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泰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4

选择区域:>>

2014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全市上下紧紧围绕“争当科学发展排头兵、建设幸福和谐新新泰”总目标,砥砺奋进,创新实干,统筹推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各项工作,经济发展顺应新常态的要求。

 

一、综合

经济发展稳中有进2014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779.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3%。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达到5.8万元,增长6.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含农林牧渔服务业)56.4亿元,同比增长2.8%;第二产业增加值412.0亿元,同比增长8.2%;第三产业增加值311.3亿元,同比增长6.7%。

转调步伐加快推进。2014年,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7.3∶54.5∶38.2调整为7.2∶52.8∶40。第二产业在经济增长中占主导地位,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6.4%,拉动GDP增长4.9个百分点,其中工业贡献率为65.7%,拉动GDP增长4.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得到较快发展,对GDP贡献率为31.3%,拉动GDP增长2.3个百分点。

服务业发展成为新亮点。服务业实现增加值311.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6.7%。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GDP)比重达40%,同比提高1.8个百分点。实现人均服务业增加值2.3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6.2%。实现服务业税收收入12.6亿元,占全部税收(国税+地税)比重34.1%。

民营经济保持较快发展。2014年底,全市市属私营企业达5700户,从业人员56097人,注册资金197.8亿元,分别增长30.6%、4.5%和49.2%。全年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390.6亿元,同比增长8.6%,占本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0.1%。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传统工业面临产能过剩、利润摊薄的压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还没有进入良性运转的轨道;骨干龙头型企业匮乏;支撑动力欠缺,要素制约更加突出。

 

二、农林牧渔业

农业生产稳中趋进。全年农林牧渔业完成增加值56.4亿元(含农林牧渔服务业),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2.8%。其中,种植业增加值30.7亿元,林业增加值2.0亿元,牧业增加值21.6亿元,渔业增加值0.1亿元,服务业增加值2.0亿元。农业结构进一步调整。林牧渔业及服务业增加值占第一产业的比重达到45.6%。

农牧产品产量基本稳定。全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1.9万公顷,其中,粮食播种面积7.2万公顷,油料2.2万公顷,棉花281.9公顷,蔬菜及食用菌2.3万公顷。实现种植业总产值48.5亿元,牧业总产值44.8亿元。

主要农牧业产品产量如下:

产品 单位 产量 同比增长(%)
粮  食 万吨 54.1   0.8  
其中:夏粮 万吨 22.9   1.1  
秋粮 万吨 31.2   0.7  
棉花 362.4   -9.0  
油料 万吨 9.8   0.3  
蔬菜及食用菌 万吨 145.1   4.2  
生猪年末存栏 万头 63.4   2.1  
牛年末存栏 万头 7.6   8.3  
  其中:奶牛 万头 5.2   6.8  
羊年末存栏 万只 39.6   0.9  
肉  类 万吨 14.7   1.8  
禽  肉 万吨 4.3   2.0  
禽  蛋 万吨 4.2   -0.1  
奶  类 万吨 11.7   5.2  

林业生产稳步发展。当年造林面积4012公顷,其中用材林511公顷,经济林2411公顷,全年实现林业总产值2.2亿元,增长0.1%。

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年末农用机械总动力达113.6万千瓦,农用运输车19789辆。农村用电量1.8亿千瓦时。全年农用化肥(折纯)施用量2.9万吨。有效灌溉面积4.8万公顷。

 

三、工业

生产稳步提升2014年,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4%,其中轻工业增长9.2%,重工业增长5.5%。实现工业总产值1793.1亿元,同比下降0.1%,其中轻工业产值256.2亿元,占工业总产值14.3%,重工业产值1536.9亿,占工业总产值85.7%。

主要产品产量如下:

产品 单位 产量 同比增长(%)
原煤 万吨 1063.7   -8.4  
洗煤 万吨 834.0   -4.5  
小麦粉 189620.0   -3.3  
饲料 342179.7   -6.1  
鲜、冷藏肉 97256.0   13.6  
酱油 5358.0   25.2  
白酒(折65度) 万升 571.7   60.1  
棉纱 51328.4   30.5  
梭织服装 万件 42.0   162.5  
刨花板 立方米 18510.0   -18.5  
木质家具 99774   14.7  
塑料制品 193059.8   -26.0  
水泥 万吨 22.5   56.3  
玻璃包装容器 292584.5   8.4  
铜材 25544.0   54.9  
起重机 1129245.0   30.9  
液压元件 万件 50.8   -44.1  
矿山专用设备 103559.0   -60.7  
炼油、化工生产专用设备 30318.0   19.1  
中型拖拉机 10890   -20.8  
高压开关板 4580   -23.4  
电力电缆 千米 49578.6   26.7  
自来水生产量 万立方米 853.0   -5.4  

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为98.0%。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55.1亿元,比上年增长8.2%;实现利税188.8亿元,比上年下降6.6%;实现利润86.8亿元,比上年下降16.7%。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51家,其中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企业223家,过十亿元企业25家,利税过千万元企业257家。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2014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4.9亿元,比上年增长15.6 %。服务业投资295.8亿元,增长21.2%,第三次产业投资占比58.6%。

建筑业稳步发展全市三级及以上(新资质)建筑企业75 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43.2  亿元,比上年增长0.1 %。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6.6 亿元,下降5.6%。

 

五、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业加快发展年末全市等级公路通车里程达3609.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78.4公里。全市交通总周转量达537167.1万吨公里,其中货运周转量达524027  万吨公里,客运周转量达131401万人公里。

