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蓬江区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4

选择区域:>>

2004年,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全区各级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区七届人大二次会议精神,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开拓创新,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促进了全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综合

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全区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初步核算,2004年全区完成生产总值80.39亿元,比上年增长16.6%,增幅创近10年新高。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89亿元,增长0.5%;第二产业增加值46.58亿元,增长25.91%;第三产业增加值29.92亿元,增长9.1%。全区人均生产总值3800美元,三大产业比重为4.84:57.95:37.21。

全区街道办事处和镇政府9个,行政村74个,城镇化指数63.74%。

全年区域税收收入19.69亿元,其中:国税10.58亿元;地税9.11亿元。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14.05亿元,比上年增长32.61%。

民营经济较快发展。全区年末个体私营企业(工商户)20525家,注册资金21.31亿元;其中私营企业2964家,个体工商户17561家。个体、私营企业从业人员达6.35万人。新发展个体私营工商户5843家。民资直接投资11.02亿元,增长20.6%。

城镇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取得新进展。至年末,全区共安置城镇人员4010人就业,提供公益性岗位56个,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104人,登记失业率1.35%。

二、农业

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10.9亿元,比上年增长1%,其中:畜牧业完成产值62119万元,肉类总产量53067吨;渔业完成产值32982.4万元,总产量30353吨。粮食种植面积28308亩,总产量9101吨;蔬菜种植面积58563亩,总产量96336吨;水果种植面积3253亩,产量2925.6吨。在主要农产品中,生猪饲养量88.4万头;三鸟饲养量1082万只。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区工业经济克服了原材料涨价、电力供应紧张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在优势产业的支撑带动下,取得了快速增长。全区工业总产值230.09亿元,同比增长27.66%,比上年提高2.35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152.89亿元,增长28.51%。工业增加值44.77亿元,同比增长26.84%,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5.69%。大长江集团、现代集装箱、吉事多、嘉宝莉等10家产值亿元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04.1亿元,同比增长43.41%,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45.24%,拉动全区工业增长20.68个百分点。

工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传统行业的技术水平提高,支柱行业的支撑带动作用增强。摩托车制造业、五金机械制造业、纺织服装制造业、化工制药业、电子信息制造业五大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32.48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86.65%,同比增长31.95%。其中:摩托车及配件制造业实现工业总产值77.47亿元,同比增长44.85%,比重为50.67%;五金机械制造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0.27亿元,同比增长25.5%,比重为19.8%;纺织服装制造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4.04亿元,同比增长4.79%,比重为9.18%;化工制药业实现工业总产值7.54亿元,同比增长29.86%,比重为4.93%。

工业经济效益稳步上升。全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保值增值率116.97%,比上年同期上升17.7个百分点。全年全区工业企业实现税收总额10.14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实现税收总额8.67亿元。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38亿元,增长50.86%。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43.29%,同比提高11.11个百分点。

建筑业发展平稳。全年实现建筑业总产值6.07亿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00.18万平方米;竣工面积29.51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87亿元,增长16.2%。全区重点工程建设项目进展良好,华尔润玻璃基建工程投资达1.98亿元,已基本完成并顺利投产;大长江集团更新改造工程全年完成1亿元,将发挥良好的投资收益;五邑碧桂园计划投资6亿元,已完成近3亿元,极大地拉动了房地产投资的增长。从投资结构看,基本建设、更新改造、房地产和农村投资四大方面全面稳定增长,基本建设投资2.79亿元,增长3.1%;更新改造投资1.11亿元,增长44.33%;房地产开发投资7.87亿元,增长19.48%;农村投资7.1亿元,增长21.92%。

五、对内贸易

消费市场繁荣稳定。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1.79亿元,比上年增长13.27%。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36.43亿元,增长11.33%;餐饮业零售额5.36亿元,增长28.49%。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2.50%,比上年上升2.5个百分点。五邑首家五星级酒店落户江门市区,多家国内著名的大型零售企业如优越美莎、易初莲花、益华百货等相继进驻江门。商品房、汽车消费继续是居民消费的热点,居民在餐饮娱乐、旅游休闲、医疗保健、文化教育、网络通讯和体育健身等方面的需求也呈快速增长的态势。

