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特别是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信州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紧围绕区委“1235”发展战略,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扎实成效。全区经济运行持续稳步恢复,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十三五”规划取得圆满收官。
一、综合
经市统计局统一核算,全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342.3亿元,比上年增长4.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8亿元,增长1.8%;第二产业增加值78.2亿元,增长3.1%;第三产业增加值255.3亿元,增长4.3%。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1%、16.5%和82.4%,分别拉动GDP增长0.05、0.66和3.29个百分点。经济结构进一步调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6:22.8:74.6,第一产业占比较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比较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
全年全区城镇新增就业3587人。全区城镇登记失业人数520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86%。年末农民省外务工人员1096人。
2020年,全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102.4%,其中消费品价格指数102.8%,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101.4%。
二、农业
全年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4453万元,比上年增长2.36%。粮食总产量40884吨,比上年增长0.01%。其中,早稻280吨;中稻及一季晚稻30860吨,下降1.09%;二季晚稻50吨。
全年全区油料产量3357吨,比上年增长1.36%。其中,油菜籽1452吨,增长1.11%。蔬菜及食用菌产量100629吨,增长6.44%。全年粮食种植面积5750公顷,增长0.2%。蔬菜种植面积3213公顷,增长7.96%。甘蔗产量2240吨,增长1.08%。园林水果产量1567吨,增长14.55%。
全年全区肉类总产量2953吨,比上年下降40%。其中,猪肉产量2546吨,下降33%;牛肉产量58吨,下降55%。禽蛋产量396吨,下降54.92%。年末生猪存栏24300头,增长1015.7%;生猪出栏35830头,下降21.1%。水产品产量11649吨,增长8.2%。
全区积极推进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及地理标志农产品“两品一标”认证申报工作,全区现有无公害农产品8个、绿色食品4个。近郊休闲采摘农业初具规模,形成了宋宅枇杷、何家葡萄、西园水蜜桃、西山岭马家柚等具有一定规模、特色的采摘农业种植基地。互联网+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全年交易额突破600万元。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20年,全区工业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园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朝阳产业园污水处理厂二期、沙溪园区110千伏变电站、6万平方米标准厂房等项目顺利竣工、沙溪园区配套商贸服务中心开工建设。主导产业集聚效应不断凸显,宇瞳光学园入驻光学企业达29家,邦德科技、银之川一期等一批优质主导产业扩建项目即将竣工投产,总投资26亿元的“5020”项目华辉铜业开工建设。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大力推进企业上市“映山红”行动,8家企业入选全省重点上市后备企业库,信州产业园荣获江西省第一届“十佳优化营商环境工业园区”称号。
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9家,全区59家区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增长4.9%。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56.8亿元,同比增长40.3%。其中:轻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5.4亿元,同比增长21.7%;重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1.4亿元,同比增长48.7%。累计实现营业收入58.1亿元,同比增长43.3%,其中:轻工业实现营业收入15.7亿元,同比增长20.8%;重工业实现营业收入42.5亿元,同比增长53.8%。
全年全区共有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65家,比上年新增7家。其中,特级资质建筑业企业1家,一级资质建筑业企业7家,二级资质建筑业企业22家。全年建筑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13.2%。建筑业增加值36.0亿元,增长3.8%。
四、服务业
全年全区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55.3亿元,比上年增长4.3%。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53.8亿元,增长3.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38.6亿元,下降0.9%;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9.1亿元,下降8.2%;金融业增加值25.6亿元,增长7.9%;房地产业增加值31.6亿元,增长8.8%;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19.2亿元,增长11.8%。
全年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124.8亿元,比上年增长12.0%。分行业看,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1.7%;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长7.3%;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44.3%;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下降68.5%。
年末全区客车204辆,6848座;货车5797辆,99904吨位。
全年全区邮电业务总量10.8亿元,其中邮政业务总量5.3亿元,电信业务总量5.5亿元。固定电话用户6.7万户;移动电话用户78.4万户;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23.2万户。
