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红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0

选择区域:>>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袭击,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落实中央“六稳”“六保”工作措施,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县主要经济指标稳步复苏,人民生活质量稳步提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新成果。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97.93亿元(现价),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0.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7.80亿元,下降1.3%;第二产业增加值93.90亿元,增长6.1 %,其中:工业增加值76.06亿元,下降6.2%;第三产业增加值76.23亿元,下降6.9%。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19年的12.42:46.96:40.61调整为14.05:47.44:38.51,第一产业占比上升1.6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占比上升0.4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比下降2.1个百分点。初步核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5363元,较上年增加2679元。

年末总户数21.33万户,户籍人口64.26万人。2020年11月1日零时,全县常住人口510189人,其中城镇人口242775人,城镇化率47.59%。全年出生人口5554人,人口出生率为9.92‰,死亡人口4124人,死亡率为7.3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55‰,出生人口性别比117.38:100。

全年新增四类市场主体合计4352户。新设立内资企业30户,注册资本20510万元,私营企业1218户,注册资本399477.55万元,个体工商户3026户,资金资本51019万元,农民专业合作社78户,投资总额20509万元,其中转型升级58户。四类市场主体总量达46019户,其中个体工商户36936户,企业7898户,农民专业合作社1185户。

全年刑事案件立案2316起,同比增长15.97%;年末民用汽车拥有量23213辆,同比增加5.17%;交通事故发生5792起,同比减少10.3%;火灾事故发生3起,无人员死亡,火灾发生率同比下降97.6%。

二、农林牧渔业

年末耕地面积86.79万亩,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483002万元,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9.79亿,按可比价计算,同比上年增长0.1%。粮食种植面积46.48万亩,同比增长6.6%。棉花种植面积1.692万亩,减少13.9%;油料种植面积41万亩,增长5.2%;其中夏粮播种面积3.35万亩,秋粮播种面积38.08万亩。粮食总产量17.94万吨,同比增长4.12%。棉花产量941吨,同比减少17.3%;油料产量8.5万吨,同比增加3.95%;其中夏粮产量0.66万吨,秋粮产量15.44万吨。蔬菜产量30.72万吨,增长0.99%;水果产量4596吨,增长1.68%。

畜牧业总产值160292万元,同比增长32.46%,禽蛋1.61万吨,同比增长11.8%。生猪出栏27.25万头,同比减少24.9%,牛出栏1.89万头,同比增加5.59%,家禽出笼174.43万只,同比减少4.1%。渔业总产值21395万元(现价),同比减少6.14%。水产品总产量15763吨,增长4.83%。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县工业总产值187.43亿元,实现全口径工业增加值76.06亿元,下降6.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2家(不含烟厂),实现工业总产值82.95亿元,下降0.09%,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21.41亿元,增长2.4%。122家规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总产值1.4亿元,增长7.7%;国有企业总产值0.3亿元;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总产值3.8亿元,下降17.4%;轻工业总产值39.6亿元,下降5.9%;重工业总产值43.3亿元,增长5.6%。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95.4%,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6.7亿元,增长0.84%;利税总额4.5亿元,减少32.3%;总资产99.7亿元,增长10.5%。

建筑业单位数53家,比上年增加2家,总产值62.36亿元,与上年增加130.5%,建筑单位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09.11万平方米,同比增加170.43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20年,我县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村私人投资)同比减少17.6%,其中500万元及以上项目同比减少44.5%。全县在建项目190个(包含房地产项目),其中新入库项目63个。计划投资500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93个,占全县总投资的53.4%。其中计划投资亿元以上投资项目53个,占全县总投资的44.8%。

房地产开发投资较上年同期增加150%。商品房屋施工面积221.66万平方米,其中新开工面积72.3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57万平方米,销售面积16.14万平方米,商品房屋销售额同比下降55.3%。

五、国内贸易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6.51亿元,下降20.2%。分城乡看,城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99亿元,下降11.87%;农村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52亿元,下降26.98%。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2.62亿元,下降17.58%,占全部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72.38%。其中零售业实现零售额40.15亿元,下降16.41%。住宿餐饮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89亿元,下降25.18%。

