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德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

选择区域:>>

建德市统计局

201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秀美繁荣和谐新建德为目标,正确把握宏观形势,深入实施“三大战略”,扎实推进“九大工程”和“六大创建”,全市经济社会稳步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较好地完成了市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工作任务。

 

一、经济发展

    经济总量

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初步核算,2011年全市生产总值(GDP)达到224.1亿元,为年计划的106.7%,比上年增长10.5%,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为73.4亿元,为年计划的103.4%,增长13.0%。三次产业结构为10.6:56.7:32.7。按户籍人口计算的人均生产总值为43870元。完成现价工农业总产值660.4亿元,同比增长22.2%。

财政收入较快增长。全市财政总收入为260425万元,比上年增长23.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41146万元,为年计划的105.0%,增长17.6%。

农业

农业经济稳步发展。全市完成现价农业总产值377400万元,为年计划的107.2%,比上年增长13.7%。农村经济总收入433.6亿元,比上年增长20.8%。

种植业结构继续调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为26.8万亩,粮食产量为10.1万吨,增加0.17万吨。蔬菜种植面积11万亩,与上年基本持平。主导特色产业产值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79%。

效益农业较快发展。全市蔬菜产量20.9万吨,比上年增加0.13万吨;油菜籽10433吨, 与上年基本持平;茶叶3153吨,减少528吨;水果17.2万吨,增加0.44万吨。认定市级农业龙头企业达50家,销售收入达22亿元,比上年增长15.2%,秋梅食品公司创建国家级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新增杭州市级农业龙头企业6家,累计达33家。

林、牧、渔业发展良好。完成绿化造林28660亩,为年计划的102.0%。年末生猪存栏量为20.3万头,比上年增加2.28万头;家禽存栏量为874.9万羽,增加82.9万羽;肉类总产量26080吨,减少3856吨;水产品产量12435吨,减少45吨。

工业

工业经济强势推进。强化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龙头和主导地位, “工业兴市”战略深入推进。全市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6226675万元,比上年增长22.7%;完成工业销售产值6112865万元,为年计划的105.8%,增长22.7%。工业产品产销率为98.2%。

工业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到年底,全市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达343家,现价工业总产值达到3783883万元,比上年增长29.1%,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60.8%。规模以下工业总产值2442792万元,比上年增长14.0%。

企业经济效益总体较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418212万元,比上年增长30.6%,其中利润308853万元,比上年增长30.9%。工业用电量为219315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3.4%。

工业生产性投入稳步增长。全年完成工业生产性投入479154万元,为年计划的100.9%,比上年增长13.0%,其中限额以上投入405656万元,比上年增长12.8%。

平台建设步伐继续加快。完成开发区、乡镇街道产业功能区基础设施投资46333万元。当年平整土地2590亩。当年实际入区企业76家,其中投产企业42家。

    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91991万元,为年计划的104.5%,比上年增长20.3%。其中工业投资405656万元,比上年增长12.8%。

建筑业发展态势良好。建筑业市场进一步规范,工程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得到加强,“质量、安全、文明施工”三位一体监督模式不断完善,建筑市场信用管理体系继续提升。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0.7亿元,比上年增长10.0%。

    国内贸易

消费市场稳中有升。随着城乡消费环境的不断完善,各种新型流通业态发展较快,商业网点布局更趋合理,极大地方便了城乡居民的购物和消费。全年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75700万元,为年计划的103.2%,比上年增长18.8%,其中限额以上180457万元,增长25.9%。千岛湖皇冠假日酒店和世通山水酒店建设稳步推进,世纪联华新安东路店和千岛湖假日酒店建成开业。

旅游产业

旅游业发展加快。全市接待游客391.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4.5%,实现旅游总收入20.5亿元,其中直接收入5.76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3.3%和23.6%。坚持“大旅游业”的龙头地位,乌龙山玉泉寺核心景区建成开放,三都渔村、大慈岩双泉村等五大乡村旅游板块发展加快,17度建德新安江品牌逐步打响。