五、固定资产投资
2020年,全区始终秉持“为市服务、借市发展”理念,全力保障46个市重点项目序时推进,信江生态走廊、水南片区棚户区(一期)综合改造和恒大养生谷等一大批市本级重大项目顺利开工。棚改和安置房建设有力推进,全年棚改完成130余万平方米,年内启动的东瓦窑、301工区、双塔片区、带湖北路以东片区、郭门城中村二期等棚改项目如期完成征迁;加大力度对棚改遗留项目扫尾清零,干净彻底交地18宗、1700余亩。同心、汪家园二期安置房即将建成分房,佳和安置房开工建设,文通、东晖、梨树坞、汪家新苑等安置房项目启动前期工作。三江片区发展驶入快车道,四中三江总校、市立医院三江总院、汪家园邻里中心、应急救援中心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
全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5%。分领域看,工业投资增长25.0%,城建投资增长4.2%,民间投资下降3.7%,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9%。全区投资项目数177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81个,增长8.0%。投资大项目增加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打下了坚实基础。
全年全区房地产开发投资亿48.7元,下降1.9%;其中,住宅投资41.2亿元,下降0.1%。商品房销售面积101.0万平方米,增长24.0%。其中,住宅销售面积84.8万平方米,增长20.4%。商品房销售额80.5亿元,增长18.6%。其中,住宅销售额77.9亿元,增长18.3%。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13.3万平方米,比上年末提高73.9%。其中,住宅待售面积2.4万平方米,下降7.7%。全市商品房单位面积销售额7965元/平方米,下降4.3%。
六、国内贸易
全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8.1亿元,比上年增长2.6%。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64.7亿元,增长1.6%。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61.28亿元,下降0.9%;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4亿元,增长88.1%。按消费类型划分,餐饮收入累计0.75亿元,增长8.3%;商品零售额63.9亿元,增长1.5%。
限额以上单位18类商品中,10种商品实现同比正增长。其中增长较快的商品是粮油食品类、饮料类、体育娱乐用品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和汽车类,分别增长19.9%、34.2%、16.1%、128.7%和25.8%。网上零售增长较快,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零售额2.56亿元,增长26.3%。
七、对外经济
全年全区招商引资成果丰硕。积极对接长三角、珠三角和海西经济区,在浙江、广东、江苏、福建等地开展系列招商推介活动。全年新签约项目32个,投资总额55.66亿元。2020年,全年全区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3.89亿美元,较去年增长144.65%;完成实际利用外资1.09亿美元,较去年增长4.7%;完成利用省外资金2000万元以上项目27个,实际进资57.08亿元,同比增长9.13%。
八、财政金融
全年全区财政总收入完成30.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9%;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1亿元,增长3.1%,税收收入25.6亿元,增长0.2%,占财政总收入比重84.7%。在主体税种中,增值税完成15.3亿元,增长0.8%;企业所得税完成3.6亿元,增长27.3%;个人所得税完成1.4亿元,增长37.3%。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9.2亿元,增长17.6%。在重点支出中,教育支出完成6.1亿元,增长10.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完成6.4亿元,下降16.6%;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完成7.3亿元,增长29.4%。
2020年末,市辖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204.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5.8%。其中,住户存款489.2亿元,比年初增加84.4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533.6亿元,比年初增加83.4亿元;广义政府存款173.9亿元,比年初增加1.0亿元。市辖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271.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2%。其中,住户贷款408.0亿元,比年初增加33.9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853.1亿元,比年初增加104.2亿元。
九、居民收入消费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623元,比上年增长5.9%,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620元,增长5.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13元,增长7.3%。城乡居民收入比2.12:1,比上年缩小0.04。
全年全区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8954元,下降1.5%;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6594元,增长6.9%。
2020年,全年全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291人。共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0610万元,扶持个人创业364人次,带动就业800人次。年末全区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3.4097万人,其中,在职职工9.912万人,退休人员3.4977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人数3.1521万人,其中,在职职工1.8017万人,退休人员1.3504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1.2343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基金支出4.18亿元(含上解上级支出1.47亿元),城乡居民参保率98.2%。参加工伤保险人数5.1103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915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1.8万人。