六、对外经济

全年实现外贸出口总额1536万美元,下降26.3%。招商引资项目43个,招商引资总额361.96亿元,增长38.3%。

七、交通运输、邮电通信和旅游

2020年共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7.165亿元。全县公路总里程3207.375公里(包括沪蓉和麻竹高速公路红安境内61公里)。按行政等级分,包含国道125.997公里、省道173.851公里、县道298.432公里、乡道1060.23公里、村道1487.865公里;按技术等级分,包含一级公路80.857公里、二级公路336.252公里、三级公路73.696公里、四级公路2584.252公里、等外公路71.318公里。全县公路网密度为每百平方公里178.6公里,实现所有乡镇通二级公路,100%行政村通四级以上公路。

邮政完成业务总量6570.78万元,邮政营业网点发行报刊602.48万份,发行集邮册14.3万册,快递小包裹137.01万件(出口量);电信完成业务总量2.78亿元,其中固定电话24661户,宽带接入用户133008户,移动电话用户407076户,每百人拥有电话84.6部。

2020年全年接待游客793.77万人次,恢复同比75.46%,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5.89亿元,恢复同比69.79%。全域旅游发展迅速,AAAA级景区3家,AAA级景区发展到4家。星级宾馆2家,其中四星级1家、三星级1家。农家乐达到5家,A级2家,其中:5星2家,4星1家。

八、财政和金融

全口径财政收入460172万元,下降3.6%。地方财政总收入237485万元,下降18.9%。其中,上划收入131862万元,增长4.3%。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5623万元,下降36.5%;地方税收收入79556万元,同比减收34107万元,减少30%。地方税收收入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5.32%,比上年提升7.03个百分点。财政支出779130万元,同比增支100790万元,增长13.7%。公共财政预算支出544288万元,同比增支82999万元,增长18%。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3339万元,同比增支1889万元,增长4.6%;公共安全支出16801万元,同比增支1607万元,增长10.6%;教育支出121326万元,同比增支20435万元,增长20.3%;科学技术与研究支出8273万元,同比增支1479万元,增长21.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92642万元,同比增支4143万元,增长4.7%;医疗卫生支出57884万元,同比增支9944万元,增长20.7%;节能环保支出39416万元,同比增支21326万元,增长117.9%;城乡社区服务支出20559万元,同比增支10736万元,增长109.3%。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67.78亿元,增长8.8%;各项贷款余额173.08亿元,增长17.3%;贷存比例为64.64%。分期限看,与年初相比:短期贷款增加6.99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7.7亿元,票据融资增加0.85亿元,中长期贷款占总贷款74.89%,中长期贷款的增幅占贷款增幅的69.33%,贷款中长期化明显。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2020年末各类学校总数172所,其中职业高中1所,普通中学33 所,小学62所(其中教学点43所),幼儿园75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

全县在校学生77315人,其中幼儿园16668人,小学34262人,初中14068人,特殊教育232人,普通高中8715人,职业高中3370人。

全县在职教师 4808 人,其中幼儿园教师 91 人,小学教师 2299 人(包括机关和二级单位 152 人),初中教师  1528 人,高中教师 682 人,特殊教育教师 30 人,职业高中教师  178 人。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达到 10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3.31%。国标校车服务实现全覆盖。

科技创新工作围绕全县经济发展大局,强化措施,奋力作为,取得了一定成效。全年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9家,全县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达46家,2020年完成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0.56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5.34%。全年专利申请量514件,专利授权475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4件,发明专利万人拥有量达1.33件/万人。全年完成有效技术合同登记30项,技术合同成交额3.08亿元,转移转化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14项,转化金额达216万元,成功申报省级企校联合创新中心6个,市级企校联合创新中心9个。成功申报1家市级星创天地。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43家,校企合作签约项目16项.通过各种途径为企业聘请科技副总9名、创新团队1个,推荐“三区人才”12名,选派省级科技特派员1名,市级科技特派员10名,县级科技特派员52名。兑现上年度科技创新奖补资金483.6万元。争取部级和省级科技项目各1项。获得湖北省科技宣传工作优秀单位。

2019年我县科研经费投入10078.7万元,占GDP的比重为0.51%。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繁荣兴盛,文化产业快速发展。2020年末,全县共有文化馆1个,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图书馆1个,建筑面积5286平方米,藏书总数为18.6万册;博物馆1个,建筑面积6898平方米,藏品总数:14907件/套,其中珍贵藏品:一级12件/套,二级36件/套,三级70件/套。数字影院2处,农村电影放映队16支。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99.5%,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99.6%。文化惠民工程进展顺利,建成文体广场442个、文化长廊403个、百姓大舞台205个,标准农家书屋403个,中心书屋16个,乡镇文化站11个。