房地产业

    房地产业平稳发展。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20778万元,比上年增长20.3%。商品房施工面积112.7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3.8%;竣工面积 2.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0.5%;商品房销售面积23.4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6.5%;商品房销售额18.8 亿元,下降0.6%。

   交通运输

交通运输业平稳增长。全市不断加大交通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交通网络建设明显改善。全市公路里程数1791公里,其中等级公路1782公里,高速公路83.7公里。洋溪大桥建设、白章线改造工程有序推进。320国道建德段顺利通过国检。

    邮电通信

邮电通信业较快发展。全市固定电话用户119302户,其中小灵通8868部。宽带用户达到9.21万户,比上年增长31.2%;移动电话用户41.9万户,增长2.7%。全年电信邮政业务总收入为39211万元,比上年增长5.1%。

    金融行业

存贷规模明显扩大。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239.71亿元,比上年增长13.6%;贷款余额为199.69亿元,增长16.0%。积极应对宏观金融调控,加大小微企业和三农信贷投放力度。民泰商业银行挂牌开业。

市场物价

居民消费价格运行平稳。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增长5.2%。其中食品类上升13.0%;烟酒类上升0.8%;衣着类上升1.4%;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升0.9%;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升1.8%;交通和通信类下降0.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下降0.4%;居住类上升5.5%。

二、改革开放

    体制改革

    个私经济态势良好。年末全市拥有个体工商户15759户,从业人员34075人;私营企业4424家,从业人员67052人。全市个私零售额37.45亿元,占全市的比重为77.3%。

各项改革深入推进。

深入实施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同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完成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107个村。全面启动农村集体土地和农民房屋产权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国有资产管理改革,国有公司运营和投资能力进一步增强。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推行投资审批代办制。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全市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达143966人,参保率达到90%。圆满完成农村城乡医保参保覆盖率巩固在98%以上,城镇居民医保参保率达90%的杭州市考核任务,其中农村居民参保338491人,参保率达99%;城镇居民参保22322人,参保率达98%。全市参加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单位3210家,参保人数109239人,其中离退休人数22170人;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单位3464家,参保人数100528人,参加工伤保险单位3534家,参保人数85456人;参加生育保险单位家数3495家,参保人数65040人;参加实业保险单位3354家,参保人数65446人;参加被征地养老保险人数33613人。

社会福利事业有序推进。“三级救助圈”网络进一步完善,“低保”标准不断提高。“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全面推进。养老保障和福利水平显著提高。全市共有养老机构17家,养老床位2159张,平均每百位老人的床位为2.32张。全市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人员共612人(其中农村五保555人,城镇“三无”人员57人),集中供养率为93.51%。城镇享受最低生活保障525户,人数745人;农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6546户,人数9493人;全市43家福利企业当年在岗残疾职工达1372人,占我市残疾人口10.4%。

    对外贸易

对外贸易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外贸出口交货值893777万元(不含税),比上年增长8.5%。全市自营出口额92139万美元,为年计划的105.9%,比上年增长20.5%。新增自营出口企业35家,新培育外贸出口品牌2个。

利用外资 

吸引外资快速增长。全市引进外资项目16个,合同利用外资8016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5066.4万美元,为年计划的101.6%,比上年增长11.8%。

引进内资

引进内资成绩斐然。全市引进内资项目219个,协议利用内资652228万元,为年计划的179.3%,比上年增长29.29%;实际到位内资399959万元,为年计划的122.3%,增长25.7%。

 

 

 

三、社会事业

    科技

科教兴市战略深入推进。企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新增高新技术企业 11家,其中国家1家。新增创新型试点、示范企业7家,其中省级试点、示范各1家。新增杭州市“雏鹰计划”企业9 家。全市累计各级高新技术企业 84家,其中国家级16家。新增企业高新研发(技术)中心 15家,其中省级 2家。全市累计企业高新技术研发(技术)中心102家,其中国家级1 家,省级 18家。全年申请专利978件,授权专利657件,其中申请发明专利95件,授权发明专利42件。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率达到21.5%。

