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市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0

选择区域:>>>

张掖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张掖调查队

(2021年4月7日)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各级各部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市经济稳定恢复、持续向好,人民福祉不断改善,社会大局和谐稳定,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历史性成就。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467.05亿元,比上年增长3.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8.62亿元,增长5.3%;第二产业增加值86.99亿元,增长4.1%;第三产业增加值251.45亿元,增长2.6%。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7.54:18.62:53.84。

全年全市十大生态产业增加值128.01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27.4%,比重比上年提升0.9个百分点。

年末城镇就业人员17.38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9%。全年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29.45万人,其中,市外输转10.6万人,市内输转18.85万人。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9%。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6%。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6.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5.9%。

二、农业

全年全市粮食种植面积330.15万亩,比上年增加26.14万亩。油料种植面积16.48万亩,减少18.31万亩。蔬菜种植面积41.98万亩,增加4.68万亩。中药材种植面积29.01万亩,增加1.74万亩。果园面积10.45万亩,增加0.02万亩。

全年粮食产量144.53万吨,比上年增长4.05%。其中,夏粮产量44.87万吨,增长3.89%;秋粮产量99.66万吨,增长4.14%。

全年蔬菜产量132.13万吨,比上年增长14.09%。园林水果产量6.57万吨,下降2.56%。中药材产量10.96万吨,增长6.44%。

全年肉类产量12.6万吨,比上年增长8.06%。牛奶产量8.07万吨,增长15.95%。年末牛存栏57.63万头,增长8%;牛出栏27.24万头,增长8.31 %。羊存栏313.28万只,增长6.5%;羊出栏268.23万只,增长4.79 %。生猪存栏45.84万头,增长6.91%;生猪出栏66.12万头,增长4.64%。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市全部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8%。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经济增加值同比增长10.9%,集体经济增加值同比下降6.4%,股份制经济增加值同比增长8.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经济增加值同比增长20.7%,其他经济类型经济增加值同比增长43.4%;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同比增长0.8%,重工业同比增长13.7%。分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5.7%,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6.91亿元,比上年下降3.6%,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利润4.18亿元,增长31.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2.35元。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7.4%,营业收入利润率为4.2%。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35.45亿元,比上年下降4.5%。年末具有资质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258户,比上年末增加21户。

四、服务业

全年全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7.29亿元,比上年增长0.9%;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41.18亿元,增长4.4%;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8.95亿元,下降9.1%;金融业增加值41.66亿元,增长5.8%;房地产业增加值18.56亿元,增长1.2%。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下降4.59%。

全年公路货物运输周转量22.62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3.8%;旅客运输周转量3.54亿人公里,下降37.73%。张掖市民航机场集团完成旅客吞吐量22.1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64%;货邮吞吐量1.34万吨,增长398.3%。年末全市公路里程1.45万公里,其中等级公路1.09万公里。

年末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32.98万辆,比上年末增长8.28%,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20.50万辆,增长8.71%。民用轿车保有量17.93万辆,增长8.64%,其中私人轿车保有量17.01万辆,增长8.90%。

全年完成邮政行业业务总量1.33亿元,同比增长24.28%;完成邮政行业业务收入2亿元,比上年增长24.19%。邮政业全年完成邮政函件业务9.10万件;包裹业务0.65万件;快递业务量343.73亿件,增长54.24%;快递业务收入1.14亿元,增长44.65%。全年完成电信业务收入7.89亿元,增长5.07%。年末电话用户161.5万户,其中移动电话用户136.79万户,4G移动电话用户121.51万户。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53.5万户,其中固定互联网光纤宽带接入用户49.58万户,移动宽带用户18.65万户。全年移动互联网用户接入流量1.34亿GB,比上年增长35.56%。年末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87.23万个,增长1.79%。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全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1.06亿元,比上年下降2.8%。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39.83亿元,下降4.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61.23亿元,增长0.2%。按消费形态统计,商品零售额169.09亿元,下降2.5%;餐饮收入额31.97亿元,下降4.7%。