2019年我县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6.4亿元,占GDP的比重为3.21%。

卫生体系建设卓有成效。2020年末,全县共有卫生医疗机构461个,其中县级医院9个(其中私立4个)、乡镇卫生院11个(其中城关、杏花加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七里加挂苏区医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妇幼保健院1个、卫生监督执法机构1个、村卫生室384个、诊所54个。全县共有卫生人员3844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976人(政工统计在册正式职工1913人)。全县平均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2.51人、注册护士3.32人。开放床位总数3271张,每千人口开放床位6.41张。

大型体育赛事精彩纷呈。2020年,我县成功举办红安县“疫后重振、文旅启航杯”职工男子篮球赛、黄麻两地中国象棋比赛、首届红安县五人制足球赛,并且成功举办了“8月8日全民健身日” 线上多点展示系列活动,并组队参加了省市5项竞赛项目,竞赛成绩位居全市前列。累计完成15个协会年检和3个协会申报成立工作,1个协会换届工作,并完成全县体育场地统计调查工作,举办了黄冈市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培训人员达200多人。

竞技体育综合实力持续提升。3所青少年竞训基地不断夯实项目发展基础。在全省青少年田径锦标赛上,我县共有9名运动员代表黄冈参赛,获得金牌2枚、银牌3枚、铜牌1枚。在全市青少年儿童田径、篮球、足球、乒乓球、跆拳道比赛上,获得金牌47枚、银牌21枚、铜牌18枚。青少年儿童田径比赛连续8年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篮球U12和U14组分别夺冠,取得历史性突破。向省专业队输送高水平运动员2人,10人到市体校就读,各项目在训运动员达585人。

体育产业发展动力持续增强。帝王湖、长河缘两家景区申请拨付门票补贴587.88万元,为泡泡糖水上乐园、圆梦山庄游泳馆、帝王湖景区申请纾困资金60万元,成功申报了50万的全民健身工程和50万的村级文化广场项目,体彩销售2000万元。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稳定,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518元,下降3.1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671元,增长2.02%。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38.26%,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39.35%。年末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41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59.1平方米。

全县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59105元,同比增长7.34%;全县新增城镇就业4809人,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306人;新增创业203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915万元,扶持返乡创业493人,带动就业131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 3.9%。

开展精准扶贫培训、就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11925人次。举办“春风行动”等各类招聘会线上线下14余场,其中在精准脱贫异地搬迁点(竹林社区)1场,为9万人次提供了免费就业服务,发放宣传资料10万份。全县养老保险参保26.4万人,征收养老保险费6.53亿元,发放养老金53.85亿元。其中: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58638人(含退休人员19924人),征收养老保险费25336万元,发放19924名离退休人员养老金49842万元;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1.34万人,征收养老保险费27350万元,中央地方财政补助金3493万元,发放8040名离退休人员养老金45890万元;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16.6万人,征收养老保险费4842.3万元,全年发放100246名到龄人员养老金14718.42万元;参加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26064人,征收养老保险费1377.87万元,发放5717名到龄人员养老金1115.7万元。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53.05万人,征收基本医疗保险费5.92亿元,支付基本医疗待遇5.71亿元。工伤保险参保34236人,征收工伤保险费748万元,支付工伤保险待遇495万元。生育保险参保22150人,支付生育保险待遇507万元。失业保险参保20448人,征收失业保险费791万元,发放失业保险金564万元。

十二、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

节能减排成效显著,万元GDP能耗下降1.04%。生态环境持续好转。全年空气质量良好,优良天数321天,其中优107天,良204天,优良率88.7%(有效天数362天);轻度污染39天,中度污染2天,没有重度污染和严重污染。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2020年全年全县实施灭荒造林10441亩,占年度计划的104.41%,合格率100%,全县林地面积达到111.06万亩,森林覆盖率38.78%。

  

 

注:

1. 本公报中数据主要是年报快报数,最终数据以统计年鉴为准。

2. 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3. 统计制度外的数据由相关县直部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