 教育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全市普通中学29所,在校学生25591人,比上年减少1346人;其中高中在校学生9549人,增加149人;初中在校学生16042人,减少1495人;职业中学3所,在校学生3885人,比上年减少509人;小学27所,在校学生22523人,减少1432人。小学入学率达100%,初中入学率100%,初中毕业升高中段比例为99.6%。全市普通中小学专任教师3308人。普通中小学学校占地总面积127.05万平方米,校舍建筑总面积72.7万平方米。建德初中完成主体工程,省级标准化学校达到47家,市工业技校创建成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

文化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市公共图书馆图书藏量20.7万册;全年放映电影3570(不包括金马影院)场次,演出戏剧350场。全市有线电视入户率(含数字电视)达到96.9%;建德电视台全年播出5204小时;建德广播电台全年播出5796小时;全市电视和广播覆盖率分别为99%和100%。文化事业更趋繁荣,“文化四送”、“广电惠民”工程有序实施,文化保护工程扎实推进,标准化综合文化站实现全覆盖,创建成为省级“文化先进市”。

卫生

    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日臻完善。深入推进“健康城市”和省级“卫生强市”创建。年末共有各类医疗机构401个,医疗病床1992张,卫生技术人员2648人,其中个体诊所65个,卫生技术人员165人。村设置的医疗点224个,乡村医生232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公共卫生均等化项目,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启动市妇保院迁建工程,卫生强乡镇(街道)覆盖率达到87.5%。

体育

    竞技体育取得新成绩。全年举办市以上各种体育比赛活动90余次。参加杭州市级以上各类体育比赛运动员560余人次,获各项比赛奖牌87枚,其中金牌27枚,银牌27枚,铜牌33枚。完成游泳健身中心建设,举办第十四届运动会,创建杭州市级以上农村小康体育特色村86个,实现行政村健身苑点全覆盖。

 

四、人民生活

    人口与计划生育

人口保持稳定。年末全市人口为511623人(户籍人口),比上年末增加1429人,其中非农人口130055人,增加584人;按性别分,男性人口为261526人,女性人口为250097人,男女人口比例为1.05:1。计划生育工作得到加强,全市计划生育率为95.8%。

居民收入

城乡居民生活较快增长。据抽样调查,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827元,比上年增长12.9%;人均消费性支出21401元,比上年增长36.5%。农民人均纯收入11536元,比上年增长15.2%;人均消费性支出7973元,比上年增长16.3%。

居民储蓄

城乡居民储蓄不断增加。全市城乡居民储蓄余额132.49亿元,比上年增加18.53亿元,增长16.3%。

    住宅建设

    居住条件持续改善。年末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积25.3平方米,比上年增加2.3平方米;农民人均居住面积71平方米,其中钢筋砖木结构住房66平方米。

 

 

五、城市建设和管理

城市建设和管理

城市品位继续提升。桥东、洋安、城西、桥南、洋溪等新城(综合体)建设有序推进,东、南、西入城口沿线道路完成改造,主城区框架进一步拉开,建城区面积扩展到10.6平方公里,城市化率达到57.5%。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园林城市”为载体,大力推进城市路网改造、城市绿化、市容环境提升、沿江建筑立面改造、背街小巷整治、庭院改善、夜景建设等工程,城区环境持续改善。“数字城管”建成运行,组建中心镇城管执法中队,城市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公用事业

    城市公用事业发展较快。全市拥有公共汽车60辆,座位数2908个,拥有出租小汽车100辆;城区年生活用水量为1194.8万吨;全市居民全年生活用电20774万千瓦时;城区使用液化石油气普及率达到100%;全市公用电话21144部。

六、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和治理

综合治理取得新成绩。

全市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城市地面水质达标率为100%。市区环境噪声平均值为54.5分贝,城市交通噪音平均值为67.3分贝,均达到国家规定的控制标准。

城市绿化

城市绿化面积继续增加。城区绿化覆盖面积389公顷,公园绿地面积149公顷。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经济总量还偏小,增长速度还不快,产业层次较低,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产业平台建设速度偏缓,要素制约不断加剧;民生保障、社会公共服务与人民群众的需求仍有较大差距;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依然较多;保障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注: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本公报中增加值为现价,增加值增长速度按照可比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