六、对外经济

外贸出口高速增长。全年出口总额5.4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6.63%。其中,三资企业出口4.05亿美元,增长50.16%;来料加工出口0.88亿美元,增长126.31%。

利用外资不断增加。全年合同利用外资金额13093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7050万美元。

招商工作进展顺利。全年在建、报建、已投产和跟踪洽谈的项目共282项(外资81项,民资201项),计划投资总额82.77亿元。其中:已投产的123项,计划投资总额23.86亿元;开工在建项目105项,计划投资总额38.51亿元;报建项目47项,计划投资总额18.14亿元;洽谈项目7项,计划投资总额2.26亿元。新批外商投资企业75家,同比增长10.3%;新批合同外资金额12800万美元。

七、财政和金融

财政收支快速增长。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收入3.28亿元,同比增长23.87%;地方财政支出3.9亿元,增长20.17%。

金融形势向好。全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5.27亿元,增长10.68%;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1.28亿元,增长16.92%。

八、科学技术、教育和卫生

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取得新成果。全区技术改造项目66项,计划总投资12.81亿元。全区有企业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7家,全区申报各类科技计划项目64项,创历史新高,比去年增长70%,全区有38个企业、项目共获得1300多万元上级科技经费扶持,比去年增加11倍多。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提高,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显著增加。专利申请量503项,比上年增加27%;专利授权量281项,其中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150项。

教育建设再上新台阶。各项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素质教育得到进一步实施,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我区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率为99.9%,大专化73.4%;初中教师学历达标率98%,本科率31%;高中教师学历达标率97.7%;职中教师学历达标率74%。2004年中考、高考成绩创历史新高,我区参加普通高考653人,本科入围225人,本科入围人数比去年增长了35.5%,本科入围率达34.5%。专科入围349人,专科以上总入围575人,总入围率达88.1%。参加各级学科比赛,教师获省级以上奖73人,学生获省级以上奖198人次;参加全国小学生数学比赛,36人获得省一等奖,43人获得省二等奖,85人获得省三等奖,参加全国中学生英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比赛,1人获得全国二等奖,30人获得全国三等奖。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区各类卫生机构10个,卫生机构床位数330张。拥有卫生技术人员572人,其中医生227人,卫生防疫人员数24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7.93‰,婴儿死亡率6.79‰,产妇住院分娩比例99.6%,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人数153047人。

九、城市环境

营造优良人居环境、投资环境。开展卫生整治行动,投入资金100多万元,。整治市容环境,清拆防盗网763户、22960平方米。投入资金650.6万元用于维修社区道路,面积7万多平方米。全年在环卫设施建设上投入的资金达200多万元,新建环卫车辆管理所,新建育德压缩垃圾中转站1座,对市区40多座垃圾中转站、56座公厕进行全面维修。

做好城市绿化、保洁工作,城市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城市绿化方面,全区各镇、街投入绿化建设改造资金80万元,新增和改造绿化面积16万平方米。城市保洁方面,道路保洁达标率达100%、优秀率达到85%以上。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控制成效显著。2004年全区家庭户138053户,总人口441576人。其中:男性人口223019人;女性人口218557人。2004年迁进人口15546人,迁出人口12373人。2004年全区共出生人口4048人,人口出生率9.03‰,综合节育率为85.07%,出生人口男女婴儿性别比为107.27。人口死亡率5.81‰,人口自然增长率3.7‰。

社会福利事业不断发展,保障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全区各种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3个,各种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床位数219床。全区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3304人,被救济春夏荒困难户2641户6659人。全区扶贫助学1420人,共支出70.02万元;助医、助困、助残3万元,修建房屋6间9万元,改善敬老院设施3间10.9万多元,总受惠人数1500多人。全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107332人,累计发放养老金24617万元;参加基本医疗保险127030人;参加失业保险84915人,累计领取失业保险金3525万元;参加工伤保险73860人;参加生育保险72601人。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职工年人均工资14370元,比上年增长10.45%;城镇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1749元,增长16.69%;农民人均纯收入7010元,增长8%。

注:公报中生产总值、农业总产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工业总产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采用价格指数缩减法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