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自治县委、自治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全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持续攻坚发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2024年,我县经济总体平稳运行、稳中有进。
一、综合核算
根据国民生产总值核算结果,全年全县生产总值[2](GDP)115.2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4.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99亿元,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40.85亿元,增长8.4%;第三产业增加值54.40亿元,增长3.0%。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17.3:35.5:47.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4.06%、55.12%和30.82%。

2024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441352人,比上年末增加398人,其中,城镇人口93736人,乡村人口347616人。
年末全县常住人口34.24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4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9.80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28.62%,比上年末提高0.33个百分点。
二、农业
全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1.67亿元,同比增长3.4%。其中,农业产值14.23亿元,增长3.9%;林业产值4.80亿元,增长4.5%;牧业产值8.31亿元,增长1.5%;渔业产值2.67亿元,增长4.8%,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1.67亿元,增长4.0%。
全年全县粮食产量9.55万吨,增长1.1%;蔬菜产量12.98万吨,增长4.8%;甘蔗产量3.29万吨,增长73.0%;肉类产量2.22万吨,增长0.7%;水产品产量1.99万吨,增长4.8%。全年生猪出栏16.68万头,增长2.8%。
| 表1 2024年隆林各族自治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及主要产品产量 | |||
| 指标 | 单位 | 2024年 | 同比增长% |
| 一、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 亿元 | 31.67 | 3.4 |
| #农业产值 | 亿元 | 14.23 | 3.9 |
| 林业产值 | 亿元 | 4.80 | 4.5 |
| 牧业产值 | 亿元 | 8.31 | 1.5 |
| 渔业产值 | 亿元 | 2.67 | 4.8 |
| 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 | 亿元 | 1.67 | 4.0 |
| 二、主要产品产量 | |||
| 粮食 | 万吨 | 9.55 | 1.1 |
| 甘蔗 | 万吨 | 3.29 | 73.0 |
| 蔬菜 | 万吨 | 12.98 | 4.8 |
| 木材采伐量 | 万立方 | 50.20 | 9.0 |
| 生猪出栏 | 万头 | 16.68 | 2.8 |
| 肉类总产量 | 万吨 | 2.22 | 0.7 |
| 猪肉产量 | 万吨 | 1.32 | 3.6 |
| 牛肉产量 | 万吨 | 0.23 | -9.2 |
| 羊肉产量 | 万吨 | 0.18 | -3.2 |
| 水产品产量 | 万吨 | 1.99 | 4.8 |
注:2024年总产值为现价产值。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24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8家,比2023年增加6家。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24.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9%。三大门类中,采矿业占工业总量比重为 0.21%,增加值下降34.21%;制造业占工业总量比重为90.48%,增加值增长10.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占工业总量比重为9.31%,增加值增速下降59.89%;
全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产品产销率96.37%,比上年增长0.54%;营业收入94.8亿元,比上年增长25.02%;利润总额2.68亿元。
| 表2 2024年隆林各族自治县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 ||||
| 产品名称 | 单位 | 2024年 | 2023年 | 同比增长% |
| 锯材 | 立方米 | 212761.14 | 216946.17 | -1.93 |
| 水泥 | 吨 | 74180.1 | 74347.59 | -0.23 |
| 商品混凝土 | 立方米 | 161155.49 | 211762.4 | -23.90 |
| 饲料 | 吨 | 4433 | 4277.88 | 3.63 |
| 铝材 | 吨 | 422728.23 | 359353.22 | 17.64 |
| 铝盘条(电工用圆铝杆) | 吨 | 146366.01 | 86907.61 | 68.42 |
| 电力线缆 | 千米 | 3921 | 9785 | -59.53 |
| 硅 | 吨 | 33953.82 | 28817.88 | 17.82 |
全年全县建筑业不变价增加值同比下降8.5%,比2023年下降7.2个百分点。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0.4%,其中500-5000万元项目投资增长30.3%,500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下降9.5%,房地产项目投资增长17.4%。工业投资下降15.1%,制造业投资增长81.8%,民间投资增长13.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38.4%,第二产业投资同比下降15.1%,第三产业投资同比增长4.7%。

五、国内贸易
全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6%。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划分,限上城镇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2.0%,限上乡村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63.8%。按消费形态划分,限上餐饮收入同比下降23.4%,限上商品零售同比增长16.3%。

