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2

选择区域:>>>

2003年3月21日

  2002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广东省委、省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着力构筑实业旺市、科教兴市、环境强市三大发展平台,团结拼搏、积极创新、真抓实干,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国民经济实现快速健康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一、国内生产总值

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健康发展,三次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全年国内生产总值410.64亿元,比上年增长12.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18亿元,增长7.4%;第二产业增加值225.26亿元,增长12.0%;第三产业增加值169.20亿元,增长13.5%。三次产业结构为3.9:54.9:41.2,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仍居主导地位,第三产业比重加快上升。

二、农 业

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全年农业总产值实现26.52亿元,比上年增长6.9%。其中,种植业5.87亿元,增长3.1%;林业0.12亿元,减少4.7%;畜牧业3.55亿元,增长32.8%;渔业16.97亿元,增长15.2%。
种植结构继续调整。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44.40万亩,比上年调减5.99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9.36万亩,调减2.98万亩,粮食总产量6.91万吨,减少16.6%;甘蔗种植面积12.04万亩,调减0.42万亩,甘蔗总产量84.47万吨,减少2.7%。
畜牧、渔业生产进一步发展。全年生猪饲养量54.09万头,比上年增长6.5%,其中生猪存栏20.96万头,增长3.2%,生猪出栏33.13万头,增长8.7%。水产养殖面积21395公顷,增长4.1%;水产品产量达12.37万吨,增长7.3%。

三、工 业

工业生产持续快速增长。全年工业总产值790.76亿元,比上年增长12.3%。其中,国有工业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总产值760.18亿元,增长13.9%;工业出口产品产值369.24亿元,增长13.5%。
工业结构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升级。轻工业产值424.30亿元,比上年增长5.3%;重工业产值335.87亿元,增长32.4%。大中型企业继续在全市工业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总产值达489.81亿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64.4%,增长8.8%。股份制企业的生产形势较好。国有工业总产值9.87亿元,减少8.5%;集体工业总产值28.63亿元,增长3.9%;股份制工业总产值142.68亿元,增长25.8%;三资工业总产值565.77亿元,增长9.8%。
经济效益稳步上升。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 160.1 ,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其中资产负债率提高3.9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下降4.1个百分点,流动资金周转次数提高0.1次,成本费用利润率下降0.5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6.1%,产品销售率下降0.8个百分点,总资产贡献率下降0.3个百分点。全年实现利润33.92亿元,增长8.8%;其中盈利企业盈利额为43.75亿元,增长8.0%,亏损企业亏损额为9.83亿元,增长5.1%,亏损面34.5%,上升6.4个百分点。
工业产品产量增减分化明显。工业产品产量中占权数重的产品产量比去年有所增加,纳入统计的109种主要工业产品中,产品产量比上年增加的产品有56种,占全部产品的51.4%。其中增幅超过1倍以上的产品有11种,占10.1%。产品产量比上年减少的产品有44种,占全部产品的40.4%,其中减幅达30%以上的有15种,占13.8%。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继续扩大。全年固定资产投资120.35亿元,比上年增长14.8%,增幅提高4.4个百分点。其中,基本建设投资72.77亿元,增长16.7%;房地产开发投资37.03亿元,增长8.2%。基本建设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超过90%。在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投资项目中,全年施工项目390个,增长7.1%;其中新开工项目221个,增长1.4%。
投资结构不断调整。在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1.43亿元,比上年增长98.0%;第二产业投资60.28亿元,增长8.9%。其中,制造业投资53.95亿元,增长17.5%。第三产业投资58.64亿元,增长19.3%。
全年新增固定资产85.12亿元,比上年减少16.9%。房屋施工面积726.43万平方米,增长13.9%。房屋竣工面积220.01万平方米,增长11.4%。
房地产发展形势较好。商品房竣工面积94.2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6.1%;商品房销售额46.61亿元,增长11.7%;销售面积134.14万平方米,增长12.2%。其中,商品住宅销售124.46万平方米,增长18.1%;办公用房销售0.65万平方米,增长3.4%;商业用房销售5.89万平方米,减少1.2%。

