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6

选择区域:>>>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开局之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工作目标,牢牢把握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两个关键,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使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呈现增长速度较快,经济效益较好,价格平稳增长的总格局,实现了“十一五”良好开局。

一、经济总量和经济结构

国民经济保持健康快速增长。据初步核算,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81.6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5%,较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13326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2.9%。

经济结构继续调整优化。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2.37亿元,增长5.6%;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37.86亿元,增长19.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31.38亿元,增长10.4%;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4.84:45.71:49.45调整到4.40:48.95:46.65。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对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分别为1.86%、62.75%和35.39%。

二、农业

2006年,认真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和措施,为全市农村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农业产业结构继续优化,农业投入增加、种植结构继续调整,使我市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2.37亿元,比上年增长5.6%,其中:农业增加值5.00亿元,下降0.54%;林业增加值0.14亿元,增长1.43倍;牧业增加值6.78亿元,增长9.57%;渔业增加值48万元,下降16.29%;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0.45亿元,下降4.12%。

粮食总产量24.28万吨,下降5.57%;油料总产量9.03万吨,下降12.00%;蔬菜产量38.29万吨,增长8.04%。在畜产品产量中:肉类总产量7.14万吨, 增长5.60%;禽蛋产量0.44万吨,增长10.72%;牛奶产量8.56万吨,增长9.26%;水产品产量70吨,下降23.9%;羊毛产量1130吨,增长9.07%。

年末,大牲畜存栏头数29.41万头,下降0.14 %,其中:牛存栏23.08万头,增长0.79%。羊存栏63.12万只,增长4.52%;猪存栏38.04万头,下降0.70%。年内出栏牛15.72万头,增长7.30%;羊84.51万只,增长3.21%;猪50.58万头,增长7.07%。

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189.83万亩,比上年同期下降0.48%,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05.93万亩,增长0.31%,占总播种面积的比重由上年的55.37%上升到55.80%;油料作物播种面积60.54万亩,下降4.39% ,比重由上年的33.20%下降到31.89%;蔬菜种植面积15.03万亩,增长1.52%,比重由上年的7.76%上升到7.92%。

全市完成造林面积3139公顷,其中:退耕还林面积669公顷。零星植树237万株,本年育苗面积278公顷。

农村基础设施继续改善,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年末农林牧渔业机械总动力达126.25万千瓦,增长1.62%。

三、工业

2006年,坚持工业强市发展战略,优化产业布局,初步形成了以工业园区为载体、特色产业为支柱、重大项目为支撑的工业发展格局。全市工业生产保持快速增长,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110.00亿元,比上年增长25.5%,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为60.82%,拉动经济增长8.82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02.45亿元,增长25.9%。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企业11.71亿元,下降16 %;集体企业0.42 亿元,下降28.8%;股份合作制企业1.09亿元,增长23.8 %;股份制企业85.95亿元,增长36.5%;外商及港澳台企业2.89亿元,增长33.7%;其他企业0.39亿元,增长22.0%。

实现新产品产值8.69亿元,比上年增长36.96%;完成出口交货值17.96亿元,增长54.38%。

工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据对188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统计,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16.20,提高45.76个百分点;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50.44亿元,增长40.78%;实现利润26.11亿元,增长1.12倍。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原煤124.24万吨,增长3.17%;发电量68.67 亿千瓦小时,增长35.20%;农用化肥3.22万吨,增长4.27%;中成药235吨,下降11.81%;水泥155.72万吨,增长 3.78%;钢材71.62万吨,增长62.30%;铝77.65万吨,增长22.19%;金属切削机床793台,增长6.73%;乳制品15230吨,增长72.48%。

四、交通、邮电

交通运输能力进一步提高。全年货运总量2669万吨,增长 7.02%,其中:铁路333万吨,增长23.79%;公路2336万吨,增长4.99%;航空0.45万吨, 增长36.36%。货物周转量848040万吨公里,增长5.99%,其中: 铁路575894万吨公里,下降4.40%;公路271403万吨公里,增长3.00%;航空743万吨公里, 增长31.97%。全年客运总量3476万人,增长9.36%,其中:铁路246万人,增长10.31%;公路3192万人,增长3.00%;航空37.5万人, 增长41.51%。客运周转量467383万人公里,增长32.51%,其中: 铁路225730万人公里,增长51.70%;公路188673万人公里,增长4.00%;航空52980万人公里, 增长36.16%。

邮电通信业增长较快。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7.63亿元,增长17.80%,其中:邮政1.17亿元,增长17.57%;电信16.47亿元,增长17.81%。年末电话装机设备容量100万门,增长13.78%,其中:电信部门79万门,增长10.34%。年末市话用户78.66万户,增长9.66%,其中:住宅电话64.55万户,增长8.43%。移动电话用户85.16万户,增长15.60%。年末互联网用户8.29万户,增长53.09%,数字数据用户8744户,增长4.55倍。

五、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市实现固定资产投资141.04亿元,比上年增长21.98%,其中:市属实现固定资产投资95.68亿元,增长23.61%;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29.38亿元,增长8.5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4.89亿元,下降13.10%;第二产业完成64.04亿元,增长35.47%,其中:用于工业投资55.62亿元,增长25.01%;第三产业完成投资72.11亿元,增长16.55%。按城乡分: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3.96亿元,增长22.25%,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08亿元,增长16.99%。

