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古蔺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0

选择区域:>>

古蔺县统计局

(2021年4月)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冲击和错综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全县上下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县经济持续恢复,稳中向好,“十三五”圆满收官,决胜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

一、综  合

行政区域。全县共有3个乡少数苗族乡、17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2020年6月,进行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增加彰德街道、金兰街道、永乐街道、白泥镇,减少古蔺镇、护家镇、永乐镇、桂花镇、鱼化镇、土城镇、白泥乡。

行政区人口。在户籍人口统计年度内,全县公安户籍登记户数22.26万户,户籍总人口87.99万人,其中乡村人口70.50万人,城镇人口17.49万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19.9%。迁入人口1340人,迁出人口4805人。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口密度为276 人/平方公里。按户籍口径计算,全年出生率13.5 ‰ ,死亡率7.1‰,人口自然增长率6.4 ‰。

市场主体。年末全县个体工商户35199户,增长10.3%;私营企业7078户,增长30.5%。个体工商户注册资金40.6亿元,比上年增长27.6%;私营企业注册资金402.4亿元,比上年下降16.2%。

国民经济。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79.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7%,比全国(2.3%)高0.4个百分点,比全省(3.8%)、全市(4.2%)分别低1.1、1.5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3.7亿元,比上年增长5.3 %;第二产业增加值68.7亿元,比上年增长0.4%;第三产业增加值77.4亿元,比上年增长5.0%。一、二、三产业对经济贡献率为28.9%、7.0%、64.1%,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8、0.2、1.7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为18.7:38.2:43.1,产业结构更加优化。

   民营经济。全县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96.2亿元,比上年增长2.0%,占GDP的比重为53.5%,对GDP 的贡献率为25.7%,拉动GDP 增长1.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民营经济增加值8.3亿元,比上年增长6.4%,第二产业民营经济增加值42.4亿元,比上年增长0.0%,第三产业民营经济增加值45.4亿元,比上年增长4.1%。

物价水平。全县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累计上涨3.5%,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累计上涨4.3%,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累计上涨10.9%,服务项目价格指数累计上涨0.5%,消费品价格指数累计上涨5.2%。

 节能降耗。单位GDP能耗(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0.77%,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上升2.72%。全年全社会用电量96492万千瓦时,增长11.8%。其中第一产业(农、林、牧、渔业)用电423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35.5%;第二产业用电32373万千瓦时,比上年下降3.2%;第三产业13070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2.4%;城乡居民生活用电50626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3.7%。

二、农村经济

农业生产。全县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 61.9亿,比上年增长5.6%。其中,农业产值29.8亿元,林业产值3.3亿元,牧业产值27.7亿元,渔业产值0.2 亿元, 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1.0 亿元。农林牧渔业实现增加值34.3亿元,比上年增长5.5%。其中,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增加值0.6亿元,比上年增长13.5%。

粮食作物种植。全县粮食播种面积 7.4万公顷,比上年增长0.6%。大春粮食播种面积6.56万公顷,比上年增长0.7%,其中谷物播种面积5.66万公顷,豆类播种面积0.38万公顷,薯类播种面积0.52万公顷。小春粮食播种面积0.85万公顷,比上年增长0.1%,其中小麦播种面积0.03万公顷,豆类播种面积0.07万公顷,薯类播种面积0.75万公顷。

粮食作物产量。全县粮食产量35.0万吨,比上年增长1.1%。大春粮食产量32.13万吨,比上年增长1.1%,其中谷物产量29.27万吨,豆类产量0.69万吨,薯类产量2.17万吨。小春粮食产量2.91万吨,比上年增长0.2%,其中小麦产量0.06万吨,豆类产量0.12万吨,薯类(洋芋)产量2.73万吨。

现代农业。年末农用机械总动力28.2 万千瓦,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1.3万吨。农民合作社1766个,家庭农场1093个,重点农业龙头企业45户,农业技术服务机构27个。

畜牧业。全县生猪出栏55.9万头,比上年增长14.8%,生猪存栏37.7万头,比上年增长21.3%,能繁殖母猪存栏3.8万头,比上年增长19.9%;牛出栏3.5万头,牛存栏9.3万头;羊出栏14.7万头,羊存栏9.9万头;家禽出栏108.3万只。全年实现肉类总产量4.8万吨,其中猪肉产量4.0万吨;禽蛋产量0.7万吨。

林业生产。年末森林面积18.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52.6%。森林抚育面积0.44万公顷,木材产量7.49万立方米。公益林8.73万公顷,退耕还林1.70万公顷。

