年增长18.8%;针纺织品类实现销售额1.64亿元,比上年增长30.8%;体育、娱乐用品类实现销售额1.43亿元,比上年增长336.5%;文化办公用品类实现销售额1.60亿元,比上年增长8.3%。2020年,全体居民消费支出26030元,增长1.3%。其中,食品烟酒支出6903元,增长8.4%;居住支出5986元,增长3.8%;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1257元,增长2.4%;交通通信支出2438元,增长0.9%;医疗保健支出2587元,增长0.8%;其他用品和服务支出1162元,增长1.1%。

外资外贸克难求进。2020年,全区实现进出口总额5.7亿美元,下降15.8%,其中出口总额4.7亿美元,下降6.5%。注册外资实际到账9746万美元,增长55%。帮助80余家外贸企业申请省市商务发展专项资金633万元,组织企业参加线上广交会、华交会,开拓市场渠道。

六、财政收支

财政收支总体平稳。2020年,全区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9.00亿元,增长5.1%,高于全市平均增幅0.6个百分点,居全市第四位。其中税收收入32.34亿元,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达82.9%,居全市第二位。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8.16亿元,增长15%,居全市第三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加返还性收入、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专项转移支付收入、债务转贷收入、调入资金及上年结余收入等40.52亿元,收入共计79.52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加上解支出、债务还本支出、结转下年支出等31.36亿元,支出共计79.52亿元,收支平衡。

七、城乡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以“零失分”成绩,助力盐城以全国第二的名次创成全国文明城市。编制完成城北地区规划和河东片区整合发展规划。完成棚改2.1万户,形成净地1.2万亩。新开工安置房1.5万套、建成3000套。先锋岛八佰伴、悦达889、爱琴海购物公园等大型城市综合体投入运营。建成“转角遇见美”小游园40个、健身步道12公里。“回想-时光里的盐城”记忆展馆对外开放,“老盐城”味道再焕风采。改造提升老旧小区43个,托底管理老旧小区460个。深入开展秩序、干净、靓牌“三大行动”,长效管理背街后巷1246条,兜底管理市区公厕223座,拆除各类违规广告牌近万块,撤掉垃圾桶5万只。新建改造提升农贸市场12个。改善农房5200户。实施市政道路11条,新(改)建农村路桥55座。

生态底色愈发靓丽。实施水环境治理“十项工程”,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全面消除,第Ш防洪区污水管网全面覆盖,国省考断面和主要入海河道水质全部达标。常态化开展建筑和拆除工地扬尘、露天烧烤、餐饮油烟等专项整治,实现微型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区域全覆盖,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81.5%。环高速圈生态廊道、349省道绿化提升、瓢城记忆绿色廊道和串场河、通榆河、新洋港生态景观廊道等重点工程加快推进。新建成片林7000亩、新增城镇绿地500公顷。发展全域旅游,建成旅游公路1号线和南洋旅游支线,开元芳草地酒店投入运营,承办全国乡村旅游与民宿投资大会。全年游客量超200万人次。

八、各项社会事业

科研投入稳步增长。2020年,预计全区科技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5%,接轨大上海、深耕长三角,新签产学研合作项目20个,新建校企联盟4个,新增院士工作站1个,新入选全国行业领军人才1个、省“双创人才”2个,清华大学盐城烟气多污染物国家工程实验室李俊华团队项目获得环保领域唯一的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新设省级以上研发机构7家,和阳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等20个技改项目竣工投产。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63个,邀请专家为20家企业提供智能化指导,新增省级示范智能车间3家。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2020年,全区共有学校159所,专任教师5994人,招生20364人,在校生83204人,毕业生20105人。其中,普通中学21所,专任教师1847人,在校生19506人,招生6721人,毕业生5570人;小学41所,专任教师2719人,在校生43705人,招生7141人,毕业生7569人。全区初中毕业生升学率、学龄儿童入学率均达100%。

卫生体系不断健全。2020年,全区拥有医院3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个,镇卫生院7个,各类卫生机构拥有床位1288张,其中医院拥有640张,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拥有254张,乡镇卫生院拥有394张床位。全区共有卫生技术人员2820人(含城南、开发区),其中,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2081人(含城南、开发区),注册护士737人。

九、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总量保持稳定。2020年末,初步预计全区常住人口67万人,户籍人口68.72万人,其中户籍城镇人口55.94万人,占总户籍人口的81.4%;户籍农村人口12.78万人,占总户籍人口的18.6%。男女性别比为102.8:100。全年登记出生人口4981人,人口出生率为7.2‰;注销死亡人口5282人,死亡率为7.7‰,自然增长率为-0.5‰。

居民收入持续增加。2020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402元,比上年增长4.9%;人均消费支出26030元,比上年增长1.3%。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016元,比上年增长4.2%;人均消费支出26847元,比上年增长1.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844元,比上年增长6.7%;人均消费支出20230元,比上年增长1.3%。

图片2

社会保障能力增强。新转移农村劳动力4700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基本全覆盖。向困难群众发放定期生活补贴和临时救助共10381万元、物价临时补贴848万元,惠及群众近6万人次。公共服务水平提升,推进“优学在亭湖”“医享在亭湖”品牌建设,新(扩)建中小学12个,全面消除大班额,义务教育质量保持全市领先;新增国家卫生镇2个,新(扩)建卫生院6个,全民健康体检惠及30万人。在全市率先开展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社会化运营和农村敬老院公建民营试点,每千名老年人床位数达40.1张,位居全市前列。2.17万名80周岁以上老年人全部纳入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范围。

注:

[1] 公报中部分指标为统计快报数,最终数据以《亭湖统计年鉴—2021》为准。

[2] 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为实际增长速度;其他指标除特殊说明外,按现价计算,为名义增长速度。

[3] 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问题,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4] 部分指标数据因统计口径调整,较上年不具可比性。

[5] 常住人口和就业人员数据以最终发布的亭湖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为准。公报中涉及的人均指标根据人口预计数计算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