五、运输和邮电业

交通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运输能力有所提高。全年水、陆运输方式完成的货运量4139万吨,比上年增长5.6%。完成货物周转量19.87亿吨公里,增长6.4%。其中,公路13.36亿吨公里,增长6.6%;水运6.51亿吨公里,增长6.0%。完成客运量3387万人次,增长2.6%。完成旅客周转量20.52亿人公里,增长1.1%。其中,公路17.93亿人公里,增长3.7%;水运2.59亿人公里,减少13.7%。港口货物吞吐量2240万吨,增长13.0%,其中集装箱230万吨(33万标箱),增长9.5%。航空方面,珠海机场全年完成运输飞行9951架次,增长8.0%;旅客吞吐量76.45万人,增长20.0 %;货邮行吞吐量12498.7吨,增长12.3%。全年航线累计通达28个城市,平均周运输航班为88班。平均客座率为62.4%,平均载运率为57.6%,分别上升14.9和12.3个百分点。
邮电通信业持续发展。全年邮电业务收入23.35亿元,比上年增长7.8%。其中,邮政业务收入1.56亿元,增长3.2%;电信收入总量(含移动电话通信业务,不含无线电寻呼业务)21.79亿元,增长7.8%。全年共发送邮政函件3615.6万件,增长23.1%;发送包件47.1万件,增长5.9%;特快专递69.2万件,增长25.1%;汇票146.3万张,减少3.0%。全市年末电话用户(不含移动电话)达49万户,新增9万户。年末移动电话达80.4万户,增长35.6%。计算机互联网用户达到23万户,增长35.3%。

六、国内贸易与市场物价

国内市场平稳增长,居民消费能力进一步提升。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3.47亿元,比上年增长11.7%,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0.7个百分点。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零售额109.41亿元,增长13.9%;餐饮业零售额22.93亿元,增长8.5%。居民消费层次有所提高,家具、汽车和建筑装饰材料等类别消费品逐步形成新的热点。电脑、背投彩电、数码相机、音响器材等科技含量高的产品和部分文化、体育用品较为热销。通讯器材类商品销售额增长2.2倍。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销售额增长95.8%。家用电器和音响器材类商品销售额增长52.1%。
市场物价稳中趋降,呈低位运行态势。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97.6%,比上年下降2.4个百分点。在构成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的八大类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中,除了烟酒及用品价格略升0.7%外,其余七大类价格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依次为:食品(降2.9%)、交通和通讯(降2.9%)、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降2.8%)、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降2.4%)、居住(降2.2%)、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降1.6%)、衣着(降0.3%)。

七、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取得新突破。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128.3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1.0%。其中外贸出口52.04亿美元,增长37.4%,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13.2个百分点,在珠三角城市中排在第一位。从区域来看,对德国、新加坡、香港、美国、日本等市场的出口增幅分别为1.5倍、63.2%、61.6%、42.8%和21.5%。外贸进口总额76.34亿美元,增长26.9%。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年合同利用外资金额为14.9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1.8%。珠海继续成为外商投资的热土,大项目不断增多,全年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项目合同704个,金额13.19亿美元,增长87.7%,平均每个项目合同投资达187万美元,比上年高出78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9.37亿美元,增长9.2%,其中外商直接投资6.98亿美元,增长34.0%。

八、旅游业

旅游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各项指标全线上升。全年累计接待过夜游客493.9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2%。其中,境外游客129.96万人次,增长18.2%;国内游客363.99万人次,增长14.1%。据抽样调查测算,全市旅游业总收入91.27亿元,增长16.2%。其中国际旅游(外汇)收入5.02亿美元,增长15.7%;国内旅游收入49.77亿元,增长16.6%。
各酒店、景点和旅行社经营状况良好。全年酒店业营业收入总额10.16亿元,比上年减少1.3%。其中客房收入5.92亿元,增长5.8%。餐饮收入有所下降,全年餐饮收入2.88亿元,减少12.5%。酒店平均开房率69.1%,提高2.3个百分点。旅游景点接待游客人数增加,营业收入减少,全年各主要旅游景点共接待游客387.39万人次,增长5.0%,实现营业收入1.49亿元,减少14.0%。旅行社共接待游客170.36万人次,增长7.5%,实现营业收入5.50亿元,增长7.4%。

九、科技与教育

科教兴市成效显著。积极创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和广东省信息化建设综合试点城市。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加大对科技企业的扶持力度,市级科技三项经费增加到8200万元。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加强政府办公自动化建设,全面改造政府门户网站,初步建成电子政务平台。
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2002年末,经省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79家,其中新增14家。全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218.35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27.6%。软件产业发展势头强劲。软件产品产值23亿元,增长44.0%。经省认定的软件企业116家,其中新增31家,开发的各类软件产品395件,其中新增软件产品119件。新增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8个、星火计划项目1个、重点新产品计划项目4个。新增智能小家电和智能卡两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全市专利申请量825件,增长10.0%。
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得到加强。高质量地完成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工作。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在校生人数达215345人(不含大学园区各学校在校生)。小学、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保持100%,小学毕业升学率99.74%,15周岁义务教育完成率98.5%,高中毕业升学率88.36%。兆征纪念学校和西区四所规范小学如期建成开学。三所规范化学校陆续开工兴建。启动创建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工程。全市公办中小学收费全面实行"一费制"。市属中小学校中层干部实行竞争上岗。学校后勤逐步推向社会。完成学生装市场化改革。教育对口帮扶工作成绩显著。
大学园区有新发展。中大珠海校区、暨大珠海学院扩大招生规模,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遵义医学院和省科技干部学院的珠海校区首期建成开学,一批产学研项目投入运作,吉林大学珠海校区开工建设,新引进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戏剧学院、中央音乐学院、北京化工大学、沈阳药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等著名院校前来办学或兴办产学研基地。全市全日制在校大学生达20114人。