重点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西宁地区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施工项目个数642个,其中:市属施工项目549个。主要建设项目有:南北过境公路、南山路改造等工程全面竣工;第七水厂一期工程、第二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湟水森林公园、周家泉片区改造、建国南路片区开发项目、鲁青公园、浦宁之珠等项目建设顺利。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公用设施继续完善。全年完成城市建设投资24.57亿元,增长40.32%,其中:供水、排水完成投资4.16亿元,增长14.85%;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完成投资8.37亿元,增长73.60%。

2006年,商品房施工面积418.09万平方米,增长9.31%;竣工面积120.43万平方米,增长23.27 %。商品房销售面积106.44万平方米,下降4.00%,商品房销售额21.52亿元,增长3.41%,商品房每平方米销售价格由上年的1877元上升到2022元,其中:住宅每平方米销售价格由上年的1727元上升到1940元。

六、贸易、旅游、物价

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消费品市场繁荣,交易活跃,消费品零售总额快速增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9.51亿元,增长14.50%。按地区分,市的零售额108.00亿元,增长15.16%;县及县以下的零售额11.51亿元,增长8.68%。按行业分,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101.66亿元,增长14.67%;住宿和餐饮业16.35亿元,增长13.80%;其他行业1.50亿元,增长10.73%。

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58480万美元,增长58.59%,其中:进口9031万美元,增长5.08%;出口49449万美元,增长74.85%,贸易顺差40418万美元。

旅游业快速发展。全年旅游接待国内游客总人数500.2万人次,增长20.82%;入境游客2.87万人次,增长4.31%,实现旅游总收入21.74亿元,增长21.59%,其中:旅游外汇收入814.9万美元,增长6.86%。

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1.8,上涨1.8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指数103.0,上涨3.0个百分点。商品零售价格指数102.6,上涨2.6个百分点。

七、财政、金融、保险

财政收支快速增长。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30.42亿元, 增长20.0%,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4.15亿元, 增长20.1%。完成财政支出35.14亿元,增长29.8%,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支出34.29亿元,增长30.2%。

金融平稳运行,存贷款稳定增加。年末西宁地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45.48亿元,比上年增长21.35%,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 272.79亿元,增长16.27%。各项贷款余额 590.85亿元,增长13.23%。西宁地区金融机构现金累计收入979.25亿元,增长9.05%;现金支出1002.64亿元,增长9.74%;现金净投放23.39亿元,增长49.08%。

全年保费收入6.25亿元,下降5.80%,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68亿元,增长12.17%;人寿险保费收入3.57亿元,下降15.89%。全年赔款支出1.39亿元,下降0.69 %,其中:财产险赔款支出1.16亿元,增长3.25%;人寿险赔款支出0.23亿元, 下降16.98%。赔付率22.22%。

八、教育、广播电视、文化、卫生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市共有普通高校8所,在校学生35983人,增长9.86%;普通中学145所,在校学生124964人,下降 5%;职业高中6所, 在校学生2907人,增长14.6%;小学679所,在校学生158276人,增长1.8%;特殊教育学校4所,在校学生1128人,增长2.17%;幼儿园216所,在园幼儿47462人,增长 9.62%。学龄儿童入学率99.99%,初中升学率81%。

年末,西宁地区广播电台2座,电视台2座,广播和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为96.09%和98.61%,有线电视用户13.52万户。

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5个;图书馆5个;博物馆 6个;出版报纸27种,4380万份;杂志44种,158万册;图书 85种,1077万册。

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年末,全市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451个,其中:医院51个;卫生技术人员9581人, 其中:医生3592人;卫生机构床位数9165张。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4.53人。

九、人口、居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12.73万人,增长1.35%,其中,城镇人口126.77万人, 乡村人口85.96万人。在常住人口中,市区人口105.13万人。人口出生率11.22‰,人口死亡率 4.97‰,人口自然增长率6.25‰,计划生育率98.55%。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年末,我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22.22万人,增长1.26%,其中:在岗职工21.09万人,增长0.49%;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0984元,增长18.23%;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334.63元,增长11.16%;农民人均纯收入2950.99元,增长13.82%。

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6722.54元,增长4.91%,其中:食品支出2463.71元,增长4.26%;衣着支出680.18元,增长4.34%;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431.98元,增长17.89%;医疗保健支出577.40元,下降1.09%;娱乐教育文化服务支出788.99元,增长1.03%;居住支出700.05元,增长0.54 %;交通和通讯支出780.87元,增长5.23%;杂项商品及服务支出299.36元,增长33.91%。年末每百户城市居民家庭拥有家用电脑31.67台、家用汽车3辆、移动电话147.33部、彩色电视机112台、电冰箱86台、冰柜6.33台、摄像机3.67部、洗衣机98台、普通电话82部、微波炉48台。

社会保障进一步完善。据劳动保障部门统计,年末失业保险参保单位1543个,参保人数14.09万人,失业保险基金总支付2749万元;基本养老保险参保单位2369个,参保职工22.98万人,养老保险基金累计支出10.47亿元;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单位1814个,人数15.11万人,医疗保险费用支出13347万元;工伤保险参保单位1066个,人数7.75万人,工伤保险费用支出1252万元;生育保险参保单位760个,人数7万人,生育保险费用支出420万元。

全年累计城镇登记失业人数4.57万人,登记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2.3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04%。

年末,城市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补贴人数7.36万人,全年累计兑现最低生活保障金6846万元。

注: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统计范围为西宁市行政辖区。

   3、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