六、对外经济
2024年全县外贸进出口总额(人民币)1.83亿元,同比下降25%。其中,出口总额1.83亿元,下降25%;进口总额0亿元,与上年持平。
七、财政、金融
全年全县财政收入8.31亿元,同比下降3.46%。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3.5亿元,下降14.3%。
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完成125.71亿元,同比增长6.3%;住户存款106.61亿元,同比增长8.3%;各项贷款余额完成131.62亿元,同比增长1.1%。
八、交通运输和邮电
2024年末全县农村公路通车里程2443.48公里,其中:国道132.67公里,省道21.76公里,县道453.83公里,乡道238.80公里,村道1740.99公里。全年公路客货运周转量22419.24 万吨公里,下降5.9%。
年末全县完成邮政业务总量3314万元,比上年增长7.9%。年末全县完成电信业务总量40037万元,增长38.1%。
九、居民可支配收入和社会保障
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515元,比上年名义增长6.0%。按常住地分,全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036元,同比名义增长3.6%。全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879元,同比名义增长7.5%。

2024年末全县参加城镇职工(包括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8517人(其中:企业12215人,机关事业单位16302人),比上年末增加489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6291人,增加924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18544人,增加890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51500人,比上年末增加89人。
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9.35万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30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13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7.06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1.63万人,减少507人。
年末全县各类社会福利院共1个,各类社会福利院床位共96张。年末全县共有0.41万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共有4.13万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十、教育
2024年末全县普通中学(含初、高中)21所,在校生28814人;当年招生9277人;当年毕业生10037人。小学57所(含教学点),在校生37787人;当年招生6547人;当年毕业生5714人。幼儿园105所,在园幼儿14932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巩固率99.3%;高中毛入学率93.4%。
十一、文化、卫生
2024年末全县共有图书馆1个,博物馆1个,文化馆1个,文化站16个(文化站职能已划归入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12.6万册。全年全县接待国内旅客192.5万人次,同比增长12.19%; 完成旅游总收入21.04亿元,同比增长13.19%。全县现有国家3A级景区4个。年末全县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15%%,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66%。
年末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含村卫生室、私立医院、个体诊所及医务室)207个,其中,公立医院3个(县医院1个,中医院1个,妇幼保健院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监督所0个(已合并至疾控中心),皮防站1个,乡(镇)卫生院16个,私立医院3个,乡(镇)村级卫生室161个,个体诊所18个,医务室4个。卫生技术人员2260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536人,注册护士935人,药师(士)126人,技师(士)183人,医疗卫生机构编制床位2340张(实有床位数2160张),其中,县直三家公立医院编制床位815张(实有床位数910张),私立医院(安宁医院)编制床位数598张,实有426张,乡镇卫生院编制床位927张(实有床位数824张)
十二、资源、环境和应急管理
2024年用水总量为1.41亿立方米。
全年全县完成植树造林总面积3826.67公顷,完成人工造林面积2835.22公顷。依据2023年林草湿成果数据统计,全县森林面积203093.33公顷,森林覆盖率57.67%,活立木蓄积量1485.39万立方米。自然保护区面积22911.07公顷,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924.4公顷。
2024年末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9.74%,建成区绿地率35.47%,人均公园绿地面积8.22平方米。
全年县城平均温度20.1℃,比2023年偏低0.2℃;地表水达标率100%;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97.5%。
附言:
一、注释
[1]本公报中2024年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计算。根据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并同步实施城镇居民自有住房服务核算方法改革,对地区生产总值等历史数据进行了修订。
[3]常住人口指在隆林各族自治县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以及户口在隆林各族自治县、外出隆林各族自治县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口。
二、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城镇新增就业、登记失业率、社会保障数据来自自治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户籍总人口数据来自自治县公安局;进出口数据来自自治县商务服务中心;财政数据来自自治县财政局;金融数据来自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隆林监管支局;国道与省道公路里程数据来自隆林公路养护中心;县级与乡村公路里程数据来自自治县交通运输局;教育数据来自自治县教育局;医疗保障数据来自自治县医保局;博物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来自自治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卫生事业数据来自自治县卫生健康局;社会服务数据来自自治县民政局;用水量数据来自自治县水利局;林业、自然保护区数据来自自治县林业局;平均气温数据来自自治县气象局;环境监测数据来自自治县生态环境局;其他数据均来自自治县统计局。
红黑统计公报库