在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1.9%,烟酒类增长17.9%,化妆品类下降16.9%,金银珠宝类下降19.2%,日用品类增长57.2%,中西药品类下降3.1%,汽车类增长14.5%,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下降21.5%,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下降47.1%,石油及制品类下降13.3%。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零售额增长52.2%。

全年进出口总额4.4亿元,比上年增长33.0%。其中,出口4.2亿元,增长40%;进口0.2亿元,下降12.0%。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3.4 亿元,比上年增长46.0%,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73.0%。其中,出口3.2亿元,增长46.0%;进口0.2亿元,下降12.0%。

全年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1个,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利用金额7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5.0%。

全年签约招商引资项目129个,总投资277.31亿元,新建、续建项目共计落实省外到位资金254.99亿元,同比增长8.4%。

六、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8.24%。按三次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增长67.94%;第二产业投资下降28.53%,其中工业投资下降29.2%;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5.29%。基础设施投资增长36.14%。民间固定资产投资下降20.91%。

全年项目投资比上年增长20.75%。其中,制造业投资下降18.4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下降41.3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增长31.96%,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40.22%。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下降34.21%,其中住宅投资下降38.6%。房屋施工面积298.29万平方米,下降46.77%,其中住宅施工面积201.30万平方米,下降 44.47%。在房屋施工面积中,房屋新开工面积70.71万平方米,下降39.51%,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49.05万平方米,下降43.26%。房屋竣工面积43.7万平方米,下降58.42%,其中住宅竣工面积24.78万平方米,下降 68.01%。商品房销售面积117.35万平方米,下降7.98%,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07.68万平方米,下降5.36%。

全年城镇棚户区住房改造开工8664套,棚户区改造基本建成3167套。农村危房改造261户,其中农村地区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84户。

财政金融

全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6.95亿元,比上年增长0.11%;考虑政策性减税因素,同口径增长6.4%。其中:税收收入12.5亿元,下降6.28%;非税收入14.45亿元,增长6.38%。从主体税种看,国内增值税5.0亿元,下降8.34%;企业所得税0.97亿元,增长5.29%;个人所得税0.28亿元,增长2.77%。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9.58亿元,增长16.42%。其中,民生支出152.7亿元,增长17.59%;扶贫支出5.7亿元,增长18.7%。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840.37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1.49%,其中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839.74亿元,增长11.49%。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671.45亿元,增长4.09%,其中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671.45亿元,增长4.09%。

全年保险公司保费收入40.89亿元,比上年增长6.53%;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8.36亿元,下降0.83%。

八、居民收入消费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976元,增长5.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20元,增长7.2%。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2079元,增长0.5%;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381元,增长6.9%。居民恩格尔系数城镇为28.15%,农村为28.57%。

年末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3.4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42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68.67万人,增加0.08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21.27万人,减少1.22万人。其中,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3.83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07.44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8.89万人,增加0.29万人。年末全市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0.11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12万人,增加1.24万人,其中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3.96万人,增加0.69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9.35万人。年末全市共有1.79万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4.65万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0.64万人享受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

年末全市共有各类社区养老机构和设施532个,社区养老照料机构和设施503个。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年登记市级科技成果7项,其中,应用技术类成果7项。获得奖励3项。专利申请量2916件,比上年增长30.88%;专利授权量2192件,增长13.58%,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30件,下降11.7%。有效发明专利302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2.45件。共签订技术合同399项,增长81.36%;技术合同成交金额24.51亿元,下降3.47%。

普通本专科招生0.61万人,在校生1.96万人,毕业生0.49万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0.46万人,在校生1.11万人,毕业生0.31万人。普通高中招生0.73万人,在校生2.08万人,毕业生0.75万人。初中招生1.18万人,在校生3.76万人,毕业生1.24万人。普通小学招生1.2万人,在校生7.62万人,毕业生1.18万人。特殊教育招生12人,在校生199人。幼儿园在园幼儿3.73万人。

十、文化旅游、卫生健康和体育

年末全市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9.89%,比上年末提高0.45个百分点;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9.9%,提高0.22个百分点。

全年接待国内游客2983万人次,比上年下降29.6%;国内旅游收入185.09亿元,下降33.7%。接待入境游客0.6万人次,下降87.5%。其中,接待外国游客0.4万人次;接待港澳台同胞0.2万人次。旅游人均花费621元。