十、财政金融

财政收入持续增长。全市一般预算财政收入(按新口径计算) 31.23亿元,比上年增长13.1%。从分项目收入来看,大部分税种保持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个人所得税增幅较高,收入1.44亿元,增长51.5%。增值税收入10.11亿元,增长19.3%;企业所得税收入3.18亿元,增长6.1%。一般预算财政支出41.80亿元,增长11.9%。
金融平稳运行。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75.3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6.4%,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97.24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9.4%。各项贷款余额347.17亿元,比上年末增长9.3%。

十一、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不断发展。滨海之声音乐会、少儿音乐花会、迎庆十六大晚会及广场文艺活动多姿多彩。举办珠海市粤剧演艺大赛,提高了珠海市粤剧演艺水平。在广东省百歌颂中华大赛中荣获个人项目金奖及合唱项目金奖。全市现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2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3个,文化站19个,博物馆2个,公共图书馆2个,藏书36万册。全年出版图书120种,报纸3种,杂志3种。发行电影新片80部,电影映出4382场,电影观众20万人次。全年各类文艺演出198场次(各剧场、体育场馆、旅游景点的正式演出,不含各歌舞娱乐场所和文化广场演出),观众17万人次。整治网吧、出版物、歌舞娱乐场所。加强版权保护,公开销毁非法音像制品,取得良好社会影响。积极扶持文化馆站建设。积极挖掘珠海的历史人文资源,加强文物保护及开发利用,宝镜湾摩崖石刻、石溪石刻群、杨氏大宗祠分别被列入省文物保护单位。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卫生监督和疾病预防控制体制改革顺利进行,卫生监督和执法行为更加规范和有效。传染病得到有效预防和控制,无甲、乙类传染病爆发疫情,脊髓灰质炎连续23年无病例发生。全市现有卫生机构(不含个体开业医生门诊及医务所)66家,比上年增长9.1%。年末开放病床4007张,增长21.0%。全市拥有卫生技术人员5837人,增长8.3%。其中医生2109人,增长2.8%。城乡居民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明显下降。连续4年实现临床用血100%来自无偿献血。
体育事业取得较好成绩。珠海运动员在第14届亚运会上共获得2金、2银、3铜的好成绩。成功承办亚洲青少年游泳锦标赛。认真贯彻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第二期工程的各项任务,开展一系列全民健身活动。体育社团活动日益频繁,各体育单项协会全年共举办33项199场体育健身娱乐活动。体育市场逐步走向规范化。体育彩票销售超额完成全年指标。继续抓好中小学执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工作,达标率、优秀率分别为 95.9%和35.3%。

十二、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取得新进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进展顺利,定量考核成绩名列全省第一,政府环保目标任期责任制考核成绩为优秀,实现城市环境功能区达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99.97%。成功引入华电股份和法国威望迪公司运营、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实现城市污水处理项目市场化。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为63.5%。全面推广使用汽油、柴油清净剂,成为广东省首个使用环保节能汽油、柴油的试点城市。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年日平均值为0.047毫克/立方米。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为67.4分贝。汽车尾气达标率达81.22%。启动"生态家园"十年植树工程,建设"城市森林"。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4.39%,自然保护区覆盖率为10.69%。

十三、人口与劳动就业及人民生活

人口增长继续得到控制。年末全市总人口123.35万人。其中,外来暂住人口44.74万人,户籍人口78.61万人。户籍人口出生率9.70‰,死亡率3.28‰,自然增长率6.42‰。
城镇劳动就业有所加强。年末全市在岗职工 30.61万人,比上年增长13.5%。城镇私营从业人员3.79万人,增长33.0%。城镇个体从业人员2.81万人,增长56.0%。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1.18万人,与上年基本持平;登记失业率为2.9%,与上年基本持平。安置城镇失业、下岗、富裕人员再就业1.80万人,再就业率为51.6%。因各种原因离岗人员1.57万人。
人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稳步提高。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按新口径计算)15320.16元,比上年增长5.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4%;消费性支出11987.52元,减少14.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7.0%。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18505元,增长8.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3%。农渔民年人均纯收入5097元,增长6.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8%。

 


注:1、公报中所列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据。
2、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值、总产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各项指标对比基数均为《珠海统计年鉴--2002年》公布的年报统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