邮政通信业良好发展全市邮政业务总量11284万元,比上年增长6.6%;函件188.7万件,特快专递5.6万件,汇票9.6万张,包件2.0万件,定销报刊杂志1433.4万份。全社会完成固话业务量14974万元;固定电话用户13.2万户。全年完成移动业务收入50604万元,移动电话用户147.9万户。上网用户(含宽带、拨号、无线网卡)94.3万户

旅游业影响力增强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21.2亿元,同比增长3.0%;实现旅游创汇2005万美元,同比增长1.0%;实现旅游商品创汇602万美元,同比增长1.0%。接待旅游人数570万人次,同比增长3.0%;接待海外游客4.5万人次,同比增长2.0%。以“新无止境,泰达天下;三圣山水故里,千年诗画新泰;养心祈福地,新泰莲花山”等旅游品牌为引领,举办了莲花山观音圣诞、“浴佛节”、“六月六庙会”、和圣园灯会等活动,提高了全市旅游吸引力。

 

六、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消费水平进一步提升。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4.4亿元,比上年增长12.7%。2014年末,全市城乡集贸市场117个,其中消费品综合市场103个,农副产品专业市场8 个,工业品消费市场2个,工业生产资料市场 4个。我市共有个体工商户53895户,从业人员110453人,注册资金21.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1.6%、17.8%、57.2%。

外贸进出口发展平稳,利用外资增长迅速。对外贸易实现进出口总值28683万美元,其中出口16345万美元,进口12338万美元。全年实际外商直接投资12372万美元,增长33.0%。全市有18家代理进出口企业转为自营进出口,进出口外贸企业达到68家,比去年增加28家。新增对外贸易获权企业27家,获权企业总量达到226家。

 

七、财税和金融

税收入保持稳定增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38.1亿元,比去年增长5.5%。其中,税收收入28.2亿元,增长12.6%。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57.1亿元,增长5.0%。2014年全市税收合计(国税+地税)37.0亿元,同比下降0.1%。其中,国税部门实现税收收入16.5亿元,同比下降5.7%;地税部门实现税收收入20.5亿元,增长5.0%。第三产业税收合计12.6亿元,同比增长8.3%,其中国税4.3亿元,同比增长18.1%;地税8.3亿元,同比增长3.8%。

金融存贷款规模扩大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本外币合计494.1亿元,比年初增加28.3亿元。其中,储蓄存款余额328.7亿元,比年初增加10.5亿元。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合计493.0亿元,比年初增加28.8亿元。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本外币合计328.2亿元,比年初增加38.8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99.8亿元,比年初增加3.6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216.6亿元,比年初增加34.0亿元。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28.1亿元,比年初增加40.3亿元。

 

八、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

城市建设快速提升全年城市维护建设资金支出11.6亿元。供水综合生产能力17.8 万立方米/日,用水普及率为100%;集中供热面积660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20万平方米;绿地面积3052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5.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20.4平方米。

环境保护取得显著成效2014年,氮氧化物排放量7690.4 吨,烟(粉)尘排放量1149.1 吨,工业化学需氧排放量(COD)1271.2吨,工业二氧化硫去除量1.4万吨。

 

九、科技、教育、卫生、文化、体育

科技事业带动力增强全年获得科技成果41项,其中泰安级11项,新泰级30项。实施各类科技计划56项,其中国家级9 项,省级7项,泰安级22项,新泰级18项。当年专利申请1200项。

教育事业协调发展全市拥有普通初级中学29所,专任教师4243人,在校生59105人;普通高级中学6所,专任教师1606人,在校生23016人;中等职业学校2所,专任教师327人,在校生6339人;小学144所,专任教师5051 人,在校生76446人。幼儿园263所,在园儿童31135 人;特殊教育学校1 所,在校学生91人。

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全市有各类卫生机构56所(不含计生服务站,下同),其中医院及卫生院52所。实有病床6360张。全市各类卫生技术人员7476人,其中执业医师2016人,执业助理医师352人,注册护士3026人,药剂员370人。

文化和广电事业欣欣向荣。艺术表演场所2处,年内各类获奖表演节目11个。全市共有剧场、影剧院12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全市有广播电台1 座,节目2 套,日播音时间达到36小时;电视台1 座,转播节目35套。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2014年,在国内比赛中,我市运动员表现突出,共获得国家级奖牌7枚,其中金牌3枚,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运动健儿。全年体育彩票发行额达9390万元。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平稳增长。常住人口133.50万人,同比增长2.3‰。其中,城镇人口74.60万人,同比增长26.6‰;农村人口58.90万人,同比下降26.9‰。年平均常住人口133.35万人,同比增长4.2‰。

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据抽样调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497元,比上年增长8.7%。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406元,比上年增长8.1%。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0.7平方米。

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14380元,增长11.6%;农民人均总支出11206 元,增长9.2 %;人均消费支出7383元。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居住住房面积42.9 平方米。

就业形势整体良好2014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452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98 %,同比下降0.01个百分点。

社会保障水平不断完善养老保险制度稳步推进,全市共76.0万人参加居民养老保险,有18.6万人参加了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进展顺利,全市34.2万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

全市低保对象20305户(含新汶矿业集团) 32572人,发放保障金8114.5万元,其中农村低保对象17601户27343人,发放保障金6178.9万元。全市共有各种社会福利收养单位(含敬老院)26处,床位4373张。全市社会福利企业32个,安置残疾职工645人。全年销售福利彩票10194.9万元,共筹集社会福利基金203.9万元。

 

注:1、本公报中部分数据为年报数或初步核定数,以每年的统计年鉴为准。

2、本市生产总值(简称GDP)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