年末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877个。其中医院45个,医院中有综合医院22个,中医医院7个,专科医院16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812个,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0个,卫生院83个,村卫生室699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20个,其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7个,妇幼保健院(所、站)7个,卫生监督所(中心)6个。年末卫生技术人员1.02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0.38万人,注册护士0.47万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1.03万张。其中,医院0.82万张,卫生院0.21万张。全年总诊疗人次721.62万人次,出院人数20.93万人。

全市共有体育场地4731个,体育场地面积288.13万平方米。全年体育获得各类奖牌50枚,其中金牌22枚。

十一、资源、环境和应急管理

全年总用水量19.93亿立方米,比上年下降3.47%。其中,生活用水量0.47亿立方米,增长1.22%;工业用水量0.19亿立方米,下降14.59%;农业用水量19.02亿立方米,下降2.61%。

全市共有自然保护区2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个。全市共有国家地质公园2个。

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21.44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9.68%,其中,高耗能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96.92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3.89%。

2020年,市内12个地表水监测断面中,达到或优于Ⅲ类断面比例为91.7%。全年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93.4%,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城市区域声环境评价(昼间)总体较好,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等级为二级。

全年全市平均气温为7.4℃,比上年下降0.1℃。年日照小时数2912.9小时,比上年增加4.4小时。年降水量182.4毫米,比上年减少81.1毫米。全市气象雷达观测站点1个,卫星云图接收站点1个。

全市共有地震台站(点)61个,其中,有人值守的地震监测台站3个,无人值守的地震监测台站(点)58个。其中,市直管台站共有8个,其中无人值守的地震监测台站8个。

全年农作物受灾面积8.75万亩,比上年增长243.3%;农作物成灾面积0.3万亩,比上年下降71.8%。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1亿元。

全年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49起,比上年下降16.95%;死亡33人,下降26.67%;受伤31人,下降24.39%;直接经济损失0.06亿元,下降53.15%。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071人,下降29.55%;工矿商贸(含农林牧渔)企业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15人,下降31.82%;煤矿死亡人数1人;十二类营运车辆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17人,下降26.09%。

注:

1.本公报各项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张掖统计年鉴2020》为准。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2020年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相关数据将以张掖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发布,公报中涉及的与人口相关指标计算的数据暂缺。

3.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下降)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财务指标增速及变化按可比口径计算。

5.规模以上服务业统计范围包括:辖区内年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三个门类和卫生行业法人单位;辖区内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三个门类,以及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服务、房地产租赁经营和其他房地产业四个行业小类法人单位;辖区内年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两个门类,以及社会工作行业法人单位。

6.基础设施投资包括交通运输、邮政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其中不含土地管理业)。

7.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是指具有集体、私营、个人性质的内资企事业单位以及由其控股(包括绝对控股和相对控股)的企业单位建造或购置固定资产的投资。

8.原保险保费收入是指保险企业确认的原保险合同保费收入。

9.社会保障数据为快报数,最终数据以决算数为准。

10.体育场地统计范围不包括军队、铁路系统所属体育场地,数据为截至2020年年底。

11.资料来源:本公报中城镇登记失业率、城镇新增就业人员、社会保障数据来自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数据来自市财政局;利用外资数据来自市商务局、招商局;交通运输数据来自市交通运输局、市公安局交警总队、张掖市民航机场集团;邮政数据来自市邮政管理局;通信数据来自市电信公司、移动公司、联通公司;广播、电视数据和旅游数据来自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棚户区改造、农村地区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数据来自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金融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张掖中心支行;保险数据来市保险协会;医疗保险、生育保险数据来自市医疗保障局;城乡低保、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社会服务数据来自市民政局;教育数据来自市教育局;科技数据来自市科技局;专利数据来自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卫生数据来自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体育数据来自市体育局;用水量数据来自市水务局;自然灾害、安全生产数据来自市应急管理局;自然保护区、地质公园数据来自市林业和草原局;环境监测数据来自市生态环境局;地质灾害数据来自市自然资源局;气象数据来自市气象局;地震数据来自市地震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