水利建设。年末已建成水利工程10147处,水利工程实际供水14125.7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2.7万公顷。渠道251.2公里,堤防58.9公里,水库68座,水电站46个,机电井155 眼,塘坝1309座。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和产品产量。全县实现工业增加值63.2亿元,比上年增长0.4%,占GDP的比重为35.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5.0%,拉动GDP增长0.2个百分点。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6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9%,其中规模以上采矿业下降27%,制造业增长3.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下降10.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原煤产量63.7万吨,下降25.5%;饮料酒产量7.7万千升,下降3.2%;水泥产量38.9万吨,下降19.0%。

工业经济效益。规模以上主营业务收入147.6亿元,比上年增长5.8%;利润总额26.0亿元,增长86.7%;实现税金20.9亿元,增长5.0%;产成品存货28.1亿元,增长10.0%;产品销售率73.9%。

建筑业。年末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24户。全年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总产值17.4亿元,比上年下降15.3%,其中省内实现产值13.7亿元,比上年下降20.6%。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固定资产投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7.5%。其中基本建设投资比上年增长5.1%;建筑安装工程投资比上年增长10.7%;民间投资比上年增长2.9%;技改投资比上年增长59.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3.9%,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7%;第二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28.7%,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20.7%,其中工业投资比上年增长28.8%;第三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2.9%,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73.6%。    

房地产业。年末有经营活动的房地产开发企业11户,全年完成房地产投资13.1亿元,比上年下降25.1%,其中住宅投资11.9亿元,比上年下降19.5%。商品房施工面积126.4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3.8%,其中住宅97.7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5.3%。商品房销售面积60.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0.1%,其中住宅销售面积54.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5.4%。商品房销售额29.1亿元,比上年增长4.1%,其中住宅销售额25.7亿元,比上年增长11.8%。

五、贸易和旅游

消费市场。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4.9亿元,比上年下降2.1%。按单位所在地分,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47.6亿元,比上年下降2.2%;乡村市场实现零售额17.3亿元,比上年下降1.9%。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额57.4亿元,比上年下降1.7%;餐饮收入7.5亿元,比上年下降5.4%。年末,限额以上商贸企业(单位)69户,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6.8亿元,比上年增长5.8%;限额以下企业(单位)实现消费品零售额38.1亿元,比上年下降7.0%。

旅游发展。全县拥有景区数为9个,其中国家4A级旅游景区4个,2A级旅游景区5个。接待旅游人数6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0亿元,文旅产业蓬勃发展。

六、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

交通建设。年末境内公路总里程5883.3公里,其中国道114.5公里、省道201.8公里,县道1061.6公里,乡道1426.9公里。等级公路(含高级、一、二、三和四级公路)5815.0公里,高速公路里程65公里。年末出租汽车数115辆,客运班线车298辆。公路运输客运线路113条,其中跨省线路8条,跨市线路4条,行政村客运通达率100%。

交通运输。全年完成旅客运输239.9万人次,比上年下降49.7%;公路客运周转量12940万人公里,比上年下降52.8%;公路货运周转量52370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8.3%;公路运输总周转量53664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5.0%。全年水上运输货运量39.0万吨,比上年增长44.4%;水上货运周转量4684.0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8%。

邮电通信。全县邮政支局(点)29处,实现邮政业务总量0.7亿元,增长16.7%。其中,国内汇票633笔,快递包裹103.2万件,订阅报纸累计554.2万份,订阅杂志累计11.7万份。电信(含移动、联通)实现业务收入4.03亿元,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5.1万户,移动电话用户61万户,移动互联网用户27.2万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9.5万户。

七、财政和金融

财政收支。全县实现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9亿元,其中税收收入12.3亿元,比上年增长9.5%。实现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4.8亿元,比上年增长0.6%。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7亿元,比上年增长23.1%;公共安全支出1.8亿元,比上年增长21.9%;教育支出13.9亿元,比上年增长2.3%;科学技术支出0.02亿元,比上年下降65.4%;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0.3亿元,比上年下降36.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7.1亿元,比上年下降4.8%;卫生健康支出3.5亿元,比上年下降12.3%;城乡社区事务支出1.2亿元,比上年下降45.7%。

金融保障。年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贷款余额327.8亿元,比年初增长16.2%。各项存款余额189.1亿元,比年初增长13.6%,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28.5亿元,比年初增长14.8%。各项贷款余额192.0亿元,比年初增长18.9%,其中住户贷款余额62.8亿元,比年初增长19.8%。

八、人民生活、社会保障和扶贫开发

居民收支。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623元,比上年增长6.1%。其中工资性收入17409元,比上年增长4.9%;经营净收入6364元,比上年增长8.0%;财产净收入(成本法)2144元,比上年增长3.0%;转移净收入6706元,比上年增长8.8%。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1379元,比上年下降5.6%;其中食品烟酒支出9800元,比上年增长0.1%,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