2020年,全区共有农村低保对象7758人,全年共发放农村低保金3000.59万元;共有城市低保对象3862人,全年共发放城市低保金2146.66万元。全区共有农村特困供养对象202人,全年发放农村特困供养金185.2万元;共有城市特困人员对象52人,全年共发放城市特困供养金57.72万元。农村低保月人均保障标准提高85元,达到每人每月470元,月人均补差水平提高40元,达到325元,城市低保月人均保障标准提高65元,达到每人每月705元,月人均补差水平提高40元,达到450元。
十、教育和科学技术
2020年,全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3.61万人,中等专业学校在校生0.15万人。普通中学在校生3.57万人,普通小学在校生4.02万人。在园幼儿1.59万人。
2020年,全区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1家,总量达29家,首次获得瞪羚企业1家,新增省级科技平台载体1家,获市级创新平台载体共12家,其中新评定5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全年专利申请719件,授权专利395件。
年末全区共有检验检测机构15个。全年获得3C证书的企业8家,共计获得3C证书29张。全年对食品进行监督抽查,共计抽查产品1346个批次,其中合格1323个批次,合格率为98.3%;全年对药品进行监督抽查,共计抽查产品8个批次,其中合格8个批次,合格率为100%。
十一、文化旅游、卫生健康和体育
2020年末全区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6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1个。年末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100%;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100%。全区共有综合档案馆1个,馆藏各类档案103个全宗,共计90613卷、233052件。
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全年全区接待旅游人数2326.84万人次,比上年下降31%;实现旅游总收入201.31亿元,下降22.9%。入境旅游者人数0.05万人次,下降75%;旅游外汇收入15万美元,下降70%。
年末全区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74个。其中,医院、卫生院38个,妇幼保健院(所、站)2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个,卫生监督所(中心)1个。卫生技术人员8619人。其中,执业医师2568人,注册护士3379人。医院和卫生院床位6634张。
年末全区共有全民健身中心2个,青少年俱乐部8个,体育单项协会21个,晨晚练点357个,社会体育指导员1376人,城市社区多功能运动场4个,健康主题公园4个,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1所,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2所,省级单项体育后备人才基地1个。全年新建村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5个。新增社区健身路径30个,新增社会足球场7块。
2020年,文化体育事业繁荣发展,公共体育文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群众体育文化活动日益丰富。圆满承办2020上饶城市半程马拉松赛,全年共举办24个活动赛事。全区各类体育场馆22个。
十二、资源、环境和应急管理
2020年,全区河流共监测3个断面,监测36点次,达标36点次,达标率为100%。信江断面水质达标率为100%。环境空气质量方面,全年全区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7%;PM2.5年均浓度为29微克/立方米。
全年全区完成造林生产计划0.85万亩,其中:人工造林0.06万亩(其中森林四化0.02万亩),退化林修复0.69万亩,封山育林0.1万亩,森林蓄积量达到66.93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稳定在43.16%以上。2020年根据国家、省、市有关自然保护地相关文件,整合优化1个国家级森林公园、1个省级睦州山森林公园;全区现有湿地1382.62公顷,湿地保护率48.02%。
全年全区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33.46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14.12%;万元GDP能耗为0.183吨标准煤,下降1.38%。
全年全区生产安全事故26起,比上年下降31.6%。其中,营运性道路交通事故24起,工矿商贸事故2起。事故死亡人数7人,同比上升133.3%。其中营运性道路交通死亡5人,工矿商贸事故死亡2人。
注: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分项与合计不等的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和人均生产总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对国内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等相关指标的历史数据进行了修订。
3.三次产业划分依据国家统计局2018年修订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国统字〔2012〕108号),行业划分执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
4.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统计范围为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项目和房地产开发投资。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业、餐饮业企业。
5.规模以上服务业统计范围包括:年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卫生行业法人单位;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的房地产业(不含房地产开发经营),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行业法人单位;以及年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社会工作行业法人单位。
6.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按2015年不变价格计算。
7.2020年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中不再单独发布人口和就业人员相关数据,已另行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